察隅隐藏峡谷密林西藏江南新华每日电讯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2-23 10:43

林芝察隅旅游

▲察隅河谷绽放的花与溪流(4月7日拍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黄豁摄。

察隅隐藏峡谷密林西藏江南新华每日电讯

峡谷密林间的诱惑

这里平均海拔2800米,最低处海拔仅有600多米,察隅被德姆拉雪山、伯舒拉岭等山脉环绕,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高原冷空气在此相会,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景观,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垂直落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和山地河谷地貌。

是古代西藏地方政府流放犯人的地方,相比于“门域”“珞瑜”这些地方的神奇与婉约,察隅,现为林芝市辖下的一个县,古称“杂域”,当时,人们觉得这里酷热难当,野兽出没,加之路途遥远,是一处艰险荒远之地,藏文史书中为察隅着墨更多的只有那古道上的“驮铃声”。

作为茶马古道滇藏线的支线,古道漫漫,逼仄的悬崖古道不再,云南的茶叶经贡山县(丙中洛)、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滇藏新通道“丙察察线”,马帮将一个个村落串联为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沿着险峻的怒江峡谷,运送到林芝和拉萨等地,溜索惊险,如今,受到众多国内外自驾爱好者的追捧。

西坡山脚的甲兴村是距离梅里雪山最近的村庄,只为一睹梅里雪山的神奇与甲兴村的静谧,这就是著名的梅里雪山,随着丙察察线路的贯通,这里是西藏察隅县与云南德钦县的交界地带,逐渐会看到一座神圣的雪山挺立于天际之间,从察瓦龙乡出发,沿着怒江逆流而上,翻越通顶拉山口,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开始尝试进入这里,他们不惧艰辛,一路风尘。

在藏东南深山峡谷间还居住着一个神秘的族群——僜人,这个目前在中国境内仅有1600多人的族群,他们居住在深山密林,曾长期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过去,房屋以树枝、干草、兽皮等搭建,生产工具主要靠木棍、刀、箭等,食物以野生动物、野果野菜为主。

20世纪60年代,党和政府将僜人从深山老林里迁居到河谷台地,他们不再以狩猎为生,有了房屋和田地,学种水稻、玉米、鸡爪谷(一种热带耐旱谷类作物),接受了现代教育,逐步过上了现代生活。

“太阳的女儿,光芒四射,美丽的女人,在心中歌唱幸福的生活,”。

僜人精编歌舞《太阳的女儿》,向世人讲述了僜人神话《阿佳尼射日》中太阳形成的传说,歌舞带给人光与温暖的感动,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走进下察隅镇僜人新村,下察隅镇近几年开始推广种植猕猴桃,绿油油的稻田掩映着一座座新居,黄墙、青瓦、茅草屋顶,极富民族特色,凭借独特的地理气候,古老的深山峡谷遇上“甜蜜”的事业,点燃了人们的生活热情,也勾起了外界对这块土地的向往。

察隅是藏在深山密林间的诱惑,千百年间,察隅正成为越来越多人能够到达的地方,封闭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气候环境,使察隅成为很难抵达的诗和远方,如今,随着省道201线和滇藏新通道的开通。

古道的“偏与不偏”

察隅成了与两大进藏公路“两不靠”的“死角”,察隅地处藏东南一隅,川藏、滇藏公路到达昌都八宿县然乌湖后折而向西,周围群山环绕,从其北部绕行而过,自古以来,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出察隅,都需要翻越雪山峡谷,异常艰险,相对而言,它所处的地理单元遗世独立,被世人称为“远方”。

看似偏远的察隅又成为骡马商队的重要驿站,但因为茶马古道,将一袋袋茶叶销往察隅、拉萨,偏僻与湿热是察隅的代名词,过去,商旅来往不绝,马蹄声清脆入耳,甚至远销南亚各国。

时而风餐露宿于山野之间,时而通过溜索横渡怒江,马帮跋山涉水,茶马古道曾是中国西南的重要民间贸易通道,在崇山峻岭间,在深山峡谷中,越过沼泽地,走过悬崖边。

途径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是茶马古道中艰险的一段路,最终到达察隅县城所在地竹瓦根镇,起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全长270余公里,丙察察线路,丙察察所处的这条滇藏古道被称为“只有飞鸟和老鼠才能通过的路”。

脚下是奔腾咆哮的怒江,常有骡马、牦牛失足坠入怒江,沿着怒江峡谷中的悬崖栈道前行,脚下的木板颤颤巍巍,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曾经跟随进藏马帮,20多年前,当丙中洛到察瓦龙还不通公路时,人马驿道窄处仅容一人擦着崖壁通过,惊险异常。

丽江人都把他们叫作“察瓦弄巴”,即使在云南丽江,不少商号都有他们的股份,正是因为艰险异常,察瓦龙的马帮在茶马古道上赫赫有名,出了许多掌柜。

茶马古道研究专家、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李旭认为,察瓦龙之所以“盛产”马帮和生意人,与其刚好处在云南、西藏、缅甸、印度三角交叉地带的中心位置有关,那里很久以来就是这一区域交流的枢纽。

这条茶马古道上的艰险小道,已开拓成了滇藏新通道(第七条进藏公路),的确,“偏与不偏”是相对的,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经过西藏、云南两省(区)多年的建设投入。

再从察瓦龙出发,走上这条滇藏新通道,越野车在盘山路上不断盘旋绕行,从察隅县城出发,再谨慎通过,翻越一座座雪山后才能到达察瓦龙乡,要陆续经过大流砂、小流砂、老虎嘴、鸡爪谷隧道等地点,驾驶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普布次仁告诉记者,经过这些路段一定要认真,观察流砂迹象,一般上午或下雨时通过相对比较安全。

在丙中洛镇还有怒江进入云南境内的第一个大拐弯,其另一侧是波涛滚滚的怒江,一路奔向云南省境内,山道狭窄,颠簸起伏,险象环生……这条在茶马古道基础上修建出来的公路,依附在悬崖峭壁之上,汽车身后逐渐远去的是美丽的河谷、江滩,以及江边千姿百态的鹅卵石,云雾缭绕中尽显滇藏交界处的魅力与诱人。

如今沿着察隅河谷的上察隅镇、下察隅镇、古玉乡、竹瓦根镇等均已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那遥远和偏僻的察隅已成历史,代之而来的是环境好、产业兴、百姓富足的边陲新察隅,察隅县干部自豪地开玩笑说,论条件,现在县城不如乡镇、乡镇不如村居,过去。

在山峰顶点,在江河之畔,在沟谷深处,察隅儿女的脚步跋涉不止,逐梦向前。

别样的“西藏江南”

因此察隅被称为“西藏的江南”,察隅河是察隅县的母亲河,为察隅带来丰富的降水和温润的气候,印度洋水汽沿着察隅河一路北上,它发源于德姆拉雪山,全长295公里,在河谷及周边山地形成西藏少有的亚热带气候。

峡谷、森林、高山、冰川……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察隅人家千姿百态的生活。

她决定在下察隅镇夏尼村试种黄心猕猴桃,有着12年果木种植经验的高永徐与猕猴桃悄然相遇,2010年,她的20亩猕猴桃试种成功,经过3年的漫长实验等待,这里出产的绿心、黄心猕猴桃果肉鲜嫩、果浆丰富、口感独特、维生素C含量高,在察隅的神奇自然中,经鉴定,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产品。

很快也掌握了种植技术,当地村民通过技术培训,开始在下察隅镇大力推广种植猕猴桃,并在猕猴桃基地务工学习,察隅县认为这是一条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建立起猕猴桃整体发展的产业格局,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达2300多亩,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察隅县的特色优势产业,察隅县以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管理,经过多年发展,年产量达30万斤,如今。

这里就会花开如锦,吸引着无数游人赏花踏青,娇艳的桃花、绿色的麦田、金黄的油菜花和圣洁的雪山共同交织成一幅独特的画卷,古玉乡罗马村位于桑曲河东岸,距离县城90多公里,这里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到处都是野生桃树林,每当春天到来,芳香满谷,犹如世外桃源。

成为察隅县促进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的舞台,罗马村桃花节已从最初单一的赏花发展成以花为媒的“桃花经济”,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每年桃花盛开时,罗马村桃花文化旅游节就拉开察隅新一年发展的序幕。

从高山峡谷来到冰川脚下的上察隅镇阿扎村,冰川融水滋养了它脚下的土地,阿扎村附近雪线以下的山坡上,郁郁葱葱,绵延不尽,阿扎村附近是我国海拔最低的海洋性冰川——阿扎冰川,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高山灌木,这是一个隐藏在冰川与森林中的村庄,这里有世界上罕见的森林冰川景观。

罗松群培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扎木碗的传承人,阿扎木碗也因其经久耐用,众多的树木为阿扎木碗的发展,出自罗松群培之手的木碗在市场上十分走俏,花纹别致在西藏久负盛名,茂密的森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料,因为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气息结合。

他毫无保留地将木碗制作技艺传授给更多人,阿扎村家家户户都在制作木碗,为了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成了察隅著名的“木碗村”,罗松群培成立了“阿扎冰川林下产品有限公司”,如今,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在筑梦小康的路上大放异彩。

每年来梅里雪山的转山群众和游客都会选择在村里落脚休整,这里是转山外线上的村庄,抬头就能看到梅里雪山,就来到了位于梅里雪山脚下的察瓦龙乡阿丙村,从察隅县城出发,沿着丙察察线向东南前行200多公里后,长期生活在这里的藏族村民。

家庭旅馆在阿丙村发展得红红火火,夜宿家庭旅馆,做起了旅馆生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依靠绝对的地理优势,这里共有84户人家,如今几乎每家都盖起了崭新的藏式楼房,在这里,品尝藏家饭菜,感受梅里雪山的雄奇,是一份难得的自在与惬意。

察隅寻味

“中午吃顿僜人手抓饭吧,僜人手抓饭好吃吗,”察隅县沙玛村的干部推荐说,在沙玛村采访完干部群众,香得很,有什么民族特色吗,记者顿时好奇起来,已是午后时分,我们决定前往附近的僜人新村就餐。

他们分布在上、下察隅镇的新村、夏尼村、嘎腰村、自更村等9个村,僜人新村位于察隅县下察隅镇,再配上山里的香草、香料,这里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族群僜人的聚居地,散养的土鸡,地里的谷米和辣椒,就做成了风味独特的僜人手抓饭。

僜家乐老板红伟给每个人端上了一份热气腾腾的手抓饭:一盘芭蕉叶裹米饭,一份辣椒汁和一盘鲜野菜,红伟介绍说,一盘辣椒拌折耳根,现在手抓饭正成为村里发展旅游、产业扶贫的一张亮丽名片,以前僜人缺乏商品观念,不到一个小时,一盘鸡块“坨坨肉”。

上察隅镇西巴村的夜晚是属于鸡爪谷酒的。

鸡爪谷主要用于酿酒、熬粥等,以往鸡爪谷是珞巴族群众的主食,鸡爪谷是西巴村珞巴族群众重要的粮食作物,如今随着生活质量越来越好,自家生产的粮食和外来的大米已经成了主食。

西巴村人每家每户都酿有这种类似醪糟的鸡爪谷酒,鸡爪谷给予西巴村群众能量和欢乐,倒上温开水,吸饮之前,要用手指压住竹管吸嘴,然后插进去舂几下之后倒过来,鸡爪谷酒在无意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了酒曲的鸡爪谷在发酵后,装在一个半升大小的木桶里,被吸起的酒浆就会流出,劳作之余,人们聚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随歌起舞,从一粒种子到一壶美酒。

西巴村群众已实现整体脱贫,村民出行只能依靠溜索,还帮村民修建了新房及各种配套设施,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当地政府不仅给西巴村修了路,以前,生活贫穷落后,近年来,打通了与外界的联系通道,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人均年收入也在逐年提高。

察隅神秘的美,察隅百转千回的味道,令人向往,让人痴迷和回味,以前,现在。

也为酿制仙人掌果酒提供了野生原材料,绵延在峡谷两岸的仙人掌密密簇簇,还有察瓦龙乡的拉卡村,察瓦龙,这种西藏罕见的气候为仙人掌的生长创造了条件,藏语意为“炎热的峡谷”,依靠地理物产酿制美酒的地方,同样,这里山高谷深,属于怒江干热河谷地带。

采摘仙人掌果,仙人掌的果实,是这里人们最熟悉的味道,或许是仙人掌果最好的归宿,如此仙人掌果酒就算完成了一大半,把仙人掌果酿成美酒,味道香甜,水分充足,将其摩擦去刺,用水洗净后装入瓷罐,添加其他物质,封存发酵。

沏一杯察隅茶,这是察隅最好的打开方式,烧一壶清泉水,斜倚在院子里,看杯中绿叶沉下又回升,任密林鸟鸣风拂,远处是云卷云舒的淡然,近处是青翠欲滴的苍山。

走一走茶园地头,走进下察隅镇卡地村,在察隅,同样不可或缺的是,品一杯现炒现泡的高原有机茶,青山绿水旁,一垄垄茶树整齐地排列在山腰,群众腰挂竹篓在采摘茶青,村委会院子里,技术员黄华林正带着村民支灶炒茶。

造就了察隅特色的高山有机茶,察隅县开始大力发展茶产业,亚热带峡谷气候,加之台地众多,2018年起,截至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约1.2万亩,撑起了农民增收、农村富裕、脱贫攻坚的一方新天地。

察隅县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察隅是藏在深山密林间的“如意宝地”,不断推进优质水果种植、茶叶种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等重点产业,是茶马古道丙察察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沐浴着新时代的春风,为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正昂首阔步走向未来。

  • 省文旅厅发布贵州十大乡村旅游线路
  •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龙王街道
  • 木星十二星座射手座
  • 棠佳阁景区项目合作开发签约
  • 揭秘导游一年收入多少
  • 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
  • 上海旅游计划三天应该怎么
  • 阿联酋游客旅游消费放缓中东奢侈品市场停滞
  • 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春游进山指南秦岭几个峪口特色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