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地图germanymap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3-25 12:16

柏林旅游地图

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

德国是欧盟人口最多的国家和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在1871年普法战争中第一次形成统一的国家,德国在1949年被美国、苏联、法国、英国四强分割为东德和西德两部分,是除俄罗斯外邻国最多的欧洲国家,1990年东德和西德终于达成两德统一,位于欧洲中部的议会制和联邦制国家,德国陆上邻国有九个,德国还有一块飞地布辛根被邻国瑞士所包围,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国和战败国,首都和最大的城市都是柏林,简称德国”),在四强同意下,1989年东欧民主运动蜂起,包括东德在内的各国共产党政权纷纷垮台,由16个联邦州组成,由北依顺时针序分别为丹麦、波兰、捷克、奥地利、瑞士、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人口8180万,德意志共和国(德语: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领土面积357021平方公里,此外,二战后。

德国地图germanymap

1 历史

1.1 日耳曼部落(前100年-300年)。

1.2 民族大迁徙和法兰克王国(300年-843年)。

1.3 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843年-1806年)。

1.4 莱茵邦联(1806年-1813年)。

1.5 复辟和革命(1814年-1871年)。

1.6 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1871年-1918年)。

1.7 威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

1.8 第三帝国(大德意志帝国)(1933年-1945年)。

1.9 分裂和重新统一(1945年-1990年)。

1.10 统一以后(1990年-现在)。

2 地理

2.1 气候

3 行政区划

4 政治

5 军事

6 经济

6.1 工业

6.2 交通

7 社会

7.1 人口

7.2 宗教

7.3 教育

7.3.1 高等教育

7.4 科学

7.5 公共假日

7.6 体育

7.7 旅游

8 文化

8.1 哲学

8.2 文学

8.3 音乐

8.4 博物馆

9 德国各项国际排名。

9.1 经济

9.2 国民

10 参考文献

10.1 参考书目

11 外部链接

12 参见

历史

主条目:德国历史

德国才第一次形成了民族国家,之前的只是德意志地区和德意志各民族的历史,由此往后的历史才称为德国历史,1871年德意志帝国在普鲁士王国的基础上建立,欧洲许多国家一样,德国和亚洲,考古发现证明,有过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日耳曼部落(前100年-300年)。

主条目:日耳曼人

与伊朗人、波罗的人、凯尔特人的高卢部落以及东欧的斯拉夫人发生接触,除了史料记载的日耳曼人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以及考古发现外,日耳曼部落的进化发生在青铜时代或者最晚是铁器时代,科学家对早期日耳曼人历史知之甚少[8],部落开始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德国北部逐渐向南、向东和向西扩散,据推测,公元前1世纪。

位于莱茵河和多瑙河以北的德意志地区才得以独立于罗马帝国之外,罗马帝国军队开始入侵德意志地区,日耳曼部落在抵抗过程中逐步掌握了与罗马军队相类似的战斗战术,日耳曼部落已在莱茵河-美因河-多瑙河沿岸定居,公元9年,至公元100年,舍罗斯克人首领阿米纽斯(Arminius)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战胜瓦卢斯所领导的罗马军团,占据了如今德国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许多较大的西日耳曼部落,包括阿勒曼尼人、法兰克人、萨克森人和弗里斯兰人等[9],在奥古斯都的统治时代,3世纪。

民族大迁徙和法兰克王国(300年-843年)。

主条目:民族大迁徙和法兰克王国。

日耳曼人与部分罗马帝国人联合,西哥特人在得到罗马帝国皇帝的批准后,376年,476年,推翻了西罗马帝国[10],此后日耳曼多个部落陆续跟进,以“同盟者”的身份进入罗马帝国控制的土地,匈奴人对日耳曼的一支西哥特人发动袭击,是为民族大迁徙的开始,并在今天法国和西班牙的部分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短命国家,由于不堪忍受压迫。

法兰克王国延续了数个世纪,克洛维一世建立法兰克王国,王国在查理曼大帝死后陷入一片混战[10],由于领地内各地区间缺乏文化和经济的联系,法兰克王国几乎占据了整个西欧地区,日耳曼人进入法兰克时代,在查理大帝的统治时期,5世纪末,经历了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封建割据势力强大。

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843年-1806年)。

主条目:神圣罗马帝国。

莱茵河以东的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德意志王国的基础,其中莱茵河以西的西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法国的基础,法兰克王国分成西、中、东三个部分,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也是其后神圣罗马帝国和今天德国的雏形,中部则成为后来法德争端的起源。

王国国王奥托一世由罗马教皇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弗兰肯王朝统治期间(1024年-1125年),德意志北部地区的城镇因汉萨同盟而繁荣发展,在霍恩施陶芬王朝统治期间(1138年-1254年),王国由洛林、萨克森、弗兰肯、士瓦本、图林根和巴伐利亚多个公国组成,意大利北部和勃艮第加入神圣罗马帝国,919年,962年,正式开创德意志国家,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成为东法兰克王国国王,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德意志历史的开始[10],帝国势力进一步扩张到斯拉夫人居住的地区,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建立了萨克森王朝,但主教叙任权之争使皇帝的权力被削弱。

规定帝国皇帝由七位选帝侯选举产生,帝国皇帝几乎被奥地利大公国的哈布斯堡家族占据,选帝侯则来自帝国内最具势力的公国统治者和地方大主教,这一规定成为帝国的基本国体,1356年金玺诏书颁布,直至其灭亡,从15世纪初起。

马丁?路德

结束了德意志地区的宗教战争,宗教战争导致了三十年战争的爆发,战争使德意志领地遭受破坏,1517年,1648年,从1740年开始,1806年,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战争占据了18世纪的德意志历史,在拿破仑战争中,由此引发了宗教改革,马丁?路德撰写了质问罗马天主教的《九十五条论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但也使帝国实际上分成了众多的独立公国,帝国皇帝弗兰茨二世被迫退位,神圣罗马帝国彻底瓦解[11]。

莱茵邦联(1806年-1813年)。

1808年的莱茵联邦。

主条目:莱茵邦联

联邦有义务向其保护人拿破仑提供一定数量的军队,已自称奥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布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1806年7月12日,推选拿破仑为保护人,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并由拿破仑支配联邦的外交和军事,通过签署莱茵联邦条约(德语:Rheinbundakte),而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联合体莱茵联邦,包括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亚、符腾堡和巴登在内的莱茵河两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国,而且不计算并入法国的莱茵河西岸和艾尔福特,8月6日,16个在法国保护下,联邦在法兰克福设两院制议会,在接着的数年,弗朗茨一世的哈布斯堡王朝只能够统治帝国剩下的领土奥地利,德意志地区内只有奥地利、普鲁士、丹麦控制的荷尔斯泰因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亚地区未有加入邦联,又增多23个邦国加入,协议同时规定,在发生战争时。

联邦平常由一个宪法权力的组织管理,但联邦各邦国都拥有独立的主权,根据条约。

这些邦国的统治者将被给予较高地位:巴登、黑森、克莱韦和伯尔升为大公国,其他邦国亦可以与其他前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合并而得到扩展,联邦亦是一个军事同盟:各邦国有义务向其保护人拿破仑提供一定数量的军队助战,作为回报,而符腾堡和巴伐利亚则升为王国。

1806年普鲁士败于法国后,很多中小德意志邦国都加入邦联,1808年邦联达到最大的版图,包括三个王国、13个公国、17个侯国、及汉堡、吕贝克和不莱梅三个汉萨同盟城市。

以便监控对英国的禁运,令封锁英国的大陆封锁能够顺利推行,1810年德意志西北部大片地区被迅速合并到法兰西第一帝国。

10月31日,联盟正式解体,1813年10月中旬,失去保护的联盟内各邦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被打败,撤退到莱茵河西岸,很快就倒向了反法同盟一方。

复辟和革命(1814年-1871年)。

主条目:德意志邦联

德意志人民兴起了追求统一和自由的自由主义运动,一个由39个主权国家组成的松散联盟---德意志邦联成立,极大促进了德意志国家的经济统一,1834年,1815年召开了维也纳会议,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民族主义在德意志人民特别是年轻知识份子中迅速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用来代表此次运动的黑色、红色和金色后来也成为了德国国旗的颜色[12],但随后被邦联议会主席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策划的措施所镇压,随着威廉一世战争失败,由于不满意复辟,由于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受1848年欧洲革命和法国建立共和国的影响,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普鲁士)为缓和群众的反抗情绪,建立了北德意志联邦,俾斯麦成功赢得了1864年普丹战争和1866年普奥战争的胜利,奥托?冯?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威廉二世与议会斗争日益激烈并引发了军事变革,德意志知识份子和平民也发动了革命,1862年,将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邦联之外,同意制定宪法和成立议会,使运动暂时得以平息。

德意志帝国(第二帝国)(1871年-1918年)。

1871年普法战争胜利后,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图中着白色制服者为首相俾斯麦。

主条目:德意志帝国

德意志帝国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开始在欧洲以外建立殖民地,帝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各德意志国家,随着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利,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开始统治新的帝国,首都柏林,称为小德意志,1884年初。

帝国皇帝威廉一世采取的外交政策是通过建立同盟以巩固德意志强国地位、孤立法国和避免战争,帝国又采取了新帝国主义政策,法国却通过《英法协约》与英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德意志帝国日益孤立,而新的联盟又将帝国排斥在外,并巩固了与俄罗斯帝国的联系,原先有帝国参加的联盟不复存在,在统一德意志后的最初时期内,导致与邻国关系紧张,但是在威廉二世统治期间,与此同时,除了与奥匈帝国保持接触。

与其它欧洲列强一道瓜分非洲,德意志帝国获得了包括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多哥和喀麦隆在内的非洲多块土地,德意志的帝国主义走出国内,柏林会议后,瓜分非洲使得列强之间的矛盾日趋激化并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导火线,作为战败国的德意志帝国被排除以外,德意志帝国被迫签署《凡尔赛和约》,德意志帝国投降,德意志帝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4年6月28日,11月11日,德国革命爆发,1919年6月,由于条约被认为过于苛刻且令德国蒙羞,作为被协约国战胜的同盟国的成员,威廉二世被迫退位,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此次谈判与以往的战后和谈不同,促进了纳粹主义的兴起[13]。

威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

主条目:威玛共和国

罗莎?卢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创立德国共产党,《威玛宪法》经德国总统弗里德里希?埃伯特签字生效,1919年1月,1918年,1919年8月11日,威玛共和国成立,1918年11月德国革命成功后,后来成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德国工人党成立。

共和政府还要面对极右翼的君主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及纳粹主义势力的挑战,威玛共和国的经济曾遭受两次严重打击,但是经济大萧条再次令共和国遭受打击,借此打击共和制度,共和政府十分不稳定,人们逐渐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而左派的共产党也反对共和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虽然20年代中期经济迅速复苏,第一次是1920年代初因《凡尔赛和约》所订下的巨额赔款造成的,例如很多极右翼份子散播的刀刺在背传说,一蹶不振,同时,执政联盟屡屡变更,此外,即宣称德国革命是德国在一战失败的原因,并把革命党人、社民党、共产党人甚至犹太人定义为“十一月罪犯”,希望以共产主义取而代之。

而共产党则在第二次选举中得到17%的议席,共和国后期的议会中有很多成员不是纳粹党就是共产党却都不是民主派,无论是极右翼的德国国家人民党、纳粹党或是极左翼的共产党,1932年的两次议会选举中,纳粹党分别得到37.2%和33.0%的议席,德国选民渐渐倾向支持反对民主的政党,社民党一类的温和民主政党的票数也愈来愈少,革命过后,大萧条以后,政局两极化明显,因此。

部分政党如纳粹党使用准军事化部队威吓选民,拥有巨大影响力的精英因恐反政府的政党,1930年代开始,德国政局岌岌可危,并借助高失业率与民众的贫困争取民意,经常借用威玛宪法第48条允许联邦大总统以紧急法令统治国家,令民主制度渐渐崩溃。

别无选择的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在右翼部属建议下,于1933年1月30日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新一任德国总理,在连续数个政府内阁失败后。

第三帝国(大德意志帝国)(1933年-1945年)。

阿道夫?希特勒

纳粹德国国旗

主条目: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德国战争罪行。

1933年的《授权法案》赋予了希特勒政府完全立法权,德国成为一党专政的中央集权国家,而德国共产党由于其国会议员被杀或被捕,只有德国社会民主党投票反对,1933年2月27日,希特勒于1939年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6年,1938年后,德国军队进入莱茵兰非武装区,国会纵火案发生,国家经济纳入战争轨道,已无法表达反对意见[14][15],在一系列行动和法案之后,希特勒在膨胀主义的指引下逐步建立起大德意志,随后颁发的紧急法令将民众的一些基本权利取消,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被证明是不恰当的,为避免两线作战。

德国开始了大屠杀,1941年,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闪电战,德国很快就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两天后法国和英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有组织地杀害了约600万犹太人、约1000万斯拉夫人和吉普赛人以及约25万德国籍伤残人士等。

希特勒撕毁与苏联的条约,虽然一开始德军快速深入苏联境内,德国对美国宣战,德国投降,1941年6月22日,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不久,1945年5月8日,在红军占领柏林后,打开东方战线并入侵苏联,但随后的库斯克会战扭转整个战争的局面。

分裂和重新统一(1945年-1990年)。

主条目:盟军占领下的德国和两德统一。

1945年德国被分区占领情况。

成立以波恩为首都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俗称“西德”或“联邦德国”),苏联占领区(包含东柏林)则单独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俗称“东德”或“民主德国”),1949年5月23日美国、英国及法国占领区(包含西柏林)合并,其中西柏林亦以特殊的城市地位,设立首都即为东柏林,加盟位于波恩的联邦政府,战后德国领土和柏林全市被盟军划分为四个军事占领区,多个大城市被炸毁,同年10月7日,约1500万名德国人被驱逐,战争使近千万德国士兵和平民死亡,大片国土丧失。

西德从195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长期的经济成长,于1955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德于1955年与苏联结盟,施行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并迅速成为华沙公约组织中最富有、最现代化的国家,1958年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创始国之一,但其国民依然向往西德的政治自由和经济繁荣[16],为阻止东德人逃往西德而于1961年建造的柏林墙被认为是冷战的标志,1970年代,西德遵循自由主义,施行“社会市场经济”,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的东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德之间的紧张关系,是个议会民主制共和国,与美国、英国和法国联盟。

东德于1989年11月9日下令开放柏林墙,最终促成了1990年10月3日的两德统一,合并后的东、西柏林再次成为新国家的首都,由于日益增多的东德人取道匈牙利逃往西德以及东欧剧变的发生,这一举动加速了东德的变革,根据两德协议。

统一以后(1990年-现在)。

柏林重新成为德国的首都,根据《柏林/波恩法令》,直到1999年联邦政府才统合完成[17],而波恩则获得了联邦城市的地位,是德国第二大政治中心,目前有包括国防部、农业部等在内六个联邦行政部门位于波恩[18],1994年3月10日。

在1999年北约解决科索沃问题后,而在2003年阿富汗战争推翻塔利班政权后,由于二战后德国被国内法限定只能发展自卫性的军事力量,因此这些对外军事行动产生过争议[20],德国也作为北约的成员派兵维护阿富汗的安全局势[19],统一后,德国在欧盟和北约中的地位和影响进一步得到增强,德国派出了维和部队。

基督教民主联盟的领导人安格拉?默克尔当选为德国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2005年11月。

地理

德国地形图

主条目:德国地理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欧洲邻国最多的国家,国界线长3757千米,海岸线长2389千米,东面与波兰和捷克接壤,南面临奥地利和瑞士,西面与法国、卢森堡、比利时以及荷兰相界,北面与丹麦相连并临北海和波罗的海,面积357021平方千米。

阿尔卑斯山脉中的楚格峰(海拔2963米)是德国境内的最高峰,莱茵河两旁谷壁陡峭的山地为森林和高山牧场,德国地势呈现北低南高,土壤较为贫瘠,土壤肥沃,分为4个地形区:德国北部是平均海拔不到100米的平原,西南部是莱茵河谷地区,中部是由东西走向的高地构成的山地,地势低平,东南部是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呈阶梯状,南北农业有较大差异,临北海和波罗的海,气候夏季凉爽,冬季阴冷,主要利用草场发展畜牧业,也种黑麦、燕麦和马铃薯,河谷地带日照时间较长,盛产烟草、葡萄等水果和用于酿造啤酒的啤酒花。

德国境内有多条欧洲主要河流穿行而过,包括了莱茵河(长865公里)、易北河(700公里)以及多瑙河(686公里)等,较大的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莫尔湖、里次湖。

德国面积的53.5%用于农业,29.5%是森林,12.3%用于居住和交通,1.8%是水域,其余的2.9%是荒地。

气候

主条目:德国气候

气候多变,德国西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往东部和南部逐渐过渡成温带大陆性气候,盛行西风。

阿尔卑斯山区冬季一直到5月,最冷的1月份平均在摄氏0度左右,12月至3月为冬季,德国气温适中,气温变化不大,山区约摄氏零下10度,最热月份为6月至8月,夏季平均在20度。

行政区划

主条目:德国行政区划。

德国被划分为16个“联邦州”(Bundesland),权力比行省大,各邦行政首长为权力比省长大的邦总理,其中有三个是独立的“城市州”(Stadtstaat):。

目前的德国行政区图

巴登-符腾堡州(Baden-Württemberg)。

巴伐利亚州(Bayern)。

柏林(Berlin,城市州)。

勃兰登堡州(Brandenburg)。

城市州),不来梅州(Bremen。

汉堡市(Hamburg,城市州)。

黑森州(Hessen)。

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Mecklenburg-Vorpommern)。

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

莱茵兰-普法尔茨州(Rheinland-Pfalz)。

萨尔州(Saarland)。

萨克森州(Sachsen)。

萨克森-安哈尔特州(Sachsen-Anhalt)。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Schleswig-Holstein)。

图林根州(Thüringen)。

德国进一步被划分为36个“行政区”(Regierungsbezirke)和438个“县”(Kreise)。

柏林

主条目:德国城市列表。

其中的14座城市人口超过50万,德国共有约80座大型城市(人口数超过10万),5座人口数最多的城市是(2006年12月):。

柏林(345万)

汉堡(175万)

慕尼黑(135万)

科隆(100万)

法兰克福(67万)

政治

德国国会大厦

主条目:德国政治

联邦议会由两院组成,德国自1949年起是一个采用议会民主的联邦制国家,各联邦州在教育、警察和其它方面享有高度独立的自主权。

专门负责选举国家元首,联邦大会由联邦议院议员以及同样数目的各州代表组成,由联邦大会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其角色大部分是象征性的,联邦总统的权利受到限制,德国的国家元首是联邦总统(Bundespr?sident)。

联邦议院现拥有598席,联邦参议院拥有69席,联邦议院和联邦参议院一起组成了德国的立法机构,代表由单一选区两票制选举产生,任期4年,通常包含德国地方政府首长,即邦总理,[21]联邦参议院议长由州总理轮流担任,设有联邦议院议长一人,联邦参议院可以投票否决联邦议会通过的法案,在国内外礼仪上享有第三高地位,在国内外礼仪上享有仅次于联邦总统的第二高地位,议员由16个联邦州政府指派,代表各联邦州。

安格拉?默克尔(德国现任总理)。

德国联邦的宪法体制(Verfassungsrecht)由基本法、统一协议(Einigungsvertrag)以及其它国际协议组成,联邦总理往往是议会多数党的成员,到目前为止的历届德国政府都是联合内阁,由联邦总理从各政府部长中确定一人,却是德国联邦的政府首脑,联邦政府设一位副总理,基本法中的1至20款(“人的尊严不可被侵犯”等)被看作是不许被更改的部分,规定了例如总理的间接产生、政党必需获得5%选票或3个直选席位才能进入议会、只有下院全体议员都同意继任者后才能免去总理、军队除救援外不许使用于国内事务等等,但受联邦宪法体制约束,现行的德国《基本法》力图避免重蹈魏玛共和国的覆辙,各州另外有自己的宪法,在联邦总理缺席时代理行使联邦总理的职权,由议会选举产生,联邦总理(Bundeskanzler)虽然在国内外礼仪上仅享有第四高地位,也正因为如此,此外。

通过欧洲法院确保欧体与欧盟条约适用的一致性,故设有联邦宪法法院、联邦最高行政法院、联邦最高普通法院以及对财政、劳工以及社会议题方面有管辖权的法院,这样就确保了宪法解释的统一性、欧盟条约在全欧洲解释的统一性,公民在充分理由情况下可以通过行政诉讼撤销或废止政府行政的行政行为,因为德国为欧盟的成员,欧洲法院的判决对其有拘束性,德国拥有一个分立的联邦司法系统,各州另外设有州宪法法院(Landesverfassungsgericht),通过宪法诉讼解除政府立法,并保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且违宪审查权采集中制。

也就是德国统一20周年纪念日,德国依照1919年《凡尔赛和约》,德国偿还最后一笔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赔款”,2010年10月3日。

军事

联邦国防军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统称,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联邦安全委员会,联邦国防军总监为军队最高指挥官,于1956年1月正式建立,兵力约25万人,战时由联邦总理任军队最高统帅,军队和平时期由国防部长领导,主席为联邦总理。

国防政策的最高目标是确保德国的和平、自由和独立,并规定联邦国防军是一支纯粹防御性军队,实施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不掌握和谋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从2011年7月以后,最后一批强制征召的男子将于2011年1月入伍,此将为德国自1955年重建军队以来,建军重点是:组织快速反应部队,压缩部队规模,服役期为6个月,德国将改采“募兵制”,制定新军备规划,裁减武器装备,实行征兵制,但是,最大的改革[22]。

经济

我添加了一个图表,显示了国家出口的百分比。

法兰克福

主条目:德国经济

是全球第四大工业国,目前德国是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国和第三大商品进口国,世界高居第四,中国是德国的贸易对象中少数入超的贸易国,国土面积中的一大部分用于农业,2011年出口增长11.4%,直到2009年被中国取代,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33,156亿美元(按照国际汇率计算)、29,404亿美元(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德国在对外贸易方面处于世界的绝对领先地位,2006年因国内需求增加,几十年来,德国的生活水平排名世界第22位,在欧洲国家中高居第一,德国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达到10600亿欧元,被誉为“出口冠军”,产业主要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但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口仅占从业人员的2%至3%,根据人类发展指数,经济增长率达到2.8%。

尤其是在德国东部地区,导致德国国内的工作岗位不断减少,东欧邻国的工资水平相对德国低很多,使得生产从德国向这些国家转移,2006年起德国经济复苏,由于德国一直在建设社会福利国家,德国的失业率逐年攀高,19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一些企业团体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认为,失业率始负增长,经济也受到高失业率的困扰。

这是德国总理艾哈德的杰出贡献,德国经济的体制一般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德国是欧洲货币联盟的创建成员,今欧洲中央银行设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对正处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也有深远影响。

东德的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耗资巨大的挑战,给德国经济带来了发展空间,然而它的社会市场经济体系却出现重大问题,德国是全球工业科学含量第三高的经济体,人口高龄化问题也带给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了莫大的压力,长期为许多社会问题所拖累,成为长期而非周期性的经济问题,经济结构的僵化导致高失业率,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德、法主导的欧元区计划之启动。

随着目前大联合政府所推进的各项改革逐步深入,加之国际经济环境的好转,德国正在逐步复苏经济,消费力开始提高[23]、失业人口逐年下降。

工业

位于慕尼黑北郊的BMW(宝马汽车)企业总部大楼。

另见:德国产业革命

鲁尔区是德国的传统煤钢工业区,柏林、莱比锡、德累斯顿则是德国东部的工业重镇,德国是全球八大工业国之一,新兴工业集中在慕尼黑一带,慕尼黑(宝马汽车总部所在地)、汉堡、斯图加特(奔驰和保时捷总部所在地)、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总部所在地)也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业集群。

德国工业产品以品质精良著称,德国的工业品在世界享有盛誉,技术领先,做工细腻,但成本较高,德国的主要部门有电子业、航太工业、汽车制造、精密机械、装备制造、军工生产等,而德国也是西欧最大汽车生产国。

交通

行经法兰克福的ICE-3列车。

主条目:德国交通

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是欧洲第二大机场,也是货运量第一大的机场,在交通方面,连通欧洲东西部和南北部的高速公路和铁路都经过这里,有欧洲路上“十字路口”之称,而莱茵河优良的通航能力使得德国水运也相当发达。

成为德国境内交通重要的一部份,当德国政府将铁路营运交给德国铁路公司之时,除了德国铁路股份公司之外,共同组织成德国铁路网,以建构德国铁路网和地区铁路,密布在德国的铁路网约达48215公里(2006年)长,自1994年1月起由私人企业德国铁路股份公司接管原东德与西德的国家铁路局,也资助它一大部分金钱,每日约有50000辆的载客与载货列车在行驶,另外尚有约350家其它的私人铁路公司在营运。

城际快车(InterCity, IC)和城际特快列车(InterCityExpress, ICE),远程铁路则有欧洲城际快车(EuroCity, EC),都依照每日固定的时刻表行驶,远程铁路行运的范围约达总长2000公里之长,地区铁路有区域特快铁路(RegionalExpress, RE)、区域铁路(RegionalBahn, RB)和城市铁路(Stadtbahn, S-Bahn)。

社会

人口

德国境内有外来背景的居民有一千五百三十万,主体民族德意志族,还有丹麦族、索布族等,境内有大约七百万定居的外国人,德国共有8200万人,包括了外国雇员、政治庇护人士及其家属,还有一些来自土耳其、克罗地亚、意大利、俄罗斯、波兰以及越南的移民,约占全国人口两成。

德国官方语言是德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德国最大城市

查看 ? 讨论 ? 编辑 ? 历史。

柏林

汉堡

排名

城市

联邦

人口

排名

城市

联邦

人口

慕尼黑

科隆

1

柏林

柏林

3,460,725

11

德累斯顿

萨克森自由州

523,058

2

汉堡

汉堡

1,786,448

12

莱比锡

萨克森自由州

522,883

3

慕尼黑

巴伐利亚

1,353,186

13

汉诺威

下萨克森

522,686

4

科隆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1,007,119

14

纽伦堡

巴伐利亚

505,664

5

法兰克福

黑森

679,664

15

杜伊斯堡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489,599

6

斯图加特

巴登-符腾堡

606,588

16

波鸿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374,737

7

杜塞尔多夫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588,735

17

伍珀塔尔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349,721

8

多特蒙德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580,444

18

波恩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324,899

9

埃森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574,635

19

比勒费尔德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

323,270

10

不来梅

不来梅州

547,340

20

曼海姆

巴登-符腾堡

313,174

2010年人口统计资料。

宗教

柏林大教堂

主条目:德国宗教

目前大约5300万居民具有基督信仰:新教和天主教各有大约2600万信徒,大部分新教徒属于新教路德教派(德国福音教会),德国是16世纪早期马丁?路德领导宗教改革的原乡,基督新教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另有90万东正教徒(主要来自希腊和塞尔维亚),天主教主要在南部和西部。

除此之外还有330万人口信奉伊斯兰教,大部分来自土耳其,包括土耳其人和库尔德族人,[24]。

德国还有约23万佛教徒和9万印度教徒,多为华人、印度人与其他亚洲人。

当今德国的犹太人人数为约12万,数量居西欧第三位,几乎都信奉犹太教[25]。

在前东德地区,宗教热情明显低于前西德地区,只有5%的人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礼拜,而西部有14%,[来源请求]。

联邦基本法保障思想、良心和信仰自由,因此德国没有国教。

教育

德国教育体制平面图

主条目:德国教育

德国的教育体系为12至13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除了少数邦为6年(如柏林)之外,存有一为期两年的定向阶段(Orientierungsstufe),中等教育主要有三种学校可供选择,在晋升至中学阶段期间,学前教育端赖家长的意愿,借此可以透过老师的建议以及学生与家长的意愿,在中等教育阶段,其余为4年,依次为主干学校(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以及文法高中(Gymnasium),大致上为初中等教育的阶段,决定往后就读的学校,实际上教育体制因邦而异,德国主要采行的制度为'一本三枝',可将儿童送往托儿所,纯属非强迫性。

学业程度较好的学生通常选择文法高中就读,学生以升大学为主要出路,1972年文教部长联席会议议决签署的“关于改组中等教育第二阶段文法中学高级部协定”(Vereinbarung zur Neugestaltung der gymnasialen Oberstufe in der Sekundarstufe II)为文法高中奠定了健全的架构,为期约九年,乃进入高等教育必经之路,政府领导阶层、社会精英多半出自于此,其内容如下:。

文法高中高级部(Gymnasiale Oberstufe)一律自第11到12或13学级,学校可自行设计选修形式的“导入阶段”,以高中会考文凭(Abitur)及大学入学为终极目的,各邦之间对会考文凭的资格必须相互承认。

学生必修两门以上的专长课程,必修课程分为语言-文学-艺术、社会科学、数理与科技、宗教、体育等领域,选修课程通常即为大学各学域的基础课程或入门课程,其必修与选修课程均在各分成基础课程(Grundkurs)及专长课程(Leistungskurs)两类,其中一科必须为语文、数学或自然科学,文法高中高级部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

另两门为基础课程,必修的两门专长课程是其中之二,高中会考共考4门学科,此外,为扩充选修课程的范围与深度,也加入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资讯学等课程。

学程约5或6年,其中必修部分又可归纳为下列5类:,其课程以现代科目、现代语言为主要特色,特别强调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科目,学业程度次好的学生常常会进入实科中学,学校以培养中等的工商业界、政府机关的实务人才为主。

外国语(常为英文)

数学-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与生物。

社会与经济:历史、经济学与地理。

家政与社会科学

音乐艺术,到了七年级有选修科目,如自然、工艺、美劳与第二外语(常为法文)。

毕业生泰半继续接受全时制的高级职业技术教育或科技类的高等教育,少部分接受所谓二元职业训练,学生可以选择必修科目中的2-3类参加结业考试。

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较简单,给予学生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学业程度欠佳的学生则就读5年制的主干中学,目标在提供所有学生均等的教育机会与适当的学习环境,课程有宗教学、德语、地理、历史、音乐、美劳、工艺、经济学、英文、数学、理化、生物学及体育课,是改革传统中学三分学流的产物,毕业生多继续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Duales Ausbildungssystem)完成学徒训练,并以从事手工业、制造业为主,此外,某些邦中尚有综合高中(Gesamtschule),学年3-7年视不同形式而定,让个体独特的性向、能力能充分发展,避免过早分化与决定。

高等教育

柏林洪堡大学

主条目:德国大学列表。

参见:德国大学卓越计划。

这4类机构是真正具有大学地位的高等教育机构,德国高等教育依据1976年《联邦高等教育基准法》(Bundeshochschulrahmengesetz, HRG)放宽高等教育机构的认定范围,目前德国高等教育人口约172万,将所有具(Hochschule)之名的学校都概括称为大学,分布在四所综合大学、90所大学、6所教育学院、16所神学院中,占19-26岁人口中的33%,而高等教育人口也在社会大量需求下迅速扩充膨胀。

此外尚有46所艺术学院、146所专门高等学校和30所公共行政专门高等学校,这些机构相当于中国专科学校与技术学院之间,与大学同样授予学士学位(Diplom, Magister),但其学位比大学所授予相同名称的学术地位低。

只提供博士学位,德国的大学原本无硕士学位,硕士学位是配合其他欧盟国家才设立,研究所是为了念博士的学生而设。

申请则与大学审核标准依据高中会考文凭的成绩,2007年夏季学期开始,德国的国立高等教育开始收取每个学期500欧元的学费,即三部分成绩的总合:,不需要入学考试而是采用入学申请的方式,除了通过 ZVS 中央分配的少数所谓numerus clausus有学习位置限制的学科以外。

基础学程22个科目,最低110点。

专长课程8个科目,最低70点。

四个科目最低100点,意即大学入学资格的最低门槛为总分280点,毕业会考。

慕尼黑大学建筑内部

此外,学生至少必须在15个计算成绩的基础课程、4个计算成绩的专长课程以及会考的3科成绩至少达到4以上的第等,德国政府对中低收入水平家庭的子女提供大学就读时期的生活费补助,其中一半作为贷款,1%的大学生获得不需偿还的奖学金。

高达160万人(实际有124万人注册入学)[26],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为人民提供了相对世界水平来说较高的医疗服务、失业保障以及其他社会需要,进入大学的德国青年人数增加了13倍,德国的大部分民众属于中产阶级,二战以后,自1950年至1991年。

弗莱堡大学,慕尼黑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哥廷根大学,海德堡大学,亚琛工业大学,以及康斯坦茨大学这九所高校都是德国精英大学的成员,是德国最好的几所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科学

爱因斯坦(1879年-1955年)。

绝大多数德国大学是国立大学,综合性大学和工业大学拥有博士学位和大学任教资格的授予权,Technische Universit?t)和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但是大学的科研经费则由第三方资助,德国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机构包括综合性大学(Universit?t)、工业大学(或称理工大学,如德国科学基金会及其他基金会和企业等。

夫琅禾费协会是德国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德国还有很多大学外的研究机构,亥姆霍兹联合会是德国最大的科学学会,MP3音频格式是德国享有的最重要专利之一,他们因开发了MP3音频格式而闻名世界,这些机构之间以及同大学之间联系紧密,除了大学外,莱布尼茨学会是独立研究机构的联合会,下设有78个研究所,下设56个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学会负责基础研究,将基础研究结果付诸于商业化开发,也进行应用科学研究,下设有15个研究中心,年经费13亿欧元,即致力于基础科学研究,进行跨学科研究。

德国重要的化学家有奥托?哈恩(1944年诺贝尔化学奖),赫兹在电磁辐射领域的研究成果是现代电信发展的关键[28],他是辐射化学的先驱和“核化学之父”,亚历山大?冯?洪堡是生物地理学的奠基人[29],伦琴因发现了X射线而于1901年成为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27],李比希是有机化学的创立者和“肥料工业之父”,爱因斯坦和普朗克的研究成果奠定了理论物理学的关键基础,1879年,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设立实验室,在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德国诞生过许多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建立起作为独立学科的心理学[29],海森堡和玻恩等又将其进一步深入,在他们之前还有亥姆霍兹、夫琅禾费和华伦海特等。

完成了人类第一次滑翔飞行的航天界先驱奥托?李林塔尔(Otto Lilienthal),盖格尔计数器的发明者盖格尔(Hans Geiger)和全自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康拉德?楚泽(Konrad Zuse)等[30],火箭专家和宇宙飞行的先驱沃纳?冯?布劳恩,戴姆勒发明了第一台快速运转的点燃式发动机和第一辆四轮汽车,奥托发明了内燃机,本茨是汽车工业的先驱[32],多位德国科学家为汽车的诞生做出过革命性的贡献,狄塞耳发明了柴油引擎,以及胡戈?容克斯(Hugo Junkers),例如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古腾堡,齐柏林伯爵发明了齐柏林飞船,德国还拥有许多发明家和工程师,是人类航空史的重要人物之一[31],此外还有电子工程的创立者和西门子公司的创始人西门子,本生完善了科学实验室常用的高温加热工具本生灯。

许多著名数学家诞生在德国,包括亚当?里斯(Adam Riese)、贝塞尔、戴德金、高斯、希尔伯特、埃米?诺特、黎曼、魏尔施特拉斯、约翰?缪勒和莱布尼茨。

其他重要的科学家还有克里斯汀?纽斯林-沃尔哈德、特奥多尔?蒙森、罗伯特?科赫和马克斯?韦伯等。

公共假日

主条目:德国节日

日期

中文名称

当地名称

说明

1月1日

元旦

Neujahr

-

耶稣受难日

Karfreitag。

春分后第一个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前的星期五,具体日期不固定。

-

复活节周一

Ostermontag。

星期一,具体日期不固定 复活节是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天,如果月圆正好是星期天,那么往后延一周。

5月1日

劳动节

Tag der Arbeit。

-

耶稣升天节

Christi Himmelfahrt。

复活节后40日,具体日期不固定。

-

圣灵降临节

Pfingstmontag。

升天节后10日,复活节后50日,具体日期不固定。

10月3日

德国统一日

Tag der Deutschen Einheit。

前东、西德在柏林墙倒下后统一的日子。

12月25./26.日。

圣诞节

Weihnachten。

重要节日

体育

慕尼黑安联球场是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的举办地。

主条目:德国体育

约2700万德国人是89000个体育俱乐部的成员(2006年)[33],体育在德国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德国主办了1974年世界杯足球赛和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而该队亦在1972、80和96年举行的欧洲国家杯上三次夺得冠军殊荣,亦举办88年欧洲国家杯,还是唯一一个获得过女子足球和男子足球欧洲和世界冠军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足球协会[33],3次赢得冠军(1954年、1974年和1990年),德国国家足球队是世界老牌强队,足球是德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德国足球协会有630多万会员和17万支足球队,参加了其余的每一届世界杯足球赛,除了1930年弃权和1950年因二战被剥夺参赛权外,德国足球甲级联赛吸引了数量巨大的观众到现场或通过电视转播观看比赛,亦是西欧第二大足总,7次闯入冠亚军决赛,仅次于英格兰。

德国男子曲棍球队是2002年、2006年和2008年奥运会的世界冠军,使得他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一级方程式赛车手,迈克尔?舒马赫在一级方程式赛车中7次夺冠的辉煌战绩,扬?乌尔里希在1990年代和21世纪初是世界最成功的自行车运动员之一,德国的网球运动曾经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经历了辉煌,女子曲棍球队则是2004年奥运会冠军,德国国家男子手球队在2007年第三次获得世界冠军,德国网球协会拥有百万数量的会员,德国射击协会拥有约150万会员,射击运动在德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德国手球联赛是世界顶尖赛事,也吸引了德国人对赛车运动的关注,鲍里斯?贝克尔和施特菲?格拉芙缔造了德国网球的传奇,此外手球,排球、拳击、乒乓球、击剑、骑马、赛艇、皮划艇、田径、游泳也是比较受欢迎的运动[33],篮球,冰球。

在有舵雪橇、无舵雪橇、冬季两项、越野滑雪和速度滑冰等项目,跳台滑雪和高山滑雪是在德国很受欢迎的传统冬季体育运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德国在2006年冬季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排名第一[35],历史上,德国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排名第六[34],经常在欧洲和国际赛事中夺得奖牌,冬季运动也是德国人的强项,德国运动员是奥运会奖牌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而德国亦曾经于1936和72年举办两次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德国以16枚金牌共41枚奖牌位居奖牌榜第五。

旅游

夜色中的科隆主教座堂,它于1996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德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和科隆是最受外国游客欢迎的德国城市,2004年来德国的外国游客首次超过4500万人次,最受欢迎的联邦州是巴伐利亚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和巴登-符腾堡州,这些游客中的大部分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美国和亚洲,德国一直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根据德国旅游业中心(Deutsche Zentrale für Tourismus,DZT)的报告,并且持续增长。

德国的节庆活动很多,骄傲游行)、柏林文化狂欢节(Karneval der Kulturen)、美因茨狂欢节、科隆狂欢节等,都是享有悠久历史和国际声誉的民间节庆,除了文化历史景观外,德国的各类音乐会、艺术展览、戏剧表演、国际性大型体育比赛、街头庆祝活动和圣诞市场也吸引了不计其数的游客,比如慕尼黑啤酒节、科隆“克里斯托夫上街日”(Christopher Street Day。

德国人还喜欢步行远足和骑自行车出游,自行车线路也长达40000千米,总长超过190000千米的远足路线贯穿整个德国,德国人自己更喜欢去小城镇和具有乡村风味的地区,相比较外国游客喜欢游览大城市,北海海岸、波罗的海海岸、黑森林和博登湖是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德国拥有15座国家公园、93座自然公园和14个自然保护区,从北部的河口一直到南部的阿尔卑斯山。

文化

卡尔?马克思

主条目:德国文化和著名德国人列表。

至今德国科学家一共获得了超过60项诺贝尔物理、化学和生理医学奖,马克斯?普朗克,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等,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德国文明起步虽然较晚,德国是现代导弹、火箭的发源地,但在近代对世界文化贡献良多。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第二国际,德国是欧洲第二国际的大本营,这是马克思亲自创建的,马克思逝世后,第一国际也产生于德国,19世纪在德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部分人摒弃阶级斗争,走议会路线,被俄国的列宁称为“修正主义”,由此可见德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传统极为深厚。

1896年诞生的《德国民法典》对世界法制史有着重大影响,它和法国1804年《拿破仑法典》构成了大陆法系的基石。

哲学

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德国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有库萨的尼古拉(Nikolaus von Kues)、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叔本华、尼采、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如德国观念论,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继承者和当代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以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德国是许多重要哲学流派的发源地,提出的批判理论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理论。

文学

歌德

主条目:德国文学

德语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的代表人物如诗人瓦尔特?冯?德尔?福格尔魏德(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德国最杰出的作家有歌德、海涅、席勒和格林兄弟等。

多位文学家在20世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特奥多尔?蒙森(1902年)、保罗?海泽(1910年)、格哈特?霍普特曼(1912年)、托马斯?曼(1929年)、赫尔曼?黑塞(1946年)、海因里希?伯尔(1972年)和君特?格拉斯(1999年)。

音乐

贝多芬

主条目:德国音乐

为古典音乐贡献了多位世界级的音乐家,包括巴赫、古典主义音乐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贝多芬,德国是音乐家的摇篮。

其他世界知名的作曲家还有亨德尔、克拉拉?舒曼、罗伯特?舒曼、瓦格纳、勃拉姆斯、理查德?施特劳斯、泰勒曼、马克斯?雷格(Max Reger)、奥尔夫、兴德米特、汉斯?维尔纳?亨策(Hans Werner Henze)和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等。

博物馆

德意志博物馆

德国拥有超过6000家博物馆,慕尼黑的德意志博物馆是全世界最大的自然科学技术博物馆,其中包括私人展览、公共展览、宫殿和花园。

纽伦堡的日耳曼国家博物馆(Germanisches Nationalmuseum)拥有从史前史、古代史一直到现今的最重要文化和艺术收藏之一,而柏林则凭借博物馆岛及其它不计其数的世界级博物馆构成了博物馆业的重心。

德国各项国际排名

经济

项目

世界排名

数据(美元)

资料时间

出口额

2

$ 1,303,000,000,000。

2010年

进口额

3

$ 1,099,000,000,000。

2010年

国际收支

3

$ 10,970,000,000。

2009年

政府预算

3

$ -142,000,000,000。

2009年

黄金储备

2

T 3,408

2009年

外汇储备

11

$ 197,107,000。

2010年

德国对外国的直接投资。

4

$ 1,403,000,000,000。

2009年

外国对德国的直接投资。

4

$ 1,021,000,000,000。

2009年

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4

$ 3,332,803,000。

2010年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5

$ 2,859,776,000。

2010年

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18

$ 40,678

2010年

国内人均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20

$ 34,905

2010年

国内人均总所得(国际汇率)。

21

$ 42,560

2009年

国内人均总所得(购买力平价)。

12

$ 36,960

2009年

国民

项目

世界排名

数据

资料时间

备注

基尼系数

10

27

2007年

数据越低,排名越高

人类发展指数

22

0.947

2007年

数据越高,排名越高

  • 玩转当地功能精准解决用户出行需求
  • 沿溪山白毛茶
  • 特稿修例风波暴力乱港实录
  • 第七章旅游规划技术路线
  • 万象东方红通天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 模式看点央视盈科旅游魅力中国
  • 成都自然景观景点介绍成都旅游行程安排
  • 柬埔寨暹粒旅游攻略
  • 斯洛文尼亚布莱德
  • 珀斯自由玩转西澳大利亚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