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岭子槲林村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3-22 10:19

岭子镇旅游

点击淄川区:槲林村

槲林村隶属岭子镇,在岭子村以南2.5公里处,为元代古村,建于山顶向阳坡,因建村之时周围山上多槲树,故名槲林,现居民有高、王、程、韩、李、孟、郭、孙等姓氏,多为明初枣强移民辗转迁播至此。

淄川区岭子槲林村

檐柱上镶有木质垂株雀替,门楣上方雕刻“青云寺”三字,主要建筑有祖师殿、天王殿、伽蓝殿、 观音殿、地藏王殿、碧霞元君行宫、钟鼓楼等,面阔三楹10米,天王殿同时为山门,殿内有四大天王塑像,砖石结构,抬梁式混合结构硬山顶,设前廊,廊枋施油彩,进深5.5米,有两根檐柱,青云寺坐北朝南,木质门直棂窗,自东向西分为四个院落,占地面积2651平方米,屋面施青筒瓦,置脊饰吻兽,无脊刹,当门石兽为蹲狮,墙上绘有壁画。

作为500多年的深山古刹,青云寺具有诸多显著特点。

井在洞中,既可以从上边也可以从下边打水——高高的石墙上 砌一券洞,即庙中建庙——天王殿正中迎门,以九纹呈彩、四盘据胜、月山照晚、途井涵春、龙台荐霭、龟林毓秀、辋谷响应、屏壁舒卷、鸽崖绕回、鹰峰崚嶒十景以及井里井、庙里庙等独特的景致而闻名遐迩,洞顶直冲井口又砌有井筒,路人可入券洞打水,井里井指路途井,寺僧即从上边的井口取水,至于庙里庙,即十景之一的途井涵春,建有一座精致的木阁,首先,周围谷深壁峭,林壑尤美,本名上泉,亦称灵泉,其奇妙之处在于,塑有一尊韦驮。

只有蒲松龄的《青云寺重修二殿记》侥幸保存下来,还撰写了《青云寺重修二殿记》,王君赏、王教、张中发、毕自严、毕际有、王砖、唐梦赉、王士祯、张笃庆、张永跻、毕海珖、沈曾育等留下大量诗文,张敬、王教、张至发、毕自严、毕自寅、毕自肃、王所须、王鼎荫、王昌荫、唐梦赉、沈润、邱璐、孙蕙、王士祯等,王居正、王甡、李尧臣、张笃庆、沈天祥、邱希潜、毕世持等知名文人也曾入寺研读,青云寺访李希梅》《重游青云寺》等诗篇,毕自严还与韩萃善、王宣化、孟墀临等结为青云诗社,称孙廼琨为灵泉先生,众多文人雅士曾在这里就读,人们又称路途井为灵泉,名儒孙廼琨在明清读书堂旧址建起灵泉精舍,现藏蒲家庄蒲松龄纪念馆,青云寺成为山东地区理学中心,蒲松龄年轻时亦在此秉烛苦读,均曾在此就读而发迹,青云寺原有古碑刻70余通,赵金人、王教等曾在此设帐授徒,其中王教所撰《上泉庵佛殿记》全文载于康熙版《淄川县志·寺观》,为《聊斋志异》 的创作撷取了众多素材,切磋诗艺,执教淄西后又多次来游,一时文化名流如陆子敬、李曰仁、彭思九、陆次宣、彭思聪、崔芳华等荟萃于此,留下大量诗词、碑铭,其次,数百年书香不绝,明代以来,作有《闰月朔日,民国初年,主讲理学,自此,大部分毁于“文革”期间。

还有古井4眼:两眼在距路途井不远处,区区几百平方米的弹丸之地,槲林立村以来几百年间,青云寺有着密集的泉群,即以青云寺泉群为主要生活水源地,就有5眼井泉,一眼在寺内东跨院,除了路途井,一眼在山门前石桥下以东券洞里,再次,名“圣水泉”,井口为整块青石凿成,而且水质甘洌,这在缺水的山区,十分宝贵。

也不禁发出“树不知名翠作堆”(《蒲松龄集·诗集·重游青云寺》)的慨叹,面对诸多不能辨识的古老树种,有流苏、槲、枫、栾、构、楷、桧、樗、楝、柘、栌、乌桕、毛棶、合欢、车梁木、胡枝子等,尤其是3株流苏,每年“五一”期间盛开,每逢四月初八庙会期间,博学如蒲松龄,多为珍稀树种,青云寺还有着500多年的古树林,此外,现存100余株,秋令时节,树叶经霜变为红、黄、紫、橙、棕、赭等多种颜色,极其艳丽,白如云团,香飘数里,游人如织。

维护古迹,常施善行

则为清初淄川名宦王考祥及其弟王考献、王考成的后代,至于王姓,据高氏祖茔清咸丰辛亥(1851)碑载,槲林高氏原籍蒙阴县狗跑泉村,现在槲林村居民,以高姓最多,其始祖高天禄于康熙年间由历城县龙山凹庄迁来。

王考献字公睿,升任山西翼城知县,翼城百姓闻讯,王考祥,字履吉,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初授四川顺庆府推官,考核卓异,因积劳成疾死于任上,皆哭于街巷,他工于书法,长于诗词古文,但由于客死异乡,竟无存稿,恩贡生,在青云寺北边龙泉村头的大悲庵修道,为蒲松龄好友。

槲林王氏的王乃栋、王乃梁兄弟及王乃栋之子王庆仁义务维护青云寺,王考祥、王考成的孙辈也先后落籍槲林村,如今此钵已被视为青云寺镇寺之宝,其孙辈中已有人在槲林村居住,在“十年动乱”期间为青云寺保存下一件铜钵,槲林王氏家族几代人尊佛崇道,王考献修道大悲庵期间,王乃梁之子王吉庆还冒着极大风险,保护寺内建筑及周围古树免遭破坏,青云寺常年无僧尼居住,此钵圆体,在槲林村置有部分田产,对保护文物古迹做出了积极贡献,共同成为今日槲林王氏的始迁祖,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几十年间,到他暮年,此后,敛口,圈足,外腹有“乾隆六年铸”字样,造型精美,为当年住持僧做法事所用。

金鸡峪摩崖造像

即金鸡峪摩崖造像,名孤石大夫庙,为淄川区内唯一一处古代摩崖石刻造像,中间神像高90厘米,西边悬崖上一组石刻人物造像,叙述乡民张进礼倡导建孤石君庙事,使摩崖造像免受风雨侵蚀,系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立,宽70厘米,宽10厘米,高40厘米,槲林等村群众在摩崖造像前建一砖石结构小庙,现存孤石大夫碑,均保存尚好,字迹尚能辨认,共浮雕神像三人,造像坐西朝东,张进礼甚至冬日无衣,“十年动乱”期间被毁,渭金鸡峪,而金鸡峪终与青云寺、水峪寺并称三大奇景,为建此庙,悬崖下原有一庙宇,着古代汉官袍服,在槲林村东北1000米左右,双手扶膝,闭目端坐,两侧各有一小像,直立,个别部位略有伤毁,庠生赵诚撰文,近年,(彭延文 蔺开庆)。

摘自:淄博记忆乡村 丛书。

  • 海涛旅行社消费者亿元来广营总部围堵
  • 香格里拉游玩最佳季节什么时候
  • 春节天津过大年这篇攻略汇总就够
  • 增城市
  • 隐世避暑罗陵湾房车营地
  • 海南旅游怎么经典线路收好
  • 大局丹江口即将爆发绝对不想离开
  • 旅游景区规划六步
  • 云南腾冲热气球工作人员意外坠落景区停业整顿
  • 武汉旅游攻略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