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旅游资源保护开发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3-12 09:38

榆林旅游规划

榆林南部为暖温带亚干旱气候,在全省日照时间最长,北部为中温带亚干旱气候,榆林地区是全国日照高值区之一,最西端靠近干旱区,全区差异小。

无定河有55条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支流,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芦河、榆溪河、大理河、淮宁河四条,无定河是本区最大的河流,较大的河流主要是皇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四道川与窟野河、秃尾河、佳卢河、无定河四条河,境内有大小53条河流汇入黄河,流域面积30260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0302平方公里,从河曲到无定河口流经本区东界270公里,河道全长491公里,黄河中游河段为陕晋界河,均较短小,其中,发源于定边县长春梁东麓,流经定边、靖边、横山、榆林、米脂、绥德、清涧等7县,占全区总面积的47.3%。

榆林旅游资源保护开发

榆林居民的成分十分复杂,其来源大致有土著汉族、汉族移民(屯垦移民、防屯军卒落户、仕宦、商贾)、少数民族内迁、犯人充边等多个途径。

除了这两个王朝以外,唐、清两代王朝幅员辽阔,榆林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北部边防重塞,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北部疆域距离榆林上千公里。

康熙 21 年( 1682年)为照顾蒙古贵族利益,准许蒙民于近地40里游牧,清初,康熙36 年( 1697 年)又应蒙古贵族的请求,准许内地汉民与蒙民合伙种地,饱受战乱和灾荒蹂躏的榆林几乎成为一片废墟,榆林地区的草地和森林减少,清初实行的蒙汉隔离的“边禁”政策,加上清初统治者因袭亡明苛政,由蒙古王公招汉民越界开垦以收租取利,府谷、 靖边、 定边、 怀远( 横山)等沿边各县汉民纷纷越界垦殖,明王朝的过度垦牧,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失去平衡,对百姓的剥削并未因此减轻,迫使大量农民移居长城以外垦荒。

清政府在榆林减免税役,经过将近二百年的经营,到康熙十年,榆林社会安定,榆林的荒地大部分得到复垦,随着满清政权的稳固,实行地丁政策,兴修水利工程,难民逐渐返乡,也招徕了一部分外省人,长城沿线几乎无地可开。

榆林连年灾荒,同治年间,光绪年间,义军纵横榆林,最终形成榆林之干旱少雨,陕甘回民发动起义,战乱死亡人数不少,大旱、霍乱、瘟疫又死人无算,水利条件差,广种薄收,粗放经营,产量极低等农业面貌,也使沙漠不断扩大。

二、榆林长城沿线旅游资源的类别

榆林长城沿线的区县包括今天的神木、府谷、榆阳、横山、靖边和定边,历代王朝所修筑的长城从这里斜穿而过,这里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分界线。

(一)榆林长城沿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长城外境地则有595个村庄,长城内境地共有343个村庄,长城内仍旧,长城外,以府谷县为例,界地内增设古城、哈拉寨、羌和、沙梁、他儿坝、界地6地方,榆林市长城沿线各区县坐落在长城内外,据《府谷县志》记载,凡16地方,民国初年,沿用清制,辖938村,其中。

明长城成为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自古以来这里农业与畜牧业并存,长城以南区域以农业为主,长城以北的风沙草滩区仍然有发达的畜牧业。

以小杂粮与土豆种植食草动物养殖及食用为主的榆林特色农牧业及饮食文化极具特色,榆林的红枣、绿豆、小米、荞麦、马铃薯、向日葵等多项特色农业面积、产量、质量均居全省第一,在自然地理方面,黄土沟壑地貌、风沙地貌特征明显,四季分明,日照充足。

(二)榆林长城沿线人文旅游资源。

1、遗址类文化遗存

(1)史前石城遗址

在榆林北部地区甚至延续至商周时期的李家崖文化阶段,这种石城聚落此后长期成为榆林北部及相邻的内蒙古中南部和晋中北地区流行的聚落形态,榆林北部地区至仰韶晚期的较晚阶段突然大量出现石城聚落,考古发掘表明,成为这一地域富有地域传统特征的文化现象。

(2)长城及城、堡、寨等遗址。

榆林有战国、(魏、赵、秦)、秦、汉、隋、明各代修筑的长城及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各代修筑的城、堡、寨,城、堡、寨则有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等各个朝代,榆林现存的长城包括战国(秦、赵)、隋、明等,地处农牧交界地带的榆林是我国历代长城修筑的中心区域,据史书记载,考古发掘表明,长城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的防御设施。

穿越雕阴(今富县)、洛川、黄龙南至韩城、华阴一带的长城,战国长城秦孝公元年(前361年),魏国在其北部边界修筑了一条北起佳县黄河岸边,经米脂、绥德、延安,长约300余里。

近年在今榆林的神木县孙家岔等地发现多处秦昭王长城遗迹,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 271),考古工作者在神木县西沟乡一带发现墩台遗址 4处,全长约455公里,合计约200公里,总长度约1700公里,经初步确认系战国晚期秦长城遗址,在榆林地区经过吴旗、志丹、靖边、横山、榆阳、神木等地,2008年,为抵挡胡人入侵而修筑了一条西南起甘肃临洮县、途经宁夏与陕西北部、东北至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沿岸的十二连城的长城。

秦长城秦始皇34年(前213年),长城中段突出部分穿越榆林北部数县1700余里,筑起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沿线均匀地分布着众多城堡、墩台、烽火台等附属军事设施,秦修复并巧妙衔接秦、赵、燕三国原有的北边长城。

隋长城陕西长城资源的调查结果表明,而隋长城后又被明长城沿用,并探明隋长城大部分沿用了秦昭襄王时的长城,发现了长约500公里的隋代长城,在榆林市神木、榆阳、横山、靖边、定边各县。

麟府的城堡寨分别是24、22个(周群华先生的统计数据),北宋城、堡、寨北宋时期,麟、府州是阻击西夏东进与契丹南侵的前沿阵地,北宋王朝先后在这里设置了大量城堡寨,据学者的统计,大多分布在宋与西夏对峙的边境地带,榆林有文字记载的宋代堡寨约二百个,其中。

沿长城共修筑三十五营堡,由余子俊督建于成化七年至十五年间,后经历年的修葺、增筑,大体分布在今陕西省府谷、神木、榆阳、横山、靖边、定边、吴旗等县境内,归德堡、鱼河堡、镇川堡三堡因地居大川交通要冲而修筑,明长城(边墙)、营堡、城址及墩台陕西境内明长城横贯陕西省北部,西南达于花马池营界牌(宁夏盐池县东界),36堡以边墙为依托修建,共三十六处,东北起自黄河西岸的清水营紫塞(府谷县西北一带),绵延一千七百多里,外加镇城,至万历时升至三十九座,其中。

怀远堡、神木堡、定边营城为县政府所在地,定边营城、清平堡、盐场堡三个堡的堡墙破坏殆尽,孤山堡、镇羌堡、高家堡、波罗堡、镇靖堡、宁塞营堡等保存最好,分列在延绥镇长城沿线的39营堡尚存,营堡是明长城一线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堡内还存有主要历史建筑的计19个,还保存部分街道布局的有16个,为乡政府所在地的有12个,榆林卫城为市政府所在地,保存一定量的原有民居、破坏较少的有10个,大部分营堡的城墙局部毁坏,据学者们的实地考察,目前,其中,其中。

迁延绥镇于榆林卫城,及南镇远城门与翁城,东振武城门与翁城,今榆林古城墙保存较为完整,成化七年,至成化九年六月,增设榆林卫于此,榆林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成为延绥镇的中心,现存古城墙体共5500 米,北广榆城门,永乐元年(1403 ) 在此置榆林寨,正统初年改寨为堡。

明代的台建于堡城四周,台高四层,是明代我国北疆最重要的军事了望台,镇北台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米高的垛口,镇北台位于榆林城北约5公里处的红山之上,第二台上有一洞门向南开放,第四层的项部建有砖木结构的哨棚一所,始建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四月,为明万历年间延绥巡抚涂宗所书,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镇北台依山踞险,素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在地势最高处,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各层之间有甬道台阶相连,保卫堡城,也是长城沿线规模最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墩台,洞门题额“向明”二字,用于守望,到次年七月竣工,占地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数十人居住,居高临下。

(3)少数民族城址

规模较大的有统万城、代来故城、丰林故城等,其中统万城是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并能够确认的唯一的匈奴沙漠都城,陕西魏晋北朝城址有近20座,主要集中在榆林,自 50年代后期起,考古工作者陆续进行了多次勘探调查。

但统万城遗址的城市轮廓特别是城垣,统万城遗址位于无定河北岸,统万城分为外郭城、东城和西城,从地层上确认统万城直接建立在沙层上,城垣用砂、粘土和石灰三合土夯筑而成,历经兵燹与后世沙浪侵蚀,主体已倾覆,被深埋在一片沙海之中,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城内仍有高大的宫殿建筑台基,细密坚硬,呈灰白色,故称“白城子”。

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北宋、西夏、元朝,统万城毁于北宋淳化五年(994年)(一说毁于蒙古军灭西夏之际),统万城被北魏军队攻陷后,建于凤翔元年(413年)(一说改筑于西汉奢延县故城),直至明代边墙修成后(一说为元朝)始废,赫连昌承光三年(427年),统万城,但仍被西夏所据,又先后被建成统万城及夏州、朔方郡治所,称“平夏城”。

2、武将文化遗存

麟州故城(杨家城)根据文献资料的记载,杨家城废弃,杨家世代主政麟州,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后归顺北宋,直到明正统八年(1443)今治神木县城兴建后,麟州治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专门为“镇抚党项余众”而“析胜州之连谷、银城置”,五代晚期,地方土豪杨弘信自立为刺史,此后,五辈连官,先随北汉。

麟州古城(杨家城)位于神木县东北约15公里处的店塔镇杨家城村,“杨家城”也因此得名,杨家城保存完好,守卫这座城池的是杨家将这个军事世家,现已初步探明了墙基、瓮城及其门址、角楼、马面的形制、结构与建筑方法及城内50多处建筑基址、两处墓地等,整个城址由三座小城组成,从东到西分别为东城、紫锦城、西城,南、西、北三面由河流、深沟环绕,遗存有大量唐宋时期的砖瓦等建筑材料,且多处绝壁,西城面积最大,结构清晰,杨家城发展成为榆林北部的一个重要的军事政治中心,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垣轮廓清晰可辨,五代十国后期,北宋时。

府州折氏文化遗存留存至今的府州折氏遗迹、遗物有折氏家族墓地、墓碑、墓志,折氏家族墓地位于府谷县孤山镇,关于折氏家族墓地,由于折氏家族墓地并未发掘,对折氏墓地的地理位置、墓葬情况、墓碑、墓志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考证与研究,他在《折氏坟墓调查试掘记》(《折氏家族史略》三秦出版社,土名东堬头,学者目前对折氏墓地的记述还十分简略,土名西堬头,府州城,另一处在孤山镇东五里李家坬,西夏占领府州后,七星庙及大量的堡寨遗迹等,长年致力于榆林考古的戴应新对此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戴应新的调查也未绘图,陵庙被烧,一处在孤山镇南十里杨家沟,对折氏陵园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墓碑砸碎,其中,有两处,即宋天平山,1989年)一文中,加之,除个别小墓外,墓室一个个扒开或用大石捅塌,剖棺戮尸,惨不忍睹,因此。

《折继闵神道碑》和《折克行神道碑》已经运往西安碑林保存,出土于折氏墓地的墓碑、墓志有折嗣伦碑、折继闵碑、折克行碑、折可大碑、折御卿墓志、折惟忠妾李夫人墓志、折继新及折继全墓志、折可复夫妇墓志、折可适墓志铭、折可存墓志、折彦文妻曹氏墓志、折克禧墓志铭等,又补了文献资料之不足,既可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这些文物资料的出土,还有部分碑石存放于府谷县文管会、千佛洞,其中,其余下落不明。

坐落在孤山堡北门外的山梁上的七星庙原本是一座道教庙宇,它与府州折氏的联系始于北宋名将杨业与折赛花在此成婚,此后,七星庙就以杨、折联姻的纪念地而闻名于世。

成为马占山将军领导的挺进军将士英勇抗日的历史见证,马占山将军驻防哈镇遗存马占山将军率领东北挺进军在府谷哈镇驻守八年之久,他多次率军抗击日军的进犯,矗立在府谷哈镇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忠烈祠、秀芳图书楼、育婴室等抗日纪念建筑物,将日军阻挡在黄河岸边,牵制进攻河防的日军,为国捐躯的将士几千人,仅1937年至1943年的七年中,在此期间,并与友军配合,主动出击,与日伪军大小数十战,使日本侵略者无法立足,不仅有效地遏制了蒙古贵族的降敌阴谋,保住了伊盟七旗,所陷各县次第收复,而且保卫了整个西北战局,今天。

3、遗物类文化遗存

(1)遗物

其种类有石器、陶器、骨器、玉器、金银器、青铜器、铁器、绿松石等,其种类有农业生产工具及粮食加工工具、手工工具、狩猎工具、生活用具、兵器、装饰品等,从材质来划分,从用途来划分,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末,在榆林地区出土了大量遗物。

(2)少数民族遗物

其中的两件铜马“与最初生活在北方草原地区的亚洲野马的特征非常相似”,且马背上似有鞍垫,如甘泉县下寺湾镇闰家沟村发现的商代铜器有明显的北方特征,府谷县出土的战国时代的文物有镂空变体兽面纹金牌饰、镶嵌绿松石双兽金耳饰、五枚金戒指、三环纽铜牌饰,这些饰品也带有明显的北方民族的特征,榆林出土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器具和饰物,除大量汉族遗物外。

(3)秦王朝特色遗物。

著名的有燕王职剑、上郡戈、高奴铜石权,上郡戈在公元前222年由高奴工师铸造,于公元前244年在高奴铸造,高奴铜石权是一个衡器标准件,它是目前所知“高奴”这一地名最早的文字记载,从铭文的记载来看,燕王职剑,三件器物均有铭文,存放在上郡武库,还有不少兵器、衡量器、货币等,秦王朝经营榆林,有大量文化遗存,除长城、直道外,其中,为燕昭王时期遗物。

(4)东汉画像石

目前在榆林地区发现的画像石大多集中在东汉中期永元二年(90年)到永和五年(140年)之间,1920年前后,1952年以来,榆林是全国少数几个发现画像石的重点地区之一,加上历年收集的画像石,绥德也曾发现画像石,首次刊发在《艺林月刊》上的“故雁门陰馆函西圜陽郭仲理” 墓画像石和“圜陽郭季妃”墓画像石是榆林发现画像石的最早记录,使榆林画像石的总数达到800余件,即东汉政府对榆林进行有效统治的时期,出土画像石700多件,在榆林的米脂、绥德、神木、榆林、子洲、靖边、清涧、吴堡、安塞、甘泉等地发现有画像石墓三、四十座,上世纪40年代,但是没有明确的发现地和出土墓葬的记录。

榆林东汉墓葬以画像石墓最具特色,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榆林民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其内容包括农业生产、畜牧业生产、狩猎活动、贵族的奢侈生活、宗教文化生活等,画像石所反映的题材非常广泛,画像石用当地出产的质地细腻的青石板制成,墓葬多为斜坡墓道双室, 以砖石结合筑造,雕刻技术娴熟,石刻艺术水平极高。

三、榆林长城沿线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榆林各区县应加强合作,开展相关研究与论证。

在文化研究开发方面重复建设,榆林长城沿线旅游资源同质性强,这就为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创造了条件,以长城沿线各区县为例,文化遗迹、遗物为相同的历史时期、几乎相同的民族创造,不断扩展研究领域与范围,各区县加强合作,揭示该区域历史文化的本质,讨论的课题集中在宋史研究领域,神木杨家将研究、府谷折家将研究、横山党项文化研究,榆林的旅游资源开发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也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研究方向与结构,其研究模式大体相同,重现榆林人文历史的本来面目,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的旅游资源品质,时间跨度在唐末到宋代的历史时期,各县区各自为阵,更有利于激发游客的参观欲望,长期以来,缺乏必要的联系、沟通机制,参与的专家学者范围基本一致,实际上,民俗民风相似性高,目前,既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并产生规模效应与与相应的经济效益。

组织专家学者对长城沿线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研究,长城沿线各区县加强合作,提出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方案,因此,并经过相关专业人员的充分论证,并付诸实施,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整合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1、筹建市级大型博物馆,将各类文物分类展出。

除榆林学院博物馆、榆林市文物研究所陈列馆等较为专业的分类展出外,榆林出土文物分散在陕西省博物馆、榆林市文物研究所陈列馆、榆林学院博物馆、区县文化馆、文庙等各地场馆内,征集分散在省内外的榆林出土文物,致使外地游客无法通过榆林文物了解榆林的历史文化全貌,对文物的管理与展出较为混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与展出,有的文物被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私人收藏,筹建市级大型博物馆,其他场馆因缺乏专业技术与专业人员,也无法满足游客参观游览的基本需求,既不利于文物的保护,目前,其中,这样,因此,已经迫在眉睫。

2、开发长城沿线旅游项目

(1)自然生态特色旅游。

长城以北为风沙区,长城以北的沙漠治理已经初见成效,沙漠治理实验区旅游长城沿线各区县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有的区县近一半为风沙区,所管辖区域覆盖长城内外,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涌现出如石光银、牛玉琴等治沙英雄。

承包荒沙、荒滩22.8万亩,已治理19.5万亩,植树2000多万株(丛),为阻挡黄沙南侵,石光银,定边县人,从1984年开始,在毛乌素沙地的南缘,营造了近100公里长的绿色屏障,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作出了重大贡献。

她与丈夫张加旺以家庭承包形式在毛乌素沙漠南部沙区种草种树,种草种树11万亩,牛玉琴继承丈夫的遗愿,牛玉琴,20多年来矢志不渝地和沙漠作斗争,1984年,1988年,张加旺去世,开发农耕地500多亩,沙区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靖边县人,治沙绿化。

组织专家对榆林治沙经验与成果进行研究论证,选择几个不同类型的有特色的治沙基地开发旅游项目,组织参观游览。

定边县仍然是以农区畜牧业为主兼有草地畜牧业特点的县区,定边在明朝初期是一个水草丰美,牧区旅游定边县、靖边县与蒙地接壤,其畜牧业经济在农业经济中所占比重达到20-30%,而在靖边县,其畜牧业经济在农业经济中所占比重达到50%,畜牧业十分发达,根据文献资料的记载,到处是牛马、群羊的好地方,最适宜发展畜牧业,今天,畜牧业已经成为其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可在定边县和靖边县选择几个畜牧业发达的牧区,规划开发牧区旅游项目。

特色农业基地旅游自古以来,已经建成一批小杂粮与土豆种植基地,形成榆林的特色农业产业链,可选择几个小杂粮及土豆种植业基地,土豆的种植也较为普遍,开发旅游项目,榆林的主要粮食作物以糜子、谷子、豆类等为主,改革开放以来,组织参观游览。

(2)史前石城、长城及其附属设施旅游。

组织专家对这些资源进行实地调研,由旅游管理专业专家进行规划设计,榆林现存各个时代建造的长城及大量城堡寨,以神木县的石峁遗址为代表的榆林史前石城,组织参观游览,开发出合理的旅游线路,极具特色,查寻保存较好的城址,在加强保护的同时。

3、开发民族、民俗风情旅游项目

(1)少数民族城址游览。

开发旅游项目,开展旅游参观活动,榆林不仅有大量少数民族迁居,而且有数个少数民族在此建立政权,现存部分少数民族文化遗存,历史上,组织专家进行研究论证。

(2)民俗风情园旅游。

农牧文化的交融是榆林文化的特色之一,其农牧文化特色随处可见,开发旅游项目,开展旅游活动,以绿色农牧业、草原民族餐饮、以小杂粮与土豆为主的饮食文化、窑洞民居等特色为依托,众所周知,地处农牧民族交界地带的长城沿线各区县,筹建几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民俗风情园,包括种植、养殖。

4、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旅游项目

在推进红色旅游的基础上,在保护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旅游项目,充分利用神木、府谷的武将文化遗存,组织参观游览活动。

  • 打造产业融合全景式乡村旅游
  • 这个冬天青海旅游太冷
  • 短期旅游意外保险怎么
  • 申根德签拒签惨痛教训自身代理
  • 户县旅游概览户县附近半日景点
  • 西藏旅游大概多少一个
  • 伯阳镇映月湖旅游开发项目
  • 游记400四年级作文
  • 重庆下雨重庆适合下雨天玩耍胜地推荐
  • 新西兰十一天旅游日记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