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美丽乡村韵味盎然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2-23 10:46

乡村旅游养生

图集

这里有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有天然避暑的休闲山庄,有极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有美味可口的农家小吃......秋初的秀美江西,山山水水之间,韵味十足的乡村旅游,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不二选择。

乡村旅游美丽乡村韵味盎然

远眺大畲村的朝阳 黄 洋摄。

靖安三坪村:快乐“候鸟村”。

南昌市民胡阿姨一大早就催着老伴万先生收拾行李,等着女儿开车送老两口去靖安县中源乡三坪村消暑,老两口都要在三坪村住上一段时间,这是胡阿姨第三次“迁徙”靖安避暑旅游了,“快点收拾,为了躲避南昌的高温酷暑,马上要出发啦”,7月18日,加上今年,每年夏天。

大部分游客都是南昌人,让人感觉很亲切,“那里山好、水好,又凉快,”胡阿姨说,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夏天到三坪村消暑已经是他们一家每年的“常规动作”。

靖安县中源乡三坪村,位于赣湘九岭山脉中段腹地、赣北第一峰九岭尖下,境内绵延数十座超千米高峰,潦河和省道蜿蜒曲折穿境而过,群山叠嶂,山清水秀,形成了一个天然避暑的好去处。

2000年,经过20年的发展,村民喻立新创办了该村第一家农家乐益寿山庄,这里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候鸟村”,每到夏季,吸引众多来自南昌甚至省外的老年人来这里避暑。

夏天的夜晚,村里的戏台上,唱戏声、丝竹声袅袅不断,山间小溪、林荫小道,散步的常住游客“优哉游哉”,整个山村于静谧处又充满了浓浓的烟火味。

到三坪村避暑旅游的常住游客多达1万余人,旅游从业人员达1300余人,天时、地利、人和,三坪村已发展农家乐260余家,床位达1.1万张,成就了三坪村乡村旅游的红火,“风清泉冷竹修修,三伏炎天凉似秋”,据中源乡旅游办工作人员介绍,到目前为止,每年的旅游旺季。

“农家乐”旅游业成为三坪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房、享农家乐”。

三坪村的“火”,是靖安县中源乡乡村旅游红火的一个缩影,利用“冷”资源做“热”避暑旅游新产业,中源乡三坪村有其独特的优势。

距南昌西高铁站98公里、昌北机场140公里,距省会南昌110公里,地理区位“优”,地处靖安、奉新、修水、武宁四县交界处,通过南昌、九江等交通枢纽便捷对接华中、华东、华南市场,通过南昌快捷连通杭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南翼城市群、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群,中源乡位于靖安县西南部,到武汉、长沙均为3小时车程,中源乡位于南昌1小时经济圈以及环鄱阳湖经济圈辐射范围。

莫上中源,请上中源”,中源乡气候独特、空气清新,气候环境“佳”,“身上无棉,夏日炎炎,全乡森林覆盖率达86%,是个天然的大氧吧,三坪村夏季平均气温仅为18℃—22℃,比南昌低6℃-10℃,素有“小庐山”之美誉,是理想的避暑休闲旅游养生胜地。

人文景观“巧”,这些人文景观是村庄之魂,中源乡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于山水玩乐中感受到文化的张力与魅力,有西岭梯田、白云峰、九岭尖、卧龙潭等自然景观,有宋代十大名窑之一的丫髻山碗平窑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茶坪花桥、唐朝的云阳寺、明代的贞节牌坊、清代的古建筑九门楼等旅游景观,属唐代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自古有“南源福地”之称,辖区内,有钟家武术、蔡氏竹雕、陈氏掌扇等非遗传承。

全乡已发展农家乐510余家,农家乐旅游已成为中源乡百姓致富的金字招牌,接待床位2万余张,夏季高峰时段日接待游客超过3万人,中源全乡已形成了以三坪村为中心,全年接待游客110万人次,辐射周边村组的农家乐旅游产业,三坪村俨然已是功能齐全的旅游小镇,农家乐旅游综合收入达1.2亿元,从业人员2000余人,小小村庄,潜力无限,目前。

打造更多中、高端民宿业态,随着该乡做大民宿产业,靖安县举全县之力高标准打造以三坪村为中心的中源避暑小镇,一个有文化底蕴且生态优良、环境优美、设施优化、项目优质的“四优”旅游特色小镇已呼之欲出,2020年,(记者 钟秋兰)。

(图片由中源乡旅游办提供)。

石城大畲村:留住美丽乡愁。

当地人对十年前的村庄旧貌仍记忆深刻:坑坑洼洼的黄泥路一直延伸到土坯房村落,是一座地处赣闽古驿道边、距县城仅5公里的村落,家禽家畜随处跑、牛栏茅厕臭熏天、村庄环境脏乱差,石城县琴江镇大畲村,至今。

石城县抢抓“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4年,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从那时起,在当地政府高位推动与村民积极参与下,大畲村开始“旧貌换新颜”。

记者从大畲村牌楼向前望去,他摆开茶具向记者娓娓道来,8月20日,整齐划一的客家建筑坐落于山水之间,占地200余亩、种植500多种观赏莲的荷花观光园映入眼帘,好一派美丽的乡村风光,临近中午,黄晓程经营的民宿刚送走一拨客人。

对2017年大畲村通往县城的旅游公路开通印象深刻,此前在县城行医的黄晓程,黄晓程将自家房子改造成拥有23间客房的特色民宿,”瞅准大畲村交通条件改善、乡村旅游发展风生水起的机遇,“距县城5公里,旅游文化节时,2015年,家里民宿均客满,以往要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路还不好走,如今10分钟就可到家,太方便了,他说:遇上端午清明小长假,客人更是要排队等候入住,高峰时期一个月收入轻松超过万元,”。

如今,在大畲村,吃上“旅游饭”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几乎所有人都能从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分得“一杯羹”。

黄景荣成为第一个在古戏台旁拥有固定摊点的村民,”黄景荣细心算过,年逾5旬的黄景荣因病致贫,古戏台是游客们必来的打卡地,2017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多方关怀下,“夜幕降临,他们看戏或是唱歌,渴了倦了饿了,我的生意就来了,今年最好的一个月赚到近5000元,收入提高了,他自然喜笑颜开了。

采访中,记者真切感受到,大畲村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充分考虑到对乡土文化、乡风民俗的保护和传承。

南庐屋共有九十九间半房间,保护南庐屋意味着留住乡愁,大畲村修缮南庐屋并将其打造成石城民俗生活展示场所,不忘挖掘乡村文化底蕴和特色,作为大畲村客家风情和文化的缩影,黄景荣的祖屋“南庐屋”,打造出充满魅力和乡愁的乡村四季景观带,就是当地保护文化的一个很好案例,大畲村还以百亩荷花观光园、通天寨、古戏台等特色景点为核心,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同时,间间相通,廊廊相连,回环曲折,历经近三百年风雨,于是,除此之外。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用这句话来描述现在的石城县大畲村,恰如其分,(记者 龚艳平 刘 斐)。

凤凰村游人如织

南昌县凤凰村:跃上枝头变凤凰。

南昌县黄马乡凤凰村,因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上演了一出“草鸡飞枝变凤凰”的好戏。

51岁村民郝建新家的“好心情”火龙果采摘园里,25亩台湾玫瑰蜜红心火龙果长势喜人、场面壮观,不时有一些耐不住“诱惑”的游客冒着高温深入大棚内拍照、采摘、品尝,8月22日,户外骄阳似火,南昌县凤凰沟景区。

”郝建新家火龙果收入的增长,总的来说一年比一年好,2019年,“去年收入20多万元,与2019年凤凰村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直接相关,前年不到15万元,”郝建新指着成片的温室大棚说道,前往凤凰村的游客较上年增长57%,“7月到11月火龙果都可以挂果,长得好的一茬上万斤,数据表明。

今年53岁的王仕勇与妻子一道坐在自家桃园的桃树下,今年的黄桃卖相更好,王仕勇一直开大货车跑长途运输,果园里的脐橙、柚子、柑橘马上可以卖了……”郝建新家的火龙果畅销的同时,甜度更高,辛辛苦苦赚钱养家糊口,盘点今年的收益以及下一步的打算,“去年改造了4亩桃林,收入翻了一番,接下来,在承包村集体的20亩土地前。

但广播了一个星期无人问津,农旅结合是一个导向,王树勇记得,王仕勇认为,2009年凤凰村准备发展乡村旅游,村里的大喇叭天天响,希望村民承包果园,每亩年租金一百元,家门口的凤凰沟景区正在启动建设,打工、创业何必舍近求远,思虑再三,他决定在家租地种果树,把劳动产品变成游客手中的商品。

凤凰村在县里都没有名气,现在全国人都知道……”王树勇激动地说道,“过去,人人靠天吃饭,现在家家吃上旅游饭,过去。

与凤凰沟景区“依存共生”的凤凰村,开展了一系列将田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劳动变运动、民房变客房(民宿)的生动实践,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开发运营模式,推动凤凰村一步步“飞上枝头”,着力打造集“示范带动、农业生产、产品加工、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近年来,依托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自身科技力量、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坚持“三产融合。

二是“园区+游客+农事体验+农民增收”机制,三是“园区+农户+商业街+农产品销售”机制,园区与周边有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民签订协议,一是“园区+产业+农业产品销售+农民增收”机制,为周边农民固定增收提供渠道,促进周边农产品的销售,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好的渠道,作为游客农事体验基地,入园龙头企业跟周边农产品生产大户签订长期供需协议,促进周边农特产品的销售,让周边农户和园区共同参与建设,成为农民新型增收的模式,园区投入资金对蓝园大道商业街进行统一规划提升改造,如今凤凰村与凤凰沟景区建立了三种利益联结机制,记者了解到。

凤凰沟景区全年带动凤凰村承包农户182户,全年请用农民10.37万人次,共带动农民增收1165.06万元,凤凰沟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夏裕辉告诉记者,凤凰村村民的创业致富能力逐年增强,2019年。

今年凤凰村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投资兴建了生态停车场、网红厕所、“樱为你美”生态餐厅、火车头研学工坊、凤凰茶居等文化旅游服务设施……在风生水起的乡村旅游大潮中,(记者 郁鑫鹏 文/图),凤凰村翅膀不停歇,一心往高飞。

姚西村游客在赏莲

广昌姚西村:莲文化是灵魂。

道路两旁晾晒待售的莲叶,一座处处可见莲元素的村落,8月19日午后,一阵清风过后,清新的莲香在整个村庄弥漫,被风吹得四处飞舞,孩子们纷纷从里屋跑出来,手忙脚乱地拾掇起来,这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生态村、素有“中国莲花第一村”美称的广昌县驿前镇姚西村。

村民们都说:“莲,因为莲的存在,是姚西村的魂,”事实亦是如此,姚西村有了产业之魂。

姚西村种植的近万亩莲花大部分尚在开放,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游客们大都选择在清晨抵达,走进姚西村,为欣赏到最美的莲花,尽管已经是8月中下旬,有的甚至提前就住下,这样一来,民宿、餐饮和游乐项目也随之热闹起来。

驿莲小聚民宿负责人赖平生在外打拼多年,赖平生归心似箭,在广东开的小餐馆生意一直不温不火,特别是看到家乡姚西村经过十余年的规划设计和持续投入,身在异乡的他,始终未能感受到起早贪黑的回报,旅游资源整合已基本成型,游客数量年年增长,经济效益日趋凸显。

九品香莲园区、真隐寺园林、河道改造升级工程、赏莲游步道及观景平台……家乡的巨变更加坚定赖平生的回乡之心,赖平生最终决定,今年5月,收拾行囊返家,接盘了现在这家民宿。

相比打工收入高出不少,最高月营业收入达2.6万元,“楼上住宿楼下餐饮,哪样都不耽误,”赖平生说,今年莲花节期间,15间房天天住满,最大的好处还有能够就近照顾家庭。

姚西村游客数量为10.6万余人次,不仅激活了姚西村乡村旅游,带动全镇餐饮、民宿及从产品销售超2000万元,以莲为产业核心,又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天地,据统计,2019年。

贫困户由原来的人均收入2000元增长到现在的9000元,每年每户可增加收入1万多元,在姚西村,村民们每天清晨就开始销售水果莲、干莲、蜂蜜等农产品,村里的“农家乐”、民宿也发展到20余家。

二层是莲神文化展厅,一层展厅为莲作农耕、白莲生产展厅,展现广昌人将“莲文化薪火代代相传”的文化使命感、责任感,姚西村的文化之魂“莲文化馆”就矗立在巨大的莲池边,科技生莲展厅,凡是来姚西村的赏莲人必会在莲文化馆驻足,三层的印象莲乡厅,也赋予莲文化以新的文化形态并传承下去的决心,生动具象还原了莲作农耕场景和白莲从选种到采摘的传统生产工艺,在展现现代科技育莲的同时,来到莲文化馆,以“印象莲乡”为主题,运用现代光影技术回味广昌种莲历史,从网红桥再往前步行约5分钟,记者看到,因其淳朴独特的风情,吸引着无数游客。

莲赋予姚西村文化之魂,赋予姚西村乡村旅游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将继续深入发掘莲文化,姚西村乡村旅游才会越来越火,作为姚西村带头人,冯广容心里明白:“作为当地特色资源,”在追求产业发展的路途上,唯此,(记者 刘 斐 文/图)。

+1

  • 秦岭72西安境内49峪口
  • 长滩旅游介绍长滩身临其境
  • 远安县机构改革这三家机构正式挂牌
  • 推荐几首适合旅行路上歌曲
  • 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海南省景区
  • 教务处
  • 美亚保险
  • 美国旅游签证DS160选项怎么填写
  • 旅游服务费账务处理
  • 承德旅游职业学院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