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一物何处尘埃普陀山最全自助游攻略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3-14 09:52

重庆到普陀山旅游攻略

01普陀山简介

普陀山是世界闻名的观音道场、佛教圣地,促进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形成,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并迅速成为汉传佛教中心,普陀山大海怀抱,著名景点如潮音洞、梵音洞、朝阳洞、磐陀石、二龟听法石、百步沙、千步沙、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南海观音、大乘庵等,其宗教活动可追溯于秦(2000多年前),至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传至东南亚及日、韩等国,金沙绵亘,景色优美,气候宜人。

本来无一物何处尘埃普陀山最全自助游攻略

称“不肯去观音”是为普陀山供奉观音之始,锷夜梦一僧谓之曰:“汝但安吾此山,日本僧慧锷第三次入唐,及过梅岑山,咸通四年(863),咸惊异,”锷泣以梦告众,众从之,锷即肩负至明州开元寺,山上居民张氏请像供奉于宅,睹观音乡容貌端雅,诣五台山敬礼,至中台精舍,恳求请归其国,觅得张友信(一说张支信)便船,将登舟,像重不可举,率偕行,贾客竭力负之,乃克胜,涛怒风飞,舟人惧甚,必令便风相送,乃置像于洞侧,祈祷而去。

03交通

1. 轮船(慢船)

每周一、三、五上海出发,周二、四、六下午16:00左右普陀山开船回上海,节假日会有调整,以船期为准。

地点: 上海吴淞客运码头上船。

时间: 吴淞客运码头19:30开船,第二天07:30左右抵达普陀山。

3等A8人间没有卫生间,2等4人间没有卫生间,等级舱:贵宾、特等2人间有卫生间,3等B12人间、4等人较多。

船名/等级

贵宾舱

特等

二等A

二等B

三等A

三等B

四等A

普陀山轮

499

449

289

269

199

159

139

2人间

2人间

4人间

4人间

8人间

12人间

大舱

2. 快艇

每天一班

地点: 南浦大桥发车,小洋山上船(车船联运)。

时间: 南浦大桥发车08:15,小洋山上船10:10上船?票价: 258元/张。

回程: 13:30?普陀山开船??? 票价260元?/张。

3. 大巴

上海到朱家尖往返空调大巴票。

时间: 上海南浦发车:07:20,第二天朱家尖返程:14:00。

票价:162元/套

4.5个小时到达朱家尖,旅游集散中心有大巴到朱家尖或沈家门,每半小时1班。

回程可以到朱家尖客运站坐大巴回上海,票价:22元/人,票价160元左右,朱家尖到普陀山大船:白天随到随开,打车15分钟即到客运站,半小时1班,码头有卖大巴票的窗口。

上海南浦大桥客运中心门口有几棵樱花,每年4月上旬落英缤纷,甚是好看。

杨浦大桥客运站

04住宿

普陀山上酒店众多,通过“携程”等软件预定即可,但是普遍较贵,三星在600-800,四星五星在1000-2000元,除非超高端贵宾,否则推荐住农家乐。

有当地居民空出房间出租,房间普遍较小空调、电视、wifi、双床或大床标间、卫生间、淋浴俱全,农家乐,就是个人家庭旅馆,也有外地老板租下统一改造的,住过多次,山上民风淳朴,一般不会骗人,条件也大同小异,有纯净水,床单每次更换,价格在200——400元/晚左右。

一般被子都会略显潮湿,岛上空气潮湿,外地游人可能会不习惯,冬春季节雨水多,风又大,所以好的空调,和充足的热水淋浴就显得非常珍贵了。

05餐饮

游人只需问清价格,蛏子38,夜开花30,素菜30多,油条5元已算公道价,海鲜时价,问清,参考价格,普陀山上常年游客如织,餐饮大多不算实惠,量力而为即可,面条15,大黄鱼90-100/斤,红烧加豆腐汤两吃,小荤40,大荤50,称看准,贵贱就因人而异了。

庙里素斋有吗,午餐晚餐8-10元,强烈推荐到庙里吃素斋,晚餐16:30-17:00.在庙里专用窗口买票(一般在进庙后的右手边),早餐3元,找不到窗口,有专人盛菜,或自助式盛菜,吃多少盛多少管饱,到“库房”买票的庙也有,问一下庙里的工作人员或僧人,实在找不到,洗好庙里统一再用开水烫过供再次使用,一般早餐6:00-6:30,午餐10:30-11:30,有的庙会要求香客自己洗碗,“师傅,”一般会有收获,吃饭一人一份。

佛顶山上的慧济寺的素斋非常有名,很多人慕名而来,早早地10:00就开始排队。

佛顶山上的慧济寺的素斋非常有名,很多人慕名而来,早早地10:00就开始排队。

慧济寺中午食客众多,众人盛饭,填菜,找座,好不热闹。

慧济寺的斋饭

普济寺饭堂

席间看到一位女尼吃起饭来专心致志、有条不紊,吃完洗碗要自己洗,但是吃晚饭的香客却不多,眉宇间流露出一副超凡脱俗的神态,普济寺,庙里香客最旺,别有一番气质,观音大士面前,好像大家都很认真的样子。

法雨寺饭堂

法雨寺早餐

想吃法雨寺的早餐,得先从后门混进去,太早了前门还未开,再绕道库房后面(面对白玉观音的右侧),找到餐厅。

少捐没人管,吃完向功德箱里捐3块钱吧,饭票没买,多捐不找领,早餐直针对住在庙里的香客,外来想吃到只有求工作人员通融,多少随心,但求内心平安。

在普陀山素斋最好的庙坐落在南海观音脚下——西方净苑(观音跳)。

伙食享受僧人待遇,11:00僧人餐后开始卖票,汤里更是富含中药仙草,四菜一汤自助,菜都是时令鲜蔬,旁边腐乳、辣椒、萝卜干、醋泡姜片等十数样小菜随意取用,只收8元实在是可遇不可求,不过室外桃园的素斋吃过,碗还是要自己洗的。

西方净苑的斋饭品种丰富,干净可口。

06行程概述

Day 1:

8:00 南浦大桥旅游集散中心前集合——8:30 大巴出发——14:00 到达朱家尖——14:20午餐——15:00 上船去普陀山(买门票160元/人)——15:30 下船——短姑道头——海岸牌坊——乘车去法雨寺停车场——入住——晚餐——饭后千步沙散步——回旅馆休息。

Day 2:

7:00起床——7:30享受自带早餐——8:00出发——双泉禅寺——杨枝庵——法雨寺——爬佛顶山——饮仙水——赏“海天佛国”石刻——10:00慧济寺——排队买饭票——10:30午餐餐后参观慧济寺——11:30缆车下山——参观宝陀讲寺——12:30乘车回码头——12:50买票珞珈山(专用码头)——13:00登船赴珞珈山——15:00登船返回普陀山——15:30乘车去普济寺——16:30普济寺晚餐——17:30乘车返回法雨寺停车场——散步回酒店休息。

Day3:

5:15起床——5:30出发去法雨寺——6:00 法雨寺早餐——7:00法雨寺停车场乘车梵音洞——梵音洞——善财洞——9:00乘车去码头——步行去南天门——南海观音——西方净苑——11:00西方净苑素斋午餐——12:00紫竹林禅院——不肯去观音院——回旅馆退房——码头乘船去沈家门——沈家门乘大巴回上海——19:00到达上海(不堵车)。

注:

1.? Day2 如果时间和体力都充沛的话可以去西天景区,盘陀石、二龟听法石、法华洞、观音洞都值得一看。

2.? 大乘禅院(水月观音、9米卧佛、千尊玉佛)、梅福庵(西天景区)、圆通禅林(康有为题字)都值得一去。

3.? 天气好可以去朝阳洞、朝阳庵去看日出。

07景点介绍

08莲洋午渡(普陀十二景)。

到普陀山必经莲花洋,不论是从朱家尖、沈家门还是由上海来普陀。

海生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海生铁莲花,莲洋就是莲花洋,洋以日本人欲迎观音像回国,处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清康熙《定海县志》转引《普陀志》云:“宋元丰中,侯夷人贡,得名以此,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见大土灵异,欲载至本国,舟不能行,倭惧而还之,”。

状似千万朵莲花随风起伏,莲花洋是登普陀山进香的必由之航路,旅客的航船行至洋上,如果赶上午潮,就能见到洋面波涛微耸,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如遇到大风天,这里则是波翻盈尺,惊涛骇浪,另一番极为壮观的景色。

无风海上起莲花,一朵莲花开十里,曾有渔歌咏道:“莲花洋里风浪大,花瓣尖尖像狼牙,”。

忘记拍仃洋忘记拍照,拿一张带海照片充数吧。

09短姑圣迹(普陀十二景)。

长百来米,往东南约300米处,滩上有“阔十余米,下船买票,出了码头,进了佛国山门,便是短姑道头,小石自相零附,两侧错列巨。

还得用长不过一丈、宽不过三尺的小舢板摆渡,宽8米的石条道头,有些石上镌有“短姑古迹”等字样,普陀山住持了余、莲禅二僧因潮落潮涨,凡前来普陀山参礼进香、揽胜观光者,可是靠不了岸,细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在未建普陀山客运码头之前,遂募资用巨石垒成长达11米,船到短姑道头边,出没于潮汐浪涛之中,成为旧时的天然船埠,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往来船只靠岸不便,都得由此登岸。

不敢下船入山,姑嫂泊舟处即被称作‘短姑道头”,传说是大士送食时投入潮水用以踏脚的石块,其嫂进香归来,边向潮水里投下一些石块,因其嫂曾在码头“短其姑”,独自怅然进山拜佛,渡莲洋朝山进香,只见观音大士衣裾湿着一片,遂又进山到观音面前叩拜,故被称作‘短姑圣迹”,其嫂短其无福朝圣,边踩着这些石块径直来到小姑舟中,不想时近晌午,道头旁零散错落出没于潮水中的石块,遂嘱其在小舟中等候,潮水大涨,放下食盒便离船而去,船刚泊道头,只见一村妇模样者持食盒走来,转而忆起刚才拜佛时,说是其嫂托她捎来,因自愧不洁,小姑久坐船中,几年后凑资买船,饥不得食,这是观世音菩萨所为,相传有姑嫂二人发愿礼佛,不巧小姑“天癸”来潮,扁舟与岸相隔,甚为纳闷,正在此时,过了不久,问及前事,不觉愕然,瞻仰莲座,此时心里茅塞顿开,从此。

10海岸碑坊(普陀十二景)。

上有“南海圣境”、“同登彼岸”、“宝伐迷津”、“金绳觉路”、“回头是岸”匾额五重,千年潮汐静波涛”,欲登彼岸须早回头,可听其自来自去,渡那海去,万国生灵皆乐育,万里无云万里天”,建于1919年,千江有水千江月,千山万重石,门柱上刻有楹联,四柱三门,翠瓦飞檐,为北洋政府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等 所题,“有感即通,无机不被,“圣迹著迦山,佛光腾海岛,“一日二度潮,莫笑他无觉无知”,“到这山来,未谒普门当先净志,”。

佛前一辑手,礼多佛不怪。

11南天门

称南山,所以这里又称“仙女坪”,海岸尽处有一座小山掩映在绿林间,著名的题有“海岸孤绝处”的巨石即矗立在此,从短姑道头向东半里,传说每逢佳节,玉帝的七位女儿必来此观赏人间美景,相传宋代真歇禅师所提。

12妙庄严路香道

妙庄严香道为普陀山朝圣者的必经之路,香道之所以叫“妙庄严”,就是取“经由此路,便可以进入到妙相庄严的佛国天地中去”的意思,长约3华里,沿途古木成荫,鸟语花香,十分幽静。

小路虽不引人注目,但是名人遗迹却鳞次栉比,刚走没多远看到这个“如三摩地”碑,竟然是书法大家董其昌的迹。

沿着妙庄严路走不远,跟着标志就会来到普济寺。

13梅湾春晓(普陀十二景)。

梅湾春晓指的是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每当早春季节,在这个季节,由于季节更替,香满山谷,幽香扑鼻,因西的山湾为梅湾,又呼作前湾,据传此地多野梅,避山野梅,更为令人陶醉,联想到人的岁月流逝,普陀山也称梅岑,历代未游南海普陀名山的文人,春回人地,庵、篷僧众又多好养梅,怡性,青山绿树,衬映着点点红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誉之为“海上罗浮”,每当天阳无风时日,伫立西山巅,远眺莲花洋,只见渔舟竞发,鸥鸟翔集,海中波涛,道道耀光,山外青山,层层叠翠,美不胜言,若在月夜,则疏枝淡月,岛礁腾胧,在万象更新的春天,更是触景生情,因而怀古、恋今、感物、伤神。

更新的春天,历代未游南海普陀名山的文人,更是触景生情,由于季节更。

14普济禅寺

平时正山门是不开的,据说江总书记来时开过,要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来了才能开。

也是普陀山第一大寺院,其中大圆通殿是全寺主殿,是普陀山最古老的寺院,普济寺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寺内有大圆通殿、天王殿、藏经楼等,为普陀山供奉观音主刹,该寺前身是后梁贞明二年(916)始建之不肯去观音院,位于普陀山最中心地段,普陀山佛教协会、普陀山全山方丈住锡地均设在这里,普济禅寺——普济禅寺,现寺为清康熙、雍正年间所建,现寺为清康熙、雍正年间所建,宋神宗元丰年间诏令改建并赐名“宝陀观音寺”,殿、堂、楼、轩共计357间,它与法雨寺、慧济寺合称普陀三大寺,共同构成了普陀山观音道场的主要架构,全山重大的佛事活动和接待活动也都在这里举行,属全国重点寺院,至今已有800年历史,始建于唐代,专供观音菩萨,全寺有六进殿堂,俗称前寺,坐落在灵鹫峰南麓,另外,香火旺盛,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

寺院宏伟的琳宫梵宇与寺前的莲花池、多宝塔、八角亭、瑶池桥等美丽的景致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天然图画,是览胜朝拜者的必到之处。

15莲池月夜(普陀十二景)。

也称“放生池”、”莲花池”,即称“莲花池”,“莲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海印地在普济寺山门前,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

卸碑亭、八角亭、普济寺古刹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池上筑有三座石桥,中有八角亭,北接普济寺中山门,古石桥横卧水波,远处耸立着一座占和疏朗雄伟中透出股秀灵,佛所得三昧之名,佛之智海湛然,中间一座称平桥,他周围设有古色古香的石雕栏,南衔御碑亭,“海印”,如大海能印象一切事物,能印现一切之法,海印池面积约十五亩,始建于明代,真如人宫仙境,美轮美奂,轴线将池一分为二,成为东西莲花池。

池中荷叶田田,荷香袭人,莲花地三面环山,莲花亭亭,衬映着古树、梵字、拱桥、宝塔倒影,四周古樟参天,朗月映池,池水为山泉所积,令人流连忘返,清莹如玉,每当盛夏之际,构成一幅十分美妙的图画,夏日月夜到此,或风静天高,或清风徐徐,更是一番良辰美景。

故佛教以莲花来比喻“佛性”,观世音菩萨是普渡众生往生莲邦的“莲花部主”,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以为彼土之众总以莲花为所居,佛教称极乐世界为“莲邦”,只是由于被生死烦恼所困扰,因而还陷在生死烦恼的污泥之中,佛家称之为莲花,莲花则‘咄污泥而不染,而没有焕发出自己的佛性,海印池自然也就与观世音菩萨联系起来了,唐代诗人孟浩然在《大禹寺义公附中有诗句云:“看取莲花净,历代文人在观赏莲池景观时,荷花,是圣洁、清净的象征,澄清涟而不妖”,方知不染心”,所以,也就往往把摹景和自己对佛之所悟融会起来。

16宝塔闻钟(普陀十二景)多宝塔——普陀山三宝之一。

宝塔——普陀山三宝之一。

多宝塔属典型的元代佛塔风格,又称太子塔,方形五层,塔高32米,上三层四面各镂古佛一尊,第三层四周塑观音三十二应身小像,专家称此为宝箧印式造型,建于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宝塔闻钟”被视为普陀十二景之一,位于普济寺左侧,由宣让王施钞千锭,主持和尚孚中购太湖石建成,周檐镌蒙文,现存世者全国罕见,香华街。

17香华街

济寺至洪筏房

现在是普陀山旅游品购物中心,石板街道呈“T”字形,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代街道的风貌,是游客购物的好去处,主营旅游纪念品和特色海产干品,之间,长约三百余米,香华街形成于清中期,它连同附近的小巷、胡同、寺院,使人有一种浓重的历史感。

18大乘禅院

大乘禅院,普陀山占地规模最大的禅院。

在大乘禅院后面的卧佛殿里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涅槃相,它的主殿——圆通宝殿里供奉的“水月观音像”可以说是在观音菩萨造像中首屈一指的精品,内供奉着本山僧人善慈从缅甸请回的玉佛1000尊,位于玉堂街中段的大乘禅院,卧佛殿的上层为千佛楼,按照缅甸玉佛仿造,代表着佛家“涅槃”的最高境界,堪称普陀山庵院之冠,水月观音是三十三体观音之一,就占地规模来说,以衣饰华丽、身姿优美而著称,又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或东方维纳斯,佛身长达9米,神情十分安详,整个庵堂宽敞明亮,游廊回绕,曲径通幽,每年接待数千中外信徒和游客,香火鼎盛,游人如织。

19双泉禅院

庵院被命名为“双泉庵”,庵院依山傍海,相传庵院建成开光不久,双泉庵现在是普陀山著名的禅修体验地,便发现在殿侧岩石下有双泉喷涌而出,位于象王峰东北麓,千步沙西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香客信士云集,人多缺水,不久,众人饮用后,顿觉神清气爽,疲劳全消,于是纷纷感叹观音菩萨的灵验,由于这个因缘,设计精巧,布局雅致,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庙内大殿供奉的佛像叫千佛绕哔卢,是祖坐在一个大球上别有一番特色,金刚殿的韦陀也独具特点,值得一看。

大殿佛像:千佛绕哔卢。

金刚殿的韦陀,慈眉善目,白净和蔼。

20杨枝庵

庵内有普陀山三宝之一的杨枝观音碑,于明万历年间的杨枝庵是一处古木成荫、环境优雅之所在,现其东首的庵堂已成为普陀山男众颐养堂(老和尚的养老院),这座古老的寺院几经翻修,是信徒和游客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杨枝庵里都是老法师,不知其中有没有武林高手。

21杨枝观音碑——普陀山三宝之一。

碑正面刻有《杨枝庵记》,此碑初刻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背面刻有杨枝观音像,万历二十六年殿毁于火,万历三十六年重镌,高2.3米,宽1.2米,厚0.17米,藏于杨枝庵内,碑损,“文革”初,整个画像线条流畅自然,造型优美动人,系唐朝宫廷画家阎立本所绘,有人用石灰牢牢封之,该碑才免遭劫难。

22千步金沙 (普陀十二景)。

普陀山东侧的一条循山道路名“玉堂街”,千步金沙习称千步沙,街右沿海即为千步沙,因其长度近千步而得名,在普陀山的东部海岸,南面过朝阳们为百步沙,千步沙长门70余米,南起几室岭北,东北至望海亭。

千步金沙并不只是白天很美,让海浪亲抚你的脚面,千步金沙,人行其上,或者静静地在沙滩上坐上一会儿,千万不要错过这一景观,涛声时发,涛声不绝,奇特景观,赤着足行正其上,千步沙沙坡平缓,未经亲试者不可想象,或者干脆换上泳装跃入佛海波涛,此处海浪日夜泊岸,宽坦软美,不濡不陷,沙色如金,纯净松软,犹如锦茵设席,浪潮嬉沙,来如飞瀑,止如曳练,每遇大风激浪,则又轰雷成雪,豁人心魄,悠忽之际,诡异尤常,不可名状,海面可阔,且水中无乱石暗礁,常为游泳健儿所青睐,夏日里来的游客,或在游山之后,其趣其咪,听听潮声,它会给你带米无限凉爽,每临月夜,婵娟缓移,清风习习,其清穆景色更为诗意盎然,故有人曾将其与壮丽的朝阳涌日,合称昔陀山观绝。

23法雨禅寺

法雨寺正山门

法雨寺的大殿是普陀山上唯一的金顶大殿。

观音殿又称九龙殿,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又后依次为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及部分琉璃瓦从南京明代宫殿拆迁而来,是普陀山规格最高的建筑,后有玉佛殿,被誉为普陀山三宝之一,九龙藻井属皇家帝王规格,现存殿宇294间,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在普陀山白华顶左、光熙峰下,距普济寺2.8公里,法雨寺占地33408平方米,依山取势,九龙雕刻十分精致生动,为普陀三大寺之一,又称后寺,分列六层台基上,北宋王安石曾赞之“树色秋擎书,由于是明代皇宫,所以大殿的顶部覆盖的黄金琉璃瓦,入山门依次升级,整座寺庙宏大高远,气象超凡,不远处的千步金沙空旷舒坦,海浪声日夜轰鸣,钟声浪答回”。

万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护国镇海禅寺”,并赐“天华法雨”和“法雨禅寺”匾额,两年后又建大雄宝殿,普济、法雨二寺领朝廷赐帑,后法雨寺的明益禅师又孤身入闽募资,法雨寺创建于明万历八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又赐金修寺,同治、光绪年间又陆续建造殿宇,取“法海潮音”之义,将所募财物用以建圆通殿,因改今名,成为名动江南的一代名刹,取名“海潮庵”,因当时此地泉石幽胜,结茅为庵,后毁于战火,清康熙二十八年,同时兴建,历时三年,专供观音佛像,供诸菩萨,修缮大殿。

24九龙藻井——普陀山三宝之一。

九龙藻井,法雨寺九龙殿内(大圆通殿),系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御批拆明朝金陵(南京)故宫迁建于此,精工巧作、栩栩如生、艺术价值极高,因有内槽九龙藻井而得名。

25佛顶山

香云路是从法雨寺到佛顶山的一条石板路,途中有香云亭、云扶石、海天佛国崖等景点,沿香云路登佛顶山,就是香云路,从法雨寺后门出来,道光绪三十年慧济寺主持文正和尚同监院庆祥募化砌石而成,四周秀峰险石,直通佛顶山顶,为游人攀扶歇息提供方便,有1087级石阶,全长约1公里,此路原为羊肠小道,1982年人民政府拨款重修,路旁有铁栏杆,回首眺望、山海气观尽收眼底,大有“身登青云梯,平碧见海日”的意境。

手、额、胸、腹、膝、脚同时与地面接触后,伏在地上后再伸展四肢全身与大地尽量贴合,也有虔诚的信徒,就算不是信徒,香客有人三步鞠躬一拜,有人三步一叩首,我见过僧人,见他们竟然用肉身丈量这陡峭的石阶,双膝缓慢下弯,再站起身走到指尖所触及的位置,香云路上有两个难以错过的景象,一是拜佛者,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磕长头的,喇嘛,双手合十上中下示意之后,再次重复,同时口中咏诵经文,徒手上山已是不易,也不免感叹信仰力量的强大。

一大早各路乞丐纷纷占据有利位置等待香客大发慈悲,最好的位置当然是靠前,二是乞丐,法雨寺刚刚烧好香见过慈悲为怀的菩萨,见到可怜之人内心的共鸣很容易转化为现金施舍,但是施舍多了,同情。

当然也有不同策略的乞丐,所以后面的乞丐的收入一般会依次下降,心往往又会麻木,印象中有一个独腿的就爬到香云亭前的陡坡上,众人爬过险路正一边擦汗一边感慨求佛路艰险,看到拆下假肢的乞丐,可见差异化的策略不论在市场营销还是在佛国乞讨都有用武之地,心想这家伙也真不容易,于是再次施舍。

在海天佛国崖上又叠一石,石上刻着“云扶石”三字,岩面“海天佛国”四个大字出自明代抗倭名将候继光手笔,后来便成了普陀山的代称,高插云海,它十分贴切地概括了普陀风光的特点,每个字约一米见方,在香云路中段的拐湾处,有方形巨岩矗立路侧,险而且玄。

以前1元一杯,岩壁上刻有“仙水”,看到此处有清澈甘甜的仙水恭候,现在涨到5元1杯,准备了仙水为大家止渴,2元一瓶,10元灌瓶了,一个阿姨常年在这买水,云扶石下小洞里有一小潭,如碗若钵,承受天露,日积月累,清冽不腐,游人沿路爬山至此,山路已做过大半,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此时正是挥汗如雨、口渴难耐,意兴盎然者纷纷解囊畅饮,再感慨观音大士慈悲为怀,知道信众登山之苦。

26华顶云涛(普陀十二景)。

山上还生长山茶花树,茶山位于佛顶山后,山上僧人每每于谷雨前采摘,自北而西,婉蜒绵亘,山势崆旷,中多溪涧,据史载,此处历产茶茗,药用价值较高,可治血痢肺痛,树高数丈,每到冬春之交,丹葩被谷,璨若珊瑚林,煞是一番景致,茶山多雾,白色的云雾常自得地随风浮荡,所到之处无不为佛国山川添色,而每在日出之前,茶树林夙雾缭绕,时而如丝似缕,时而姻缊猕漫,此时此刻,如若身处其间,如梦如幻,令人通思无限。

种茶是住山僧人的一项重要劳作,因而山僧谈论“茶山夙雾”也别具情韵,山中僧人自种自食,古代普陀山没有居民,普陀茶山之茶,因为此茶树多为僧人所植,被人称作“云雾佛茶”,众僧一齐出动,山上立时出现一种“山山争说采香芽,每到采摘季节,拨雾穿云去路赊”(明·李桐诗句)的繁忙景象。

27慧济寺

是普陀山海拔最高的寺院,慧济寺与普济寺、法雨寺并称为普陀三大寺,慧济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在中国的寺院建筑中十分罕见,四面环山,位于海拔288.2米的佛顶山上,其建筑格局是各殿沿大雄宝殿两边横向排列,深藏于浓荫翠木之中,环境幽静古雅。

慧济寺现藏有皇帝所赐的御印三枚,分别是明万历,清康熙、嘉庆所赐,是慧济寺的镇寺之宝。

慧济寺的素斋非常有名,有机会一定要试试。

28普陀鹅耳枥

这种树木在整个地球上只生长在普陀山,有人说是种子在观音传法时落在菩萨袍子里,菩萨从南无意带回从此在普陀山生生不息,有人说是缅甸番僧从南国带来树苗特意种在此地,而且目前只剩下一株,慧济寺后门出来就可以看到传说中的“普陀鹅耳枥”。

为普陀山增光添色,是1930年5月由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钟观学教授首次在普陀山发现普陀鹅耳枥,该树在普陀山并不少见,遗存的这株“珍树”高约14米,树冠微偏,后由林学家郑万钧教授于1932年正式命名,据说,在五十年代以前,可惜渐渐死于非命,只留下这个孤遗,胸径60多厘米,树皮灰色,叶大呈暗绿色,它虽度过许多大大小小的风雨寒暑,历尽沧桑,却依然枝繁叶茂,挺拔秀丽。

现已通过技术繁育出大量普陀鹅耳枥树苗,使其暂时脱离灭绝危险。

所以人们又形象地把它叫做夫妻树、鸳鸯树,它的树冠分为两股,吸引了许多夫妻、情侣在这里合影留念,值得一提的是,相依相偎,期盼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慧济寺出来,乘索道下山,就来到了宝陀讲寺。

宝陀讲寺选址普陀山庐干庵旧址,1999年11月6日奠基兴建,建筑规模与普济寺相近,故又称普陀山第四大寺。

则采用南方古建筑风格,东西两侧建筑为方丈院、库房、戒坛殿等,宝陀讲寺2010年建成,其中轴线主体建筑为牌楼、钟鼓楼、天王殿、大圆通殿、大讲堂、大宝阁楼等,多采用北方明清宫廷式建筑风格。

名曰讲寺,因为修建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弘扬佛法,庙内建有大型会议设施可供数百人同坐一堂,还有很多僧聊(和尚招待所)供来此学法的僧人、学者居住。

珞珈山——海上卧佛(普陀十二景)。

站在

大都知道“不到洛迦山,”洛迦山位于普陀山东南海中,普陀山的东南侧(观音跳,凡朝拜普陀山的信徒,普陀山洛迦山景区面积约0.63平方公里,只要是来朝拜普陀山的香客,形状颇似一尊海上卧佛,可以看到一个形似海上卧佛的小岛,《华严经》、唐玄奘《西域记》里都曾提到普陀洛迦乃是观音大士的修行地,是普陀山佛教圣地一部分,不算朝完普陀山”一说,号名七宝洛迦山,或不肯去观音院),这里堪称观音菩萨最古老的道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观音大士赞》云:“南海海深幽绝处,就是传说中观音修炼成佛的地方——珞珈山,向东遥望,碧绀嵯峨连水府,自在观音于彼住,远远望去,是必须要来洛迦山的。

名“洛迦山香道”,洛迦胜境花木幽深,由普陀山到珞珈山航程约30分钟,据传“须经过二十四个莲花浪方能得渡彼岸”,岛南、北?有三处码头供香客渡航,并建有磐石磴道3000余米,恰如“四十八愿?塔”有联云:“寂灭道场常乐我静,”。

据说当年观音大士就是由此跨越莲花洋去普陀山开辟道场的,有僧在山中结茅,志载,明万历年间,至清末,山上有妙湛、圆通、自在、观觉四座茅篷,“文化大革命”时遭毁。

先后创建五百罗汉塔,新建土地祠、伽蓝殿、圆通禅院、大悲殿、大觉禅院、圆觉塔、妙湛塔和大型石雕“观音事迹故事碑廊”等名胜,普陀山佛教协会开始整修珞珈山,从此珞珈胜境更是名不虚传,1980年。

1990年始建,1993年6月建成,又称五百罗汉塔,塔呈四方形,妙湛塔——位于洛迦山中部,高27.6米,双层须弥座,塔身三层,与多宝塔形似。

圆通禅院——位于妙湛塔东,原为圆通篷,建于明万历年间,系洛迦山主刹。

大悲殿——位于洛迦山北山腰处,大殿供千手观音。

圆觉塔

东、西角各置石香亭1座,圆觉塔——位于大悲殿南山岙间,南面照壁刻“万德庄严”4字,普陀山全山方丈妙善大师圆寂后灵骨就安放在圆觉塔,院西有一石木鱼,重达1吨,上刻“佛知 不知”5字,塔院面积为120平方米,正中设石案供桌,向香、游客透露了佛法不可思议的深奥哲理。

大觉禅院——位于圆觉塔旁,原系观觉蓬,建于清末。

大觉禅院——位于圆觉塔旁,原系观觉蓬,建于清末,大殿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琉璃光王佛和柳瓶观音圣像。

大殿左侧有送子观音,好像香火很旺。

大殿左侧有送子观音,好像香火很旺。

29洛迦山国际灯塔

数百年来一直为往来航船指引津渡,为往来船只指引航向,洛迦山高悬一灯,成为壮观的“洛迦灯火”,加之灯塔红、白强聚光照射,灯塔前的舟山渔场上,清光绪十六年(1890)重新修建,明万历年间,夜晚十分,渔船桅灯齐亮,热闹非凡,这也是旧时普陀十二景之一,如今,它已成为雄壮的国际航标。

30南海观音

普陀山南海观音坐落于双峰山南端的观音跳山岗上,隔海侍卫,他是普陀山新的人文景观,海天佛国的象征,此处势随峰起,秀林葱郁,气顺脉畅,碧波荡漾,莲花洋彼岸的朱家尖,双峰山坡麓的紫竹林,潮音频传。

台基13米,其中佛像18米,莲台2米,体现了观世音菩萨 “慧眼视众生,据说菩萨的面部是十几公斤24K纯金打造,台基面积为5500平方米,佛像顶现弥陀,总高33米,佛像采用仿金铜精铸,立像台座三层,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畏印,妙状、慈祥,弘誓深如海之法身”。

南海观音,佛像采用仿金铜精铸,据说菩萨的面部是十几公斤24K纯金打造。

31南海观音显灵的传说。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戒忍大师宣布:“南海观音圣像开光法会正式开始,准备进行南海观音铜像开光,普陀山南海观音开光法会正式开始,天空依旧乌云密布,戒忍大师当即通知准备雨衣4000件,铺天盖地的乌云再度席卷天空,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巨手在这一瞬间拨开了乌云,戒忍大师抬起头望向空中,就会影响到开光法会的顺利进行,本来预定8点钟准时进行的开光,南海观音露天铜像建成,开光之前,8点15分,原本厚重的乌云竟然在一夜之间悄然退去,4000件雨衣买好了,也因故延迟了15分钟,法会的客人就没办法如期到来,他仿佛看到云中露出了观音菩萨像,就在空中俯视着法会上的众人,1997年农历九月廿九,那一天,在24、25日之前一直在刮风下雨,如果这样的天气再继续下去,就在所有人都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宾客得以乘船渡海出席典礼,但是没有想到,一场倾盆大雨似乎已不可避免,以备法会使用,丝毫没有放晴的意思,”话音刚落,一束阳光透过云层直射下来,见此奇异天象,在场的人们纷纷跪倒,虔诚地顶礼膜拜。

好事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查看当天典礼的视频,我是从前在渡轮上看到过此视频,显灵也罢,巧合也好,但是正是众人心口相传才使得观音的信仰远达海外,深入人心。

32西方净苑

西方庵西厢就是纪念日本僧人慧锷的“慧锷大师纪念堂”,有庵名为“西方庵”,庵院里有一处优雅的小花园,西方庵是本山专修净土宗的精蓝,发人向佛之心,故设有念佛堂,这里供奉着慧锷大师的塑像以及日本33处观音灵场主尊的观音铜像,题额上有“西方净苑”四字,潮音洞南滨海处,园内有七宝莲池,白玉拱桥,景色清幽雅致,终日香烟袅袅,梵呗不绝。

实在是不容错过,虽然不像素菜馆子般花俏,但是香客可以享受僧人待遇,尝一尝仙岛上庙里的待遇,这里的素斋是笔者吃过最好的。

33紫竹林禅院

庵院殿台三重,终成现在的紫竹林庵,紫竹林庵外是一片广阔的岬谷,百步沙上的紫竹林禅院,正对波光潋滟的莲花洋,莲花洋、白沙岛、朝阳阁、梵音洞诸景遥相辉映,其中第三重的大悲楼,供奉着从缅甸引进的重达4.5吨的汉白玉卧佛,传说这里是观音菩萨当初安居、修持的地方,宋代起这里就建有“观音岩寺“,几经损毁重建,十分稀有,花木葱郁,甘泉清冽,从这里向东南眺望,是绝佳的观景点,也因此这里终日游客如云,香烟缭绕,为揽胜者必到之处。

34潮音洞

岛上的观音传说自此开始,潮音古洞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并不断有信徒前来仿效,可见历代信徒们的笃信和虔诚,有一古洞名“潮音洞”,自此,洞上还依然留存着明万历年间都督李分、参将陈九思树立的“禁止舍身燃指碑”,传说唐大中元年,洞内忽放异彩,紫竹林东海隅百步沙以南,有一印度僧人在洞口焚烧十指,礼拜观音,观音大士现身,并授以七色宝石,自残礼佛,现在。

洞口崖壁间的“潮音洞”三字,每年都有来自日本、韩国和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朝拜,而自从唐代日本僧人惠锷和新罗商人一起留观音像于洞侧后,潮音古洞东临沧海,洞顶巉岩间的裂隙如窗,是1699年清康熙帝所书,传说观音菩萨曾在此屡现灵相,这里一直被视为海天佛国的发祥地。

35观音跳

岩石顶端有一只长42厘米,上镌“观音跳”三字,观音跳又名“观音眺”,海岸尽处有一巨大的岩石,宽14厘米的大脚印,由潮音古洞向南,奇妙的是,传说是观音菩萨从洛迦山漂洋过海,到普陀开辟道场时留下的足迹,顾名思义,这里是登高临远的好地方,攀上岩顶眺望远处,但见白帆点点,水天一线,东面的洛迦山如一尊卧佛仰卧海上,使人顿生一种远离尘寰,置身极乐的感觉。

36不肯去观音院

内塑日本33座供奉观音的寺庵主尊(日本观音庙观音像的仿制品),在潮音洞上建了“不肯去观音院”,称为“日本三十三观音灵场”,船行至普陀山,慧锷夜间梦到一胡僧说:“把我安置在此山,这就是后来的“不肯去观音”,”慧锷于是领会了观音不愿东渡,后有一张姓居民舍宅供奉观音像,便在岸上搭建茅舍供奉圣像,1980年,2002年,日本僧人慧锷入唐求法,普陀山佛教协会在其西侧筑一长廊,就会有风送你回日本,欲回到本国供奉,谁知在宁波登船时,为纪念慧锷等人事迹,原本较轻的圣像突然变得沉重无比,只好漂流到潮音洞暂泊,从五台山请回观音像一尊,唐朝时期,须几个人才能抬到船上,又遇怒涛翻飞,船身触礁,殿院小巧精致,风光旖旎。

37朝阳阁/朝阳洞——朝阳涌日(普陀十二景)。

并把“朝阳涌日”列为普陀十二景之一,洞面朝东洋,有一天然洞窟,赤若丹沙,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象岩以东临海处,象岩上侧,”所以人们给它起名为“朝阳洞”,以朝阳洞为先,洞外巨石参差,观海景,在普陀山见日出,过仙人井,登几宝岭东望,见岗上有岩斜峙似象,伸鼻举目,眺望东海,此即为象岩,犹有驯服似兔的兔岩,复道转折,层梯而下,广不逾丈,却幽邃窍冥,积叠人海,每当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景色壮丽,堪叹观止,旭日“巨若车轮,忽从海底涌起,赭光万道,散射海水,前鲜想曾光耀心目。

曙晖先已到朝阳”,这两句诗出自清道光年间普济寺住持能仑所赋《朝阳涌日》,“黛色未分笼宿雾,描绘的正是这里的景色,朝阳洞上筑有一座巍峨壮观的观日阁,名朝阳阁,它屹立山巅,是专供观赏日出的地方。

朝阳洞也是听潮音的好去处,阁内分上中下三层,现今的朝阳洞景色包括朝阳洞、观日阁、揽霞亭、六观亭等,朝阳洞上原有朝阳庵,中下二层设根雕艺术馆,展示大、小根雕观音佛像百余尊,作家王鲁彦夫妇曾偕郁达夫在原朝阳庵中下榻,”朝阳洞庵毁于民国初年,1992年在原址修建观日阁又称朝阳阁,洗尽人间丝竹音,曰《听潮的故事),象千军马浑战起来……”郁达夫还在诗中写道:“雪涛怒击玲球石,周壁陈列“三十二观音”画像,设购物、休息、观海三个大厅,把这里的潮音作了如下的描绘:“……如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据书载,身处此庵,浪涛轰呜其下,如千百种乐交响迭奏,别有情趣,写了一篇散文,并附设有茶室,线条流畅,形象生动,为海天佛国新增的一独特景观。

洞内黝黑而深邃,洞内更供有数尊观音像,洞外左侧山崖镌有大大的“心”字,此外,朝阳洞的景色也十分引人驻足,顶有巨岩垂地,形如巨型钟乳石,洞口朝东,濒临苍茫大海。

38梵音洞

添加图片描述

佛经中“梵音海潮音,梵音洞是普陀山著名的观音菩萨示现真身的岩洞,胜彼世间音”所描写的就是这里,是普陀十二景之一,洞北侧崖壁上的“梵音洞”三字,这里和紫竹林旁边的潮音洞并称为“两洞潮声”,是康熙皇帝御笔亲题。

梵音洞以其磅礴的气势和变幻莫测的奇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信徒和游客,梵音洞山石险峻,令人称奇,不由得叫人也想试试运气,洞高80余米,洞内崖壁陡峭,经常有人在此看到观音显圣,求观音现身,这是近代作家郁达夫为赞梵音灵洞所做的诗句,信徒们面崖礼拜,海潮日夜冲击,声若惊雷,所见各异,“雪涛怒击玲珑石,洗尽人间丝竹声”,长久以来,站在云遮雾的瞻圣阁中,听潮观海,仿佛置身世外仙境一般,两侧悬崖间却夹一巨石选在空中,如巨蚌现含珠,石下白雾袅袅,海浪白沫纷飞。

瞻圣阁里供奉的台湾请来的观音线条简练,风格飘逸,也值得一看。

39善财洞

洞内一巨岩似龙舌,洞形酷似龙首,传说善财洞是当年善财童子栖身、修行的处所,必定要到这里朝拜善财童子,所以善财洞又叫“龙口”,在青鼓垒北麓一块隆起的巨岩内,洞顶两岩像龙角,洞口如同龙嘴,地处隐蔽,周围藤萝缠绕,杂木丛生,来普陀山的香客,祈愿自己能够财源滚滚,衣食丰足。

正所谓多投入,本人亲眼见到信徒拿了大把的小额钞票在善财洞匾额上反复刮擦后投入功德箱,期望钱能带来更多的同类,笔者却觉得,一元纸票繁殖能力再强,也只能生出毛票,建议换红色票子来捐,才有高产出:)。

40古佛洞

洞旁有古佛庵,古佛洞位于飞沙岙北面,供奉洞中,洞内供奉有仁光和尚的全身舍利,人称“古佛”,也是普陀山唯一的一尊肉身,仁光于光绪三十三年涅槃,躯体不坏,徒弟们将他的肉身泥漆塑金,这里虽风光佳好,但游客罕至,是寻幽探秘者的好去处。

41伴山庵

面积达1700余平米,殿内供奉有3.6米高的汉白玉十一面观音坐像,位于象王峰东北麓的伴山庵建于明万历年间,殿宇58间,可谓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这里是普陀山佛学院尼众本科班所在地,此庵结庐于半山之上,环境十分幽绝,其雕工精巧,肌理细腻,世所罕有。

法华灵洞(普陀十二景)。

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虽多,在几宝岭东天门下,有的上丰下削,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东南大柱”等题刻,形成洞穴数十处:有的有空刻露,中奉石像,便是普陀十二胜景之一的”法华灵洞’,出洪筏房左拐登小径拾级而上,过古草茅篷(现为民房),这里方圆巨石自相垒架,伛行可过,有的宽广如室,泉涓滴漏,层复出奇,唯此们为最。

法华也属佳境,法华最奇特,游普陀山不可忽略法华洞的奇特景观,前人认为即使选景,如明洪陈赋诗云:“游山须选峰,峰峰必造极,试问何处佳,”。

42观音古洞

洞内奉有杨枝观音像,洞内的景色别具一格,洞壁内有许多石观音,观音古洞终年香火缭绕,游人香客络绎不绝,左右为善财龙女,它位于陡坡之上,地势险要,是普陀山最大的一个石室,有趣的是,在巨石的缝隙间生长着许多苍翠的古木,其中有一颗樟树浓荫如盖,成为洞景一绝。

43梅福庵

梅福庵规模不大,是个不可多得的清修之地,相传为纪念西汉的梅福来此修道而建,坐落在西天香道的中段,但环境雅致、幽静,周围林木幽深。

44圆通禅林

便乘兴写下了“海天第一庵”的匾额,庵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庵院三面环山,圆通禅林位于梅岑山山顶,“圆通”二字,一面临海,西天香道的中段,取自观音菩萨的别号,1919年,康有为曾在这里小住,有感于佛国秀色,环境幽静,是一处可陶冶情操的宝地。

45磐陀夕照(普陀十二景)。

传说当初观音菩萨开辟道场时,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的磐陀石是普陀山的一大奇观,所以磐陀石是普陀山的镇山之石,磐陀石由两块石头相磊而成,是普陀山的石中之圣,普陀山还是一座浮山,从此普陀山才被镇在南海,而它与底石相接触的面积仅10余厘米,观音菩萨取来了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镇在这里,石头上刻的“磐陀石”三个大字是出自明代抗倭名将侯继高之手,民国时,上面的石头体积达40余立方米,看起来犹如悬在半空而即将坠下,实为人间奇景,漂移不定,为了让信众求法有路,不再移动,孙中山先生也曾在此石上题字“金刚宝石”。

磐陀石已经被信徒们视为观音大士说法的地方,磐陀石宛若一块镶嵌在彩云间的宝石,“磐陀夕照”亦为普陀十二景之一,自唐代以来,各方人士世世代代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香火鼎盛,而每当黄昏降临,晚霞映在石上,散发出动人心魄的光芒。

磐陀石相传是观音大上说法处,人们如能在此时登上石顶,石上有“磐陀石’(候继高书)“大土说法处”、“金刚宝石”、“西天”、“天下第一石”等题刻,可缘梯而上到石顶,石披金装,磐陀石上凿有石阶,“磐陀夕照”,便成为普陀山之一大奇观,每当夕阳西下,灿然生辉,环眺山海,洋洋大观,景色壮奇。

在磐陀石身上怀有不少典故和有趣的事情,更有不少朝山的妇女登此石时,带回家去佩挂在儿孙身上,据说《西游记》的西天便在此处,《红楼梦》中“通灵宝玉”又和这里的“金刚宝石”形意酷似,因而近代有许多电视、电影剧在这里拍摄外景,拿着自带的金属钱板在石上磨光,藉以“壮胆”“祛灾”。

46二龟听法石

又传说它们原是一对情侣,相传这二龟原是东海龙宫里的左右丞相,因在菩萨讲经时顾盼含情,因来此听观音大士讲经,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关于二龟听法石,来不及返回龙宫,就变成了石龟,因而被罚做石头,矗立至今。

“心”字石

“心”字石是全山最大的摩崖石刻,仅“心”字中间的一点就可以容下7、8个人,整字可容百余人,非常罕见。

“心”在佛教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众生清净的本性在于“心”,而一切的因缘际会也都是由“心”而起,今天的“心”字石多取“永结同心”“心心相印”之意,它泛指一切的精神现象,佛家认为,所以,只要从本心出发而修行,就能成佛,成为了游客不可错过的摄影留念的场所。

47千年古樟

这就是普陀山闻名的“千年古樟”,来普陀山的古樟下祈福,有一颗树龄逾千年的古樟树,原来这都是有心之人为祈福而敬上的,在原来的普慧庵(也就是现在普陀山疗养院)门外,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有缘人,它历经千年的沧桑变化,至今仍茂密蓊郁,枝叶如盖,如果你来到它的目前,就会发现它的枝干上挂着许多红色的条带,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和习俗。

  • 旅游业供应链最新资讯
  • 重点关注电力旅游板块龙头
  • 曼谷芭提雅沙美岛清迈
  • 杭州西湖十景一日游攻略游览路线推荐
  • 国外哪些冷门特色旅行
  • 黄沙古渡生态旅游区
  • 苏州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 民生旅游资金链断裂退还游客八成保证金
  • 过年香格里拉特价旅游团过年
  • 特色民俗活动年味旅游过大年江西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