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3-14 09:27

黄坡区旅游

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

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花木兰的故乡,是中华木兰文化之源,境内商代遗址盘龙城,是武汉城市之根,“无陂不成镇”之说早已蜚声海外。

黄陂区与武汉市中心城区一水相依,五桥相连。

耕地面积80.5万亩,林地面积104万亩,水田64.7万亩,旱地15.8万亩,人口113万,黄陂区地处黄陂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偏北,武汉市以北,约占全市的1/4,约占全市的1/8,是武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区,可养殖水面28.7万亩,其中乡村人口89万,区域面积2261平方公里,农村劳力45万人,地跨东经114°09′―114°37′,北纬30°40′―31°22′,其中,现辖19个街乡镇场,611个村(队)、45个社区。

区境南北最大纵距10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5公里,年均日照时数约1540―2180小时,年均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间,境域周长273.5公里,东与红安县、新州区接壤,黄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无霜期255天,西隔小悟山、界河与孝感市毗连,南抵府河与武汉市城区相望,北与大悟县交界,国土总面积2261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黄陂撤县设区前为3个乡、20个镇和2个农场,设区后辖蔡店、木兰2个乡,以及国有武湖农场、大潭原种场,姚家集、蔡家榨、李家集、三里4个镇,前川、六指店、长轩岭、王家河、横店、滠口、罗汉寺、祁家湾、天河9个街,全区605个行政村,6247个村民小组。

历史沿革

是长江流域迄今所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城,而且是南方与北方的一个经济和文化的交汇中心,在当时不仅是一个地域性的政治与军事中心,据考古发现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历史文化悠久,黄陂地处武汉市北郊,就有三苗氏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区南的盘龙城,这座商代早期城址,这对于武汉三镇城市的孕育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黄陂县属孝感专员公署,以原黄陂县的行政区域为黄陂区的行政区域,后复为县,1940年4月,1949年5月,1983年10月,并置黄陂县,属黄州,国务院同意撤销黄陂县,汉属西陵,属汉阳道,属黄州路,1998年9月15日,1959年随专区并入武汉市,1995年县治城关镇更名为前川镇,名黄城镇,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改镇为南司州,1961年,区人民政府驻前川镇,县人民政府进驻县城,使黄祖于此筑城镇遏,据旧志记载:今黄陂区境古为荆州之城,设立武汉市黄陂区,黄陂全境解放,分楚为四郡,楚成王灭黄归楚,自民国21年起,黄陂属南郡,明属黄州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春秋属黄国之地,南宋理宗端平三年,先后属第二、三、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及鄂东行署,在县北蔡店陈家畈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府,秦统一中国后,黄陂县政府一度迁至县东的仙台寺,元世祖至元12年还旧治,同年向上请示撤县设区,隋初改县为镇,恢复原区治,唐初属南司州,以此地当江、汉之口,划归武汉市管辖,清雍正七年改属汉阳府,汉末刘表为荆州刺史,拒吴侵轶,后州废,寄治鄂州青山矶,中华民国初年,废府改道,抗日战争时期。

地理环境

区境南北最大纵距104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5公里,黄陂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偏北,南抵府河与武汉市城区相望,武汉市北部,北与大悟县交界,境域周长273.5公里,东与红安县、新州区接壤,地跨东径114°09′-114°37′,北纬30°40′-31°22′,西隔小悟山、界河与孝感市毗连,国土总面积2261平方公里。

西北低山区海拔150―180米,南部滨湖平原区海拔20―30米,东北丘陵区、中部岗状平原区和南部滨湖平原区4级阶梯,中部岗状平原区海拔30―50米,地势北高南低,一分半水,地貌特征构成全境“三分半山,全境有滠水、界河及北湖三大水系和由5个主要湖泊构成的自然水系,形成西北低山区,区境北依大别山南麓,东北丘陵区海拔50―150米,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五分田”的格局,最低处为16.5米,全区最高点双峰尖873.7米,南临长江。

各地日照时数及百分率有差异,年均日照时数约1540―2180小时,雨量分布的时空差异较大,山地阴阳坡的差异比较明显,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均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间,黄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无霜期255天,由于地形复杂,但基本能满足农作物的需求,洪涝干旱时有发生,对全区工农业生产影响严重。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5℃,极端最高气温为40.7℃,以1月最低,一年中,有的年份出现在8月,7月最高,境内平均气温为15.7℃-16.4℃,日平均气温28.4℃,月平均气温2.4℃-3.2℃。

资源物产

1、土地资源

占总面积的16%,占总面积的16%,园地16平方公里,林地354平方公里,牧草地68平方公里,水面面积35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78平方公里,黄陂区国土总面积2261平方公里(339.15万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1.22%,占总面积的48%,占总面积的0.7%,占总面积的3%。

耕地、林地为主要土地类型,林地主要分布在县西北地区,从土地资源结构看,耕地多在区中部、东北部和南部,其分布与全区北高南低的地势相对应,占总面积的64%。

中部、南部平原土壤肥沃,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开发利用的主要特点为:第一、国土资源具有多样性、多宜性,北部林果茶小杂粮”的发展思路,发展种植业得天独厚,中部畜禽粮油,第二、按照“南部水产蔬菜,发挥紧邻武汉市城区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县西北低山群体宜林宜牧,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人口资源

其中非农业人口202569人,农业人口915905人,男性人口569767人,女性人口548707人,死亡人口5091人,人口密度495人/平方公里,60岁以上人口149297人,全区出生人口8847人,全区常住人口为90.5万人(指常住本区半年以上人口),2007年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118474人,出生率7.73‰,死亡率4.45‰,占总人口比例为13.3%,2007年年末。

3、水利资源

主要河流有:滠水、界河、府河和注入北湖的五条河流,承雨面积1243.7平方公里,总承雨面积573平方公里,全区共有大小河流31条,河流总流长708.72公里,正常蓄水面积10.22万亩,灌溉面积68.31万亩,流域面积3504.3平方公里,境内流程90.71公里,主要湖泊有武湖(180平方公里)、童家湖(48平方公里)、后湖(12.9平方公里)、西湖(9.24平方公里)、什仔湖(2.5平方公里),湖泊总面积252.64平方公里,全区有水库89座,总库容量7157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4388万立方米,境内河流湖泊纵横交织,其中大、中型水库7座:夏家寺、梅店、院基寺、泥河、矿山、巴山寨、三姑井,源于大别山南麓大悟县境内,从北向南纵贯黄陂汇入长江,黄陂区处于江汉河湖水网的边缘地带,多年平均径流量10.9亿立方米,其中滠水河是区内最长河流,水利资源丰富,多为南北流向。

先后建成武湖、后湖、四联垸、什仔湖泵站,使全区形成河湖相通,总蓄水能力达96351万立方米,有效水量52766万立方米,南部平原湖区先后进行了汉北河下游改道、滠水下游改道、围垦灭螺等大型水利工程,北部和中部低山丘陵地带,对水库设施进行了整修加固,扩宽延伸夏家寺、梅院泥、矿巴三大灌溉系统的联结渠道,库渠相连,北蓄南排的水利体系,控水面积1281.5平方公里。

地下水温17―24℃,境内地下水储量2.2亿立方米,分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3种主要类型,矿化度低于淡水,适宜农作物灌溉,北部还有断裂循环型地下热水。

4、矿产资源

已初步探明可资利用的矿产资源有金矿、铜矿、磷锰矿、白云岩、河砂、红砂、高岭土、石英砂岩、石英岩、砾卵石、浅粒岩、绿片岩、石英绢云母片岩、萤石、辉绿岩、玄武岩、花岗岩及矿泉水等二十余种。

金矿分布石门、塔耳及蔡店三地,年开采量45万吨左右,年开采量3万吨,石英砂岩的地质储量在1亿立方米左右,河砂累计开采量在1亿吨左右,石英岩地质储量250万吨,磷的工业储量92万吨,属小规模金矿,花岗岩地质储量5亿立方米,绿片岩1亿立方米,属小型矿,锰的工业储量70万吨,红砂总储量在300万吨以上,尚未开采地段及储量已不太多,高岭土总储量220万吨,除石门尚未开采外,铜矿分布在李集、长轩岭、蔡店三地,白云岩3.56亿立方米,磷锰矿系小型矿床规模,开采一年多后停采停炼,已开始少量开采和加工,塔耳、蔡店两地均因资金紧缺,铜的品位为0.75―3.96%之间。

5、旅游资源

并同商代盘龙城遗址被列为武汉市“十五”重点开发项目,以及日、月、星湖等为主体的947平方公里的木兰生态旅游区,木兰生态旅游区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列为《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优先投资项目,有距今年3500年历史的商代遗址盘龙城,被认证为“大武汉城市之根”,被誉为“武汉的后花园”,有花木兰故事得名的木兰山、木兰湖、木兰川、木兰天池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素山寺,旅游资源丰富,有宋代理学家程颐、程颢得名的鲁台“双凤亭”等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其中。

6、主要物产

黄陂物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

农作物:稻谷、小麦、大麦、豆类、薯类、棉花、油菜、花生、芝麻、甘蔗等。

昆虫类: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黄嘴白鹭、猫头鹰两种,省级保护动物有娃娃鱼、中白鹭以及黄陂黄牛等10余种,动物资源:分为两大类,禽类:雉鸡、乌鸦、云雀、猫头鹰、白鹭等,分为水族类:虾、蚌、螃蟹、甲虫、娃娃鱼、鲤鱼、鳝鱼等,种类70余种,二是野生动物,兽类:狐、猪獾、野猪、松鼠等,鸡、鸭、鹅、鸽、鹌鹑、蜜蜂、观赏鸟、 鸵鸟等,爬行类:茶花蛇、乌梢蛇、蜈蚣、蜗牛等,一是家养畜禽,主要有猪、牛、羊。

其中用材树种10余种,经济林树种20多种,植物资源:境内有树木1000余种,野生中药材200多种,蔬菜瓜果80多种,常见的265种,珍贵树种有银杏、水杉及木兰花茶等,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泡桐等。

水产资源:常见的有40多种,贝类有10多种,如虾、鳖、龟、鳝、莲、藕、菱、茭白、芡实等,近年来又引进了日本白鲫、非洲鲫鱼、革胡子鲶、团头鲂等,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最为普遍,其中可用作养殖珍珠的优良母贝――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数量较多,此外,还有众多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动植物。

主要土特产品:花生、茶叶、板栗、芦笋、桔梗、柿子、桃李、荸荠等。

文化教育

学校

黄陂一中 ? 黄陂二中 ? 黄陂三中 ? 黄陂四中 ? 黄陂五中 ? 黄陂六中 ? 黄陂七中 ? 黄陂职校 ? 区实验中学 ? 区实验中学分校 ? 前川一中 ? 前川三中 ? 前川一小 ? 前川二小 ? 前川五小 ? 前川六小。

著名人物

辛亥革命时期奋起救国的著名人物有蓝天蔚、蔡济民、喻育之等,城关人周恒祺官至直隶布政使,人称“黎黄陂”,黄陂历史文化悠久,世代才人辈出,分别为武榜眼曾大观,后分别官至福建陆路提督、浙江巡抚和翰林院编修,相传县北的木兰山为代父从军的木兰将军故里,诰封“振威将军”,39年间出了文武三榜眼,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出生于黄陂,文榜眼刘彬士、金国钧,清嘉庆4年(公元1799年)至道光18年(公元1838年),在这里度过少年时期,长堰人王正起历任山东总兵、提督军门,黄陂黎家河(今属大悟)人黎元洪1916年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清咸丰年间,元末南方红巾军著名将领倪文俊早年为武湖渔民,以捕杀慈禧太后宠信太监安得海而闻名。

吴光浩(黄麻起义副总指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黄陂籍风云人物有:大革命时期:唐际盛(黄陂党组织暨河南开封地委党组织创始人),刘光烈(黄麻起义副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任士舜(黄陂县第一支抗日武装创建者)、杨学诚(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土地革命时期:潘忠汝(黄麻起义总指挥),陈金台、焦恒田(静山庙暴动正、副指挥长),鄂豫边红军及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吴光荣(黄陂县委第一任书记),杜义德、陈庆先、韩伟中将,作为湖北省党组织建立最早的县份之一,袁学凯、张广才、熊伯涛、雷震、陈福初、叶超、李大清、方明胜、唐凯、童陆生少将计14人,黄陂籍军事将领徐海东大将(后划归大悟),蔡以忱(参加过“五四”运动,在党的“五大”上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

著名政界人物有许建国(历任中国驻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大使),黄陂教育、科技、宗教、文化界著名人物有:陈宣恺、陈时、刘凤早、陈启天、余家菊、胡秋原、涂治、万昭虚、王若愚、曾卓、冯今松和荣获意大利加勋大骑士勋章的万子美。

抗战时期任伪中央执行委员、伪陆军部长的汉奸叶篷,任湖北绥靖侦辑少将处长,武汉、重庆流氓帮会头目杨庆山,也是黄陂人。

历史事件

陈时父子创办私立中华大学:1921年,黄陂人陈宣恺、陈时变卖家产,在武昌创办中华大学,开我国私立大学之先河。

中共三合店支部成立:1920年秋,黄陂三合店人唐际盛在家乡创建“乡村改进社”,唐际盛又在“乡村改进社”中发展党团员,在共青团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中共三合店支部,中共三合店支部改为中共黄陂县部委员会,王电生任书记,吴光荣任书记,1922年,1925年春,1926年9月,1924年底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三合店特别支部,宗旨是从改进农村面貌入手改造社会。

国民党临时县党部成立:1925年7月,中共党员胡业裕、唐际盛、蔡以忱等在自进小学组建国民党临时县党部,胡业裕任主席,翌年11月,该组织正式成立。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在木兰山建立:1927年12月29日,副总指挥吴光浩率领72名鄂东军转移到黄陂木兰山坚持斗争,鄂东军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1928年1月1日,这支工农武装发展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红四方面军,吴光浩任军长,在鄂豫边插上了第一面工农武装割据的旗帜,经过历时半年多的艰苦奋斗,以木兰山地区为中心开展游击活动和土地革命,黄麻起义失败后,遵照湖北省委指示,戴克敏任党代表,全军分为4个手枪队,“昼伏夜出,远袭近止,声东击西,绕南进北”,创建了拥有20万人口的柴山堡苏区,后来。

由县委代理书记陈金台任指挥长,黄陂县委在塔耳岗地区成立暴动指挥部,县农民委员会主席焦恒田为副指挥长,暴动以静山庙大土豪陈佐泉为突破口,静山庙武装暴动:1929年3月,开创了黄陂县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组织近万农民一举捣毁陈的老巢,在红十一军三十一师(原七军)二大队的帮助下,消灭铁丝墩红枪会、柿子树店民团。

日本飞机轰炸黄陂县城:1938年10月20日,日军飞机12架轰炸黄陂县城,毁房500余栋,死伤600余人。

石丘惨案:1939年7月19日,日军门胁部袭击县东王家河,屠杀群众470多人,制造了“7?19”石丘血案。

豫鄂挺进纵队在姚家山建立抗日指挥中心:1941年2月,大悟山、小悟山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李先念、陈少敏率豫鄂边区党委和豫鄂挺进纵队司政机关进驻黄陂姚家山,控制了大悟山、小悟山,建立抗日指挥中心,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经过3天反击作战,直至1944年10月,击败鄂东顽军程汝怀部、刘梅溪部,在军事上、政治上对驻汉日军构成威胁,这期间,并自北向南延伸,直逼武汉。

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同美蒋代表一行40人赴宣化店观察,夜宿姚家大湾,因姚蔡河桥被洪水冲毁,途径姚家集,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夜宿姚家大湾:1946年5月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四十三军解放姚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黄陂:1949年4月7日,黄陂全境解放,四野一一八师攻克滠口,5月9日,5月13日,县城解放,11日攻克长轩岭,县人民民主政府迁驻城关,27日逼近横山。

滠水下游改道:1977年11月至次年春,完成滠水下游改道工程,增垦耕地7000亩,灭螺7000亩,完成土方844万立方米,石方25.32万立方米,改道后,使两岸15万亩农田免除了水旱灾害,可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黄陂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13.4万民工奋占百日,折标工906.95万个,投资514万元。

区委副书记由雷腾芳、吴方法、王法圣、吴明益担任,区委书记由杨楚坤担任,中共武汉市黄陂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杨楚坤、雷腾芳、吴方法、王法圣、吴明益、刘春海、李志堂、雷震、李华捌、郭国松、张广久、肖映义、肖金双、胡建奇等14名同志组成,根据省、市委的批复,中共黄陂县委更名为中共武汉市黄陂区委:1999年3月12日在中共黄陂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会上,中共黄陂县第九次代表大会更名为中共武汉市黄陂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黄陂县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分别更名为中共武汉市黄陂区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决定将中共黄陂县委员会更名为中共武汉市黄陂区委员会。

中共武汉市黄陂区委员会,黄陂区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办公,武汉市黄陂区成立:1999年3月28日。

2020年11月25日,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黄陂区上榜。

  • 沂源凤凰山旅游景区
  • 个性主题跨界玩出新意
  • 蜜月旅行哪里蜜月旅游推荐景点新婚旅游推荐
  • 旅游景点票务系统功能价格怎么易景通
  • 人间四月初春峨眉之旅
  • 河源天下原来还有这么好玩地方
  • 青岛适合老人地方老人青岛什么
  • 鱿鱼旅行专属学生旅游平台班长快带我们燃起
  • 韶山毛泽东故居旅游攻略介绍门票开放时间
  • 这部BBC纪录片呈现日本现存JK文化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