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定义冲击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4-08 10:09

旅游年概念

原标题:生态旅游定义与冲击。

开始产生可持续性旅游的观念,传统的旅游对自然环境有极大干扰与破坏,对当地人文社会也有不小冲击,基于对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保护,期望能找到兼顾发展与保育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概念源于人类对环境的觉醒。

生态旅游定义冲击

[生态旅游学会]为生态旅游定了个较广为接受的注释:「生态旅游是一种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旅游方式,以保育自然环境与延续当地住民福祉为发展生态旅游的最终目标」,1991年。

生态旅游是低冲击性、非消耗性的,Fenne 给生态旅游的新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一个可持续性的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旅游,特别强调体验与学习自然,在有道德的管理下,以当地为导向的(控制、利益与规模)。

Martha Honey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到脆弱、原始的、通常受保护的地区,Honey提出生态旅游应包含七个特性:,从事低冲击及小尺度的旅游,协助教育游客并提供基金,对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及政治有直接帮助,同时关怀尊重不同的文化及人民。

1. 深入自然胜地的旅游

2. 最小的冲击

3. 建立环境察觉

4. 对保护提供直接的财政助益

5. 对当地民众提供经济助益及援救。

6. 尊重当地文化

7. 支持民众权力及民主运动

郭岱宜也提出见解: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为本,郭岱宜认为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旅游形式,并以自然为导向的调整性观光活动,主要包含一些对环境友善的软性活动,如爬山、健行、自然观察和自然摄影等,主要立基于当地自然,同时,历史与传统文化上,其特点在:。

1. 将对环境的冲击减到最小,不损坏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的永续。

2. 以最尊重的态度对待当地文化

3. 以最大的经济利润回馈地方

4. 给参与游客最大的游憩满足

5.通常出现于相对少受干扰的自然区域。

6.游客应切身成为对自然环境保护,管理的正面贡献者。

7.以建立一套适合当地的经营管理制度为目标。

也可诠释为具有生态概念,促进生态保育的游憩过程,为达到保育自然生态并确保地方福祉,生态旅游发展应遵守下列几项原则:,赖柏欣认为:「生态旅游」单就字义可解释为观赏动植物生态的一种旅游方式。

1. 发展生态旅游前应事先规划整套区域性的观光及游客管理计划。

评价旅游发展可能带来的正负面影响,2.发展生态旅游前应事先调查分析当地自然与人文特色,拟定长期管理与监测计划以将可能的负面冲击降至最低。

发展生态旅游应以辅助地方原有产业为原则,3.以小规模发展为原则以减低游憩活动可能造成的冲击:除了限制游客人数外,以避免当地对观光产业的过度依赖。

在每个阶段进行过程中需确保与当地居民的充分沟通与共识,发展当地观光特色前应先征求居民同意,4.在生态旅游的规划、执行、管理、监测与评价等阶段应尽量邀请当地社区一同参与,避免触犯地方禁忌。

协助当地居民了解保育地方资源与获取经济利益的正向关联,有助于地方自发性地保育自然及文化资源,5.提供社区适当回馈机制。

6.强调负责任的商业行为,与当地社区合作以确保观光发展的方向符合地方需求同时利于当地自然保育。

7.确保一定比例的观光收益用于保育及管理当地自然生态。

8.发展生态旅游应为当地社区及自然生态带来长期的环境、社会及经济利益。

9.发展生态旅游应促进游客、当地居民、政府相关单位、非官方组织、旅游业者以及专家学者间的良性互动。

10.制定严谨详细的规范以约束游客活动以及各项开发行为。

11.提供游客、旅游业者及当地民众适当的教育解说数据,除介绍当地生态,文化特色外,更可借此提升大众的环境保育及文化保存意识。

Page & Dowling则认为生态旅游包含五个特性:自然为基础的、生态可持续的、环境教育的、当地利益的、引起游客满意的。

以达到资源有效利用与可持续经营,他提出有节制的观光资源利用,吴宗琼:提出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资源保育及可持续利用、经济利益与当地社区发展平衡及强调参与者行为自律的旅游方式,他认为生态旅游应包括以下原则:。

1. 生态旅游是以资源为其旅游发展的基础。

2. 生态旅游活动多发生在未(少)受人为干扰的自然地区。

3. 生态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具有特殊的学习目的,通常带着学习与欣赏的方式从事旅游。

4. 生态旅游强调永续经营的观念

强调须在旅游中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并适时传达生态系统为生态旅游的重要内涵,5 、生态旅游重视保育的观念。

6 、旅游活动需对当地社区有贡献。

7 、游客在生态旅游活动的参与中需以负责任的行为方式来进行。

8.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社区居民参与的构架上。

从国土空间规划与可持续生态保育的角度诠释生态旅游定义为「一种在自然地区所进行的旅游形式,强调生态保育的观念并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生态旅游活动需考虑到「基于自然」、「自然教育与解说」、「可持续发展」、「唤起环境意识」及「利益回馈」等五个方向才能显现生态旅游的精神,生态旅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采用低环境冲击住宿与休闲活动方式。

2. 限制到此区域游客量(不论是团体大小或参观团体数目)。

3. 支持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保育工作。

4. 尽量使用当地居民服务与载具

5. 提供游客以自然体验为旅游重点的游程。

6. 聘用了解当地自然文化解说员

环境不被破坏,7. 确保野生动植物不被干扰。

8. 尊重当地居民的传统文化及生活隐私。

生态旅游可归纳为:一种结合休闲活动,旅游活动达到自然生态保育与地方住民福祉为目标,深度体验与知性教育的小规模旅游模式。

生态旅游活动需通过解说员来引导游客了解当地并欣赏当地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同时提供自然教育以增强游客的环境意识,不仅可协助当地的资源保育工作,亦能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福祉,并将经济利益回馈给旅游地,进而引发负责任的旅游行为,兼顾发展与保护的平衡。

生态旅游的冲击

生态旅游主要是小规模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可以建立旅游与环境之间和谐的共生关系,带领游客进行负责任的旅游以达资源保护与增进当地福祉的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而言,有效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

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如两面刃,但打着生态旅游招牌,实际上毫无生态观念的旅游活动也不在少数,对当地生态保育和经济发展更是毫无助益,虽有严谨措施约束以兼顾地区的发展与保育。

因此生态旅游虽与一般的旅游方式有极大不同,大批的游客和新移民带进了新的动物和昆虫,在旅游活动的兴盛发展中,例如:在肯亚的国家公园里,在哥斯达黎加的国家公园中,过度开发的周边社区蹂躏不堪,社区与居民极大冲击,却仍无法避免与传统旅游相同的破坏,也带给当地环境,摧毁岛上独特的生态系统,小卡车载着大批拿着照相机的游客追逐濒临绝种的非洲豹,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由于拥挤和计划不周,完全改变并威胁,带来边际收益。

为衡量生态旅游发展对社区的影响,以此构架来评价生态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的影响:,Scheyvens:提出经济、心理、社会与政治四个层面的赋权增能指标。

Scheyvens: 生态旅游对当地社区的影响。

冲击

赋权增能

非赋权增能

经济赋权

1. 生态旅游为当地社区带来持续收入。

2. 现金收入由社区家庭分享

3.由赚得的金钱可明显看出改善现象(如:水利系统的改善,房屋由耐久材料建造)。

1.生态旅游限小规模,现金收入不稳定。

只有少数个人或家庭得到直接利益,其他人因缺乏资本或适当技能而无法分享经济利益,2.大部份利益转向当地精英、外来经营者、政府机构等。

心理赋权

1. 许多社区成员自尊增加,因外界认同他们文化,自然资源与传统知识的价值与独特性。

2. 社区成员信心增加,使他们寻求进一步的教育和训练机会。

3.接近工作与金钱,让传统地位中低等的人社会地位提高(如妇女,青年)。

许多人无法分享生态旅游的利益,他们可能面临失业等,因减少接近保护区的资源,而对生态旅游感到困扰、挫折、冷漠或幻想破灭。

社会赋权

1. 生态旅游维持或增进当地社区的平衡。

2. 个人与家庭一同工作,建立一个成功的生态旅游,可增进社区凝聚。

3.某些资金的提升被做为社区发展之用,如建立学校或改善道路。

1.不协调与社会衰退

2.许多社区居民呈现外来价值观,失去对传统文化或对长辈的尊敬。

3.弱势团体(如妇女)承受生态旅游问题的冲击,缺乏公平的分享利益。

4.个人、家庭、族群或社经团体为了利益互相竞争,愤慨忌妒司空见惯。

公民赋权

1. 社区的公民结构公平表现所有团体的需要与兴趣,提供一个公开讨论的场所,让人们提出有关生态旅游与相关问题 .。

2.提倡与实行生态旅游的机构寻求社区团体的意见,青年与其他弱势等团体),(包括妇女,提供他们决定的表达机会,如野生动物公园委员会 .。

1.社区出现有专制的或自私的领导阶层。

2.提倡与实行生态旅游的机构把社区看作被动受益者,无法将他们包含在决策内,因此生态旅游的运作或操作方式,让大部份的社区居民觉得无所事事。

Weaver:进一步将生态旅游冲击分为环境、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向,同时列出正负面冲击及三个方向直接与间接影响,如下表:。

正面冲击

负面冲击

环境冲击

直接

1. 刺激自然环境的保护

2. 刺激周边修改环境的恢复

3. 提供资助管理与扩大保护地区

4. 游客帮助栖息地管理与改进

5.生态旅游游客成为环境的监督

1.永久环境的重组与废弃残留地的再生冲击。

2.游客活动的冲击(如观察野生动物、登山、外来物种的引进)。

间接

1. 生态旅游培养环境主义

2.因生态旅游而保护的地区提供环境利益。

1.导致环境重组的效应

2.不良形式的观光

3.以经济评价自然的相关问题

经济冲击

直接

1. 带来持续收入,创造就业机会

2. 经济收入由社区家庭分享

3.收入可明显改善生活(如:水利系统的改善,房屋由耐久材料建造)。

1.突然出现的成本(土地的取得,保护地的建立,上层建筑,公共设施)。

2.继续的成本(公共设施的维持,促销,薪水)。

间接

1. 间接收入与就业机会

2. 刺激观光业

3. 支持文化与遗迹旅游

4.为生态旅游保护的地区提供经济利益。

1.收入不稳定

2.进口与非当地的参与造成收入损失。

3.机会成本

4.野生动物造成农作物的损失

社会文化冲击

直接

1. 由经济利益与当地的参与维持社区人民的生活与稳定。

2. 美学与精神的利益及居民和游客间的愉悦。

3.得以接近各个阶层的人

1.文化与社会的入侵

2.外来优越价值系统的强加

3.当地控制权的减少(外来的专家,移入的工作寻求者)。

4.当地的不均衡与自相争夺

间接

1. 潜在的忿恨与敌对

2.游客反对当地文化与生活形态的观点(如狩猎,农业的焚烧行为)。

并对当地的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方向与建议以及生态观光发展与可持续经营的理念,生态旅游相关产业对于原住民(原住民族)的冲击也以经济、社会文化、实质环境三个方向来检验,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取得数据加以分析。

生态旅游对环境最大贡献是:刺激栖息地的保护与复育,生态旅游环境冲击,包括旅游活动对当地自然生态与人文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及资源使用与管理间的关系,但游客负载量过大,可能造成环境破坏与生活干扰,带起自然资源保育与人文资产保存的重视,因此。

原本务农、狩猎的居民投入旅游工作转变就业形式来提高收入,生态旅游经济冲击,主要检视生态旅游发展是否带给当地居民经济利益,而收益在地区内部如何分配等,但负面影响可能是利益分配不均,收入无法稳定等,生态旅游对经济最大效益是:创造当地就业机会。

生态旅游社会文化冲击面向包含:生态旅游发展对当地社会文化、居民心理价值观,生态旅游改善当地经济间接提高生活水准,居民可能为了享受现代化生活,游客与居民间亦能增进异文化了解,及当地政治面的正反影响,失去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控制,可能减缓人口外流,但外来文化侵入。

生态旅游在环境、经济、社会文化面向的正负面冲击。

正面冲击

负面冲击

环境面向

1. 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

2. 受破坏的环境加速恢复原貌

3. 提供资助管理与扩大保护地区

4. 游客助栖息地管理改进,为环境监督者。

5.生态旅游活动培养环境主义

1.永久性的环境生态体系重组

2.废弃残留地的再生冲击

3.游客活动的冲击(如对野生动物的干扰、登山活动冲击、外来物种的引进、垃圾)。

经济面向

1. 创造当地经济收入与就业机会

2. 提供经济机会给邻近地区

3. 刺激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4. 增进相关产业发展(如:精致农业、民宿、餐饮等)。

5. 经济收益明显改善生活(如:改善水利系统、房屋建材进步)。

6.经济收入得以支持当地文化保存与生态保育工作。

1.增加的成本(土地、保护地建立、建筑公共设施)。

2.持续的成本(公共设施维持、促销、薪水)。

3.生态旅游因小规模致收入不稳定

4.非当地的参与造成收入减少

5.保护生态造成农作物损失

其他人因缺乏资本或技能而无法分享利益,6.大部份利益转向当地精英、外来经营者、政府机构等。

社会文化面向

1. 维持当地平衡,可增进社区凝聚力。

2. 某些资金的增加被做为社区发展之用,如建立学校或改善道路。

3. 社区成员提升自尊,因外界认同其文化资源与传统价值的独特性。

4. 社区人信心增加,寻求更多教育训练机会。

5. 传统中低地位的人社会地位提高(如妇女,青年)。

6. 提供一个公开讨论场所,让居民提出生态旅游及与其相关问题。

7.提倡与实行生态旅游的机构寻求社区意见,并纳入决策考察。

1.文化与社会的入侵,社区出现不协调与社会衰退。

2.外来优势价值系统的强加,使社区居民失去对传统文化或对长辈的尊敬。

3.为生态旅游的利益互相争夺

4.许多人无法分享利益,因而对生态旅游感到困扰、挫折、冷漠或幻想破灭。

5.专制或自私的领导阶层出现当地的不均衡。

6.当地控制权减少(外来专家、移入工作者),提倡与实行生态旅游的机构,不接受居民对其运作或操作方式的意见。

在以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为前提的严格的规划、管理和规范框架下所进行的旅游,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区、当地社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受益,它具有保护和发展功能,从而达到环境、社会、经济和体验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环境(同时包括了原生文化),生态旅游其实就是一种尊重生态环境伦理的旅游。

生态旅游是结合自然景观与原住民多元文化的生态旅游,是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优越资源,借生态旅游来提高国际竞争力,中 国期待能将拥有丰富生态的中国推上世界舞台。

同时利用丰富原始的自然人文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让各项环境资源免受破坏毁灭,生态旅游未来发展所得的经济收益便应拨出部分比例来回馈给赖以维生的旅游资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生态旅游的旅游吸引力为完整原始的自然环境与独特的原住民文化,生态旅游的重要目标为可持续的发展、自然资源的保护与人文资产的保存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人文多样性保存。

责任编辑:

  • 虎年春节旅游消费较去年微减,区域市场反馈热
  • 春节出门逛,里友们都去了这些地方
  • 徽州过大年 |春节限定|皖美春节看祥源,三城六
  • 春节“就地过年”怎么玩?这些旅游线路和文旅
  • 春节文旅大餐来啦!荆州发布10条新春旅游精品线
  • 春节适合去旅游的城市
  • 春节假期全国天气预报新鲜出炉啦
  • 这波带着“年味儿”的展,春节去正好!预约、
  • 南洋风情+生态艺术+古色古香 春节期间琼海邀您
  • 国庆旅游报告:周边游订单量较春节增超80%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