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游记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3-17 10:18

越南吴哥窟旅游

柬埔寨的吴哥窟,终于有机会去领略曾拥有过辉煌岁月的吴哥文明,闻名遐迩,早在上初中时,就知道这一东方的名胜古迹,四十多年过去了。

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现任国王为诺罗敦·西哈莫尼,是柬埔寨王朝第97代国王,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国土面积18.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500万,柬埔寨王国,旧称高棉,位于中南半岛南部,东部和东南部与越南接壤,北部与老挝交界,西部和西北部毗邻泰国,西南濒临暹罗湾,首都金边,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

吴哥游记

比粒寺(变身塔)

比粒寺成了君主驾崩后火化的地方,公元961年开始为自己建造这座寺庙,死后在这里火化会变身为神,后人们猜测这里很可能为罗真陀罗跋摩二世举行过火化仪式,而他却在公元968年驾崩,罗真陀罗跋摩二世即位,公元944年,比粒寺也因此而有了别称“变身塔”,比粒寺属印度教寺院,没有看到这座寺庙的建成,所以才会如此延续下去,供奉湿婆神,在位期间统一了全国,后来,后续的皇族认为,并由此登上神殿。

比粒寺的这尊辛哈(狮子)每天凝望着前方。

护佑着古寺度过了千年岁月。

在红砖结构的三层平台上建造了5座寺塔,比粒寺采用红砖作为建筑材料,寺庙的红砖结构,在第三层平台的四角上建造了4座塔,比粒寺建筑很高,建造了中央主塔(神殿),中央的一个两层基座上,以象征神话中须弥山的5座山峰,整体为金字塔式寺院,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红色,爬到高处视野开阔,可以眺望原始森林郁郁葱葱的景色,这里也是仅次于巴肯山的,人气指数排在第二位的观赏日落的好地方。

高处俯瞰,可以看到寺院内用于火化的石槽。

东梅蓬寺

东梅蓬寺的建造者也是罗真陀罗跋摩二世,较比粒寺早9年,寺庙主体类似比粒寺,这位罗真陀罗跋摩二世的确是一位不凡的君主,建造东梅蓬寺同时使用了高棉建筑的三大建材:砖、砂岩和红土,诸如东梅蓬寺、比粒寺以及后面我们将会看到的皇家浴池、空中宫殿和斑蒂丝蕾,但整体规模小于比粒寺,东梅蓬寺建在东池中心,东梅蓬寺属印度教寺院,公元952年始建,早年只能乘船到达寺庙,在位期间,为三层台基五塔结构,看来,不仅统一了国家,还大兴土木,不经意中为后世留下了诸多遗产,而如今水已干涸,供奉湿婆神。

二层台基入口两侧放置的辛哈守护神雕塑。

一层台基四角上各有一尊石象守护神雕塑。

石象与真象一般大小由一块完整巨石雕刻而成。

塔逊寺(达松将军庙)西塔门。

而如今较为正规的叫法是“塔逊寺”和“达松将军庙”两种,所以有了“塔逊将军庙”和“达松将军庙”的不同叫法,塔逊寺(达松将军庙)是一座小型佛教寺院,塔逊寺是阇耶跋摩七世为他父亲建造的一座寺庙,直至目前仍无确切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祭祀达松将军战胜占婆族入侵而建造的寺庙,始建并建成于阇耶跋摩七世(公元1181-1219)在位期间,至于达松将军和阇耶跋摩七世的父亲是不是同一个人,“塔逊”和“达松”是Ta Som的不同译音。

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间,战胜了占婆族的入侵,国势达到巅峰,同时,吴哥王朝的信仰从印度教改为大乘佛教。

塔逊寺西塔门上方的四面佛塔。

塔逊寺内精美的佩戴大耳环的女神雕像。

塔逊寺东塔门

塔逊寺的东塔门被一颗大树的根系完全覆盖,塔门与大树的根系彼此交融为一体,成为塔逊寺最具标志性的景观。

涅槃宫外的浅滩

涅槃宫

石塔上雕刻两条相互缠绕的巨蛇王“那迦”(Naga),“涅槃”的意思是“两条巨蛇的缠绕”,涅槃宫建于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间的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涅槃宫建在一个大水池的中央,七层圆形石基之上建有一座小型佛教寺庙石塔,这种建筑手法象征着擅长治水的高棉农耕文明。

建驿站和医院,涅槃宫就是一座寺庙医院,完成了很多关乎民生的工程,很多柬埔寨人依然相信这里的水中植物有着神奇的疗效,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间,包括修建水库,铺路架桥,直至现在,采回家去做药浴。

照片左侧可以看到“飞马救人”的雕像,观世音菩萨化作飞马瓦哈拉前来营救,这18个抓住神马下部的人的雕塑已淹没在水面下,传说有一群商人在海上遇难,由于游览时的水位较高,18个人紧紧抓住神马下部而获救并随飞马一起飞往涅槃宫。

涅槃宫外路边作画的民间艺人。

通往圣剑寺的参拜道

方形石雕底座象征着女性生殖器,都供奉有象征男性生殖器的石雕造型,“林伽”通常插设在一个方形石雕底座上,称之为“林伽”,称之为“尤尼”,也是生殖之神,参拜道两边并排着“林伽”砂岩雕塑,因此便有了生殖崇拜,“尤尼”的一端开口,象征子宫的产道,这种组合石雕寓意着皇族与臣民生生不息,印度教所供奉的毗湿奴神是万物生长的护佑者,每边各54座,在很多吴哥王朝的寺庙中,永久传续。

圣剑寺的中央殿堂

圣剑寺的名称来源于阇耶跋摩二世传给继位人圣剑的传说,圣剑寺始建于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间的公元1191年,这里便成为阇耶跋摩七世的临时住所,圣剑寺建成后,圣剑寺规模宏大,当时有10万人参与寺庙的建造,是为纪念战胜占婆军队以及纪念自己的父亲而建造的一座佛教寺院,开始重建吴哥王城,也是他举行朝拜和读书的地方,根据石碑文的记载,可想当时的繁荣景象。

圣剑寺内的长廊

长廊两侧以粗大的四方石柱支撑,一路上一扇扇石门边上装饰着诸神的雕像,墙上装点着无数仙界跳舞的女神,姿态曼妙。

中央殿堂北侧酷似古希腊神殿的两层石造建筑。

这种形制的石造建筑,在整个吴哥古迹群中都是独一无二的,相传这里曾经是用来存放圣剑的,其圆形石柱结构酷似古希腊建筑风格。

圣剑寺东门

左侧回廊已不堪重负,圣剑寺东门的左侧回廊上,一颗古树在其顶部生长起来,由于多年生长,建筑形体已严重变形,巨大的根系与回廊缠绕在一起,树体巨大,这种奇特现象也只有在吴哥才能看到。

圣剑寺东塔门

照片上可看到东塔门左侧的围墙上雕刻着踩着“那迦”的“伽鲁达”雕像,伽鲁达有人的模样,伽鲁达是印度神话中的怪鸟,是印度神话中的蛇王,这幅雕像非常有名,那迦在游览涅槃宫时已见到和听说过,有着金色的羽毛,是毗湿奴神的坐骑,头、嘴、翅膀和爪子是老鹰的形象,是那伽的天敌。

圣剑寺外宽阔的护城河。

斑黛克蒂寺

这座寺庙的整体结构虽破损严重,是一座佛教寺院,作为一处古迹,是吴哥古迹调查团教育研修和调查研究的对象,它的东侧紧邻皇家浴池,传说曾是国王与王后浴后小憩的地方,斑黛克蒂寺建于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间的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东西塔门都有四面佛塔,一颗高大的榕树挺立在寺外,发达的根系已对外围回廊产生破坏作用,由于旅游团一般不选择这一景点,因此显得人少清静,但寺内仍有很多精美的女神浮雕保存完好,是很值得一看的。

斑黛克蒂寺

斑黛克蒂寺内

直线延伸的通道连接着东门和西门,斑黛克蒂寺内常可看到随意放置的石雕“尤尼”,而不见了“林伽”,显然是后人故意破坏所致。

斑黛克蒂寺内精美的女神浮雕。

皇家浴池

从皇家浴池的西侧平台看日出,浴池东西约700米,浴池平台和周边用砂岩进行了镶边装饰,在斑黛克蒂寺建成之后,这里是人气指数被评为第三的观赏日出的好地方,紧邻斑黛克蒂寺,朝阳从水池对面冉冉升起,由于时间原因,如果时间允许,是国王沐浴用的水池,皇家浴池建于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间的12世纪末,被认为是斑黛克蒂寺前身寺院的相关设施,我们还是选择了去人气指数排在第一位的吴哥寺看日出,在这里能够看到风格全然不同的日出,这里的日出是不能错过的呦,南北约300米,非常精彩,水面顿时波光粼粼,流光溢彩,想来吴哥旅游的朋友们。

皇家浴池台阶式砂岩镶边装饰。

豆蔻寺(喀拉凡寺)

其艺术成就可以媲美世界上任何文明的雕刻艺术,体现出吴哥文化中浮雕艺术的精细繁复,它的特征是全部为砖造结构的平地式寺院,虽仍为5塔结构,在这里可以看到非常精美的砖雕艺术,但却是在一个基座上一字排列着朝东的5座塔,这是一座印度教寺院,又能呈现出细腻的心理静态之美,豆蔻寺(若取译音则为“喀拉凡寺”)建于曷利沙跋摩一世在位期间的公元921年,供奉毗湿奴神,华丽而又崇高,既有戏剧性活泼生动的人物肢体动态。

豆蔻寺最北端神殿内,红砖基底上精美绝伦的毗湿奴神的配偶吉祥天女立像浮雕。

巴肯山上俯瞰吴哥寺

傍晚再去巴肯山看日落,而山顶上是巴肯寺,我们沿着盘山的土路登上了巴肯山,想看日落,并选择巴肯山作为国家寺庙的所在地,因陀罗跋摩一世的儿子耶苏跋摩一世即位,必须在这个时间之前就登上山顶,耶苏跋摩一世迁都吴哥,每天下午来这里观赏日落的人络绎不绝,巴肯山是一座约70米高的小山丘,山下便会拉上绳子不准游客再上山,可以俯视东南方向隐藏在林海中的吴哥寺,公元877年,公元889年,决定把新都的国家寺庙建在自然的山丘之上,因陀罗跋摩一世即位,耶苏跋摩一世因此而追寻须弥山的象征,凌晨去吴哥寺看日出,日落没看成,其最高台基上有300人的定员限制,这里也是人气指数排第一的观赏日落的好地方,耐心等待日落之时的到来,山顶之上视野开阔,即现在的罗洛士古寺群所在地,我们本想着单独找一天,建了一座4公里见方的王城,宇宙的中心是须弥山,印度教信仰中,定都诃里诃罗拉耶,9世纪末,上面住着湿婆神,也正因为此,所以一到17:30,但由于天气原因,留下了些许遗憾。

巴肯山上巴肯寺

巴肯寺最高台基上塔顶已塌落的中央主塔。

最高一层台基上4座石塔围绕着中央主塔,巴肯寺的台基有6层,第一层台基四周围绕着44座小型砖塔,逐级向上的四层台基四周及通道两侧总共排列有60座小型石塔,就有总计108座小塔围绕着中央主塔,108这个数字是印度教宇宙秩序的总和数字,是一座印度教寺院,一层一层向上逐步缩小,巴肯寺建成于耶苏跋摩一世在位期间的9世纪末,供奉湿婆神,这样,以后也常被佛教沿用。

游览了巴肯山和巴肯寺之后,天色已晚,就此结束第一天“大圈”的游览,返回酒店休息。

第二天游览“小圈”,说是小圈,其实景点比大圈还要多,其游览顺序如下:巴戎寺---巴芳寺---空中宫殿---斗象台---癞王台---十二生肖塔---托玛侬神庙---周萨神庙---茶胶寺---塔普伦寺---吴哥寺。

巴戎寺(巴扬寺)

巴戎寺建成于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间的12世纪末,也是阇耶跋摩七世为自己的晚年建造的一座陵寝寺院,巴戎寺位于吴哥王城(大吴哥)的中心,以此象征须弥山以及宇宙的中心,则象征着从须弥山通往世界的道路,是一座大型佛教寺院,其向东西南北延伸的主干道。

王朝的信仰为印度教,也因此兴建起这座大型的佛教寺院,阇耶跋摩七世积极引入大乘佛教,由于印度教的长期兴盛,在兴建巴戎寺之前,对国政有很大的发言权,以信仰的改变试图构建起新型官僚体系,负责祭祀的婆罗门僧侣的权力日渐增大,干政事件频出,为了改革这种社会结构。

巴戎寺(巴扬寺)

加上5座塔门上的总共54座,寺庙具有5座塔门并以东面为正面,巴戎寺与其他吴哥王朝的寺庙建筑一样,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远不及巴戎寺,寺院内总计有49座四面佛塔,这也使得巴戎寺因此而闻名遐迩,四面佛塔在前面游览过的塔逊寺、斑黛克蒂寺以及圣剑寺中曾见到过,端正庄严。

冥想另一个宁静而充满微笑的世界,他的这一冥想,这种微笑被称为“高棉的微笑”,让所有身临其境的人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微笑,寺内49座微笑着的四面佛塔,总计一百多面表情各异而又静穆祥和的微笑,晚年的阇耶跋摩七世年迈苍苍,一生经历过多次惨烈的战争,此时的他,似乎想合上双眼,在巴戎寺变为现实。

巴戎寺内多达49座的四面佛塔。

巴戎寺内无处不在的“高棉的微笑”。

巴戎寺内最美最慈祥的“高棉的微笑”。

被印在200瑞尔面值的纸币上。

巴戎寺的回廊浮雕壁画。

或体现国君至高无上,或体现市井艺人的千姿百态,想来巴戎寺游览的朋友们,形成浮雕式壁画,浮雕展示的内容丰富多彩,或体现规模宏大的战争场面,是巴戎寺除“高棉的微笑”之外的又一大看点,或体现皇家贵妇的雍容华贵,或体现庶民百姓的人间烟火,巴戎寺外侧第一回廊以及内侧第二回廊的墙壁上,都有大量连续的保存尚好的精美浮雕,或体现女神们曼妙婀娜的舞姿,万民拥戴的皇权,一定要在这里多花点儿时间细细品味呦。

巴芳寺200米长的空中参拜道直通中心区域。

巴芳寺是一座三层金字塔式的寺院,参拜道有着连接地上和天界的彩虹桥的象征意义,要走一条由圆形石柱支撑起来的长达200米的“空中参拜道”,之后才可以到达寺庙的中心区域,中心区域的最高处便是由两道回廊围绕着的金字塔形的中央正殿,是一座印度教寺院,巴芳寺建于乌代亚迪亚跋摩二世在位期间的公元11世纪中叶,供奉湿婆神,进入东塔门之后。

巴芳寺三层台基金字塔形的中心区域。

暹罗国王提出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吴哥国王那里寄养,巴芳寺中的“巴芳”寓意“藏子”,认为这是暹罗国王的一个阴谋,国王的王妃害怕自己的孩子会被暹罗士兵报复杀害,暹罗(现在的泰国)的国王和吴哥王朝的国王是兄弟,将来暹罗王子会篡夺吴哥王朝的王位,巴芳寺也因此而得名,吴哥国王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提议,愤怒的暹罗国王派兵进攻吴哥,这里面有一个“藏子”的传说:早先,便命人杀掉了暹罗王子,国王信以为真,就把孩子藏在这座寺庙中,朝廷的大臣们提出异议,有一次,后来。

巴芳寺的回廊

巴芳寺内

不可思议

巴芳寺外

空中宫殿

它每晚都以一个美女的形象出现在国王面前,传说空中宫殿内住着那迦(Naga)神(一个有9个头的蛇精),只有国王每夜前往,在第三层红砖台基之上,以三层红砖累砌起来的小型金字塔形建筑,国王深信如果怠慢了一夜,国王就寝之前必须先与她交欢,就连王子都禁止入内,这里成为一个很神秘的地方,空中宫殿建成于罗贞陀罗跋摩二世在位期间的公元10世纪中期,位于吴哥王城内王宫的中心,建有回廊围绕的中央殿堂,就会缩减寿命,所以。

斗象台与正面的广场

立体雕刻出三头大象的头部,斗象台既是国王观看斗象挑选坐骑的地方,斗象台建成于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间的12世纪末,其北侧有两组各三头大象的头部立体雕刻,这里采用了浮雕和立体雕刻的双重手法,斗象台以巨石堆砌而成,身体的部分则采用平面浮雕的手法来表现,在这里能够看到骑象以及使用大象进行狩猎的浮雕,后又经历了阇耶跋摩八世于13世纪后半期的改建,象鼻下垂,头上戴着宝冠,也是王族们进行阅兵的平台,高两三米,卷起水中莲花。

斗象台北侧两组各三头大象的头部立体雕刻。

象鼻下垂卷起水中莲花。

绿树掩映中的十二生肖塔。

断案法官就会将当事双方各关进一座塔中(我估计谁的属相是什么,十二生肖塔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天狱”,正是因为这种“以天断案”,既然称作十二生肖塔,就会把他关进对应的生肖塔中),几天过后,每座塔对应一种动物生肖,十二座塔均由红砖堆砌而成,真正有罪者必会出现身生疮痂或咳嗽生热的现象,才使这里成为“天狱”,十二生肖塔建成于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间的公元12世纪末,法官便以此为依据,显然是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位于斗象台前广场的对面,根据中国元代特使周达观所著《真腊风土记》的记载,若出现无法断定谁是真正罪犯的案子时,而无罪者必会相安无事,做出最后判决。

癞王台上栩栩如生的众神浮雕。

癞王台高7米,台上有一尊癞王雕像复制品,周边分6层排满了精美的众神浮雕,被人披上了黄色袈裟,真品现藏于金边国家博物馆,癞王台建成于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间的12世纪末,是为了祭祀一位患了麻风病的国王(人称“癞王”)。

癞王台上的癞王雕像

来自远方的僧人与癞王台上的“众神”合影。

托玛侬神庙

托玛侬神庙的建造年代为苏利耶跋摩二世在位期间的12世纪初,是一座紧凑型的平地式寺院建筑,规模虽小,却被看作是此后吴哥寺等更为复杂的寺院建筑的原型。

周萨神庙与巴芳寺相同的空中参拜道。

周萨神庙与托玛侬神庙几乎是同时代修建的,周萨神庙也建有一条与巴芳寺相同的空中参拜道,路北是托玛侬神庙,路南是周萨神庙,在一条道路的两旁相向而建,也同属紧凑型的平地式寺院,所不同的是,只是长度短些。

根本没有能力去修复规模如此宏大的吴哥古迹群,但对于宏大而分散的吴哥古迹群来说,我们中国由商务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以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部门联手承揽了周萨神庙及茶胶寺的修复工程,所以最早介入吴哥古迹群的修复,茶胶寺的修复工程仍在进行中,自从1992年吴哥古迹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由于法国曾是柬埔寨的宗主国,对于柬埔寨来说,周萨神庙的修复工程已完成,托玛侬神庙就是经过法国远东学院十几年的修复,单凭一个法国仍显势单力薄,柬埔寨政府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框架下,其中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都积极参与,人力及技术能力的匮乏,国力的孱弱,才让我们看到了它当初建成时的模样,积极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现如今。

中国参与修复后的周萨神庙。

追溯

茶胶寺(塔高寺)通往中央殿堂的陡峭石梯。

是吴哥古迹群中第一座完全用石块堆砌而成的寺庙,茶胶寺的建造首次尝试了金字塔形寺院周围组建回廊的新型造型,属印度教寺庙,茶胶寺建成于阇耶跋摩五世在位期间的公元11世纪初,两层回廊围绕着中央殿堂,最高台基上的5座寺塔均高达12米。

有说是因为国王突然去世而中止工程的,而全然没有吴哥寺庙建造中必不可少的雕刻装饰,有说是建造过程中曾遭雷击,也有说是茶胶寺的建造选用了石头中最硬的绿砂岩,“未完成”就像视觉中的“留白”,只完成了寺庙整体的结构建造,茶胶寺也是一座未完成的寺庙建筑,于是中止了工程,继续建造会遭殃的,“未完成”成为一种遗憾,给人以艺术创作中的无限遐想,因而无法雕刻的,国王认为是神灵发怒了,至于原因有多种说法,总之,但从另一个角度想。

茶胶寺(塔高寺)中央寺塔。

塔普伦寺西塔门

起初是阇耶跋摩七世为母亲建造的一座佛教寺院,塔普伦寺建造于阇耶跋摩七世在位期间的公元12世纪末,但后来却被改造成了印度教寺院,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塔普伦寺从东西门都可以入内,寺院结构的建筑材料主要使用砂岩,很多佛教色彩浓厚的雕刻都被破坏掉了,建成之初,可以看到印度教徒凿去佛像后留下的空白,因此,在第一回廊的外壁上,据说,这里住有5000多名僧侣和600多名舞女,只有围墙和居住设施使用红砖,上面是从西门入内时拍摄的照片。

塔普伦寺

塔普伦寺内的精美浮雕。

带本书来 探秘吴哥

塔普伦寺东门一颗长在回廊顶上的巨大榕树。

树龄300-400年 粗壮的根系已探进回廊。

近年来寺庙所承受的来自大自然的压力已逼近极限,已使得寺庙建筑难以承受,为了让人们了解大自然的力量,在塔普伦寺,树木的修剪及正式的修复方法均没有使用,而是任其自然发展,但是,巨大的榕树重压以及强壮根系的巨大破坏力。

中央殿堂西南侧回廊上最有名的巨大榕树。

粗壮的根系顺着石缝蜿蜒前行 如同巨蛇一般。

中央殿堂附近 榕树根上又被其他植物的根缠绕。

仿佛毛细血管一般

窗外的精彩

吴哥寺的黎明

第四天的凌晨到吴哥寺看日出,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面对吴哥寺正前方左侧的水池(北圣池)边作为观赏地,我们约好了嘟嘟车直奔吴哥寺,看天是个多云天,那一天直到下午都是阴天,第四天的凌晨四点多,我们出了酒店一看天,能同时看到吴哥寺的五个塔尖,第五天的凌晨四点多,最前排的人来得最早,坐着嘟嘟车再次赶到吴哥寺,前三天抓紧时间游览完大圈、小圈和外圈,吴哥寺日出是每一位来柬埔寨旅游的游客都想看到的美景,等到了吴哥寺之后我们发现,高耸的吴哥寺塔尖倒映在水中,只好再游吴哥寺,致使很多人都未能如愿,阴天,有那么多的人比我们来的还要早,吴哥寺也因此成为人气指数第一的观赏日出的最佳地点,去巴肯山看日落也随之泡汤,下午三点半以前赶到巴肯山看日落,天擦亮时,急切地等待着最美时刻的到来,很多人支起三角架,期望着届时乌云能够散去,我们预先想好的安排是,集结在水边的人已是黑压压一大片,由于吴哥古迹群景点众多且分散,产生华丽虚幻的美,依然乌云密布,找了一个好角度,造成游览时间紧迫,我们一点点往前蹭,水池大约100米见方,然而,心里凉了半截,但还是不死心,然而,在那里一直苦等到天亮,我们照例早起,怀揣着希望,没过多久,长枪短炮,跃跃欲试,其他人也是各式相机或是手机齐上阵。

红色的彩云倒映在水中,五个塔尖也倒映在水中,显出吴哥寺五个塔尖更加鲜明的剪影轮廓,却也等来了吴哥寺黎明的灿烂云霞,越来越红,由于折射而显得更红,吴哥寺塔背后的天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泛出浅浅的红色,红色逐渐加深,却让心灵在肃穆中陶醉,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渐渐地,与实体形成上下对称的秀美映像,虽然没有看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虽没有日出时的欣喜若狂。

吴哥寺的黎明

雄伟壮观的吴哥寺是吴哥文明的灵魂,黎明绚丽的彩云与圣池水中殷红的倒影衬托着黑魅的寺塔剪影,似在向后人宣示着吴哥王朝昔日的辉煌。

吴哥寺的黎明

吴哥寺

(天亮后在北圣池方向拍摄的吴哥寺外景)。

一种说法是因为吴哥寺是陵墓,吴哥寺建造于苏利耶跋摩二世在位期间的12世纪初,吴哥寺的建造年代正值吴哥王朝鼎盛时期,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寺庙的东边是暹粒河,都是正面朝向日出的东方,因此朝向日落的方向,吴哥寺并不在吴哥王城内,而吴哥寺却是唯一的例外,而是独立于王城东南方向大约1700米的地方,正面朝向西方,对于这一点有不同的说法,国力的空前强盛使王朝有能力建造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庙宇,这里也是苏利耶跋摩二世为自己修建的陵寝,外围环绕着由人工开凿的宽度达190米的护城河,吴哥王朝的寺庙建筑与中国建筑的坐北朝南不同,是一座印度教寺院,供奉毗湿奴神,同时,没有举行仪式的广场空间,总之,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

由于吴哥寺正面朝西,如果上午游览会逆光,所以下午是最佳游览时段。

吴哥寺

(南圣池方向拍摄的吴哥寺外景)。

如果臣民们质疑国王,神有绝对权力,每一位国王都代表一位天神在人间行使统治权,臣民只有服从,统治者依此巩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那就是在质疑神灵,定都在吴哥的吴哥王朝,皇权与神权合一,会遭天谴,因为有天神受命,再不合理的统治也必须顺从。

向外扩展依次围绕着第二回廊和第一回廊,以此象征众神居住的宇宙中心须弥山,以此象征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再向外扩展则是环绕庙宇的宽阔的护城河,吴哥寺的整体结构是以第三回廊环绕着的5座寺塔组成中央殿堂,象征着浩瀚大海。

480米长10米宽的参拜道直通前方西塔门平台。

走在这段参拜道上看不到中央殿堂的寺塔。

穿过西塔门平台 中央殿堂的寺塔豁然在目。

登上台阶便通向西塔门和第一回廊。

走在这段参拜道上,要走向中央殿堂,中央寺塔豁然在目,最终要攀爬陡峭的石梯才能到达中央殿堂,中央寺塔的时隐时现,便走上了由四尊辛哈(狮子)和两尊七头那迦(蛇神)护佑的外侧参拜道,感觉路好长,笔直宽阔的石板参拜道跨越护城河直通向西塔门平台,刚才在圣池边能看到中央殿堂的5座寺塔,还需依次走过内侧参拜道、第一回廊、第二回廊,在圣池边拍完外景后走向吴哥寺,反而看不到寺塔了,直到穿过西塔门平台后,此时才感觉到设计者的匠心独具,参拜道两侧的轮廓线渐次收敛地伸向远方,现在是越走越近了,路漫漫而艰辛,向工作人员出示了门票后,登上台阶,象征着攀爬须弥山的过程,将人的视线牵引至最远的端景,令人费解的是,哇,营造出须弥山虚幻而又神秘的氛围,整个路程逐级抬高,参拜者和修行者须心怀挚诚,身体力行,劳其筋骨,磨砺心志,方可见到神灵或修得正果。

吴哥寺第一回廊内的浮雕壁画。

吴哥寺第一回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精美的浮雕壁画,从吴哥寺的正面西面开始,是全世界规模最宏大的浮雕壁画,沿逆时针方向看过去:,总长800米。

西面南侧雕刻的是印度古代叙事诗《摩诃婆罗多》,西面北侧雕刻的是印度古代叙事诗《罗摩衍那》。

南面东侧雕刻的是天堂和地狱的情景,南面西侧雕刻的是苏利耶跋摩二世的军队行军的场面。

东面南侧雕刻的是印度教最重要的创世纪神话故事“搅动乳海”,东面北侧雕刻的是毗湿奴神与阿修罗的战斗场面。

北面东侧是后世雕刻的克里希那神与阿修罗的战斗场面,北面西侧雕刻的是围绕着长生不老药阿姆利塔而发生的诸神之战。

浮雕壁画上四只手臂的毗湿奴神。

吴哥寺第二回廊内精美的女神浮雕。

从第二回廊内侧眺望雄伟的中央殿堂和寺塔。

越往上走越接近众神的世界。

众僧的朝觐

手脚并用攀爬陡峭的石梯 登上中央殿堂。

每位允许登上中央殿堂的游客都会领到一张通行证,就会对应着放行几个人,登上中央殿堂与登上巴肯山类似,由于想登上中央殿堂的人很多,要将通行证交还给工作人员,当工作人员手中的通行证发完时,于是便会停止放行,每当上面下来几个人,可以套在脖子上,也有定员限制,一旦游览完下来时,说明上面的人数已达到限定人数,于是排起了大长队,我们也头顶烈日,耐心地排队等候。

借助后人安装的扶手用力向上攀爬,她的丈夫悲痛之余捐资在石梯上修建了扶手,又能有几个人爬得上去呢,开始攀爬了才发现,若不是后来安装了扶手,心灵升华的人才能够最终登上神圣的中央殿堂,加上整个石梯非常陡峭,终于等到了,每一级台阶都很高,登上去很费力气,仰角已达七八十度,必须手脚并用,据说,1973年有一位法国女游客在攀登时失足跌落致死,从此,这一“天堂阶梯”又有了一个别名“爱情阶梯”,可想而知,这也许正是设计者要告诉参拜者和修行者的地方,只有那些不畏艰险,虔敬谦卑。

环绕中央殿堂的第三回廊内精美的女神浮雕。

虚幻而又神秘的“宇宙中心”。

吴哥寺外护城河

高棉的童真

高棉的童真

高棉的童真

两天游览了20个景点,游览了吴哥寺,第二天的行程结束了,实在感觉到很疲劳,赶快回酒店休息,明天还要继续。

第三天游览“外圈”,虽然外圈的景点少,需要花费72美元(其中2美元小费)包一辆轿车,每天花17美元(其中2美元小费)包一辆嘟嘟车了,但景点与景点之间相距较远,就不能像前两天那样,其游览顺序为:斑蒂丝蕾(女王宫)---崩密列---罗洛士古寺群(其中包括洛雷寺、神牛寺及巴孔寺)。

斑蒂丝蕾(女王宫)东门。

东门后的参拜道直通三层围墙围绕的寺庙主体。

参拜道两侧排列着“林伽”造型的石柱。

斑蒂丝蕾第二围墙塔门及雕刻被认为是最美的。

被印在50瑞尔面值的纸币上。

山形墙立于门框之上 厚重而气势磅礴。

斑蒂丝蕾史上首次将神话故事雕刻在山形墙上。

斑蒂丝蕾中央殿堂的石猴守护神。

最内侧的第三围墙内便是由三座一字排开的寺塔和两座藏经阁组成的中央殿堂,斑蒂丝蕾的建筑材料采用红土和红色砂岩,斑蒂丝蕾(女王宫)始建于罗贞陀罗跋摩二世在位期间的公元967年,斑蒂丝蕾的寺庙建筑比其他吴哥王朝传统的神殿山式的寺庙要平缓低矮许多,一种说法认为寺庙是由女人建造的,南塔内供奉梵天神,而“女王宫”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如果在太阳的照射下,若被雨淋湿后再被太阳照射,这是一座由三层围墙围绕着的印度教寺院,三座寺塔中,游览斑蒂丝蕾的最佳时间是古寺被阳光照耀的上午时段,里面供奉湿婆神,因为寺庙里到处都是生动逼真的女神浮雕,“斑蒂丝蕾”是(Banteay Srei)的译音,北塔内供奉毗湿奴神,另一种说法说这里曾是皇族后妃居住的宫殿,砂岩的红色会更加醒目,建成于阇耶跋摩五世在位期间的公元1002年,所呈现出的暖红色成为这处古寺的特征之一,中央塔最高约10米,且每幅雕刻都有精美细腻的花纹图案,没有陡直峻伟,令人眩晕的高度,而以十分亲近人的尺度布置成温暖的空间院落,其色泽如同燃烧的火焰,所以。

斑蒂丝蕾正是由于它小巧玲珑的身姿,艳丽的色彩以及充满精美绝伦的浮雕而享有“吴哥艺术宝石”的美誉。

斑蒂丝蕾的中央殿堂

为保护古迹 已禁止入内参观。

中央殿堂内有一幅精美的女神浮雕,这幅女神像从此被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其柔和的身体线条和表情令人着迷,在企图运往国外时被人赃俱获,也无法领略“东方的蒙娜丽莎”的风采了,法国作家马尔罗就是因醉心于这幅女神浮雕而将其盗走,中央殿堂的周围拉上了绳子,禁止入内参观了,1923年,后来,他以这一事件为素材写了一部小说,如今,为了保护古迹,因此。

崩密列---东门平台保存完好的5头那迦雕像。

细部花纹和锐利的牙齿都可以清晰地看到。

崩密列---一座仍在森林中静静沉睡的巨大寺院。

崩密列位于吴哥寺以东直线距离约50公里处,建于吴哥寺建造前的公元11世纪末到12世纪初,是采用三重回廊、十字中庭的结构方式建造的平面展开型印度教寺院,其规模虽比不上吴哥寺,崩密列的建筑材料为砂岩,准确的建造年代没有明确的碑文记载,但却有很多类似处,是一座仍在茂密森林中静静沉睡的巨大寺院,因此被称为“东边的吴哥”。

崩密列---崩塌的寺庙建筑随处可见。

很多寺庙建筑倒塌严重,崩密列隐没在密林深处,或许这正是崩密列非同一般的独特魅力吧,狂野疯长的雨林仍在继续侵蚀着残剩的寺庙建筑,若不是当地人为游客修建了很多木质栈道,损坏严重,第一眼看到它,给人破败不堪的感觉,举目望去,残垣断壁,四处散落着巨大的砂岩石块儿,那根本无法走到里面去,面目皆非,整体上已无法辨清寺院的结构布局,即便如此,此情此景,令人心情沉重,但也让我看到了这处古迹当初被首次发现时的原始状态。

崩密列---一处还能看出回廊模样的地方。

崩密列---残垣断壁中仍能看到精美的女神浮雕。

修复中的洛雷寺(罗莱寺)。

这一地区大约在公元790年由阇耶跋摩二世奠定了基础,阇耶跋摩二世创建了吴哥王朝,罗洛士旧都城对于吴哥王朝来说,罗洛士地区就是王朝的都城,由因陀罗跋摩一世开始营建,在此之后的公元802年,在吴哥王朝建立之前的真腊王朝时期,有着“发源地”的特殊意义,如今的罗洛士古寺群包括三座古寺,洛雷寺、神牛寺(普力科寺)和巴孔寺。

洛雷寺是建在一个人工大水池中央的小岛上,而如今水池中的水早已干涸,是为祭祀他的父亲因陀罗跋摩一世而建的印度教寺院,洛雷寺建成于耶苏跋摩一世在位期间的公元893年,正在修复中,寺塔上布满了脚手架,当时,寺庙的6座寺塔,现在只剩下4座且破损严重,游览时。

洛雷寺院落内新建的现代寺庙。

神牛寺(普力科寺)

院落里并排安放的三座南迪(神牛)雕像。

因这座寺院供奉着神兽“南迪”(神牛)而得名,同时也是因陀罗跋摩一世祭祀先王和祖先的寺院,最前面的中央寺塔内供奉着先王阇耶跋摩二世,神牛寺是吴哥古迹中最古老的寺院,神牛寺建成于因陀罗跋摩一世在位期间的公元879年,供奉湿婆神,Preah Ko是“神牛”的意思,每排三座,总计6座寺塔,是印度教寺院,音译为“普力科”,在长方形的基座上分两排,其中。

而后就在灰浆基底上进行雕刻,这种雕刻方法要比在红砖及砂岩基底上雕刻要容易的多,便在塔体上覆盖一层灰浆,神牛寺内最值得一看的是6座寺塔上到处残留的灰浆雕刻遗迹,当年的工匠们就是在寺塔主体结构建成后,而且可以完成非常精细的雕刻,不好的地方就是容易破损,难以保存较长的时间。

神牛寺(普力科寺)

从这个方向可以同时看到6座寺塔。

在神牛寺可以追溯吴哥王朝最早期的建筑与雕刻艺术,而且,可以较为清晰的看出其渐次演进的过程。

* 从砖造结构到砂岩结构的演进。

* 从平面展开式的6塔结构到神殿山式的5塔结构。

的演进

* 从灰浆壁雕到红砖壁雕再到砂岩壁雕的演进。

巴孔寺

罗洛士古寺群中规模最大的古寺。

5层基座所代表的含义是:最下面的第一层代表那迦的世界,在第三层围墙的中央,共有三层围墙围绕着中央殿堂,一座用砂岩建造的寺塔坐落中央,第三层代表夜叉(恶神)的世界,巴孔寺是规模最大的,有5层向上渐次收敛的基座,连接这些塔门的是用红土建造的围墙,巴孔寺明显区别于洛雷寺和神牛寺的平面展开式布局,第二层代表伽鲁达的世界,以中央殿堂为中心,这便是中央殿堂,可看成是建造吴哥寺之前的一块试金石,最高处的第五层代表神的世界,是一座印度教寺院,东西向分别建造了塔门,最上一层基座之上,第四层代表罗刹(恶魔)的世界,是最早的金字塔式寺院,巴孔寺建成于因陀罗跋摩一世在位期间的公元881年,供奉湿婆神,在罗洛士古寺群中,呈金字塔形,这种结构被认为是表现了天界的环境。

巴孔寺俯瞰

本次柬埔寨吴哥之旅的全部景点也随之游览完毕,本次旅行所游览的25处景点,外圈的所有景点游览完毕,它向我们叙述了吴哥王朝从创建到鼎盛再到衰落的全过程,便是前面曾提及的观赏日出的过程,对于分布在45平方公里广阔地域上的600多处吴哥古迹来说,至此,第四天和第五天的中午之前,不再赘述,是很少的一部分,但也是最经典的部分,也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这一东方古文明。

吴哥古迹对于现今的柬埔寨人来说,吴哥文明的生命力在世代柬埔寨人的灵魂中得以延续,吴哥古迹的地位已上升到国家高度,一些古迹的形象也被印刻在国家货币上,柬埔寨的国旗上就绘有吴哥寺的剪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到古迹内的佛像和神像前供奉供品,绝不仅仅是些砖石建造的建筑,而是与祖先相会和交流的神圣之地,为了避免生病、遭灾,或是为了许愿,现如今。

他们还很贫穷,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已有了很大提高,几天来,柬埔寨人在我脑海中形成了粗略印象,但他们善良而质朴,随着当地旅游业的日渐发达。

短暂而又收获颇丰的旅行结束了。

在此留下美篇便是留下美好回忆。

人类历史上所有古文明。

最终都走向废墟

而其灵魂

仍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延续

  • 鼓浪屿
  • 法国自助游应该如何安排行程哪些去处推荐
  • 陕西太白山旅游
  • 寒假草原旅游心得感想
  • 长春游玩攻略本地长春市内有什么好玩
  • 妈妈旅游网首页
  • 黄山市旅游景区分类有序开放
  • 黄山哪些值得送人特产安徽黄山特产
  • 春节哪儿2019春节旅行目的地推荐
  • 旅游玩乐台山海滩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