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贵德城乡旅游发展建设规划doc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4-19 10:04

贵德旅游局

青海省贵德城乡旅游发展建设规划。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总则。

青海省贵德城乡旅游发展建设规划doc

第2条 规划依据

1 相关规划

《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7~2015)、《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2001~2020)、《青海省旅游业“十一五”规划纲要》、《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青海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青藏铁路沿线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环西宁圈综合旅游开发规划调查》、《青海省海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海南州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旅游发展规划》(2006~2020)、《贵德县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贵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德县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

2 法律法规

《全球旅游业道德守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 规范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90建标字322号)、《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GB/T 18973-200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青海省及地方相关的规范资料。

第3条 规划范围

其中贵德古城规划范围2.4平方公里,规划范围覆盖青海省贵德全境,清清河岸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国际温泉小镇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阿什贡七彩丹霞地质公园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重点是贵德县城、县域内西久公路南北贯通110公里沿线主要景区和乡镇、县域内黄河东西流经的78公里沿线主要景区,城市设计工作范围是四个启动区:河阴镇贵德古城、河阴镇清清河岸黄河风貌游憩区、河西镇国际温泉小镇、阿什贡七彩丹霞地质公园。

第4条 规划内容

提出适合当地发展的建筑风貌控制规划,确立贵德旅游发展的总体定位与发展策略,确立贵德城乡发展的总体定位、目标及布局体系,重点对贵德旅游发展的资源条件、市场条件以及相关案例进行全面分析与研究,提出整体以及各个启动区的风貌控制指导,本规划的主要内容如下:通过对区位交通、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产业发展条件、旅游发展现状等宏观发展条件和背景的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旅游项目产品体系规划及重点项目设计,确定土地利用、功能布局、交通组织、景观体系,确定整体空间布局及功能分区,对贵德三河地区以及四个启动区进行概念方案设计,并对当地的建筑做了专题研究,最后进行规划深化,并提供开发模式及保障策略。

第5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09-2025年,分三个阶段:。

近期:2009-2012年。

中期:2013-2018年。

远期:2019—2025年。

第二章 旅游开发研究。

第6条 旅游资源特征。

1 贵德自然旅游资源总体特征。

黄河湿地、高原湖泊、峡谷温泉相得益彰,呈现一幅高原风光、草原牧歌的景象,以多彩的丹霞地貌为基底的独特地文景观,具有变幻多端、雄险奇秀的自然景观,以清清黄河为品牌,雪域草原、原始森林、漫山牛羊和谐共生,黄河谷地为壮丽长廊。

2 贵德人文旅游资源总体特征。

厚重的历史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绚丽的民间艺术、淳朴的民俗风情交相辉映,以明代古城为核心的多重文化载体,以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占较大份额的多元宗教文化云聚其中。

第7条 旅游资源单体等级评价。

包括东山林场、黄河冲积沙滩、黄河奇石、虎头崖、拉西瓦峡、阿什贡峡等,包括清清黄河、贵德古城、千姿湖、德吉温泉、阿什贡七彩丹霞,包括拉西瓦电站、拉脊山、黄河谷地、格萨尔拴马桩、扎木日根山、珍珠寺,贵德五级旅游资源有4个,四级旅游资源7个,三级旅游资源30个。

贵德旅游资源单体级别以二、三级旅游资源为主,从而大大提升贵德的旅游品牌,利于打造国家级、世界级旅游精品,少量的四、五级资源奇绝。

第8条 核心旅游资源开发方向。

要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开发黄河生态观光、古城文化体验、温泉休闲度假三大品牌,对贵德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打造青海别具特色的省级旅游度假区、西宁休闲后花园、海南州综合旅游休闲服务基地、环青海湖的特色旅游地标,融入现代科技工业旅游元素。

第9条 目标市场定位。

表2-1 目标市场定位。

市场结构目标市场细分人群主打项目机会市场日本、美国、加拿大、台湾高原观光游客/寻根问祖客群贵德古城/星级酒店/民俗文化重点市场本地中高端市场/京、沪、粤旅青市场京、沪、粤过夜游客/西宁、兰州政务接待/青海浙(温)商群体/西宁中产家庭度假/银发疗养度假温泉度假疗养/高端商务会所/高星级度假酒店/黄河清/夜生活娱乐辅助市场省内大众市场/周边省份休闲市场高原观光游客/自驾车休闲游客/学生科普教育黄河清/地质公园/温泉休闲/贵德古城第10条 旅游开发预测。

1 人均消费预测

2012年500元,2018年980元,2025年1280元。

2 旅游接待人数预测。

2012年90.3万人次,2018年158.6万人次,2025年256.1万人次。

3 旅游接待收入预测。

2018年15.5亿元,2025年32.7亿元,各规划期末旅游总收入为:2012年4.5亿元。

第三章 旅游开发定位与项目策划。

第11条 旅游开发战略。

1 发展战略

复合发展战略,特色品牌战略,系统发展战略,旅游蛙跳战略。

2 开发理念

旅游先导,产业复合,城乡统筹,项目承载,尊道贵德,尚和圆融,生态优先,持续发展。

3 开发方向选择

根据其资源特色,开发由高原养身、高原养心向高原养神过渡的高原养生旅游产品。

4 发展愿景

通过10-15年的开发,将贵德打造成为历史底蕴深厚、多元文化交融、生态保护合理、产品特色鲜明、旅游设施完备的多层次、多功能、综合性的中国西北部国家级高原旅游度假区、高原休闲养生目的地。

5 形象定位

天下黄河贵德清、高原江南养生城。

6 分期目标

近期(2009-2012):青海省著名休闲旅游胜地。

中期(2013-2018):中国西北部高原休闲度假目的地。

远期(2019-2025):中国西北部国家级高原旅游度假区。

第12条 旅游项目策划。

1 旅游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确定贵德的旅游空间结构为“一核四区十二组团”,构建“旅游中心-旅游片区-旅游组团-旅游景点”的旅游布局体系结构。

一核:高原江南休闲度假中心区。

四区:丹山映翠生态观光区、天水平湖运动科普区、高原牧歌草场游赏区、莫曲绿洲文化体验区。

十二组团:古城文化组团、黄河湿地组团、温泉度假组团、拉脊苍翠组团、千户邮驿组团、峡谷丹霞组团、黄河明珠组团、环湖健身组团、草原牧歌组团、龙王灵湫组团、莫曲绿洲组团、直亥天池组团。

2 旅游项目体系构建。

形成合理的旅游项目体系,以专项旅游项目、观光旅游项目等为补充,规划将以核心项目为主体,以主题小镇、 特色风情村、农家乐为支撑。

3分区项目策划

高原江南休闲度假中心区。

核心定位:文化体验、休闲观光、生态度假。

发展愿景:国家级休闲度假基地。

表3-1 高原江南休闲度假区吸引物体系。

系列名称发展定位核心产品主题小镇河阴中心旅游镇旅游集散和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土特产购物广场风情乡村下排旅游村以则柔文化为主的旅游村则柔、碉堡长城、马家窑文化博物馆王屯旅游村以龙王池的神秘文化为主的旅游村王屯龙王庙会、赛神会格尔加旅游村以黄河滩涂休闲为特色的旅游村水车滩、青稞滩、河西花厅、贺尔加渡口太平旅游村以曲艺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村滴水崖渡口、曲艺体验作坊核心项目贵德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部分,世界文化遗产创世路、南海问天广场、华夏神秘文化博物馆、天宫茶社、唐蕃古道、茶马互市、乐生庄府、梨花庄窠、明代影视基地、宗教文化体验中心、中华和合园、神州百姓坛、大地水土堂千姿湖湿地公园黄河水乡风情休闲展示地黄河湿地示范馆、黄河探索之路、千姿水坞、黄河渔家、湿地人居生态村清清河岸黄河风貌城市休闲游憩带黄河主题酒店、时空酒吧、清聆河咏水岸、夜月会馆、时空酒坊、梨花渡口、大禹治水雕塑园、黄河观景廊桥、万象农园、滴水崖沐浴广场、 “黄河清”实景剧场、黄河清广场、 黄河景观大道、蓝色黄河展览中心、河滨公园、花田湿地、湿地浮桥、荷花芦屋、奇石梦工场、彼岸花展览馆、高原梨都体验园、黄河岸·梨花苑、梨花堆雪·庄园别墅、北海香雪度假村德吉温泉小镇本土文化与国际元素相结合的温泉度假目的地玉温泉、温泉博物馆、温泉水乐园、温泉食坊、清泉人家、绿野听泉养生谷、森林温泉度假酒店、林海温泉户外展馆、温泉别院、温泉养生社区、健康管理中心、菁英会所、温泉公寓、温泉广场、商业步行街、滑雪场、民族美食街、风情剧院、篝火广场、酒坊街丹山映翠生态观光区:。

核心定位:高原观光、户外野营、科普考察、文化体验。

发展愿景:高原丹霞生态旅游示范区。

表3-2 丹山映翠生态观光区吸引物体系。

以高原乡村为特色的旅游村油菜花草滩、大滩古道松巴旅游村黄河航运旅游接待村贵德花椒销售基地、松巴峡渡口阿什贡旅游村丹霞观光休闲旅游村丹霞风光拍摄基地、阿什贡渡口核心项目拉脊山自驾车营地环西宁旅游圈的自驾车大本营汽车营地、登山车友会、格萨尔汽车影院、悠游牧场、生态滑雪场千户所以千户院历史文化为背景,系列名称发展定位核心产品主题小镇尕让门户旅游镇贵德门户接待与特色文化体验镇西羌文化中心、尕让驿站、茶马互市风情乡村大滩旅游村贵德第一村庄,建设具有地方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千户马驿、千户营寨、守关大屋、庄城客栈阿什贡七彩丹霞地质公园突出文化科普与运动探险功能的综合性地质公园五彩门、七彩廊道、祭土坛、女娲湖、九曲天路、厚土之巅、落日塔屋、轩辕部落、亲土营地、碧落湖天水平湖运动科普区。

核心定位:水电旅游、休闲运动、科考探险。

发展愿景:高原水上运动休闲、水电科普体验基地。

表3-3 天水平湖运动科普区吸引物体系。

系列名称发展定位核心产品主题小镇拉西瓦运动休闲镇以水库度假、运动休闲的服务镇天水平湖休闲运动中心、户外运动酒吧风情乡村罗汉堂村民俗体验旅游村罗汉堂遗址博物馆、巴卡台滩、蛙石核心项目黄河水电科技博览园强化水电旅游的参与性、体验性与趣味性水电科普园、世界水电科技长廊、数字三维动画演播厅、天水平湖云顶高原高尔夫球场高原特色的高品质休闲运动高尔夫球场、云顶高尔夫会所、云顶商务酒店环青海湖体育文化村环青海湖重要的旅游地标之一 民族体育竞技场、动感休闲坊、鹿舞盛会、社火表演、民族体育发展论坛。

高原牧歌草场游赏区

核心定位:草原观光、游牧体验、高原度假。

发展愿景:高原牧歌草原特色风情区。

表3-4 高原牧歌草场游赏区吸引物体系。

感受原汁原味的牧民生存方式和特有的草原风情牧民人家、草原度假部落、牧梦勒车、草原跑马场、山地滑草、精灵草甸龙王池高山俱乐部高端养生度假圣水祈愿池、天籁音乐会、水疗养生中心、龙王池高山度假村莫曲探秘文化体验区,系列名称发展定位核心产品主题小镇常牧商业服务镇服务于常牧居民和游客的商业服务镇常牧牧歌服务中心、草原风味天地、牧民客栈风情乡村都秀村以高原草原风光为特色的旅游村高原游牧部落斜马浪村以高原农业体验为主的旅游村马铃薯生态农业基地核心项目高原游牧部落以体验牧民生活为主体。

核心定位:户外探险、文化体验、生态观光。

发展愿景: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观光、户外探险基地。

表3-5 莫曲探秘文化体验区吸引物体系。

系列名称发展定位核心产品主题小镇新街风情旅游镇以回族风情为主的旅游小镇阿文艺术馆、昆仑武馆、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回风大院风情乡村藏盖村中草药体验地中草药体验庄园核心项目藏盖古城汉唐军事文化体验地军事展演馆、藏盖古城堡麻吾探秘生态体验及户外探险旅游区生态滑雪场、户外探险俱乐部、探险乐园直亥风情藏寨贵德藏文化集中体验区藏秘温泉、藏韵部落、“跄嗵”风情街、传统工艺大院。

4景区提升策划

贵德黄河国家森林公园。

通过多样的项目来加强生态旅游的体验性,包括江拉生态旅游村、藏药生态体验基地、森林氧吧拓展营、高原珍稀植物园等,生态保护优先,按照国家级森林公园要求对旅游开发进行合理控制。

松巴峡景区

将黄河水上旅游与峡谷旅游结合起来,依托周边旅游景区的建设与开发,通过景中村—松巴村的乡村旅游开发,延长游客在松巴峡的时间,实现从观光到休闲的产品能级的提升。

文昌阁

通过宗教仪式、法事活动等形式吸引游客前往参观、游览,加强活动体验设计,使游客参与其中,依托文昌阁这一平台,与四川梓潼七曲山文昌大庙 、山东曲阜孔庙联合捆绑营销,结合当地特有的汉藏交融文化,打出“中华文昌苑”品牌子项目,以点带面,加强旅游基础设施以及功能性服务设施的建设。

贵德城市公馆

通过对贵德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度挖掘,并用参与性活动方式表现出来,使之由观光性的旅游景区向休闲体验性景区转变,实现与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的结合。

宗教旅游系列

形成以宗教旅游为主题的特色线路,加强寺庙之间的旅游联动性和整体性,加强文化内涵挖掘与宗教活动设计,以“格萨尔王的英雄史诗”为主要脉络,以“童年印记”、“沙场征战”、“返回天界”为主要篇章。

5 贵德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模式。

重点项目:万象农园

建议选址:河东乡南部。

乡村景观遗产与乡村主题博物馆建设模式。

重点项目:乡村主题博物馆、乡村田园公园。

建议选址:河阴镇

乡村民俗体验与主题文化村落建设模式。

重点项目:11个特色鲜明的风情乡村。

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建设模式。

重点项目:企业庄园

建议选址:清清河岸北部。

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模式。

重点项目:河阴百果产业庄园、新街中草药产业庄园。

建议选址:河阴镇,新街乡。

6 贵德旅游项目库

表3-6 贵德旅游项目库。

空间结构功能分区旅游组团依托乡镇功能定位核心旅游项目辅助旅游项目一核高原江南休闲度假区古城文化组团河阴镇文化休闲、宗教体验贵德古城、南海殿贵德城市公馆、珍珠寺、文昌宫、格萨尔诺布岭文化园黄河湿地组团河阴镇文化体验、休闲观光清清河岸、千姿湖湿地公园山坪生态植物园、黄河奇石苑、黄河森林公园温泉度假组团河西镇商务休闲、国际度假德吉温泉度假小镇扎仓寺、昆仑文化风情园四区丹山映翠生态观光区拉脊苍翠组团尕让乡高原观光、户外野营拉脊山自驾车营地红山咀牧场、江拉原始森林公园千户邮驿组团文化体验、休闲观光千户所白马寺、下尕让城峡谷丹霞组团休闲观光、科普考察阿什贡七彩丹霞地质公园东山森林公园、松巴峡天水平湖运动探险区黄河明珠组团拉西瓦镇休闲运动、科考探险黄河水电科技博览园黄河明珠运动基地环湖健身组团宗教艺术、体育健身云顶高原高尔夫球场罗汉堂寺环青海湖体育文化村高原牧歌草场游赏区草原牧场组团常牧镇草原观光、游牧体验高原游牧部落山外草原体验园龙王灵湫组团文化观光、运动探险龙王池高山俱乐部坐曲飞瀑莫曲绿洲文化体验区直亥天池组团新街乡避暑休闲、文化朝拜直亥风情藏寨直亥森林公园莫曲绿洲组团地貌观光、生态休闲麻吾峡探秘雪山溯溪第四章 旅游接待与服务设施规划。

第13条 旅游集散系统。

1 集散体系

确立三级旅游集散中心:。

一级旅游集散中心位于河阴镇,提供辐射贵德全境的旅游接待服务。

承接中心城镇到各旅游区的人流,满足辐射范围内旅游区的服务供给,二级旅游集散中心位于尕让乡、拉西瓦镇、常牧乡和新街乡。

弥补旅游旺季的接待供给不足,提供乡村级旅游接待点,三级旅游集散中心位于下排村、大滩村、罗汉堂村、都秀村、藏盖村。

确立二级旅游通达系统:。

观光性通达系统作为主要旅游交通接驳方式,连接中心镇到主题小镇。

体验性通达系统作为次一级旅游交通接驳方式,连接主题小镇与旅游区内部及周边。

2 游客中心

一站式体验基地,作为整个贵德旅游发展的核心服务基地。

第14条 旅游接待系统。

1 住宿规划

升级现有2家三星级酒店为四星级,培育5-10家星级农家乐接待示范点,新建1家五星级酒店,在各旅游区鼓励设立青年旅舍、汽车营地、帐篷营地等半自助式旅游接待设施,加大内部的商务、度假功能设施的比重,大力扶持乡村旅馆发展,规范服务标准,拓宽贷款渠道。

2 餐饮规划

打造“三大”旅游餐饮拳头产品:美食文化节、黄河夜市、主题饮食基地。

3 娱乐规划

建设综合性娱乐中心和风情长廊,加强娱乐设施建设配套,提升贵德国际知名度,打造具有贵德地方文化特色的“夜贵德”,策划具有贵德地方特色的大型实景表演节目和“黄河国际灯光节”,形成丰富多元的娱乐空间,作大作强黄河文化旅游节,加强对旅游娱乐市场监管力度,成立旅游娱乐行业协会。

4 购物规划

成立贵德旅游商品集团公司,整合贵德优异商品资源,研发、制造、营销当地特色旅游商品。

构建完善的贵德旅游商品分销体系,制定严格的旅游商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相关制度,根据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特点,形成与旅游结合的优势产业,促使产业链本地化,加大营销力度。

5 解说规划

制定贵德旅游精品宣传图册和主题宣传影片,在各旅游区的入口处和重要节点位置分别根据需要设立全景牌示、指路牌示、景点牌示、忠告牌示、服务牌示等解说牌示标识。

6 旅行社规划

在贵德增设旅行社或门市网点,同时积极引进知名国际社和国内旅行社,鼓励旅行社和酒店以资本为纽带,共同开发旅游线路,通过相互参股、资本重组、委托经营等方式组建专业性的综合旅游集团。

贯彻执行《旅行社管理条例》,强化管理,培养明星旅行社、明星旅行社经理人和明星导游,规范市场,大力推广“绿色环球21”旅游企业标准认证,倡导贵德诚信游览服务体系。

与国际知名旅行社组成战略联盟,分包推向国际市场,加强对外合作,共享客源和营销系统,包装贵德旅游项目。

第15条 旅游线路设计。

1 主题旅游线路(一日游游线)。

文化休闲游:拉脊山格萨尔王栓马桩—尕让千户所—贵德古城—文昌宫—贵德城市公馆—珍珠寺—格萨尔诺布岭文化园。

黄河度假游:清清河岸—德吉温泉度假小镇—千姿湖湿地公园—黄河森林公园—碧水丹山水上游。

运动休闲游:黄河水电科技博览园—黄河明珠运动基地—环青海湖体育文化村。

碧水丹山游:拉脊山—江拉森林公园—阿什贡七彩丹霞地质公园—东山森林公园—松巴峡。

高原风情游:高原游牧部落—龙王山高山度假区—直亥森林公园—麻吾峡探秘—雪山溯溪。

2 经典旅游线路(两日以上游线)。

依托西久公路脊山—千户所—江拉原始森林—阿什贡七彩丹霞—千姿湖湿地公园—贵德古城—清清河岸—德吉温泉小镇—麻吾峡探秘—雪山溯溪依托人类文明发展脉络阿什贡七彩丹霞地质公园、东山林场戈壁(创世神话-刀耕火种)—高原游牧部落、直亥森林公园(游牧农耕)—贵德古城、清清河岸、德吉温泉小镇(城市化)—黄河水电科技博览园(后现代工业时代)。

黄河水电明珠游西宁—贵德——尖扎——循化——西宁丹霞风光游——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宗教朝圣文化游:西宁——湟中——贵德——尖扎——同仁黄河山水游:黄河源——龙羊峡——贵德——李家峡水库——西宁唐蕃古道文化游:西宁——贵德——黄河源——玉树环青海湖旅游:西宁——海晏——刚察——共和——贵德——西宁第五章 旅游开发模式与保障措施。

第16条 商业开发模式建议。

1 商业运作思路

重点推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旅游企业市场竞争活力以及区域旅游竞争力,整合行政管理、公共工程、土地与资源、税费优惠、营销促进、招商引资,政府结合长远发展目标,以“统筹规划、协同开发、多远渠道、立体招商”的理念实施综合经营。

2 商业开发模式建议。

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及市场需求,合理采用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主导的项目公司模式、经营权/产权出让模式等开发模式。

第17条 招商引资策略建议。

1 委托招商

委托专业的招商引资顾问机构或投资发展公司,借用其专业的人才、广泛的渠道来达到快捷招商引资的目的。

2 展览招商

通过参加大型的或专业的展览会、交易会等,进行招商。

3 网络招商

通过互联网这一有效的媒体平台,进行招商引资。

4 连锁经营招商

结合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引进已在异地发展成熟的旅游品牌投资商。

5 节庆招商

通过举办旅游节庆活动积聚人气、带旺商潮,在提高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进行项目招商。

6 捆绑招商

将旅游项目与回收期比较短的房地产开发捆绑在一起进行招商。

第18条 产业推进机制建议。

1 产业推进机制

形成旅游业和其他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战略地位,在贵德经济产业体系中扩大旅游产业规模,建立重点产业协调推进机制,把旅游产业当作贵德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源来对待,加快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渗透——相对独立——再渗透”的推进策略。

2 产业推进方案

通过特色农业区、特色产业区、大型休闲度假区的建设,远期围绕旅游接待业形成特色产业群,中期以旅游产业为动力产业和主导产业,形成城乡一体化推进区,时间维度:近期重点建立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库,以项目为载体吸纳多方社会投资,构建复合发展模式。

围绕在三河中心城区周围建设四大产业发展区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区域来开发,作为重点启动区进行建设,启动八大重点镇,河东、河西为两翼的三河中心城区实施先行发展,空间维度:以河阴镇为中心,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市场运作机制的作用,随着时间纬度的推进,全面推进项目整合,启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将产业不断推向市场,市场维度:由青海省、海南州和贵德县三级政府协同开发,最终在全社会各方广纳资源资本。

第19条 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加大保护与抢救力度: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或协会,成立曲艺培训中心,加大对民间艺人的生活补贴和政策支持,重点加强农民画的开发,积极申请国家乃至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利用旅游项目的开发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民族乐器展示、大型音乐实景演出、音乐会、工艺品制作展示及技术交流、民间工艺品销售、产业园区、参与性民俗体验性项目等。

2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议。

要加强文物保护的规划,在对古城整体空间格局进行保护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县博物馆内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积极保护、合理利用,充分挖掘古城文脉,对玉皇阁、文庙等古建筑,按照原貌进行修缮,并引入民俗活动、节事活动,实现原有功能与旅游功能的衔接,防止过度开发。

第六章 三河地区发展目标河发展策略。

第20条 城市发展定位。

把贵德打造成为以旅游产业为龙头,以生态农牧业、高原特色加工业、商贸服务业和水电农业为支柱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海省次中心城市群中的重点城镇、海南州新型的旅游新城”。

第21条 规划发展目标。

产业规模至2012年将达到6.16亿,经济发展目标:改造提升贵德传统单一的农业类型,大力发展旅游业和以旅游业为主的特色产业,优化管理体制,优化调整第二产业,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目标,至2018年将达到8.84亿,大力发展现代新型高新生态农业,构筑合理的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旅游产业,依托科技,开发和利用水电工业。

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促进城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充分发掘的自然生态特色、社会历史文化特色的建设,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镇建设等各个方面产生吸引力,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高起点的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社会发展目标:保持现有的生态环境,确立生态优先、防治结合、为主的发展原则,推进城镇全面协调发展,在区域范围内确立生态保护区及生态走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景观生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作为后发地区,以更高的标准,并在规划中加以利用。

第七章 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第25条 空间规划发展指导思想。

城市空间发展突出“古、逸、秀、江、南”五字原则。

城镇发展的核心地区,古:意指贵德古城,挖掘贵德古城及其周边历史文化资源,空间规划旨在塑造一个源自千年沉淀、古色古香的旅游城镇,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指导思想,突出文化历史、民族、宗教的主题,逐步恢复和完善城市历史风貌。

逸:意指闲逸、休闲的生活方式,空间规划上重点塑造黄河景观带,特别是在规划中的北海殿设置梨花苑、田园别墅、农家乐体验等旅游项目,突出黄河两岸闲逸、舒适的生活方式。

秀:意指贵德独特建筑风貌的秀美,规划中的乐生庄府、梨花庄廓,采用“新庄廓”风格,突出秀丽别致的古城风貌,以小组团的模式塑造雅致的高原旅游城镇。

黄河水车、实景剧场,江:意指黄河自然景观,把黄河及其支流的秀美景色和城市人文融合在一起,突出水的城镇主题。

打造一个高原江南城镇的空间格局,南:意指江南风格的城市空间尺度,城镇风貌中重点控制城市空间高度、尺度、景观、园林绿化的风格,使贵德县城成为一个高原绿洲上面的一颗明珠,驿路梨花、梨花别墅,突出小尺度和绿海氛围。

第26条 总体空间布局与结构。

贵德在空间布局上形成“一河一路二心三轴五片区”的组团式城市结构。

一河:为黄河景观带,依托黄河资源和现有的旅游资源打造黄河观景景观带,是黄河沿线包括两岸旅游景点的一条观光休闲带,是塑造高原休闲度假城镇的重要景观资源。

一路:为西久公路,是未来贵德连接省会西宁及其他地区的重要通道。

两心:为贵德古城和行政商务中心,是贵德城镇空间发展的核心区域。

沿线形成与古城保护相关的商业、服务、旅游集散等重要功能,古城拓展轴:连接古城区域、南海殿以、北海殿的一条南、北向廊道,中心发展轴:连接河西、河东、河阴三片中心的东西向发展廊道,行政商务发展轴:以县政府办公为核心,是一条重要的视线通廊,是未来城市的重要公共景观空间廊道,三轴:为古城拓展轴、中心发展轴、行政商务发展轴,形成南、北走向的商务、商业城市发展轴。

五片区:为河阴片区、河东片区、河西片区、南海殿片区、北海片区,河东片区以娱乐、旅游服务等功能为主,北海殿片区以商务、商贸、休闲、度假为主,南海殿片区以宗教、文化、旅游为主,河阴片区以政治、文化、教育功能为主,河西片区以经济、商业、产业、旅游度假等功能为主。

第27条 总体空间功能板块。

贵德城区一共划分为14个片区:古城风貌保护片区、河阴西片区、河阴东片区、行政商务片区、南海殿片区、温泉小镇片区、河西中心片区、河西南片区、河西北片区、河东中心片区、河东南片区、河东北片区、黄河主景片区、北海片区,各部分片区相辅相成,在空间上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在城市总体承担各自不同的功能,与旅游相结合。

第八章 土地利用规划。

第28条 整体用地布局。

水域及其它用地总面积为13.7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0.6平方公里,河东、河西两侧形成南北发展的两个侧翼,并在用地功能上呼应三个区域的各自功能发展目标,总规划用地面积为34.3平方公里,贵德城区用地布局突出集中与组团分散的整体架构,充分融合地方环境资源实现土地的高效配置和利用,用地主体在河阴镇。

第29条 城镇居住用地原则。

根据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合理规划居住用地的布局,规划城镇居住总用地为,大力发展科技含量第九章 城镇道路交通规划,提高公共卫生机构的装备和设施水平,主要二类居住用地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约,提高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救治工作,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的专业素质,文化娱乐用地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原则上城镇中不再出现低层农村住宅,医疗卫生总用地为,走可持续发展道的道路,合理规划村庄布局,以新技术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同时还应注重节约用地,发展有严重污染的工业,逐步形成多元的社会救助、优质的福利服务、规范的社会事务管理的新格局,在一些特定的风貌区内禁止建设高层住宅,充分体现城镇的优势,引导集中居住、规模开发,形成幽静恬适、清新秀美的高品质文化中心,建立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社区服务设施,从方便生活、有利生产、保护环境出发,至远期202年。

第42条 规划原则

协调性原则:处理好城镇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体系的关系,尽可能避免与过境干道的相交,既保证过境交通的安全通过,又尽量减少对城镇内部的干扰。

明确划分道路系统的等级,合理布局各项道路交通设施,综合确定道路断面形式、路网密度,合理性原则:建立与城镇规模相适应的道路路网布局。

塑造具有高原城镇特色、整齐、多层次的道路景观体系,特色性原则:道路系统必须与绿地景观系统相配合建设。

如贵德古城、温泉小镇、黄河景观沿岸,以保证自然生态景观、人文历史景观不被机动交通破坏,可持续性原则:在沿黄河等重要的旅游景点,应提倡“绿色交通”系统,制定合理的机动车的通行制度。

建立快速、便捷的交通集散系统,便捷性原则:在过境交通与城镇主干道相交的镇区入口,必须配置一定规模的广场和公共停车场等大型的公共交通枢纽。

第43条 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统,形成“过境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景观路、对外交通设施”多层次、立体式“四横四纵”的交通系统。

四横:黄河北岸的老西久公路、黄河南岸的迎宾大道、西久公路以及西久公路南侧的公路是四条贯穿三河地区横向的交通干道。

形成四条连接黄河南、北两岸的交通干道,四纵:河西、河东两镇中心镇区的两条纵向的干道,以及古城拓展轴和行政商务发展轴的两条交通干道。

第44条 道路等级与断面。

道路等级分为四级:一级道路为过境路,二级道路为城镇主干道,三级道路为城镇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24-36米,道路红线宽度16-20米,道路红线宽度12-16米,道路红线宽度40米,四级道路为城镇支路和景观路。

镇区内规划主要干道道路间距为1.2-2公里,规划路网密度为0.79公里/平方公里。

第45条 交通设施规划。

满足旅游和日常生活对停车的需求,满足当地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在西久公路与古城拓展轴相交的城市门户地区设置大型综合的旅游客运集散中心,在贵德古城、温泉小镇、政府新址范围内布置大型综合停车场,使人流、车流可快速集中和分流,在三镇分别设施3处公交站点。

第46条 水上交通规划。

在三河地区特别规划了黄河水上交通线路,形成独特的黄河景观航线,依托黄河自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从河西的温泉小镇到贵德新黄河大桥共计7公里的黄河航线长度中,根据不同景区的特点共设置有温泉小镇码头、湿地景观码头、黄河广场码头、黄河主题酒店码头、清聆水岸码头、滴水崖码头6处游船码头,与陆域景观相呼应,作为旅游观光的游线。

第47条 步行系统规划。

禁止使用任何形式的机动车交通工具进入步行系统,可选择使用适合步行氛围的自行车、电动游览车等生态环保的交通工具,强调的是与城镇道路交通体系的衔接,规划中确定在主要的景点布置合理、具有特色的步行系统。

步行系统范围选择在黄河南岸的滨河大道,在特殊时段可实行分段分时对机动车进行管理,贵德古城核心区范围内禁止任何机动车通行,对滨河大道通过使用景观手法的改造,在局部区域规划合理的步行系统,营造舒适的步行空间,温泉小镇和北海殿作为旅游度假村。

第十章 环境保护规划。

第48条 环境保护指导思想。

针对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和旅游资源条件实行分类保护,以(旅游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建设与管理为途径,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为目标,以国家、青海省、贵德县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划目标为依据,实现贵德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49条 环境保护原则。

从全局出发,抓住旅游主要影响地域及主要影响因素的宏观性原则。

随着旅游的发展,逐步贯彻环境保护目标和防治规划的阶段性原则。

立足现实,在已有经济条件下制定相应防治规划的现实性原则。

坚持环境保护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实用性原则。

旅游业发展与其它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原则。

第50条 环境保护目标。

近期主要旅游区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中远期保护与改善各旅游区、点的生态环境,重要流域水土保持和河道整治项目以及旅游环境管理系统建设逐步有效展开,促进贵德旅游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51条 环境保护战略性实施规划。

表10-1 环境保护工程投资表。

工程名称建设年限计划总投资(万元)工程名称建设年限计划总投资(万元)黄河湿地保护工程2009-20116400北山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20094250.7黄河南岸河堤治理工程2009-20114116.55东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2009-201111963阿什贡河(尕让沟)河道治理工程2009300西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2009-20106473.8第52条 土壤侵蚀和湿地泥化控制性策略。

防止现状恶化:尽可能减少对黄河河岸坡地的进一步的开垦和采矿、移动和削减山体,必要的开垦和采矿工作必须保证坡地的稳定性、并防止土壤侵蚀,实施严格的禁止措施。

保护上游被破坏或暴露坡地,防止进度破坏,稳定高于河岸的上游坡地,防止进度下切和坍塌,尽可能采用植被固坡技术来保护河堤河岸,工程改造河道切面。

使用拦泥装置从河水中塞除泥沙,在中远期建设中,防止在旧有冲击平原上泥化区域的扩大,来提高其移除泥化区域的能力,积极开展固堤和固坡工程,从现有黄河河道分流古河道。

第53条 环境保护中的旅游者管理策略。

管理机制

建立环境管理规划,实施管理和控制策略,设施管理和影响监控,反馈变化并不时改进管理策略。

管理系统和标准化

在环境管理体系下进行旅游开发并获取国际性权威标准(ISO14001)认证,在政府管理机构、旅游企业和旅游区管理中推广绿色环球的认证体系并鼓励其进行认证申请。

废弃物管理

利用有机废弃物的成分作为低质量土壤区域的调节剂,对废物进行分离以便循环利用,大量使用分类收集垃圾箱有序收集废弃物。

污水管理

在厕所和洗手台均使用节水装置, 并尽可能的二次利用洗手废水作为厕所用水,旅游目的地需要建设足够的厕所设施,连通厕所和污水管道以及污水处理系统。

交通环境管理策略

合理规划设计新的旅游景点景区,并有目的地对旅游路径进行规划设计来保证空间的完整性并使游客行为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最小,在景区使用电瓶车来减少废气排放,为非团队旅游者在旅游景点间提供专门的班车,对敏感的生物生境进行严格的准入控制和管理,在道路建设中涉及坡地改造工作要避免滑坡和水土流失。

第54条 开发建设中的环境控制策略。

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还存有的自然或半自然栖息地原则上禁止开发,开发建设中实施最小化开发的生态影响策略,需要提前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生态补偿措施,在生态补偿中确保采用当地物种,如需开发,要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规划,尽可能避免在林地和湿地上的直接开发。

水污染控制策略

对废污水进行分离处理,构建新的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来保障达到污水处理的标准,污水处理系统可以采用最新的生态污水处理厂或基于此原理的系统,旅游者聚居区进行就近污水处理并兼顾现存的临近开发的污水处理设施,并回收利用中水用于冲洗厕所、灌溉和清洗等。

土壤侵蚀控制策略

同时减少地表径流并降低土壤侵蚀的风险,尽可能利用可渗透性地表面材料以提高透水率降低对地下水、下游排泄口及相关水文的负面影响。

废弃物管理策略

建立正规的废物收集系统,最后的废物处理场地也应符合一定的环境标准,实施基于废弃物管理等级的管理策略。

黄河两岸保护和培育策略。

尽可能保留生态绿地和湿地,突出生态保护,道路组织和道路断面设计要遵循融合自然和尽可能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使景区交通更具地域景观特色,强化两岸的保护和培育内容。

第十一章 城市风貌控制规划。

第55条 规划目标

镇区空间扩张对古镇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河地区城市风貌规划以 “保护遗址、重塑风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调整结构、完善功能,改善居住、优化环境” 为总体目标。

第56条 规划原则

可操作性:针对古城制定古城风貌保护规划,使该规划具有真正的的可操作性。

超前性:特别针对古城采取积极的保护原则,文物古迹的保护与合理的开发结合,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迹具有的文教功能和旅游功能,为乡镇经济发展创造积极条件。

统一性:根据城镇空间结构布局客观、合理地确定不同的风貌分区,保证城镇空间风貌在总体上协调统一,并针对不同风貌分区制定不同的控制原则。

协调性:注重整体风貌的协调和把握原则,对贵德制定城镇风貌控制的原则上,特别针对古城采取积极的保护原则。

第57条 城市风貌分区。

形成以古城为核心的 “原生态、古朴、自然”、具有高原特色风貌的城镇,保护和恢复古城原有自然古朴的特色历史城市风貌,为了体现新、老结合的城市形象,将城市风貌分为五大风貌控制片区分别是古城风貌控制区、生态风貌控制区、现代商务商业风貌区、特色风貌控制区、一般风貌控制区,根据城市主要功能,辐射其周边区域,对周边建筑和景观风貌进行控制。

以维持古城原风貌为主,形成古镇风貌控制区,使城市的拓展以不影响古城视线、风貌以及功能冲突为目的的空间风貌控制区,古城风貌控制区:以古城遗址为核心的周边辐射区域为重点,古城风貌控制区明确划定为核心区、外围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对建筑风格、色彩、高度等进行严格控制。

以生态保护为主的黄河生态风貌控制区应禁止大规模城市建设,生态风貌控制区:黄河两岸、东、西河两岸范围内,以保护原生态风貌景观特色为主。

现代商务商业风貌区:以县政府为核心的行政办公、商业区域以构建新城形象和城市活力的特色商业氛围为目的的风貌控制区。

特色风貌控制区:以温泉小镇为核心的特色风貌控制区,混合多种风格于其中,构建丰富的休闲活动空间。

一般风貌控制区:处于河西、河东两镇区边缘的片区为一般风貌控制区,以工业用地为主。

第58条 古城风貌控制区风貌控制要求。

以3-4层高度为主,建筑高度:以1-3层建筑为主,古城遗址核心区域以1-2层高度为主,外围区域作为协调区可适当增加建筑高度。

建筑风格:保护历史建筑风貌,民居和商业建筑以当地建筑“庄廓”风格为主,体现和谐、统一的。

西北高原古城风格

建筑色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高原城镇色彩的特点,以暖灰色系偏黄土色为主。

景观风貌:恢复和延续其古城景观风貌,应严格控制其景观界面风貌。

第59条 生态风貌控制区风貌控制要求。

建筑高度:以低密度开发为主,建筑高度不得超过3层。

建筑风格:以商业、旅游服务为主的建筑应以当地建筑风格为主,可适当增加现代建筑风格的材料。

和装饰元素,以体现高原山水建筑的风貌。

以暖灰色系为主,局部可使用冷灰色系,建筑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景观风貌:保护并维护其自然原生态景观风貌,应严格控制其景观界面风貌。

第十二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第60条 规划原则。

根据城市用地规模和布局形态,统筹安排,坚持远近结合、新建改造结合,使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设置布局完善合理。

第61条 规划目标。

扩大供水能力和增设净水设施,满足近、远期城市用水的需要,对水厂进行扩建。

城市供电电网坚持远近结合、新建改造结合,使城市供电电网达到完善合理,并逐步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

在河西、河东增设邮电所,方便居民的对外通信。

新增燃气出配站,提高燃气供应能力。

新增垃圾中转站、邮电所、变电站等设施,积极发展区域集中供热,以减少火炉数量。

环卫站内设中小型垃圾转运站,提高城市防灾应对能力,加强城市防灾建设,随城市建设分期设环卫站,及时运送生活垃圾至垃圾堆场填埋,加强环卫队伍的建设。

污水处理厂分期建设,以满足近远期城市污水处理需要。

第62条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 给排水工程规划

近期24636吨/日,远期41544吨/日,水厂占地面积3公顷,水厂占地面积为4公顷,给水:规划在原有基础上扩建,扩大供水能力,在县城水源地及25村人饮项目购置安装全自动高效净化器等配套设施。

规划总排水量近期为19709吨/日,设施占地1.5公顷,设施占地为1.8公顷,远期为33235吨/日,排水:将原总规污水处理厂设置在新黄河大桥以西。

2 供电设施工程规划。

远期为2.7公顷近期为15万千瓦/日,在河阴区安排两个热力站,在河西区结合居住区建设要安排两个热力站,远期为23万千瓦/日6.9万千瓦/日,远期为15万千瓦/日5.81~116MKCL/时,在河东区安排一个热力站,远期为8.2万千瓦/日,工业用电近期为8万千瓦/日,每个热力站供热面积控制在20万平方米左右,近期为1.5公顷,占地1.2~1.8公顷,铺设热力管网4.5公里,结合总体规划要求,共设置变电所四处,同时在县城内修建换热站一座。

4 燃气设施工程规划。

燃气储备站占地1.5公顷,燃气储备站占地1.7公顷,规划设两个燃气储备站,一个在河东地区,一个在河阴与西河东岸之间的绿化带内,城市燃气负荷近期为4020万立方米/小时,远期为4768立方米/小时。

5 环卫设施工程规划。

结合用地现状和上一轮总体规划,根据新规划预测的未来城镇人口和旅游接待人口,在城区布置五处垃圾转运站,同时,对距县城5.1公里的南塘沟的垃圾填埋场进行扩容升级,提升相应的垃圾处理能力。

6 通信、消防设施工程规划。

通信:根据城市发展,方便居民的对外通信,近期在河西、河阴设邮电所。

消防:在河西、河阴及河东区分别设置三个消防站,每个消防站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配备消防车4~5辆。

第十三章 重大基础设施规划与策略。

第63条 规划原则

根据总体用地布局实施规划原则。

根据贵德区域发展的需要实施规划原则。

根据贵德旅游发展建设的特点,优先考虑旅游功能和旅游发展的需要原则。

根据交通需求确定交通供给,避免重大基础设施超前建设原则。

第64条 规划目标

对县内干线公路、经济干线等主框架公路、农村公路的建设,将贵德县内道路、桥梁枝状建设,以提高为主,以桥梁建设衔接黄河两岸的道路系统,对县乡公路发展的建设方针是从实际出发,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形成真正的城镇道路,将以提高等级、抗灾保通及路面黑色、硬化铺装为重点,提升贵德整体交通通达程度,最终,以河阴东路与河阴西路连接三个乡镇。

在道路选线、断面配置、道路线型、道路设施、桥梁选址、桥梁设计和绿化等方面体现服务旅游发展和优先考虑旅游功能需求。

第65条 旅游交通道路基础设施规划。

表13-1 旅游交通道路基础设施投资表。

工程名称等级计划投资(万元)工程名称等级计划投资(万元)贵德—青海湖公路县级公路91200贵德—坎布拉景区公路乡级公路67200贵德—李家峡(坎布拉)黄河水上航运线河道疏浚4320 黄河旧大桥—阿什贡村黄河湿地公园景区旅游观光道路县级公路5600北滨河路二级主干道2300常牧镇—龙王池景区公路县级公路40800尕让乡—江拉林场景区公路支路12000贵德—直亥景区公路县级公路40000贵德旅游环线26800贵德县纵二路城市主干道2800贵德县纵四路城市主干道2248贵德县纵五路城市主干道2300贵德县纵六路城市主干道2450迎宾东路延伸工程城市主干道1300大十字东路道路工程城市次干道1310吊桥北路二级主干道1500第66条 旅游交通桥梁基础设施规划。

表13-2 旅游交通桥梁基础设施投资表。

工程名称计划总投资(万元)阿什贡黄河大桥3000黄河香雪吊桥1500贵德北海大桥1800黄河市政大桥3500第67条 实施策略。

做好以公路交通路网发展为主的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首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结合贵德旅游发展的实际。

确保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蓄一批,进一步加强贵德全县旅游发展建设中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论证一批、实施一批。

加强道路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设计、招标和施工三个环节的管理工作,确保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坚持项目逐级申报和报批制度,尽力确保建设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严格执行相应道路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加快干线公路、县乡公路和乡村公路建设步伐,提高公路的通达深度和通达质量,用于交通建设,依靠国家支持,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在进一步扩大筹资渠道的同时,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各族群众的积极性。

使交通建设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好道路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

加强运政和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运政和执法监督机制,注重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

强化安全管理,保障运输安全。

青海省贵德城乡旅游发展建设规划。

Guide Urba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lan, Qinghai Province。

1

  • 香港最具特色地点
  • 青岛崂山南线旅游攻略大全
  • 赤山茅山旅游直通车开通
  • 常德旅游不可错过景点大全
  • 新疆旅游攻略旅行须知新疆旅游注意事项
  • 西安青岛
  • 贵州十大最美景点镇远古镇上榜第六佛教名山
  • 长沙自驾游景点推荐春华镇篇景点活动线路
  • 广东梅州五个必须景点千万不要错过
  • 成都旅游频道凤凰网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