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管理单位经营doc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2-24 10:31

旅游景区运营管理方案

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和经营。

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和经营。

旅游景区管理单位经营doc

出卷人:冯洁燕 审核人:金艳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一、填空题:

1、一个有一定吸引力、能够形成规模旅游的旅游景区一般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 、 、、等,3、旅游景点景区门票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成本和成本,旅游景点景区主要采用细分标准和细分方法来细分市场,2、目前。

4、1985年国务院颁布《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将风景名胜区按其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划分为三级,三级指的是 、、。

5、旅游景点景区要了解当前和潜在旅游者的信息,通常要进行营销调研,主要内容涉及5w1h,5w1h指的是、、、 、、。

6、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基本理论有:、、、 、。

7、 旅游景点景区产品开发原则:、、、 、等。

主要表现在针对制定不同等级的门票价格;针对不同 制定不同等级的门票价格,针对制定不同等级的门票价格等,8、 我国目前景点景区门票价格结构是多级制的。

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775-1999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确定,依据、的评价得分,并参考的得分数,二、选择题:。

1、行为科学理论在旅游景区管理中最适合应用的领域是:( )。

A、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管理 B、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C、旅游景区财务管理 D、旅游景区战略管理。

2、旅游景区营销概念有别于一般市场营销概念,主要体现在:( ) A、满足旅游者需要为目的B、将市场需求与旅游资源保护结合起来 C、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一种活动。

3、2003年福建旅游客源市场中,来闽国际游客以( )最多,以国家而言,( )是两个最主要的客源国。

许多学校都开展旅游,A、旅游产品内组合B、旅游产品外组合C、新产品开发,很多旅游景区抓住机遇,这是旅游景点景区()措施,这些产品常包含以下内容:交通接送服务、教师免费或减半收费、在旅游景区内提供中餐、每人提供一瓶矿泉水、景区内各种自费项目享受半价优惠等,A、台港澳市场 B、日本和美国 C、外国人市场D、韩国和加拿大 4、每年春秋季节,对学校开发出春游、秋游组合产品。

A、针对不同市场制定不同等级的门票价格 B、门票价格多级制 C、针对不同支付能力制定不同等级的门票价格 D、针对不同时间制定不同等级的门票价格,这是门票价格()策略,对散客和团体客价格不同,5、我国目前许多景区门票针对儿童、学生、退休人员、残疾人、军人、当地居民等有一定的优惠。

利润为5元,那么每张门票的价格是25元,6、某旅游景区接待一位游客的平均成本为20元,这种旅游景点景区门票定价方法是( ) A、成本导向定价法 B、需求导向定价法。

7、如果一个旅游景区目标客源多而分散,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距离又远,产品宜采用的销售渠道有:( )。

A、间接销售渠道 B、长渠道销售C、宽渠道销售 D、直接销售。

渠道 E、短渠道销售。

8、以下属于我省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有( )。

A、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B、长泰天柱山C、平潭海岛 D、泰宁猫儿山E、福清灵石山F、福州旗山 三、名词解释:。

1、风景名胜区 2、旅游景点景区管理 3、旅游景点景区 4、旅游景点景区产品 四、简答题。

1、旅游景区四级管理体制的依据是什么,2、简述旅游景区产品常用的促销策略,试简要介绍其主要内容。

3、如2003年某旅游景点景区市场统计(如下表)(单位:万人次)。

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按客源来源地和旅游目的归纳出2003年某旅游景区客源市场状况。

标准答案

一、

行为3、固定、变动4、市、县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5、who ——目标市场,when——旅游季节,how——旅游方式,1、旅游吸引物,综合性的旅游设施、服务,what——旅游偏好,固定的地域范围,why ——旅游动机,统一的、讲求效益的管理机构,2、地理,where——客源地构成。

6、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7、市场原则、特色鲜明原则、全局观念原则、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长远目标与现实目标相结合原则,8、不同市场、支付能力、不同时间。

9、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景观质量评价体系、游客意见评价体系 二、。

1、b2、b 3、a、b 4、a5、a、b 6、a7、a、b、c 8、a、b、c、e、f 三、。

应当划为风景名胜区,并对风景名胜区划定了定义,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凡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1985年6月国务院发布《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国家法定的区域概念,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

组织各级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开发、利用、保护旅游资源,调控旅游景点景区的运行机制,将旅游景点景区视为一个开放的完整系统,2、景点景区管理主要是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的方法,创造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旅游者到达旅游目的地之后的重要活动场所,可供游人游览并满足某种旅游经历的空间环境,泛指具有一定自然或人文景观。

旅游景点景区产品策略是旅游景点景区市场营销的核心部分,它是旅游景点景区营销的物质基础,4、旅游景点景区产品是由整个旅游景区内的各个景观及相应配套的服务设施及服务内容组成的,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775-1999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并参考'游客意见评价体系'的得分数,依据'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景观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级旅游区(点),《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为四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确定。

2、广告 如:大众传媒广告、户外广告、自办宣传广告等。

营业推广:针对旅游者的促销常用的方法有:赠送纪念品、赠送旅游景区风情画册、赠送折价券、减价、进行抽奖等。

针对中间商的促销常用的方法有:批量折扣、现金折扣、联营促销和提供宣传画册、音像制品等。

针对销售人员的促销常用的方法有:推销提成、推销竞赛、推销佣金等。

艺术作品(邀请作家和艺术家深入景区,体验生活以景区为背景创作作品,节庆活动,以此来推动旅游景区的社会影响力,体育娱乐活动,旅游景点景区产品常用的促销策略,公关与宣传:主题活动,把他们的感受写成文艺作品、拍成电影、电视片,),旅行尝试,直接营销:人员推销,电子销售,一级市场(国内)人数为51.9万,占69%。

二级市场(港澳台)人数为15.1万,占20%。

3、按地理细分

三级市场(外国人及海外华侨)人数为802万,占11%。

占52% 度假旅游人数13.1万,占17% 探亲访友旅游人数10.5万,观光旅游人数为39万,占14%。

占10% 商务旅游人数为5.2万,按旅游行为细分文化交流旅游人数7.4万,占7%。

篇二: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模式探究。

2012-2013第一学期《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

结业论文

任课老师:李娴

学生:郝璐

学号:201001070226。

时间:2012.12.28。

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模式探究。

摘要:本文从对风景区的特殊性以及两种经营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出发,提出当前我国风景旅游区的改革路径:明晰产权,加强公私合作,合理利用政府和的优势,并建立健全旅游立法体系,走法制化管理道路。

关键词:风景旅游区 特殊性 经营管理模式。

主张对旅游资源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有效保护旅游景区公共资源(主要是风景资源、生态资源与文物资源)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旅游景区经营管理的新模式,旅游区管理机构虽然既有保护的职能,在利用中促进保护,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蓬勃红火的旅游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当前市场的背景下,也包括对这些公共资源的有效保护,旅游景区经营是,这一概念既包括对这些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旅游正在悄然兴起并迅猛发展,旅游正在悄然兴起并迅猛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景区经营具有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利用与保护互为依托,即旅游景区如何吸引游客、如何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如何实施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蓬勃红火的旅游背后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不能过度保护,又要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因此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成为各大风景旅游区的改革方向,并且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风景旅游区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在引进市场化机制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既要适度保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日趋增长,通过调动旅游景区相关投入要素,对其合理利用并追求效率最大化的营销、管理与服务,我国的风景旅游区却仍然延续着计划经济的模式,旅游,也不能过度开发,又有组织生产、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能,成了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从市场的角度看,事企不分而导致了诸多弊端,机构臃肿等,还有,同时,旅游业也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同时,大部分还属于事业性质,纯属公益事业,经费靠财政拨款,但因政企不分,如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低下,我们认为,共同促进。

风景旅游区的特殊性

1、风景旅游区资源是拥挤俱乐部产品。

这种产品可以适应从纯公共产品到私人产品之间的连续体上的任意一点,它的核心概念就是拥挤,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堪南(James Buchannan)在1965年发表的《关于俱乐部的经济》一文中,提出了俱乐部产品。

风景旅游区资源就属于此种产品,旅游者只要买到了门票就可以拥有参观游览的权利,并且其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不其他人参观游览,但如果旅游者人数超过了景区容量,就会出现拥挤,并影响其消费满足。

这使得风景旅游区资源兼有纯公共产品和纯私人产品的性质,它们由许多人同时消费,并不断趋近于容量约束范围;超过该约束后,该产品的消费就变得拥挤了,但总存在一些排他技术使得向旅游者收费成为可能,风景旅游区资源就是这样一种存在最佳规模的产品,其产品的实物规模和消费者的人数规模有一个最佳的搭配,这类产品实质上可以实现生产者排他的,但不容易实现消费者排他,而且生产者排他的成本比较低。

布堪南在其文中还提到,要有一个最佳的搭配,俱乐部成员必须可以自由流动,且俱乐部拥有自主决策权,这一理论突破了公共产品由政府供给的单一模式,为公私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2、风景旅游区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旅游资源,除人工可以栽培与繁殖的动植物外,可以说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将不复拥有,例如地面上的古建筑等,总是会一天比一天少下去.,有600多年的噶丹寺,是西藏拉萨著名的三大寺之一,1969年被毁为平地,泉城济南,过去那种“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美好景象,由于对水源地缺乏保护,已不复存在,至连著名的趵突泉、珍珠泉,也濒临断水的危险。

旅游资源的这种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其实施保护的重要性,巨大的需求对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可能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但同时对旅游资源也可能是一股无法估量的潜在破坏力。

3、风景旅游区系统的复杂性

风景旅游区系统是围绕旅游主体(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产品系统及其支持系统,就其产品系统而言,包括资源吸引物,人造吸引物及旅游基础设施,其中资源吸引物是旅游产,风景旅游区是介于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之间的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

品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林木、动物、河流、文物古迹等构成,分别归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管理,并以此为基点,形成以吃、住、行、游、购、娱为基本环节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旅游产品的提供还要得到当地社区各个部门及政策环境的支持,只有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及社会手段,去引导、指导旅游企业健康正常的经营,才能真正实现景区的全面持续发展。

现有风景旅游区经营管理模式简述。

1、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部门利益、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难以协调,我国的土地及其分布其间的风景名胜、文物、森林资源名义上归国家所有,但实际上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能出面操作,国家直接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国家集风景旅游区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于一身,景区的管理、保护和开发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景区的门票及其他旅游项目由国家定价(一般定价很低),收入上缴国家,这种模式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保护遗产、体现社会公共利益、资源整合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一方面,景区的经营者没有自主经营的权力,也不承担盈亏的后果,基本不按市场经营,效率低下,从而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其经济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在同一景区内,建设、文物、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插手管理,严重阻碍了风景旅游区的健康发展,但从实践中看,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2、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

市场化经营管理模式就是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真正把风景区作为一项产业来对待,将其作为独立的主体推向市场。

存在的市场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项目的形式招商引资,由多个投资主体进入景区行使经营权;另一种方式是垄断经营权,以一家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垄断经营,由于政企职能分开,产权比较明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旅游业是以持续为目标,需要经营者将经济、和环境效益结合起来考虑,而企业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环境效益,此外,景区资源的交易,除面临旅游价值核算的难题外,还面临着一些。

政策上的禁区和限制,因此,鉴于风景旅游区资源的惟一性、脆弱性等特点,以及相关政策滞后等原因,对这种做法必须慎重。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多头管理,多重目标

自然文化遗产的管理体制具有管理多重目标性、企业化经营和不同的程度的多重管理等三个明显特征,而多重管理加剧了这种矛盾,目前我国旅游景区的宏观管理格局是政出多门、体制混乱,现行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是多重目标与企业化经营之间的矛盾,例如。

如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或管理局)、文物管理委员会(或文管所)等,有的代表政府管理区域内的民政事务,统一实施管理权,必要时成立了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又有组织生产、发展经济、解决就业和社区管理的职责,我国的旅游景区分别隶属多达12个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分别由各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各类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资源仍分别归建设、林业、环保、文化、文物、宗教、海洋、地质、旅游等部门行使管理权,我国风景名胜资源和文物资源的管理权由各级、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行使,本身既有保护的职能,确定开发利用方针,审核有关开发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和方案,并按其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地域范围等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县级,这些景区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根据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文物保护单位,制定和审批保护和发展规划并监督其实施,作为国家资源所有者代表。

2、机制落后,观念保守

在观念上自然是保守的,不能严格按企业来要求,很多不应该作为企业的,但在机制上又是落后的,我国旅游景区微观主体机制落后,观念保守,也有的明确是企业,现在造成的情况是不伦不类,尤其是一些大的山岳型景区都是这样的体制,风景名胜区、文物点、博物馆等,有些是社会公益事业,因为财力不足,进行企业化运作,但又赋予一定的政府职能。

3、秩序混乱,服务较差

篇三: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

1 范围

丽江高原红旅游服务公司作为景区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实施部门,对高原红公司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做出指导性的规范,有必要不断加强对本公司旅游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负有安全生产职责,事故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随着玉龙雪山旅游景区的发展。

适用于旅游景区管理机构、各生产经营单位、公共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为使丽江高原红旅游服务公司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风景名胜区条例》、《云南省旅游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3 方针

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4 细则

要保证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4.1 旅游景区必须正确处理保证安全与经营效益的关系,各项设备、设施符合安全管理的要求,在安全与效益发生矛盾时,不能为了赶任务、追效益而置安全于不顾,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发现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消除。

4.2 旅游景区安全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综合监管、行业监管、专项监管三结合的监管模式。

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配备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监督检查工作,4.3 旅游景区应当根据本单位经营活动的特点,确保旅游安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设施、设备。

4.4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是旅游景区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筹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4.4.1 贯彻国家和北京市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相关规定,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4.4.2 组织制定本景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4.3 保证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配备必要、有效的安全保障设施。

4.4.4 定期研究本景区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4.4.5 组织制定并实施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4.4.6 负责调查、处理本景区内发生的安全事故。

4.4.7 按规定及时、如实地向有关部门报告各类旅游突发事件。

4.4.8 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其他安全管理职责。

5 旅游景区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管理机构是旅游景区依法设置的专职安全管理的内设机构,是旅游景区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工作的助手,其工作人员都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职责是:,是法律法规对企业安全要求的执行人,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是法律赋予的职责和其应尽的义务,其职责是根据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要求而综合制定的。

5.1 接受旅游、公安、消防、卫生、安全生产、质量监督等行政管理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对景区安全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5.2 建立并完善本景区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5.3 建立并落实本景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定期研究本景区的安全管理工作,及时通报有关工作信息,5.4 建立本景区的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5.5 建立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消除本景区各类安全隐患,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演练,新聘员工应当接受安全教育培训,5.6 建立安全教育制度。

5.7 从事法律、法规规定的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当经过专业主管部门的培训和考核,取得合格证方可上岗。

5.8 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其他安全管理职责。

6 建立安全管理例会制度。

旅游景区要形成定期研究各种安全问题的机制,建立旅游景区内部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安全管理例会是指以安全为主要内容定期召开的会议,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同时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要及时检查验收,将旅游景区的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以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的形式,认真组织研究,听取安全工作汇报,对发现的各种安全问题。

7 建立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利用现有条件和科学手段加以控制和预防,找出可能引发事故的部位,7.1 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是指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

旅游景区主要负责人应当组织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或者事故隐患指定专人负责消除,达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找出容易发生事故的领域和环节,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7.2 旅游景区是区域安全的责任主体,应当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研究,难以及时消除的,根据各类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分析和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实现安全的目的,以免对人身财产造成损害。

8 建立游览安全管理制度。

8.1 按照《旅游管理条例》的规定和景区规划容量的测算,将游客数量控制在最佳接待容量之内。

8.2 完善景区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工作人员规范操作规程。

8.3 在景区内重点部位和危险地域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8.4 在节假日、黄金周等重点时期设立景区游客安全疏导缓冲区。

8.5 禁止游客在未开发或无安全保障的地域开展旅游活动。

8.6 景区安保人员要加强景区内巡视,禁止游商尾随游客兜售商品,保证景区内良好的游览秩序,9 建立安全信息发布制度。

9.1 通过有线广播、安全须知、宣传手册等形式,及时发布地质灾害、天气变化、洪涝汛情、交通路况、治安形势、流行疫情预防等安全警示信息以及游览安全提示信息。

9.2 根据消防、用电以及道路交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景区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采取安全措施。

9.3 完善景区的解说系统,在有条件的区域建设无障碍游览通道。

9.4 景区内的施工现场应当设置易于识别的安全提示标志。

9.5 非游泳区、非滑冰区、防火区、禁烟区等区域应当设置明显的禁止标志。

10 旅游景区应当建立安全用电管理制度,严禁违章用电。

10.1 景区用电装置和材料应当符合国家规定,配电装置的清扫和检修应当按照《用电单位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的相关规定执行。

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10.2 景区安装或者移动电器设备。

10.3 景区内重点用电设备应当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对该类装置的拆卸和移动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执行,11 建立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游览工具的驾驶员应当经过专业技能培训,11.1 游览线路的规划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道路交通条件,运营中的游览工具须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景区内夜间游览区域应当配备数量充足、功能有效的照明设备。

12 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2.1 保持消防通道畅通,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组织检查。

12.2 建立义务消防队伍,定期组织所属员工的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

12.3 加强景区内建筑物消防安全管理,动火、用电应当按照《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的相关规定执行,禁止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堆存易燃、易爆物品。

12.4 有森林资源覆盖的景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专项消防管理。

12.5 景区餐饮场所内灭火器材配置点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在厨房操作间、燃气调压室等重点部位应当设置可燃气体报警探测器。

12.6 景区停车场应当配备专用灭火器材。

13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游览活动的有序进行。

每日设备运行前,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13.1 景区内的特种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定期维护保养工作。

13.2 景区内各类游乐项目的运营场所应当公示安全须知,对游客进行安全知识讲解和安全事项说明,并配备相关人员具体指导、帮助游客正确使用游乐设施,严禁超员运营。

13.3 旅游景区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劝阻游客的各种不安全行为。

13.4 在景区内开展的攀岩、冲浪、漂流、骑马、拓展、蹦极、速降等特种旅游项目,应当制定内容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提示手册。

13.5 景区内的制高点和高层建筑设施应当安装避雷、防雷设备,并在每年雷雨季节之前进行检测和全面维护。

13.6 景区应当向参与特种旅游项目的游客推荐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13.7 景区装置的电视监控系统应当符合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

14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制度。

景区内生产和销售食品,应当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餐具、饮具、酒具等器皿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餐饮场所工作人员应当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

15 建立安全环境监控制度。

景区内环境噪声应当严格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的规定,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做好防疫警示等安全防范措施,空气质量应当严格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规定,在突发疫情期间,为游客创造安全的公共环境,景区讲解员及导游人员不得使用扩音设备进行讲解。

16 建立大型活动风险管理制度。

制定大型活动的安全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旅游景区举办大型活动前严格履行申报审批手续,主动接受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安全检查,坚持“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进行事前风险评估。

17 建立应急预案制度。

有效开展救援行动,救援人员能够按照景区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启动救援机制,17.1 根据各类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突发意外事件后。

17.2 根据本景区内易发事故的特点建立消防、用电、交通、自然灾害事故的应急预案,预案内容应当包括应急救援组织、危险目标、启动程序、处理与救援程序、紧急处理措施等部分。

17.3 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每半年至少演练1次,并做好记录。

18 建立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景区应当按照国务院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及《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规定》,安全事故发生后,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部门报告。

19 建立安全管理档案制度。

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应当与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管理协议,旅游景区对各承租单位的安全工作统一协调、管理,旅游景区将经营场所或大型娱乐项目出租或承包的。

20 健全完善医疗救援机制。

旅游景区内设置医疗急救中心,各经营单位设立医务室,配备专业救护人员及急救车、急救箱、担架、医用氧等设施设备,对外公示救援联系方式。

21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

《森林防火条例》

《风景名胜区条例》

《云南省旅游管理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用电单位电气安全工作规程》。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DB11/384)。

旅游景区 单位 经营 管理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旅游景区经营模式。

1

  • 海南景点旅游心得感想
  • 云南旅游最佳路线云南自由攻略花费分享
  • 南非旅游十个理由
  • 那些适合情侣旅游十三个地方单身狗慎入
  • 亚洲十条重要大河
  • 迪拜旅游业概况
  • 白羊风景区
  • 河南旅游景点大全排名
  • 英国购物攻略全球LV便宜地方组图
  • 如何申请澳大利亚留学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