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旅游业发展十三规划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3-06 09:59

武汉旅游政策

一、“十二五”旅游业发展回顾

旅游业在美化城市景观、保护城市生态、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休闲功能、提高居民幸福感和自豪感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深入人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旅游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通过创建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和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十二五”时期,武汉市旅游项目投资多元化,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同时,宜游、宜居环境明显改善,宜业氛围日益浓厚。

武汉市旅游业发展十三规划

旅游公共服务不断健全,2.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

在武汉火车站和黄鹤楼景区建成市级旅游集散中心2个,建成旅游公共导向标示牌1000余块,天河机场、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武汉火车站、市民之家分别建成市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5个,共完成了全市826座公共厕所的旅游标准化改造,全市已建和在建汽车露营地13家,在客流聚集的旅游景区、商业街区设立了区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14家,5年内全市共投入财政建设资金2100余万元,黄陂区建设区级集散中心1个,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全市组建了旅游咨询、导游服务与旅游宣传推广三大中心体系及导游礼仪队等专业队伍,其中旅游行车导向牌800余块,行人指示牌200余块,新改、扩、建66座旅游星级厕所,其中四星级以上3家,首批评定等级的有6家。

城市旅游大格局已初步构建,3.全市特色旅游产品不断丰富。

以黄陂区乡村休闲游为代表的农业生态观光游系列产品不断涌现,以观光、文化、娱乐、商贸、购物、节事等为主题的城市旅游系列产品开发,园博会、汉秀剧场、电影主题公园、华侨城欢乐谷、极地海洋世界、武汉新科技馆重大旅游项目相继开业,国博中心、WTA国际网球馆等一批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城市大型综合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水上游产品深受游客欢迎,长江游船和东湖游船实现常态化经营,以楚河汉街、户部巷风情一条街、汉口新天地、武昌昙华林等为代表的旅游特色街区逐步兴起,两江四岸景观亮化、沿岸环境整治以及大型实景演出等项目顺利推进,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旅游内涵,以樱花、梅花、荷花、桂花和杜鹃花等五大品种为主体的“赏花游”旅游产品日趋成熟,实现了由旅游过境城市向“都市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转变,启动了以江汉朝宗景区为核心的两江四岸景观与旅游功能提升工程。

4.智慧旅游和旅游标准化双试点成效显著,在全国名列前茅。

国家旅游局确定我市为智慧旅游和旅游标准化双试点城市,2015年, 国家旅游局批准在汉设立全国旅游标准化推广基地,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称号,《武汉研学旅游标准》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全市已建立智慧旅游平台,组织推广了8项地方特色标准,14项市级地方标准,编制完成了3项省级地方标准,武汉市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创建坚持“顶层构架、条块结合、城区联动、示范引领”的总体思路,虚拟景区旅游平台,开发建设了城市旅游导览平台,上线运行了武汉智慧旅游移动客户端、团队出行服务系统,全市智慧旅游体验中心、监控中心等项目稳步推进,全市主要景区、高星级宾馆基本实现WIFI覆盖,升级了武汉旅游政务网,大武汉旅游年卡发行量超过30万张,我市以终期评分全国第一、创建效应全国最优的成绩,涌现出大中华酒楼、欢乐谷等一大批示范企业,2014年,“十二五”期间,初步实现了一卡通,同时。

5.行业管理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全市旅游市场秩序井然。

推选出30位武汉旅游行业先进模范人物,评选推荐精品旅游线路产品,面向社会海选游客担任“武汉文明旅游形象大使”,开办市民旅游学校和旅游“大讲堂”,修订完善了《武汉市旅游条例》,鼓励游客通过参加文明旅游、景区义务清洁、文明旅游宣传,结合旅游发展和行业管理实际,创新成立了由骨干旅行社和重点景区组成的“文明旅游银行”,探索实施了“广告信息监控、协会倡议价格、畅通投诉渠道、实行约谈警告、专人随团暗访、旅游质量公告”的“六步法”市场监管,有力促进了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将事后查处变成事前监督,弥补了法律空白,采取以赛代训、星级导游员评定等形式,实施“红黑榜”公布等措施,有效预防了价格欺诈、零负团费等案件的发生,深入贯彻实施《旅游法》,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树立和展示良好的行业形象,形成了行业“讲文明、存文明、奖文明”的良好风气,开展“武汉旅游风尚人物”评选。

6.城市旅游形象营销持续强化,大武汉旅游影响力逐年提升。

《大江大湖大武汉》旅游宣传片在2014年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获评首届全球“最美旅游视频奖”,武汉相继开通了巴黎、旧金山、莫斯科、黄金海岸、罗马5条洲际直达航线,围绕“大江大湖大武汉”城市旅游形象,策划推出了1部主题旅游宣传片、3首城市旅游歌曲、12类25种旅游宣传资料,“武汉新花城”主题营销及2015年“中国旅游日”主会场启动仪式极大地提升了武汉旅游的影响力,赴国内外100余个城市/地区举办了200批次的旅游专题推介会,依托高铁线和37条国际直航航线,迈出了宣传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并通过环法自驾开展武汉主题旅游推介活动,接待了400余批次旅行商来汉考察,先后在法国巴黎、澳大利亚黄金海岸、新加坡三地设立了武汉旅游海外推广中心,借此开辟国际旅游新渠道,坚持“两线并举”,积极“走出去”和“请进来”,“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了一整套旅游营销体系。

(二)成效评估

除A级景区数量、旅游上市企业外,2015年A级景区实际数量相应下调,《武汉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了23项旅游业发展评价指标,因多家4A级景区合并成功申报5A级景区,列入十二五规划的60余个重点项目中有22个未能落实,导致高星级饭店数量增长缓慢,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乏力,近年来公务消费的明显缩减及经济新常态下社会住宿业对星级饭店申报热情的减退与主动退出,受近年来全球经济低迷以及我国入境市场整体下滑的影响,由于受到项目用地政策限制,其它指标全部完成,其中,此外。

(三)主要问题

1.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仍需逐步优化。

尤其是旅游用地审批严重制约了重大旅游项目的落地,武汉市大部分旅游资源分属不同部门和单位管理,组建一个强有力的旅游行业综合协调机构已经刻不容缓,从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来看,这对旅游资源整合、旅游精品打造、产业扶持以及产业发展环境营造等形成诸多阻碍,目前,目前旅游局的组织协调难度巨大。

2.旅游公共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城市旅游活动及旅游企业经营产生了明显影响,城市建设规划欠缺从“大旅游”角度来统筹交通规划、城市景观塑造等,局部地区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同期建设及汽车保有量激增导致了交通拥堵频发,“十二五”期间,影响了居民出行和游客参观,武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导致城市旅游交通不顺、城市景观与旅游氛围不协调、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

3.产品创新偏弱,缺乏世界级旅游精品。

体验型旅游产品不足,传统观光型产品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特色不亮,难以让游客真切地感受到都市旅游的特色和魅力,产品多而不大、散而不聚,目前武汉市旅游多以观光旅游为主,服务品质尚不能较好地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旅游项目缺乏精细化管理,同时。

4.市场开放度不高,入境旅游有待提升。

但是政策效应尚未充分展现,2014年武汉市成功获批72小时落地免签优惠政策,城市旅游整体氛围还不浓厚,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旅游影响力仍显不足,境外市场尚未真正打开,武汉市相继建成的楚河汉街、汉秀剧场、万达电影乐园等旅游项目堪称世界一流,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双轮驱动”的良性互动局面未真正形成,但缺乏有效的对外宣传促销。

5.企业创新不足,应对新业态及新技术滞后。

产业技术创新与全国同类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的旅游企业集团化程度不高,本土旅游企业的外向度不高,全市旅游产业对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的拉动偏弱,目前在武汉旅游市场上仍缺乏具有全局标杆引领意义的大型龙头企业,现代新技术在旅游业中的扩散效应不明显,市场主体创新力有待激活,整体效益偏低。

二、“十三五”旅游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1.政策机遇:国家大力扶持旅游业正在营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及国家休闲旅游示范城市的获批将进一步助推武汉旅游在更高平台上高水准发展,旅游统计改革工作逐步开展、旅游改革试验区、全域旅游示范、精准扶贫等为旅游业发挥引擎作用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武汉正在积极向国家中心城市升级版的目标奋进,《旅游法》、《国民休闲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一路一带”重大战略构想已经开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篇章,此外。

2.市场机遇:经济新常态内需消费增长为旅游转型带来发展机遇。

国内旅游呈现消费人次和消费支出都明显增加的趋势,旅游内需消费不断增长,中国正在从入境旅游目的地向目的地与客源地共赢的方向转变,经济新常态下,旅游业面临转型发展黄金期。

3.产业机遇: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加速城市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工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康养旅游、旅游演艺、旅游电子商务、影视旅游、内陆游艇、旅游装备制造等发展迅猛,武汉市房车旅游、邮轮游艇、户外旅游装备、低空飞行、露营探险、体育赛事旅游、珠宝购鉴等旅游新业态将迎来新一轮突飞猛进的发展机遇,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产业融合正在向农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广泛渗透。

(二)面临挑战

1.发展思路调整:传统旅游发展思路应对经济新常态的适应性滞后。

未来旅游企业需要向服务大众旅游消费市场转型,短期内企业面临调整发展战略的挑战,传统公务旅游消费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减速度、调结构、上台阶成为新的战略取向,旅游业转型升级将遵循:从规模导向到品质导向发展思路的调整、从硬件设施建设到软件服务品质的转变,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2.区域竞争加剧:旅游竞争合作不断深化,武汉旅游需要重新定位。

武汉、长沙、南昌等长江城市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京广高铁形成更为紧密的战略联盟,武汉需要找准自身在全国旅游中的定位,武汉正在成为“中三角”联盟龙头,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的实施,构建交通互联、信息互通、资源互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节庆互动的区域一体化旅游合作机制,以探索弯道超越的发展路径。

3.消费需求转变:散客旅游对产业转型及行业管理模式提出新挑战。

急需完善旅游标准体系、旅游行业诚信体系、旅游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旅游市场经营与行业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旅游消费呈现散客化、个性化、网络化等趋势,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行业统计数据采集与分析、智能化游客流监控、旅游灾害预警与应急等技术未来将会有新的大发展,政府市场监管难度日趋加大。

三、旅游发展战略与定位

(一)指导思想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促进武汉都市旅游发展,以开放合作为路径,以建设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和中部现代服务中心为支点,在新常态背景下,以产业融合为驱动,以打造世界知名滨水旅游名城为引领,以实施“一带一路”、长江黄金旅游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战略为抓手,将武汉市打造成长江黄金旅游带的脊梁。

(二)发展战略

1.融合创新战略

让创新在旅游全行业蔚然成风,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业态创新,推动旅游行业“互联网+”计划,让创新贯穿武汉旅游发展主线,发展分享经济,大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施“旅游+”引领的全域旅游,构建滨江滨湖与环城市圈旅游产业聚集区,实施旅游大数据战略,实施网络强旅战略。

2.生态文明战略

发展绿色旅游,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都市旅游新格局,有效保护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坚定走产业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推进“美丽中国”与“健康中国”建设。

3.合作开放战略

不断加大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旅游合作与开放,以旅游软实力扩大武汉市的合作半径与全球影响力,以旅游为窗口加大武汉市与国际友好城市之间的互动交流。

4.协调发展战略

同时赢得国际与国内两大旅游市场攻坚战的胜利,周边地区与全国市场兼顾,国内旅游兼顾组团送出去与地接迎进来两大方面的平衡,产业规模发展与品质提升相结合,国际与国内双管齐下。

(三)目标定位

武汉市旅游的发展将从全球、全国和区域等不同层面寻找定位,最终实现武汉旅游从全国旅游目的地向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水旅游休闲特色目的地的转型升级。

1.区域定位

完善以智慧旅游为引领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将两江四岸旅游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的大型旅游项目,(1)打造世界知名滨水旅游休闲名城:凭借滨江滨湖自然山水及城市人文,按照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创建标准,真正将武汉打造成特色鲜明的世界级滨水旅游名城和独具吸引力的全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借鉴国际著名水城、江城、湖城的成功经验,推进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

重点建设旅游公共服务、旅游特色产品、旅游交通及城市休闲品牌等四大体系,将武汉真正建设成为在旅游产业转型、新业态及产品创新、综合效益与影响力等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的国家级旅游中心城市,不断放大旅游对服务业的带动功能,大力提升武汉市交通枢纽的旅游集散功能,强化旅游要素集聚功能以及行业服务、管理和产业创新中心功能,(2)基本建成国家旅游中心城市:全面对接武汉市建设全国中心城市的“经济、民生、城市”三个升级与服务业倍增计划,通过交通枢纽、产业聚集、产业创新、区域协作等四大中心的支撑。

在长江中游聚集旅游人气,开展“长江旅游丝路行”市场推广,促进长江黄金旅游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发展游轮旅游,使武汉市真正成为21世纪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旅游区域联合体――长江黄金旅游带的脊梁,(3)构建长江黄金旅游带的脊梁:通过产品互推、客源互送,在中三角形成大旅游、大市场、大客源的格局,将武汉建成为华中自驾中心、国家级房车母港、长江三峡游新起点。

2.产业定位

加强旅游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及市民生活的全方位融合与渗透,以旅游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增添市民生活幸福感,实现旅游业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旅游在市民生活消费中的比重,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处处皆可游、人人皆导游的开放大景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壮大产业规模,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游客对武汉旅游的关注度、满意度和重游率,有效提升武汉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通过旅游发展促进就业与精准扶贫,完善城市旅游功能,以全域旅游的战略视角,创新旅游宣传营销,整合旅游资源。

(四)发展目标

1.产业经济目标

(1)产业目标

并推动酒店在智慧运营方面升级上档次,产业投资:细化旅游业升级计划配套政策,充分激发旅游及相关企业主体的创新活力,着力打造 “江汉朝宗”5A级旅游区,推动奖励、补贴、土地、金融等政策的落地实施,推出2~3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主题酒店,实现全市旅游业引资800亿元的目标。

产业竞争力:百强旅游企业达到10家。

行业管理能力:积极推行旅行社诚信等级评定、旅行社产品等级评定,完善旅行社满意度调查基础上创新旅游发展评价报告体系。

全面推进团队服务管理、旅游团队电子行程单、全国旅游保险报送三大系统的无缝对接,规范旅游市场行为,开展品质旅游产品、十佳旅游企业、十佳旅游商品、星级导游员评选等活动,有效采集行业一手数据,切实提升行业科学决策能力水平,树立数字化管理理念,正确引导社会消费,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引入“互联网+质量监管”的新技术。

(2)经济目标

年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0亿美元,年国内旅游收入达到3000亿元,年接待国内游客达到3亿人次,实现年接待入境游客达到300万人次(年均增幅为8%),市场规模:到“十三五”期末。

丰富相应的旅游精品与品牌,打造全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世界旅游名城,市场品牌:提升“大江大湖大武汉”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2.社会发展目标

(1)旅游消费

夯实旅游业发展的市场消费基础,引导理性消费与文明旅游,落实《国民休闲纲要》,增加服务功能,使旅游成为城市文明的最直观载体,进一步加强市民文明旅游教育,积极推动“全民旅游计划”。

(2)旅游就业

通过旅游业促进社会就业与全民创业氛围,全市与旅游相关的就业人数达到80万,造福全社会,让旅游惠及民生,“十三五”期末。

四、“十三五”重点任务

(一)构建“1141”空间布局。

重点打造武汉城市核心区世界级的旅游吸引物,推进都市旅游产业集聚区,实现从都市观光向都市休闲、生态度假功能逐步转变,依托沿江、环湖点线面结合的旅游吸引物网络,加快发展武汉环城游憩带中的休闲度假产品,实现对武汉城市圈周边景区的辐射和带动,全面构建“一心一轴、四区一带”的总体格局(1141)。

1.一心

重点打造江汉朝宗旅游区,即武汉市都市旅游的核心――江汉朝宗-两江四岸文化旅游区,积极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一批旅游精品,最终建成独具武汉江城特色、国际影响远播的滨江都市旅游区,展开综合整治,完善旅游功能,使之成为武汉城市最亮丽的名片,整合相关资源,持续提升黄鹤楼5A级景区的发展潜力。

2.一轴

将高铁游客引向武汉城市中心腹地―江汉朝宗文化旅游区,以武汉为中心,将高铁武汉站建设成为武汉旅游东部新门户,在空间上贯穿汉南五湖―四新国博―二江四岸―天兴洲―黄陂府河(长江旅游新港)―青山新江滩,谋划青山滨江商务区和长江汉江两江游线对接,向长江上下游延伸,最终对接长江黄金旅游带,即沿江旅游发展轴。

3.四区

即 “楚韵东湖”旅游集聚区、“传奇木兰”旅游集聚区、“创意光谷”旅游聚集区、“泛金银湖”旅游集聚区等四大核心区域和产业聚集组团,以此全面构建起江城武汉的大都市旅游发展新格局。

建成为世界级都市内湖休闲旅游示范区,(1)“楚韵东湖”旅游集聚区:以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为核心,以武昌六湖联通生态水网工程为契机,瞄准国际梦幻水城、中国欢乐动感水都、华中都市休闲港湾、武汉运动健身水岸目标打造,依托楚河汉街中央商务旅游区。

(2)“传奇木兰”旅游集聚区:以黄陂区国家5A级景区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核心,覆盖黄陂北部的木兰生态景区群,以木兰文化为主线,将其打造成为武汉北部郊野观光休闲旅游的首选目的地,进一步以优美山水生态为背景,以乡村旅游为载体。

(3)“创意光谷”旅游聚集区:武汉光谷片区高校林立,是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区所在地,重点发展以山水生态休闲、科技创业与文体创意融合为特色的都市创意休闲旅游区,本区北接东湖、南湖,发展空间巨大,该区域“十三五”期间将与大武汉“创谷计划”对接,自然生态资源优越,聚集了全世界最多的在校大学生,南临汤逊湖。

打造国际水准的山水园林主题旅游区,(4)“泛金银湖”旅游集聚区:以园博会主题园区为核心,形成中国以园博会主题和湖泊生态景观为特色的城市休闲度假和自驾游集聚区域,整合开发天河机场临空经济区、极地海洋世界、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周边旅游产品。

4.一带

未来将与中心城区联动,由环绕中心城区成圈带状分布的多旅游节点所构成的环城休闲度假旅游带,重点发展近郊休闲和生态度假,主打美丽乡村、湖泊和森林产品,主要满足市民休闲度假需求并兼顾外来旅游市场,延伸开发历史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养老养生旅游、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等,促进城市旅游休闲功能的不断完善。

5.全域

以青山红钢城为中心开发红房子工业遗产项目,以知音文化和长江文化为主题的“长江第一实景演艺秀”、 西北湖文体旅休闲圈、天兴洲生态旅游区、江汉朝宗5A级旅游景区等重点项目,打造集都市景观、都市休闲购物、都市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休闲文化旅游区,将大东湖地区打造成为都市山水生态休闲、科教旅游的滨水旅游区,(1)中心城区:未来将以黄鹤楼―首义文化区、老武昌城、户部巷、昙华林、龟山、古琴台―月湖、归元寺、江汉关以及具有浓郁历史特色的滨江街区等为吸引物,以武钢工业资源为载体开发钢铁工业旅游,以东湖、省博物馆、楚河汉街及环湖旅游产品为吸引物,并向东扩延伸开发青山古镇,以园博会址、武汉极地海洋世界等为核心吸引物和集散中心,江汉区重点建设,整合开发两江四岸。

(2)新城区――黄陂区。

应进一步巩固木兰文化旅游品牌,将木兰生态旅游区建设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总体定位为“木兰故里、休闲之都”综合性休闲旅游目的地,以木兰生态文化旅游、环木兰湖骑行徒步大会、华中自驾大本营(天河)、天河航空小镇、盘龙城文化旅游、长江旅游新港及汉口北商贸休闲游、四季赏花游、农业观光与乡村休闲游为重点产品。

(3)新城区――蔡甸区。

传承和提升知音文化品牌,总体定位为“知音故里、莲花水乡”,以沉湖湿地生态旅游区、两山一河(嵩阳山、九真山、索子长河)生态旅游区、知音湖旅游区为主体,重点建设后官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4)新城区――江夏区。

重点打造梁子湖国家级度假区、江夏旅游集散中心、武汉花博会、熏香悦花卉世界、五里界乡村休闲度假区、江夏(大花山)生态体育公园、湖泗瓷窑址文化博物馆、小朱湾特色乡村、斧头湖赏荷观鸟等旅游产品,大力发展赏花休闲、湖滨度假、徒步骑行、历史探访、乡村体验等旅游新业态,以中山舰旅游区为特色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总体定位为“生态江夏,打造都市近郊赏花综合游憩目的地,花木之乡”,积极构建“一心、四带、七区、八线”的空间布局。

(5)新城区――新洲区。

以东北部问津文化生态旅游区、西北部赏花休闲旅游区、南部滨江滨湖旅游区为三大重点发展区域,以东西向的问津文化生态轴和南北向乡村赏花轴为发展方向,重点打造涨渡湖湿地公园、陶家大湖、华中影视城、海棠农庄等生态湿地和休闲旅游产品,西北部主要依托现有赏花资源和民俗文化,南部依托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按4A级标准打造紫薇都市田园和凤凰寨民俗文化博览园等景区,问津新洲”,建设五区(问津书院景区、道观河景区、城楼寨景区、少潭河景区、将军山景区)及红色旅游线景观节点,以问津文化为引领,发展乡村休闲游,东北部以红色旅游线路为纽带,构建以新洲城区为中心,形成“一心二轴三区”全域旅游新格局,总体定位为“佛儒灵动。

(6)新城区――东西湖区。

构建东西湖生态休闲旅游区,以亲水、休闲为主线,未来五年以发展高端临空旅游、水上度假为主,依托湖光水色,总体定位为“临空之都,梦幻水乡”,俯瞰临空港,畅游东西湖,打造精品乡村休闲游、古镇体验游、都市商务游、食品工业游和浪漫赏花游,开发轻型飞机、汽车营地、游艇俱乐部等新兴项目。

(7)新城区――武汉经济开发区 (汉南区)。

游生态宜居车都、赏滨江田园风光,总体定位为“动感车城、滨江田园”,在沌口、汉南两片打造现代工业之旅、文化体育之旅、商业服务之旅、乡村休闲之旅,重点打造龙灵山生态公园、军山黄陵小镇、武汉鸟语林、航空小镇、长春观道文化园、野生动物园、欧洲风情小镇和喜鹊湖花海等一批旅游项目,创建都市休闲农业品牌。

(二)打造三大旅游精品体系。

1.都市风情旅游

重点在功能提升与形象强化,主要依托以下核心产品打造:。

以武汉403国际艺术中心、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华中影视文化产业基地、武汉园博园等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体验旅游,以武昌古城、首义文化区和中山舰旅游区为主要载体的首义文化旅游,历史文化名城探访游――整合提升历史文化名城探访游,以黄陂大余湾村、江夏湖泗镇夏祠村等为载体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着重打造以汉口一元片、青岛路片、武昌昙华林片等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的近代历史文化游览,构建自行车绿道、绿皮火车组成的城市慢行系统,不断拓展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大力发展休闲街区、骑行公园。

以江汉路、吉庆街、户部巷、首义园、光谷步行街等城市特色小吃集聚地为代表的大众美食旅游,楚风汉味美食品尝游――以江汉路、楚河汉街、武汉天地、花园道、王家墩中央商务区等城市购物和美食商业区为载体的都市时尚休闲旅游,拓展武汉“老字号”餐饮企业的旅游功能,以地方餐饮品牌为旗帜建设美食休闲集聚区。

大江大湖亲水畅怀游――大力开发滨江滨湖景观游览、水上游乐、水体健身、滨水文化休闲、滨水生态度假等旅游项目,着重打造武汉江滩观光、两江四岸夜游、东湖滨水休闲、近郊环湖游憩等系列产品,大力开发与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民宿体验、湿地旅游相结合的游憩产品,在近郊环湖地区,充分展示武汉江城水文化的休闲特色,在长江和汉江沿线重点景观改造中融入文化旅游项目,如蔡甸沉湖、后官湖、索子长河、桐湖等,如大型实景文艺演出、舰艇观赏、游艇度假等产品。

重点开发中国(武汉)食品博览会、华中旅游博览会等为主要载体的会展休闲与体验旅游产品,以及市内特色街区为重要载体的商贸购物、商贸休闲等旅游产品,都市风情商贸会展游――重点开发以武商“摩尔商业城”商圈、江汉路商圈、徐东路商圈、中南路商圈、光谷商圈、宜家商圈、汉阳钟家村商圈、王家湾商圈、楚河汉街商圈、汉口北大市场。

2.环城休闲旅游

以及以蔡甸沉湖湿地生态旅游区、汉南五湖湿地旅游区和新洲张渡湖旅游区为载体的教育科普型乡村旅游,以黄陂大余湾、木兰古道、锦里土家风情谷、江夏三坡乡、新洲问津书院为载体的特色村落型乡村旅游,山水田园乡村休闲游――重点开发东湖高新区龙泉山、新洲道观河、东西湖四季吉祥旅游区和洪山天兴洲等观光型乡村休闲旅游,以黄陂台湾农民创业园、东西湖柏泉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蔡甸洪北永安特色农业带、江夏宁港万亩桔园、新洲仓埠紫薇都市田园等为载体的体验参与型乡村旅游,以黄陂木兰湖、蔡甸后官湖、江夏梁子湖和蔡甸“两山一河” (松阳山、九真山、索子长河)生态旅游区为载体的度假型乡村旅游。

积极发展房车旅游、游艇、滑翔、露营探险等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城郊度假旅游,在全市规划建设22个汽车露营地,在东湖、汤逊湖、梁子湖规划建设2~3个游艇俱乐部,时尚人生近郊度假游――把握未来城市旅游“由市内向郊区转移、由城市回归乡居”的消费大趋势,在黄陂、蔡甸规划2个房车营地。

3.文化创意旅游

大力发展高校校园旅游、学府体验旅游、科学认知旅游等科教文化旅游产品,以创意旅游积极响应大武汉“创谷计划”,江城学府博览研学游――以武汉地区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馆、植物园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载体,向社会开放武汉植物园标本馆、武大万林艺术博物馆、逸夫博物馆、中国货币金融历史博物馆、民族学博物馆等,重点在武汉大学、东湖、武汉植物园开展生态赏花游,在鲁磨路沿线建设中国宝谷,在体育、美术、服装类特色院校举办演艺和体验活动,并逐步向大学生就业设计、职业培训、教育产业链渗透。

大力发展现代工业观光旅游,武重、武船大力开发工业科教旅游,现代制造工业观光游――重点依托武钢、红钢城红房子历史记忆和近代工业遗产博览园(汉阳造),重点依托武汉经济开发区(以东风汽车公司、可口可乐、汉阳汽车城为核心吸引物)、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中国光谷为核心吸引物)和东西湖食品工业园等工业产业。

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并联动周边红色旅游景区,革命策源红色缅怀游――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武汉革命博物馆、八七会议旧址、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旧址、中共中央长江局旧址、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武汉二七纪念馆、京汉铁路总工会会址、东湖梅岭一号、刘少奇故居、侏儒山抗战遗址、江夏中山舰、黄陂姚家山(武汉抗战第一村)、新洲将军山等为主要载体。

完善停车场、餐饮、厕所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开发宗教朝觐、禅修和养生等特色旅游产品,都市宗教养性养心游――重点开发以归元禅寺、宝通禅寺、长春观、卓刀泉寺、古德寺、黄陂木兰山、木兰三台寺、新洲万佛宝塔、报恩禅寺、蔡甸嵩阳寺、柏泉景德寺等为主要载体的宗教文化旅游,加强对地铁沿线寺庙的游客宣传和引导。

吸引创意创业社团及领军人才入驻,创客乡村与创意街区游――重点开发“汉阳造”、昙华林、光谷创业街、汉城一号、界立方、花园道等文化创意旅游特色街区,人人创意”三创氛围,万众创业,以及东湖小李村、黄陂木兰山、大余湾、蔡甸莲溪花博汇、香草花田等创客乡村旅游,加强招商引智,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营造浓厚的“大众创新,实现商旅文的一体化发展。

(三)拓展国际入境旅游。

在建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下,积极利用武汉市对外交流与合作、国际航空港、新三峡国际线等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境外主要客源地营销,大幅提升入境旅游规模。

1.牵手国际友好城市圈。

面向武汉21个国际友好城市和63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通过国际友好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让更多外国居民了解武汉,带动外国居民来武汉旅游,联合武汉市外事部门积极开展城市公共营销,针对武汉市海外主要客源地国家,对武汉城市形象、市场推广语及传播渠道重新设计,进行游客消费行为调研,增强其出游动机。

2.创新入境旅游新游线。

根据武汉市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消费偏好,对武汉面向境外旅游市场的核心产品要素进行有效配置,在全市范围内整合相关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创新型产品。

共同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借助国际直达航线开发国际旅游市场,积极营造武汉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氛围,在市内打造2~3个具有国际影响辐射力的都市风情体验旅游综合体,积极与周边城市合作开发国际中转旅客到武汉及周边的“短程一日游”产品,进一步打造新三峡国际游线,发挥武汉在国际游线组织与服务支撑的中心地位,不断加大航空招徕奖励力度,充分发挥72小时落地免签政策效应,与长江三峡、武当山、神农架等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线路。

(四)推进旅游1+N产业融合。

1.旅游业态创新

推进武汉旅游产业升级,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推动文化创客行动,大力推进与旅游体验相结合的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会展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赏花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等业态创新,打造以黄陂、江夏、蔡甸等地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示范区,满足旅游市场多元化需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发展房车、游艇、户外运动装备等制造业,高标准建设房车营地、汽车旅游露营地、游艇俱乐部、滑翔基地等。

2.传统要素提升

推进江汉路、楚河汉街、武汉天地、花园道、光谷步行街、王家墩中央商务区等现代都市街区的发展,重点打造两江四岸-江汉朝宗文化旅游区等新产品,打造武汉珠宝谷项目等新的特色街区,观光游览――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旅游项目,重点推广“武汉双骄”世界级主题乐园(万达电影乐园、汉秀剧场)。

投资导向和旅游重大项目积极向环城乡村转移,打造以黄陂、江夏、蔡甸等地为代表的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区,创建木兰草原、后官湖、梁子湖、新洲东北部(道观河)等为核心区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度假休闲――顺应消费潮流转变。

发展主题酒店、会展酒店、度假酒店,与商务酒店、经济型酒店等形成多品种、多层次、布局合理、供需平衡的住宿体系,旅游住宿――从评定酒店星级转向更加注重酒店服务质量和品质,推出2~3家具有鲜明武汉特色的主题酒店,鼓励发展乡村民宿、青年旅馆、城市客栈、酒店式公寓等业态,积极利用城市历史文化、现代时尚、艺术创意等题材。

推进旅行社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以贯彻旅行社旅游线路产品等级、旅行社等级地方标准为抓手,积极探索移动商务环境下的传统旅行社转型发展,旅行社――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鼓励旅行社开发定制化、个性化的产品,鼓励有实力的旅行社跨区域连锁经营,不断完善导游薪酬体系。

以品牌化、特色化、大众化的饮食文化带动旅游发展,推动特色餐厅、主题餐饮街区建设,旅游餐饮――深度挖掘地方餐饮文化,加强对户部巷、吉庆街、武汉新天地、武汉花园道等特色餐饮街区的宣传推广,提升其标准化与个性化,提高旅游团队餐的服务和质量。

使文娱产品融入城市夜间旅游线路之中,旅游娱乐――整合汉口沿江迪吧、会所、演艺中心等休闲娱乐产品,同时将汉派戏曲纳入武汉旅游市场开发,不断提升武汉市旅游文化娱乐的综合吸引力,以及琴台大剧院、琴台音乐厅、湖北剧院、武汉剧院、中南剧场、滚石音乐台等文艺演出单位,打造一批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产品。

在城市机场、码头等交通口岸及旅游购物街区,在旅游聚集区、大型超市等人流量多的地方设专营店,旅游商品――大力发展“武汉礼物”项目,形成完善的旅游商品制造和营销链条,开发内容和形式新颖的旅游商品,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等在线即时下单,通过互联网在线上售卖等,并形成专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将精品商品、地方特色名牌与景区、机场对接,鼓励发展旅游免税店。

将武汉建成为国家级会展中心城市,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江黄金旅游带的会展品牌,中部会展之都,并代言武汉会展宣传,进一步加快会展相关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聘请国内外会展行业意见领袖和知名人士为武汉会展业出谋划策,办好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以城市会展形象大使为名片,旅游会展――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为重点。

适时推出一台体现武汉地方文化特色,旅游演艺――以知音文化和长江文化为主题的“长江第一实景演艺秀”突破口,同时又能让外地游客充分感受武汉都市风情的高水平城市旅游综合演艺节目。

(五)营销城市旅游形象。

由旅游企业、旅游政府主管部门单打独斗式营销向城市整体营销和利益共同体营销转变,由传统单一的景点营销向城市旅游目的地营销转变,有效构建起“由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大旅游营销体系。

大力开展旅游“数字营销”,对武汉旅游进行整体策划与营销,提高旅游公共营销效率,建立旅游公共营销效果评估与反馈机制,组织和联动景区、旅游企业和专业广告公司等,优选五个主要客源地城市建成武汉旅游形象体验推广店,充分利用影视文化、软性营销、智慧营销,对接移动互联网。

1.深化“大江大湖大武汉”形象。

以两江四岸-江汉朝宗文化旅游区为龙头,充分挖掘“大江大湖大武汉”形象本底要素,包括滨江滨湖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街区、桥梁工程建筑、都市风情等,积极开展泛水旅游活动。

2.塑造“大武汉新花城”形象。

形成“城在花中、花在城中”的城市花海生态景观,培育一批赏花游知名品牌、推出一批赏花游精品、发展一批赏花游基地,与市农委合作,与园林局携手,重点抓好“一核(园艺博览园)、两园(东湖赏花园、张公提森林公园)、六区(六大山水田园赏花区)”建设。

3.培育“活力武汉”旅游形象。

邀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武汉体育名人担任形象大使,在“武汉,办好横渡长江挑战赛、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马拉松、世界体育舞蹈大奖赛(武汉站)、武汉国际赛马节等重大赛事活动,大力开发体育休闲、体育健身和体育旅游等旅游产品,凸显“活力武汉”城市旅游形象,每天不一样”城市形象口号统一宣传中,重点打造运动康体休闲和竞技体育赛事旅游。

(六)强化四大公共服务能力。

加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制定武汉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建设标准,将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完善且国际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面且便捷舒适的旅游交通体系”。

1.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

促进水陆空交通联运和市内慢游交通的无缝对接,将天河机场建设成为华中地区出入境旅游门户机场,着力将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高速路网最重要的自驾游枢纽,建立便捷、安全、特色化的对外综合多维立体旅游交通体系,实现“华中旅游从武汉出发”,实现到访武汉游客的“零距离换乘”。

推广旅游景区智能交通引导系统,科学规范地设立和动态更新旅游导向标识系统,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建立沟通机制,加快高速、环线等重要节点旅游导向标牌建设及维护,并完善交通节点,对旅游公交专线按照线路主题配置不同颜色加以区分,加快推动城市绿皮火车、游步道、骑行道等慢游系统建设,使城市慢游渗透到街区,升级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城市旅游地图的导引服务功能。

2.旅游咨询与公共信息服务。

全面推行景区电子门禁系统、景区管理信息系统、GPS车辆调度系统,建设公众信息发布和监控系统,积极推进旅游目的地系统、消费引导系统、投融资信息平台和呼叫系统建设,方便游客出行,完善市―区―景区街区三级旅游信息咨询和发布体系,完善和拓展市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天河机场、武汉火车站、市民之家、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在城市重要交通窗口、地铁站点、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旅游街区以及其他商务政务中心等地段增设旅游信息咨询点,将区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改造成为旅游体验咨询4S店,完善市级旅游基础数据库,整合旅游管理信息资源,通过人员咨询服务、多媒体触摸屏、旅游图文和音像资料等方式向游客传播武汉旅游信息。

3.旅游安全应急保障体系。

建立全市旅游安全监控中心和安全信息监控平台,旅游景区在人流密集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重点在旅游景区承载量动态监控、旅游公共场所安全预警、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形成信息共享与发布的联席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突发旅游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与交通管理、公安消防、卫生医疗等多部门联手合作。

4.旅游惠民便民服务体系。

使其成为江汉朝宗文化旅游区和武汉水上旅游服务中心,加大对旅游集散中心的社会宣传,提升高铁武汉站一级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将武汉打造成华中地区自驾游集散中心,完善硬件设施,提升接待服务、互联网服务功能,同时,加快武汉科技馆旅游集散中心的建设,结合武汉航空城建设,将其建设成为武汉东部旅游新门户,完善和发挥黄鹤楼的旅游集散功能,使其成为集旅游集散、旅游咨询、旅游投诉等“一站式服务”的城市旅游综合服务体,在武汉天河机场完善自驾游和集散功能。

(七)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1.1123+N智旅工程。

旅游公共服务门户、旅游政务门户和旅游WAP门户3个门户,旅游行业管理平台和旅游公共服务2个平台,即1个智慧旅游体系,全力打造智慧旅游“1123+N工程”,对接国家智慧旅游平台,1个武汉旅游信息云数据中心,门户网站、手机、智能导览仪、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站、呼叫中心、咨询服务中心N个服务渠道等。

2.智慧旅游生活化

开发并推广武汉市智慧旅游应用软件(APP),推广旅游景区智能交通引导系统,启动旅游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不断深化智慧旅游建设的实际落地成效,提升游客使用便利感,制定景区电子门票管理标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游客提供食宿行游购娱消费的信息服务与智能引导,采用PPP模式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五、十大行动计划

(一)旅游综合改革创新行动。

1.组建武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组建武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实现旅游发展从单一部门推动向多部门联动转变,创新大旅游管理体制,增强对全市旅游发展综合协调职能,建立武汉旅游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旅游产业升级重点项目检查督办制度,建立新常态下旅游部门统筹资源、协调各方、促进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旅游部门规划指导、市场监管、区域协调、公共服务和城市形象推广等职能。

2.建设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

制定并出台有针对性的改革创新政策,抓住武汉市获批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的契机,深入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探讨改革创新景区管理体制、门票预约制、旅游投融资体制、区域协调发展体制、考核评价体系、中介组织发展机制,着重研究改革创新旅游产业定位、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旅游发展引导机制、旅游公共服务体制、旅游市场监管机制等关键问题。

编制实施《国际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和《国家休闲旅游示范城市三年创建行动纲领》,支持黄陂区尽快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探索建立“明确区域边界、统一区域规划、统一协调机构、统一运营管理”的旅游功能区管理体制,将“两江四岸”及周边地区建成国际旅游示范区,以建设两江四岸-江汉朝宗文化旅游区为突破点。

3.推进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

选择1~2个国有景区,开展国有旅游资源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试点工作,“十三五”期间,整合关联旅游资源,并探索建立“武汉旅游资源交易平台”。

(二)旅游生态文明强化行动。

1.实施环境承载量管理。

完成全市A级以上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工作,核定并公布全市A级以上景区最大承载量,完成全市3A级及以上景区的最大承载量核定工作,到2018年,到2020年,落实《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要求,督导景区制定和实施游客流量控制方案建设、完善景区门票预约系统和风险预警体系,引导景区对游客流量进行科学管理。

2.深化旅游厕所革命。

实现“数量充足、卫生文明、实用免费、有效管理”的总体要求,注重环保实用,并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助、标准规范等手段持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按照旅游星级厕所标准建设管理,探索以商建厕、以商养厕、以商管厕的建管模式,到2018年,深入开展“旅游厕所革命”,鼓励公路服务区、加油站、市政园林等公共厕所融入旅游服务的功能,实现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历史文化街区、休闲步行区等地厕所全部达标。

3.强化旅游生态治理。

旅游项目建设严格遵守《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在旅游开发与旅游活动中注重生态保护,整合市域山体、河流湖泊、湿地、森林、城市绿地、农田、风景区等生态要素,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2010-2020)》,形成多样化的园林绿地系统,防止超环境承载力过度开发,构建“两轴两环、六楔入城”的生态框架,不断扩大市民休闲空间,维护水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

与城管、水务、园林等部门协作,把武汉建设成为富有滨水特色的山水园林生态休闲宜居城市,确保旅游区点生活废弃物清运率达到100%,分类收集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到2020年,江、河、湖水环境质量基本满足旅游需要。

(三)旅游市场综合整治行动。

1.综合整治市场环境。

贯彻落实《旅游法》和《武汉市旅游条例》并检查执行情况,针对零负团费、买团卖团、强迫购物、诱导消费、虚假广告、合同欺诈、超范围经营、挂靠承包、偷工减料、导游领队接私活等突出问题,按照监控旅游广告、约定合理价格、畅通投诉举报、开展明察暗访、实施约谈警告、严格依法查处的市场监管“六步法”,精准监管。

加快完善旅游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记录,成立10个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暗访组,重点加强对“不合理低价游”、“欺骗、强制旅游购物”的暗访和净化旅游环境整治行动,引导会员企业诚信经营,研究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行业协会自律规则,加强暗访督查力度和社会媒体监督,并建立奖惩和不良信息公示制度。

所有A级景区都要在醒目位置公示门票价格、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及团体收费价格,严格执行景区门票涨价听证会制度,要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管,坚决制止各类变相涨价行为,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人、军人、残疾人等实行门票费用减免,对公共资源类景区加强行业指导,体现其公益性,景区应严格按照规定。

2.创新旅游治理模式。

2017年前完成旅游巡回法庭的组建,切实保障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时高效解决旅游过程中发生的旅游服务合同、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等纠纷案件,简化程序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有效开展法律服务。

联合旅游、工商、交通等职能部门开展旅游联合执法,2018年前设立武汉市公安局旅游警察支队,负责办理社会影响重大、涉及侵害旅游活动参与者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案件,严厉打击破坏旅游市场秩序的强买强卖、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非法经营、诈骗、强迫交易、商业贿赂等违法犯罪案件,强化执法队伍建设。

(四)龙头企业培育壮大行动。

1.积极培育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全方位营造旅游行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人人创意”的社会氛围,并激发专家学者知识思想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开展“旅游创意大赛”,技术应用创新、产品设计创新,鼓励青年投身旅游业,支持企业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创新,进一步落实《武汉市旅游产业升级计划》,鼓励旅游企业争创品牌,积极支持旅游龙头企业快速发展。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旅游创意与创新技术应用的产业聚集区,大力营造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浓厚重商氛围,进一步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引导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进新业态知名企业,高度重视和尊重企业家,吸引重大项目落地。

2.充分利用投融资平台整合资源。

推动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进一步提升旅游要素的行业集中度,利用鄂旅投、旅发投等公共投融资平台,全力打造都市旅游核心产品,探索武汉都市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新模式,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优胜劣汰,促进武汉市与旅游相关的国有资产重整,以两江四岸-江汉朝宗文化旅游区为突破口。

3.推动旅游集团化公司上市。

培育1~2家以旅游(旅游投资、酒店管理和景区运营管理等)为主营业务且具有引领意义和全国竞争力的旅游上市公司,吸纳相关企业组建集团化公司,共同谋划武汉本土旅游企业上市,加强金融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鼓励以旅发投为核心,到2020年。

(五)国际入境旅游拓展行动。

1.海外形象推广中心。

有针对性地开展海外旅游营销,建立覆盖五大洲的境外旅游宣传推广网络,并借助武汉首发的洲际直达航线及旅游线路,设立旅游推广中心/办事处,积极向武汉的海外客源国推介“大江、大湖、大武汉,美景、美食、每一天”的武汉城市文化与特色,依托驻外使领馆、商会、同乡会馆、知名企业境外分支机构设立武汉旅游海外推广中心和旅游形象店,与国家旅游局海外推广中心对接。

2.牵手国际友好城市。

面向武汉市现有的24个国际友好城市,带动外国居民来武汉旅游,通过国际友好城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联合武汉市外事部门积极开展旅游公共营销,让更多外国人了解武汉,增强其出游动机。

3.入境旅游精准营销。

制定武汉国际旅游形象宣传计划,建立多语种的武汉旅游宣传推广网站,对武汉城市旅游形象、市场推广语及传播渠道进行重新设计,在武汉旅游英文官网的基础上,营销内容改进,进行受众消费行为调研,继续开发韩文、日文、法文等针对海外主要客源国的武汉旅游官网,针对武汉市的海外主要客源地国家。

重点开展到访落地营销,重点人群营销,关注到访武汉的国内外人士,有效促进落地旅游消费转化率,加强与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旅游组织及全球旅游供应商、跨国旅游企业和国际航空公司直航武汉的合作,为其提供丰富的城市短途一日游观光休闲备选旅游产品。

针对不同的入境旅游客源地和客源群体开展精准营销,利用旅游消费口碑与点评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积极开展符合旅游者消费行为新特征的社交媒体(官方微信、论坛)、旅游APP等新媒体营销,社交媒体营销,探索在海外市场利用社交媒体(Face book、 Twitter等)传播武汉旅游形象和推荐旅游产品的新方式。

4.国际节事活动营销。

高水平运营武汉国际旅游节、国际赛马节、国际杂技节以及环东湖自行车赛、武汉东湖国际梅花节、樱花节、黄陂木兰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在汉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努力办出特色、提升影响、创建国际品牌,充分发挥武汉科研院所科研优势,继续重点整合各方资源,聘请院士等知名人士作为会展大使,营造科学会展氛围。

追寻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武汉的足迹,重点打造武汉国际横渡长江节,整合毛泽东故居、武昌鱼特色餐饮等资源,共同打造长江黄金旅游带的交流合作平台,扩大其在海内外的影响力,联合长江沿线城市。

(六)智慧旅游应用深化行动。

1.建设智慧旅游数字平台。

即:智慧旅游公共服务门户、智慧旅游感知网络系统、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三大基础项目,移动自助旅游定位导览系统、智慧旅游呼叫中心、智慧旅游消费支付系统、智慧旅游安全监控中心等四大应用项目,按照《武汉智慧旅游数字平台概念设计与工作方案》,分期建设“三大基础项目”、“四大应用项目”共七大项目。

建成功能完善的智慧旅游数字平台,构建以数据中心、网站门户、掌上导游、景区导览、智慧体验、安全监控、团队管理、无线感知、旅游一卡通等全市智慧旅游公共服务运行体系,到2018年。

搭建旅游产业信息聚合平台,将武汉市建成全国智慧旅游及旅游数字化管理的示范城市,推行集成旅游功能的武汉市民“一卡通”,打造“智慧景区、智慧饭店、智慧旅行社、智慧导游、智慧交通、虚拟体验”六位一体的便捷服务、高效管理、舒适畅游的旅游智能化体系,开通面向外地散客的智能畅游卡,到2020年。

2.健全旅游质监网络平台。

以及旅游安全提示与救援等问题,完善旅游电子合同管理、旅游网络舆情监控等职能,启动旅游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开发武汉旅游质监APP,对接全国旅游12301、全国旅游质监综合执法平台,及时解决游客出行中的服务质量纠纷、投诉。

(七)旅游标准化行业覆盖行动。

1.实施旅游标准化行业全覆盖。

实现旅游标准化行业全覆盖,不断提高全市旅游标准化的区域和企业覆盖率,持续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管理,完善旅游质量评价、考核和游客满意度调查制度,以标准化促进旅游品牌创建和服务质量提升,鼓励旅游企业参与制定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标准,大力推广旅游企业产品与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到2020年,建立健全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机制。

2.建设全国旅游标准化中心。

为全国旅游标准化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输出,建成全国旅游标准化大数据中心,不断向全国试点地区辐射,与国家旅游局、高校及企业合作共建全国旅游标准化培训研发基地,推广旅游标准化创建“武汉模式”,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国家级旅游标准化培训研发基地,到2020年,同时,积累应用经验与用户,深度开发旅游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在升级为省级平台的基础上。

(八)多层次区域旅游合作行动。

1.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合作。

共建长江旅游黄金带和中部高铁旅游协作区,力推“长江旅游从武汉启航”国际旅游精品线路,助力长江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有效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同城化,策划和推广区域旅游整体形象,联合组团赴海内外参加旅游交易会,打造4小时旅游经济合作圈,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营销网站、微博、微信、报刊、杂志等媒体的合作与互动,联合举办国际和区域旅游推介会和招商会,深化推进由武汉、长沙、南昌、合肥四地旅游部门联合打造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年卡”,实现版面互换和共享、采编组稿同城化、报道宣传同步化,紧扣国家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全年可无限次畅游长江中游城市群4市41个景区。

2.武汉城市圈区域旅游合作。

与武汉城市圈各城市在武汉共建各城市旅游形象展示、旅游产品宣传与销售、旅游信息咨询、旅游服务导引等功能于一体的大武汉旅游“客厅”和“窗口”,探索建设“城市旅游之窗”,将周边城市纳入武汉市旅游腹地,以武汉“1+8”城市圈“城市旅游之窗”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武汉市在全国的旅游吸引力。

打造一体化“无障碍”旅游环境,深入推进“无障碍”旅游区,实质性地推进武汉1+8城市圈开展一体化的旅游咨询联网服务和城市间双向互动营销、互送客源,在城市圈内完善旅游城镇与主要旅游景区间的公共交通,与“1+8城市圈”内相关城市展开深度合作,统一宣传,联办节事,实现城市圈公交卡、旅游卡的互联互通。

3.大别山革命老区旅游合作。

通过红色旅游公路串联旅游景区(点),共同打造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文化旅游胜地,联合开发旅游产品,以红色旅游促进区域合作,与区内县市建立旅游联动机制,大力扶持黄陂区、新洲区发展红色旅游,围绕振兴大别山国家战略和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2015)。

4.“一路一带”开放与合作。

将武汉建成辐射全国的高铁旅游客运网络枢纽,着力将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高速路网最重要的自驾游枢纽,促进水陆空交通联运和市内慢游交通的无缝对接,加快建设国家级内河航运的长江旅游航运中心,以天河机场临空经济区为依托,实现“华中旅游从武汉出发”,构建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实现到访武汉的游客“零距离换乘”。

凸显汉口在中蒙俄“万里茶道”中的历史地位,谋划以武汉为重要节点窗栏“万里茶道”沿线十七个国家的文化探秘国际旅游线路,促进沿线国家和省市商贸、文化和旅游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借势国家“一路一带”对外开放,并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九)旅游精准扶贫牵手行动。

1.乡村精准扶贫

按照国家统一的贫困识别标准,加大对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经营的扶持力度,结合武汉市环城游憩带乡村以及城中村的现实,将绿水、青山、乡村、街巷变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精准识别,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立旅游扶贫项目库,核准底数,做到“一户一帮扶、一年一结果、一年一核查”。

让贫困群众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扶持贫困群众开展旅游创业就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连片发展,适应自驾游、养生游、休闲游等新业态发展,鼓励先富带后富,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提高旅游扶贫总体效益,积极探索以旅游资源、扶贫资金等入股参与旅游开发,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

2.城乡家庭牵手

推动民间组织搭建城市家庭与乡村农户手牵手、社区一对一支持乡村等服务平台,结合城市居民回归乡村及周末休闲的消费需要,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切实地帮扶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城乡家庭间青少年假期游学体验、土特产及生活用品交换等互访活动。

(十)国民休闲旅游惠民行动。

1.国民休闲保障

贯彻落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共同推动、加快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不断完善旅游休闲公共教育体系,为职工落实带薪年休假创造条件,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公共博物馆为依托,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及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强化依法休假理念,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春假。

2.休闲旅游惠民

充分利用并逐步优化拓展园林、江滩等城市公共空间,不断壮大武汉市旅游休闲产业规模,为市民营造高品位的城市休闲环境,培育武汉市民在本地旅游的休闲消费意识,打造滨水、休闲、购物、花卉、工业、乡村、美食、研学、养老等九大产品体系,整合“园博会”资源,提升其管理水平与运营效率,形成武汉市民“游武汉、知武汉、爱武汉”的氛围,着力完善城市休闲空间、丰富城市旅游休闲产品。

将武汉市民旅游休闲的普惠推及全国,吸引全国游客到访武汉,以在校大学生为落实《国民休闲纲要》的突破口,展开全市A级景区对当年入学的新生及毕业季大学生的父母门票免费活动,充分利用好武汉在校大学生人数居世界首位的优势,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游,以旅游软实力提升武汉市的城市亲和力和美誉度,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能进行寓教于游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规划四大实施保障

(一)组织机构保障

1.组建武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完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并组建武汉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积极顺应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加强全市旅游宏观管理、产业统筹、规划协调工作。

2.完善政府与市场协调机制。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重点在旅游项目规划评审、规划实施过程监管、效果评估等方面强化政府职能,切实发挥各类旅游行业协会作用,加快推进旅游领域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简政放权,鼓励中介组织发展。

3.深化企业与融资渠道改革。

支持各类企业以资金、品牌、市场为纽带,通过资产重组、品牌联合、结构优化、市场拓展等方式兼并重组,组建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旅游集团,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旅游龙头企业。

(二)产业政策保障

1.落实旅游项目用地政策。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中优先安排重大旅游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具体保障措施:一是建立有效的规划衔接机制,落实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出台的《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有效落实旅游重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管制的前提下,落实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二是按照旅游项目建设时序及时保障用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探索开展旅游项目用地的分类管理,深入研究国家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的相关政策,三是加大旅游扶贫用地保障,保障乡村旅游、自驾车房车营地、邮轮游艇、文化、研学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的用地。

2.标准化常态化奖励政策。

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管理,开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专项活动,推广旅游企业服务标准自我声明,进一步巩固武汉市旅游标准化的创新成果,建立旅游质量评价、考核和游客满意度调查制度。

3.旅游产业持续升级政策。

有效落实旅游企业日常经营执行一般服务业用水、用电政策,细化培育城市旅游品牌和特色旅游精品、推进旅游企业创新升级、加大国内外旅游营销力度、大力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升级等方面的配套政策,进一步贯彻市委、市人民政府实施服务业升级计划的要求。

(三)资金支持保障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支持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旅游品牌打造、城市旅游形象宣传促销、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信息化应用研发等,扶持旅游龙头企业和新兴旅游业态发展,通过设立旅游产业基金等形式,推动旅游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统筹安排财政资金。

2.全面吸收社会资本。

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借助社会资本发展壮大,吸引外地大型企业、投资者、开发商进入武汉市开发大型旅游项目,扶持鼓励本土旅游企业上市,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打破行业、地区壁垒。

3.支持旅游金融创新。

发行旅游债券,为旅游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服务,积极探索建立全市旅游发展公共基金,开发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进一步放大现有旅游投融资平台,建设旅游项目产权与经营权交易平台,引进社会资本组建旅游投融资公司,引导投资机构及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产业,探索通过PPP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旅游项目,积极引导预期收益好、品牌认可度高的旅游企业探索通过收费权、经营权抵(质)押、商标专用权等方式融资。

(四)人才技术保障

1.积极探索创新技术的应用。

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进行互联网金融探索,加强与知名旅游互联网公司、本地金融企业深度合作,打造武汉在线旅游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拓宽移动支付在旅游业的普及应用。

通过“旅游+大数据”的融合,为游客提供全方面的信息咨询和预约预警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全面监督、管理旅游产业的运营情况,尽快组建武汉旅游互联网技术协调委员会。

每年度评选武汉市 “旅游行业创新大奖”,营造旅游全行业技术创新应用氛围,展开武汉旅游“创客创业大赛”,并使之运行常态化、制度化,发布仪式大典化。

2.全面培育与聚集行业人才。

以促进旅游就业创业为导向,通过优化专业结构、丰富办学类型、完善专业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快构建现代旅游职业教育体系,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就业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的原则,构建科研院所、旅游院校和职业培训中心组成的旅游教育培训网络,培养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和管理人才,以服务旅游业发展为宗旨,充分利用武汉市作为全国高校最富集城市的优势。

制定旅游人才扶持政策,编制旅游人才引进与培养规划,构筑旅游人才社会化网络服务平台,将旅游急需引进的营销策划、旅游规划、景区管理、旅游信息等方面高级人才纳入全市9+1高级人才管理序列,建立旅游高级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探索在重点旅游企业建立辐射全市旅游行业、产学研互动的一站式实用型人才培训基地,在未来旅游发展委员会架构中组建若干专家智库与技术委员会。

引导和支持50万名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开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专业培训,在黄陂、新洲、江夏、蔡甸、东西湖等乡村旅游发展基础良好的乡村进行创作创业,鼓励文化艺术界、科技界专业人员发挥专业优势和行业影响力,创建旅游创客基地,形成旅游业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社会氛围。

  • 追随旅行--轻游大理
  • 股票休市不要买进股市配债
  • 这趟天翼超值
  • 甲米吃货天堂
  • 青岛适合游玩季节
  • 旅行wangsj博客CSDN博客
  • 陕西省42个城平台详尽数据挖掘
  • 突尼斯国家旅游局网站
  • 一个韩式田园风格婚纱郑州市哪家
  • 滑雪这边独好----沈阳白清寨滑雪场一日游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