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完整版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3-23 10:40

黄塔顶旅游

第一章 规划总纲

第1条 规划目的

宜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完整版

宜兴市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106万。

2.规划期限

近期(2005——2010),强化发展期。

中期(2011——2020),提质发展期。

远期(2021——2025),升华发展期。

3.规划重点

“十一五”计划期

第3条 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4.规划指导思想

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朝阳产业”、新时期的“强力支柱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以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旅游业持续、健康、优质、高效发展,充分发挥宜兴市优势,把宜兴市建设成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旅游重要节点,同时注重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整合资源、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勇于创新、精心组织,成为江苏省旅游新生长极之一、无锡旅游强势南翼和全国的旅游强市(县),在邓小平理论和旅游经济思想及“三个代表”精神的指引下。

5.规划原则

整合优势、市场导向原则,党政主导、革新机制原则,保护至上、可持续旅游原则,创新精品、实施品牌战略原则。

第4条 规划方法和技术路线。

运用传统有效的调研方法,借鉴国内外专家从事中国旅游规划的先进经验,以GIS、GPS、RS和DS等技术的集成提升成果质量,执行国家标准,从宜兴实际出发,突出系统创新。

第5条 规划依据

1.《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0年,国家旅游局。

2.《江苏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江苏省旅游局,北京大学,2002年。

3.《无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无锡市旅游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

4.《宜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宜兴市人民政府,2001年。

5.《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宜兴市城建局、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2004年。

第二章 旅游业发展基础环境。

第6条 规划区域背景。

1.地缘区位

毗邻苏、锡、常、湖等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宜兴既处于沪、宁、杭三大城市群区,为大长三角“15+1+3”旅游经济圈新地理中心区,又介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东北为无锡市所辖滨湖区,滆湖镶嵌其间,宜兴市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地处江苏省南端,南邻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江苏溧阳,西北毗连金坛,北面与武进相傍,东濒太湖与苏州相望。

2.行政辖区

2004年调整行政区划后,除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区外,全市下辖21个镇,市政府驻宜城镇。

3.历史沿革

分为宜兴、荆溪二县,撤县建立宜兴市,民国元年(1912年)荆溪撤消,宜兴古称荆邑,置义兴郡,废义兴郡,春秋时属吴,改称义兴县,次年改荆邑为阳羡县,并入宜兴县,西晋永嘉四年(310年),清雍正四年(1726年),属无锡市,隋开皇九年(589年),属常州,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为宜兴县,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荆邑司会稽郡,周元王四年(前472年)属越,1983年3月起,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属楚,1988年1月,1956年2月属镇江专区,1949年6月属常州专区,1953年1月属苏州专区。

4.自然环境

宜兴出产陶土历来就有“家家做坯、处处皆窑、遍地产陶”的景象,而陶中珍品——紫砂陶为之一绝,人们誉为“中国陶都”,宜兴为鱼米之乡,宜兴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山区,北部为平原水网区,东部为太湖渎区,西北部为低洼圩区,境内河流密布,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盛产茶叶、毛竹、板栗、百合,不仅是江苏省最大的产茶基地,也是我国产茶的名地之一。

5.社会经济

宜兴经济发达,又形成环保、陶瓷、精细化工、电线电缆在全国乃至国际有影响的支柱产业群,是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之一,作为经贸发达的工业基地,既形成以机电、化工、轻纺、 冶金门类为主的工业体系,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文化兴隆,社会文明,且居前列,第三产业正在迅猛发展。

第7条 旅游业现状分析评价。

雄厚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开发历史为宜兴的旅游格局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陶、洞、竹、茶”四大资源特色鲜明,宜兴旅游已走出了单一溶洞观光旅游的格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紫砂名陶资源在全国具有垄断性,在无锡市乃至江南地区的旅游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自身的特色,旅游客源量和旅游经济产出逐年攀升,宜兴居太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阳羡景区,形成了以“绿色生态游”、“陶都文化游”、“农业休闲游”、“名人故乡游”的全新格局,针对市场需求,通过产品结构调整。

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254万人次,全社会旅游总收入达到 28.5亿元,国内旅游收入27.99亿元,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9.0%左右,入境游客2.13万人次,旅游创汇654.5万美元,旅游从业人员1.8万人,人均花费1128元,全市拥有善卷风景区、省庄竹海公园、龙背山森林公园等主要景区(点)28处、旅行社16家、星级宾馆(饭店)12家,2004年,其中,成为支柱产业,宜兴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后花园”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第8条 旅游发展的新态势。

将构筑“经济新九州”——即当代中国九大经济区,长三角正建设为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长三角旅游区域联合跨入新时代,推进长三角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发展,凸现旅游整体优势,合力打造旅游经济强区,是中国旅游业发达区,长三角世界级超级城市群的崛起,旅游创汇43.32亿美元,旅游总收入2725.4亿元,在世界旅游业发展中抢占先机,进一步提升了长三角建设世界第六城市群的魅力,这九大经济板块是:大台北、大香港、大上海、大北京、大青济、大沈大、大成渝、大武汉、大西安,合计总接待游客2.78亿人次,它们皆以大都市为核心形成中国和平崛起的强大支撑系统,以长三角为核心的江浙沪,经济总量的增加,中国自古便有“九州”之说,远大于国土和人口所占比重,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在全国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接待入境旅游者699.2万人次,在向“十一五”时期挺进之际,按未受非典影响的2002年统计资料,城市互动,无障碍之旅。

如何与长三角大区域战略协调发展,环太湖是长三角旅游的核心区,建设新的旅游枢纽,应以更大的精力集中建设世界级品牌“大长三角”国家重点,建造旅游新高地,既是江苏省自身战略,也是全国性战略,太湖流域以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4%,而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贡献度最大的小流域,江苏实施“长江走廊开发战略”,宜兴应在其间构造新的龙头景观,00顷的浩渺太湖,除关心各省自身发展外,如同浙江的“环杭州湾计划”那样,人口的3%和国内生产总值的11%,财政收入的13.8%,岸线曲折,岛屿棋布,山辉川媚,湖光潋滟,烟云变幻,扑朔迷离,流光溢彩,自古便是著名的风景胜地。

第9条 宜兴旅游发展独特的战略地位。

宜兴正处在长三角及环太湖两大旅游圈核心带,同时也是新世纪国家旅游发展双重点的叠合区,属于国家“十一五”计划的大力重点发展地区,处于环太湖西岸旅游待开发区及宁杭产业带的中坚节点重要区位,成为大长三角旅游圈西拓的前沿重镇,面临大长三角“15+1+3”(增加南昌、九江、景德镇)新模式出台,而江苏省及无锡市加快旅游经济强省强市建设的进程给予了宜兴旅游发展独特的战略地位和建设特色旅游精品的历史重任,宜兴是我国近代旅游的先行者,宜兴是长三角与黄山(15+1)的地理中心。

第三章 旅游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10条 旅游发展条件RLMP分析。

所谓RLMP分析,即资源、区位和市场知名度分析,皆以英文首字母集成而来。

1.旅游资源禀赋分析(Resources analysis)。

将会形成江南水文化旅游的立体系统,宜兴历史积淀深厚、文化流长、人文荟萃和特色突出,而江南水乡、水镇和水城的推出,吴越文化在此交融,宜兴旅游资源主要是“陶、竹、茶、洞”四大体系,范(蠡)西(施)传说、梁祝情爱故事更可构筑为华夏情爱之旅不朽的旅游经典,以及太湖湖滨旅游与乡村旅游,还有大型山地蓄能电站。

2.旅游区位空间分析(Location analysis)。

有可能培育成区域旅游的亚枢纽,伴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区域旅游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宜兴作为大长三角(15+1+3)的地理中心和宁杭产业带上的重要节点,未来太湖旅游区的西部增长极,宜兴是环太湖旅游圈发展最具潜力的地段,宜兴将成为太湖旅游带、上海—黄山旅游带以及宁杭多维聚合旅游带上的重要旅游节点城市,也将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3.潜在市场层次分析(Market analysis)。

兼顾入境旅游市场,主要面向国内游客(重点是长江三角洲市场),宜兴陶文化主要的国际市场是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宜兴的太湖兰山渚、梅林、横山湖旅游度假区具备开发高端度假旅游市场的优势,构筑成功人士休闲度假游与生态健身游精品游,同时,宜兴也应兼顾宗教旅游、修学旅游、红色旅游、商务会展、公务旅游以及汽车、家庭、银发、婚庆等诸多旅游细分市场的发展,并成为陶茶文化及太湖龙景游的旅游目的地,主要方式是分流长三角的入境游客。

4.旅游知名度搜索分析(Popularit analysis)。

总体上宜兴市的社会知名度认知明显偏低,必须利用多种渠道塑造宜兴市新形象,大幅度提高旅游知名度、扩大认知率和旅游产品招徕力,特别是网上知名度不高,“中国陶都”缺乏系列性、整体性与高端性推出,将是一个长期任务。

第11条 旅游发展条件SWOT分析。

所谓SWOT分析,即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与RLMP分析同理。

优势(Strengths):独特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发达的地方经济、优质旅游资源集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宜兴旅游发展的综合优势,构成对宜兴旅游的严重挑战,威胁(Threats):区域旅游竞争日益加剧,机遇(Opportunities):世界及中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长三角地区旅游巨大的市场潜力、民间资本的关注为宜兴旅游业发展提供的难得的发展机遇,开山炸石遗留残山剩水及河湖水污染等,景点多家经营管理,企业规模小,营销力度差,劣势(Weaknees):宜兴受到长三角内部诸多旅游目的地的产品相似性,观光旅游产品比重大。

第12条 区域竞争与合作分析。

1.宜兴旅游发展与环太湖区域旅游竞争格局。

避免与旅游强市的正面市场冲突,宜兴应加强与环太湖旅游地的区域合作,以发展本区域客源市场的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把宜兴的陶与周边高端旅游资源相结合推向国际。

2.宜兴融入长三角旅游区域合作大势。

江浙沪地区地域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相融,江浙沪尤其是长三角将率先在全国进入区域联合和无障碍旅游的信息化新时代,旅游产业十分发达,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三省市各具特色,互补性强。

3.利用文化发展区域间的旅游联合。

更可打造引领世界茶文化潮流的产品体系,依托吴文化、越文化、徽文化的区域文化融合,茗陶茗茶与茗园的一体化,同时利用陶艺与瓷艺文化的精绝,与周边省市整合提升情爱旅游产品,以高知名度的范(蠡)西(施)、梁(山泊)祝(英台)情爱经典为题材,使宜兴市与景德镇市联手推出中国陶瓷精彩之旅。

4.以环境优势发展生态型休亲度假之旅游。

迎接休闲度假高潮的来临,应营造高端休闲度假产品,更是长三角难得的洁净清新的休闲天堂,优良的生态环境亦是旅游资源,而且对大城市群的公众更具魅力,宜兴居于太湖流域上游,森林覆盖率高,水质相对较优,特别是太华山——横山湖一带,开发区间联合。

第四章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第13条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1.旅游资源总量大、密度高。

普查密度达到0.22处/平方公里,全市共普查旅游资源处,其数量在全国同类规划中居于首位,本次规划依据国标,宜兴整体上属于资源禀赋高密度区。

2.旅游资源主类全,亚类多。

占80.6%;基类资源宜兴占40%左右,占100%,全国旅游资源有8个主类,按照国家旅游资源普查标准分类,宜兴全部具有,宜兴拥有25个,31个亚类中。

3.人文景观类资源居主,自然景观类资源为辅。

水是宜兴极富魅力而又有深厚开发潜力的资源,科学而又创新性旅游策划可以把其开发成与陶文化齐名而参与性很强广受欢迎的旅游产品系列,人文景观类资源占有绝大部分比重(67.78%),尤其是陶文化具有垄断性,自然景观资源虽然比重不太大,文化流长,吴越文化在此交融,在处资源中,反映了宜兴历史积淀深厚,灵性之水可使江南水乡、水镇、水城成为魅力独具的体系,人文荟萃,但却在长三角地区有很强的互补性,梁祝爱情故事更成为华夏情爱经典的不朽的篇章和旅游的永恒主题,特色突出,“教授之乡”、“院士故里”和古代名人相映照,范西传说,有苏南第一峰,大面积的竹林,较高的森林覆盖率,著名的阳羡茶园,喀斯特溶洞群,以及太湖西岸水系众多的源流。

4.旅游资源体量较小,现势态景点较多。

所以现势态类(108处)资源较多,时间系统把旅游资源划分三时态:现势态,即空间系统资源按体量分为:景域,开发态资源较少,景段200处,景元137处,全市景域有18处,开发态,潜在态资源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采取相应的有力保护措施,另有一些非物质类资源(5处),潜在态,景段,景元三个级别尺度,增设时空系统的评价指标,从资源赋存态势而论,此次普查评价中,由于宜兴旅游起步早,有的体量超大的景域常和周边市县共有,我们依据多年的成功经验,根据分类统计,如太湖景区、滆湖景区等,深度谋划。

5.资源空间集聚度高,呈斑块和条带展布。

此次普查重点在宜城、丁蜀及。

在资源结构中形成宜城——张渚——太华密集带和丁蜀——湖氵父——省庄资源密集带,其次为张渚、湖氵父 和新街片,丁蜀和宜城是两大高密度集聚区片,由于其体量不大,南部山区和滨太湖沿岸,从普查结果分析,尤以人文景观类突出,分散开发,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6.缺少资源整合推进,未能集聚成新优势。

若是和相关资源集成开发,宜兴一些单项旅游资源虽有知名度,整体营销可以形成高端乃至极品旅游产品,使高质性旅游资源矮化,或者开发策划水平的局限,未能达到理想产品标准,受区域或部门所有制的限制,条块分割,如紫砂、陶艺、贡茶、竹海、文化、历史和环境(包括大环境和园林风格的品茶场所)的强度聚合。

7.资环保护问题突出,存在建设性的破坏。

宜兴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问题十分棘手,山丘疤痕处处,留下上百处满目疮痍残破裸露的劣地山丘,损害了宜兴的声誉,沾污了宜兴形象,使青山绿水环境面目全非,也为可持续旅游设置了巨障,近20多年来乡镇企业飞速发展,对苏南模式做出贡献,但开石采矿遍地开花,致使不少地方显现“残山剩水”,湖港污水横流,严重破坏了山水景观。

8.重新审视旅游资源范畴,提高旅游产品辐射力度。

提高旅游产品辐射力度,旅游资源范域、旅游要素和旅游环境结构亦在不断扩展,深化旅游资源内涵,用新理念、新思维审视、度量、遴选、拓展旅游资源范畴,随着人们生活多样化,个性化和高质化的需求旺盛增长,这就需要突破传统观念。

9.复垦残山剩水劣地,再造新奇旅游景观。

从而创造复垦、改造、优化利用残山剩水的新路,将是国土保护与利用的新模式,宜兴可以在这一领域闯出一条新路,把残山剩水之地用于旅游开发,如利用丁蜀镇水泥厂废弃矿坑,以全新思维和创新性的规划建设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以扩大土地利用面积,保护耕地资源,腾出良田沃土,国家对于废弃矿山采石场,建设中国陶瓷文化主题公园,鼓励进行复垦变绿,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第五章 旅游市场分析。

第14条 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江浙沪旅游市场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从旅游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亚洲旅游大国,中国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进而跃入世界旅游五强行列,成为拉动中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宜兴国内旅游以本省游客为主,旅游者主要通过自驾车与单位汽车游宜兴,旅游者选择以口碑效应多且重游率高,中青年是游客结构的重点,以学生、工人、公务员、商人、教师等职业为主且受教育程度较高,根据抽样调查,外省主要客源地为上海,以家庭或亲友相伴为出行主要方式,逗留停留时间2天以内,休闲度假动机比重为大,对购物、娱乐、交通要素的满意度相对较差,倾向于购买工艺陶器、土特产品。

第15条 旅游市场定位。

根据现有的旅游资源、基础条件和市场发育,通过历史回归分析和游客随机抽样调查宜兴市旅游市场总体定位为:以国内市场为主,兼顾拓展海外客源市场,国内旅游是宜兴旅游业的主体和基础。

同时不放松苏北、皖中、鲁南农民新兴市场的开拓,针对环渤海、珠三角等为代表的其他发达地区以及华中城市群和日韩港澳台等市场,选择不同目标人群进行细分市场营销,总体方针是:重点发展国内旅游,针对长三角的大中城市重点营销。

应用波士顿矩阵法,又称四限象评价法或市场竞争模型,按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组合形成的多维空间的竞争态势,可将旅游客源地市场划分为以下四类:。

注:问题市场为低占有率,直译为瘦狗市场,低增长率。

1.按客源地进行市场选择与定位。

海外游客市场为幼童市场,宜兴本市居民市场为金牛市场,苏锡常、宁镇扬与上海市场为宜兴的明星市场,国内其它地区属问题市场,距离较远的环渤海京津冀鲁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国内经济发展迅速地区亦为金牛市场。

2.按人口统计因素进行市场选择与定位。

银发层旅游市场为幼童市场,农民旅游为问题市场,青少年修学旅游市场为金牛市场,宜兴周边城市的青年和家庭度假旅游市场为明星市场。

3.按游客行为和心理因素进行市场选择与定位。

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以及休闲度假旅游兴起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商务会议旅游及企业奖励旅游等将成为新兴市场,纯观光型旅游正在萎缩。

第16条 旅游客源市场预测。

1.2005年——2010年:。

至2010年游客总数将达到450-530万人次,预测“十一五”宜兴国内游客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13%,根据无锡市1995年至2001年国内游客年增长为11.5%,加上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举办。

2.2011年——2015年:。

随着精品旅游项目投入,宜兴旅游业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预计可达6-8%左右的增长率,至2015年访宜游客可望达610-780万人次。

3.2016——2020年:。

这一时期是中国建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的关键阶段,宜兴旅游进入成熟发展,游客接待人数预计将达到850—995万人次,2020年有达到1000万人次规模的潜力,年增长率5—6%,措施得力。

4.2021年——2025年:。

游客人次增长会相对平稳,至2025年全市接待游客将达1000-1270万人次左右,旅游市场成熟,基数增大,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5%左右。

宜兴市旅游客源市场时间序列预测表。

项目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2025

高方案

288

600

780

995

1270

中方案

285

550

680

900

1050

低方案

280

450

610

850

1000

第六章 旅游业发展目标与主体战略。

第17条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环太湖旅游圈西太湖旅游中心地,把宜兴打造成大长三角15+1+3的旅游地理中心,无锡市旅游的强势南翼,应对长三角、环太湖区域旅游发展大提升需求,结合江苏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无锡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总体战略,响应大宜兴城市化和产业升级趋势,建成为中国最佳人居城市和最佳旅游城市,以“中国陶都、江南水城”为总体形象口号,长三角核心圈层最佳山水生态区。

图6-1宜兴市旅游发展目标分解图。

2.阶段目标

初步建成“中国陶都,创建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成环太湖西岸的重要旅游目的地,(1)2005——2010年,旅游业成为全市三产的强力龙头,江南水城”。

建成江苏省旅游强市(县)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江南水城”形成知名旅游品牌,“中国陶都,(2)2011——2020年,旅游业成为全市新兴的支柱产业。

宜兴建称为中国成功人士的休闲度假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使宜游、宜居、宜人、宜兴“四宜共得”成为公众共识,与“中国陶都”共同铸造成国际知名旅游品牌,宜兴市建成长三角及环太湖旅游圈最佳人居城市和最宜游的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城市,(3)2021——2025年,旅游业成为全市强力支柱产业,“江南水城”完全成形。

3.旅游发展指标体系预测。

预测宜兴市不同时期旅游指标发展总量,根据江苏省旅游局的《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无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年》,根据旅游目的地建设进程,以及宜兴市发改委对2005、2010年的发展预测值。

国内旅游收入27.99亿元,国内游客252.7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654.5万美元,人均花费1108元,接待旅游总人数254.8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13万人次,人均花费307.3美元,全社会旅游总收入28.54亿元,国际与国内旅游收入为1:51.5,海外与国内游客比为1:118.6,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9.2%,基础年:2004年,其中。

国内旅游收入31.0—34.0亿元,国内游客277-287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3—2.6万人次,人均花费1200元上下,海外与国内游客为1:106,其中国际旅游收入720—750万美元,人均花费310美元,全社会旅游总收入32—35亿元,2005年规划:接待旅游总人数280—290万人次,旅游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9.8%左右,届时。

国内游客514—594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6—6.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8—73亿元,入境游客与国内游客比为1:92—97,人均花费1300元上下,旅游总收入70—73亿元,人均花费320美元左右,其中国际旅游收入1920—2080万美元,2010年规划:接待旅游总人数590—6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10.5—11.0%。

国内游客829—98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24—148亿元,其中入境游客11—1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7—151亿元,入境游客与国内游客比1:75.4—81.9,其中国际旅游收入3740万—4080万美元,人均花费1500元左右,人均花费340美元,2020年规划:接待游客总人数840—995万人次,届时旅游总收入,预计相当于当时全市GDP的13%左右。

国内旅游收入163—200亿元,国内游客985—12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0—210亿元,其中国际旅游收入5250—6300万美元,人均花费约1650元,人均花费350美元,其中入境游客15—18万人次,海外游客与国内游客比为1:65.6—69.6,2025年规划:接待游客总人数1000—12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预计相当于届时GDP的15%以上。

第18条 旅游业发展战略。

1.大项目带动战略

联动区域,拉动地区旅游景区点的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大发展,通过龙头项目整体联动,直接提升区域旅游功能,联动全市,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投资吸引力明显的大项目,能够充分整合区域资源并与市场有效对接,它必须是精品甚至是垄断性项目,以点带线,提高产业聚合力和财富吸纳力,以线成网,形成辐射效应,以形象和示范效应。

2.全方位的联动战略。

从区域层面、产业层面、行业层面进行互动和一体化发展。

区域层面重点是长三角15+1+3、宁杭经济带以及环太湖旅游圈的互动,形成产品的合力,宜兴要作为15+1+3和宁杭经济带通道合作中坚板块,在环太湖旅游圈中,根据产品性质功能和国内乃至世界的同质谱系产品进行合作,在合力打造“中国陶都”的基础上,宜兴是西太湖区域的代表,与苏州、无锡、常州和湖州共同构筑环太湖精品旅游区,以“太湖兰山景区创新”统领太湖旅游制高点,实现品牌与客源的共享。

把旅游发展和城市化和整治环境形成互动,促进旅游和相关经济形态的联动,产业体系层面注重培育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开发的合力和相关产业支持效应的最大化,旅游强市建设与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高度关联。

旅游行业内部的宾馆、饭店、景区、旅行社、交通、娱乐、商品也要统筹发展,使相关的资源要素最优化配置,既不闲置资源,又避免系统缺失制约旅游经济的发展。

3.多元化旅游战略

对应市场和消费指向的多元化与多层次,从资源开发、产品定位、营销模式、管理服务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资源开发的多元化形成丰富的产品等级,应进行个性化评价、差异化定位、错位式开发,同时也培育多元化市场和多层次消费群体,在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在时间、区域、消费层次上复合发展、相互协调,形成百家争鸣的开发模式和百花齐放的产品类型,资源开发的多元化对应产品定位。

营销模式多元化是实现潜在不同层面市场实现对目的地的消费的重要方式,而管理和服务的多元是指服务内容、方式、档次、形式、日程依据不同的细分游客群体提供不同的选择方案,为文明宜兴建设奠定基础。

4.高品质旅游战略

旅游竞争实质就是质量竞争,通过高质量的差异化产品、舒适温馨的服务,以国际化标准作为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和旅游管治的行动准绳,实质上也是高效优质的享受,使游客得到高品质的舒心感受,又称精品战略。

优化旅游环境,实现高品质旅游的目标,要把品级产品、品质服务、品牌管理作为旅游目的地管理和服务系统的建设的核心,是争得市场份额最大化的最佳取向。

5.可持续旅游战略

使大生态旅游成为可持续旅游的基石,把大生态旅游作为支撑可持续旅游的柱石,正如世界旅游组织(WTO)在联合国所确立的国际生态旅游年所提出的主题口号:“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那样,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实施大生态旅游,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旅游业,致力于美化人类生活,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所谓大生态旅游是在理念、思想、产品、营销、管理各个层面,更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宜兴旅游发展全程,正处在“朝阳产业”的发展阶段,均能充分体现生态化主导行为,作为与环境冲突最小。

第19条 旅游发展行动计划。

推行旅游业以质量取胜为核心的整体跃进行动计划:。

1.以质取胜计划

树立“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善德为先”的文明旅游跃动策略和行动方案,此处尤要弘扬上古期善卷先生在宜兴善卷洞首创的“善德”,达到规模适度,以质取胜,展现中华道德之根基。

2.效益倍增计划

确立善待自然、善待资源、善待遗产、善待环境、优势互补,改造残山剩水并美化利用,使旅游综合效益倍增行动方案得以实施。

3.价值提升计划

使宜兴都市化建立在坚实的现代产业结构基础上,在大力发展国内旅游基础上,使多元文化与多样生态集成共聚,深度发掘地域文化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最大化发现与提升实现宜兴旅游潜在的本体价值及其附加值,充分释放旅游业的产业联运功能,积极拓展国际旅游。

4.优势集成计划

它的优势集成及其实施将引领世界茶文化潮流,把单项优势通过集成战略,把宜兴紫砂、阳羡茗茶合成于太湖龙景的主体——“太湖楼”中享受世界级的风光、环境和文化,构建成宜兴“合成军”,取得更大的优势,升华宜兴的总体目标,以旅游为平台,达到以质取胜,效益倍增,价值提升,最突出的案例是。

第七章 旅游空间布局与区域联动规划。

第20条 旅游空间布局。

总体上,规划“12349”旅游体系的辐射开放式的旅游空间布局:。

一个中心、二个核心区、三条走廊、四大开发板块、九个明星旅游区。

1.一个中心

强化中心城区的旅游集散服务功能,一个中心指宜兴中心城区,发展成为全市的旅游交通枢纽、游客集散和综合服务中心。

2.两个核心区

即宜城古文化为基础的江南水城核心区,以丁蜀紫砂陶文化为主体的陶都文化核心区,指一城两核。

3.三条走廊

根据景观特征,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建设好宜兴西太湖水网区绿色高科农业生态走廊,“双太”(太湖——太华)湖山绿色生态旅游走廊。

也是同类景观不同表征形象景物的旅游集结带,廊道即是旅游通道,贯通九湖(氿、荡)连珠青山秀水景观走廊三条廊道。

(1)西太湖水网区绿色高科农业生态走廊。

由兰山经大浦、新庄、洋溪到周铁,越拟建的太湖大桥与马山灵山大佛景区相联。

西太湖绿色高科农业生态走廊,北上至无锡、常州,南下达长兴、湖州,东去由水上至苏州、上海,形成水陆辐射中心,在市境内构筑三条旅游通道:。

a、太湖水上游船通道(快船、游艇)。

b、滨(西太)湖公路通道(汽车、自行车及旅游环保车等)。

c、兰山——莲花荡——蠡河——东氿——横塘河——太湖水上通道。

(2)“双太”湖山绿色生态旅游走廊。

特别是环太湖区绿色山湖有机食品基地,丁蜀、湖氵父(张公洞、玉女山庄、洞灵观)、阳羡茶场、竹海公园(含西施洞、慕蠡洞、海会寺)、龙池山、龙池湖、铜官山、善卷洞、太华竹海到横山湖,所谓“双太”指太湖—太华山的湖山景观,由兰山太湖区,以最佳人居环境为基础,生态环境最佳,重点发展登山健体游、洞穴探奇游、修学科考游、红色文化游、历史访古游、湖滨休闲养生健身游,山峦起伏、水库连珠、森林密布、竹海万顷、果品满山,高雅文化为内涵,把湖山林茶竹果聚合为一体,设施民族形式而又现代化、生态化、系列化的绿色旅游走廊,经洑东,这一带是宜南山区,景点如繁星,开发潜力大,建设成为长三角。

(3)贯通九湖连珠灵性秀水景观走廊。

东北至滆湖(宜兴与常州共有,由太湖、莲花荡、蠡河、东氿、大溪河、城南河、团氿、西氿、南溪河(摆布潭)、临津荡、都山荡、北溪河,或西北至长荡湖(金坛),可改名为小太湖),形成江南水乡独具风采的九湖连珠水上景观旅游走廊。

3.四大开发板块

针对宜兴市旅游资源丰富、种类多、体量小、配置散,规模效应差的优劣势,特提出整合战略,大力整合:。

(1)阳羡陶都文化景观板块。

(2)喀斯特洞天景观板块。

(3)滆湖(小太湖)水网景观板块。

(4)屺(亭)芳(桥)万(石)名人故里(文化)文化板块。

将四大板块各自塑造成主体形象并建造相应的旅游配套体系,功能互补的宜兴旅游目的地系统,形成各具特色。

4.九个明星旅游区

通过对善卷、竹海(含西施洞、慕蠡洞、崇恩寺、海会寺、苏南第一峰——黄塔顶)、湖氵父(含张公洞、洞灵观、金沙寺、玉女山庄、阳羡茶场、灵谷洞)、铜官山(含抽水蓄能电站、南岳寺、宜兴国家森林公园、芙蓉茶场)、兰山(太湖龙景/太湖旅游摩尔)、太华(含横山湖)、芳桥/洋溪、周铁(含沙塘)、闸口(含滆湖——小太湖)等几个区域资源的整合和高规格打造,构成旅游吸引体系里重要的环节,建成宜兴市一批精品旅游区(点)。

宜兴市通过对这九个旅游区的打造和高品质建设,景区(点)的建设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一批明星旅游区的建设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形成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谱群。

第21条 跨区域联动规划。

1.政府主角的联动

由市政府主持以积极合作的姿态,从文化品牌、产品打造、组织合作、共生营销等各个层次寻求跨区域联动。

(1)宜兴+景德镇(中国陶都与中国瓷都共聚)。

建立中国陶都和中国瓷都的合作架构,使陶瓷文化能够在中国有最好的地域解读,在陶瓷文化的研究、陶瓷工艺美术的研讨、陶瓷商贸和陶瓷高端旅游方面,两地充分交流合作,建立一套联动体制,共生营销共促品牌。

(2)宜兴+无锡+常州+苏州+湖州(环太湖旅游一体化)。

有利于宜兴在环太湖区旅游地位的升华,建构环太湖城市的区域合作框架,宜兴将有更多平等话语权,宜兴作为太湖西部旅游代表,大生态旅游的整体开发,共同建设大太湖旅游品牌,也是太湖旅游发展最具潜力区,宜兴的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遮蔽,更要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合作体系的构建,其他几个城市都是地级市,太湖龙景的建造。

(3)宜兴+杭州+宁波+上虞+济宁+汝南(四省六城梁祝合作申遗)。

宜兴也可和江浙有关市县合力打造范蠡西施情爱旅游品牌,合力打造世界经典情爱,使《范西》、《梁祝》双经典之爱共聚宜兴,宜兴借助打造“文化宜兴”与“文明宜兴”之举,《梁祝》影视、音乐在世界上也是深有影响,目前杭州、宁波、上虞、济宁、汝南与宜兴等四省六地共争梁祝文化源头,共促梁祝申报口头与非物质类世界遗产,《梁祝》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对各地的形象推广和旅游经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为营造情爱之都奠定厚敦基础,建议消除内耗,突破障碍,牵头协调,建立和谐共兴机制,同样。

2.旅游区主角联动

(1)环太湖旅游区

太湖水乡富饶之地广为人知,自古有“太湖美,直接影响到了太湖的整体形象,美在太湖水” 之说,需要环太湖区域的旅游区加强合作,太湖虽然在行政隶属上分属于不同的省市,以共同享受太湖赐予的旅游恩泽,但太湖这个千古品牌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保护太湖水质成为区域旅游的共同战略任务,现在环绕太湖各个地方建设了大批的旅游景区(点),历史上的“地上天堂”或“人间天堂”即指这里,在共享品牌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维护品牌、提升品牌的义务,景区点建设质量参差不齐而各行其是。

(2)宁杭经济带上的生态走廊。

宁杭经济带有条件成为江浙沪公众及外商族群出游的一条生态廊道,江浙沪一带经济发达,而在沪宁和沪杭甬带上生态环境本底受限,南京——杭州一线是苏南、浙北生态环境最优良的地方,休闲度假的需求旺盛,而且过度工业化,宜兴居于突出优势和关键区位。

(3)江南《范西》《梁祝》爱情之旅。

范蠡西施情爱,宜兴为其传说中的归隐终老之地,宜兴应牵头组织范西情爱之旅,组织苏州、无锡、湖州、嘉兴、绍兴等地缔造情爱浪漫旅游线,其传说布散吴越,依托传说建造相应纪念设施,西施是中国美女的化身,被誉为经典,如陶公祠、教渔塘,甚至建范西庙(塔)等。

共同打造梁祝高端品牌,梁祝的旅游品牌形象影响不大,梁祝故事、梁祝戏剧、梁祝电影、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东方爱情悲剧的经典,但梁祝旅游景点尚停留在泛化阶段,打造东方精典情爱旅游线,宁波梁祝文化公园和宜兴善卷祝英台琴剑冢、传碧鲜岩等管理部门协商共议,正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地,而江南给世人的感觉也是婉约清丽,闻名中外,需要通力合作,将杭州万松书院、上虞祝家庄,合理分工,精心开发,合力申报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第22条 旅游线路设计。

1.市内游线

(1)宜(城)铜(官山)善(卷洞)横(山湖)太(华竹海)观光休闲、湖山度假、健身旅游线。

(2)宜(城)丁(蜀)兰(山)历史文化观光湖山休闲度假旅游线。

(3)兰(山)丁(蜀)大(浦)洋(溪)周(铁)滨湖文化休闲农业旅游线。

(4)宜(城)屺(亭)闸(口)滆(湖)水乡文化湖上休闲旅游线。

(5)兰(山)丁(蜀)湖(氵父 )竹(海)龙(池山)太(华)横(山湖)湖山生态文化高端旅游线。

2.跨境游线

(1)宁(南京)宜(兴)湖(州,含长兴)杭高质观光生态休闲旅游线。

(2)宜(城)周(铁)马(山)(无)锡苏(州)沪(上海)精彩江南文化休闲都市观光旅游线。

(3)太(湖,兰山)宜(城)芳(庄)长(荡湖或滆湖)水乡观光休闲旅游线。

对接江苏省规划的两条游线:环太湖和江南水乡旅游线,一并纳入到本规划。

第八章 旅游产品规划与项目设计。

第23条 旅游产品谱群。

以会议旅游、宗教旅游产品、科修旅游产品等专项旅游产品为补充,宜兴市以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三种产品为主体,设计具有国际品质的旅游产品体系谱群,根据宜兴市旅游资源的赋存状态及可开发潜力,充分研判市场需求。

表8-1 宜兴市旅游产品谱系表。

序号

产品类型

产品内容

开发思路

1

观 光

产 品

中国陶都观光游

通过一批反映陶文化的主题项目的建设,形成以陶文化观光为主题的宜兴拳头产品,以中国陶都的建设标准。

山林生态观光游

以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林场乡村果树为依托的山区生态观光旅游,发展江苏稀缺的山地旅游度假项目。

水体景观观光游

宜兴水系发达、水网密布,以湖荡、运河、水库、河溪等为依托可以设计多样水体景观。

2

休 闲

旅 游

湖滨休闲游

在太湖等地建设符合各个市场层次的度假村,布局中端、高端游客群体和中远程客源地休闲体验的湖滨休闲、娱乐、水上运动项目。

特色城镇休闲游

把宜城建设成江南水城、丁蜀镇建设成中国陶都、兰山建成太湖龙头区、新街镇建设成高科技产业镇、大浦镇建设成现代农业景观镇,通过别具一格的休闲设施建设、特色街区购物、夜间娱乐等构建特色城镇休闲系列。

绿色宜兴休闲游

以阳羡茶场、芙蓉寺茶场、太华果园、太湖高科农业等为依托,针对城市居民设计休闲采摘、农业体验活动产品。

3

度 假

旅 游

商务休疗度假

针对公司、企业、白领阶层设计的带薪休假、拓展训练、身心恢复的旅游产品,特别突出打造为成功人士设计的休闲度假高端产品。

康体休疗度假

针对银发市场、城市大众设计的运动型、静养型旅游产品,包括水上运动、登山攀岩、健康养生等。

分时度假

以太湖、滆湖(小太湖)、横山湖等为依托的分时度假别墅、宾馆或酒店(采取会员制)。

4

会 议

旅 游

商务会议旅游、环保论坛旅游。

宜兴处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商务会议众多,依靠中国陶都、环保产业和《范西》、《梁祝》品牌开展专业性论坛。

5

宗 教

旅 游

充分借重太华山与九华山之间的渊源以及张公洞道教文化。

南岳寺、磬山寺、化城寺、显圣寺、张公洞等寺庙道观在周边深远影响,张公洞中国道教之旅游的宗教文化内涵,提升太华——九华佛教地藏王菩萨渊源之旅。

6

科 修

旅 游

地文修学之旅

以宜兴喀斯特多样性景观(峰林、洞穴和奇石等)结合。

绿色高科农业

宜兴两个国家级农业示范点、主要生态茶园应与旅游结合。

环保高科技产业

以残山剩水改造为契机打造环保主题公园,以宜兴国家环保高科技园,为载体。

第24条 旅游项目主题和内容策划。

根据旅游产品开发方向,本规划对宜兴市的旅游项目定了四个主题,结合资源结构特征,这既是对特色资源的总括,即“秀山”、“丽水”、“名都”、“浓情”。

以充分展示宜兴的灵秀和浓情,给游客全新的江南“秀山丽水名都浓情之旅”,以证明宜兴山、水、城、情的独特性和共融性,同时也是对旅游项目建设的要求。

1.“秀山系列”旅游项目规划。

(1)空间展布

其中包含众多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茶场、果园以及江南突出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景观,不仅景观奇特,有众多的名人遗踪和故事传说,宜兴中南部多山地丘陵,更有丰富的人文遗迹。

(2)整合措施

根据不同市场层次开发山地及景观观光休闲产品、森林公园组群产品、喀斯特溶洞景观组群产品、竹海山林生态景观组群产品、茶场、果园休闲体验组群产品、名寺名观宗教朝觐组群产品、山水休闲人文生态景观组群产品。

(3)重点项目规划

A.铜官山——龙背山综合旅游开发精品工程。

B.省庄竹海——苏南第一峰——太华生态旅游精品集成工程。

C.创新开发喀斯特地貌产品——太湖石苑主题公园与“残山剩水”改造工程。

D.精品农庄,乡村休闲工程。

E.水上茶市,别致休闲工程。

F.郊野山地体验产品旅游工程。

2.“丽水系列”旅游项目规划。

(1)空间展布

宜兴是著名的江南水乡,湖荡成群,水网如织,又兴建一批不同规模的水库,开凿多条运河,山青水秀,风光无限。

(2)整合措施

目前宜兴的湖、氿、荡、河、溪、运河虽多,但未组合成优势旅游产品,应打破地区和部门之限,将其联合开发成21世纪的江南丽水之旅。

(3)重点项目规划

A.太湖龙头——太湖龙景游摩策划 (详见专题策划)。

B.渔樵耕读,江南水乡——水域乡村旅游产品规划。

C.鸳鸯仙侣,爱河绵延——蠡河爱情人文旅游产品规划。

D.渔舟唱晚,把盏饕餮——临水休闲游憩旅游产品规划。

E.动感时尚,乘风破浪——湖泊运动、体育旅游产品规划。

F.一桥飞架,名湖新景——周铁太湖大桥桥头堡旅游建设精品工程。

3.“名都系列”旅游项目规划。

(1)目标

宜兴市以建设国际水准的“中国陶都、江南水城”为终极目标,营造个性化水城,A.以“大宜兴”为背景,在城市化进程中克服城市同质化的弊病,根据资源特征。

B.着重体现宜兴作为环太湖旅游圈的亚枢纽,结合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对中心城镇的集散、服务功能进行改造提升规划。

C.宜兴市区域要素资源突出,结合旅游通道的建设,对主要节点城镇进行个性特色营造。

(2)建造华夏“双都”名城:中国陶都、江南水都(城)。

中国陶都是宜兴7000多年来文化积淀的结晶,打造中国陶都要重点建设丁蜀镇陶都文化系列(从古矿山、古龙窑、古街巷、古店铺、紫砂城、陶都博物馆到陶都文化主题生态公园及陶文化爱情河蠡河)形成体系,尤其千年紫砂陶,宜兴具有唯一性和独占性,扩展规模,升华质量,使之发挥整体效应。

把宜兴作为“江南水城”(中近期)和“江南水都”(远期)为目标进行开发建设,以大体量、多元文化、现代化、立体性(水体、滨水景观、多元建筑、水楼、城市瀑布、喷泉、舟船、桥梁、绿色廊道等交融)构筑现代水城。

(3)重点旅游项目规划。

A.宜兴水陆枢纽金旅无障碍游建设精品工程。

B.中国陶都文化生态主题公园。

C. 江南水城的景观改造。

D.名人故里综合开发项目。

E.中国陶都与茗茶高端旅游项目规划。

F.太湖美食系列开发项目。

4.“浓情系列”旅游项目规划。

(1)释义

中国最伟大的爱情故事《梁祝》传奇与《范西》隐居在宜兴留下动人的传说,宜兴是个爱情之都,其开凿的蠡运河至今仍发挥作用,至今这里还有祝英台读书处、祝陵等遗址,也是个滋生爱情、孕育爱情的浪漫胜境,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隐居避世,宜兴是个浓情化集聚的城市,而范蠡和西施的佳话也是千古流芳,成为万世供奉的财神——陶朱公,携佳侣泛舟太湖,以其精明才干。

(2)整合措施

范西文化和梁祝文化是需要着力提升的两个情感品牌,宜兴要积极融入范西文化和梁祝文化合作体系,梁祝品牌现在各地都在大做文章,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宜兴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劣势,将聚合成情爱之都品牌的魅力效应,千百年来人们赞美爱情向往爱情,宜兴并不具有唯一性,而且与杭州、宁波等大城市相比。

(3)品牌行动计划

对非垄断性品牌来说都不具有唯一性,品牌的行动,以物质性景区设计品牌的核心吸引力,并不是一个最佳的办法,主题公园的建造本身就不大见喜于市场,首先,其次,容易产生跟风模仿,因此。

形成一种城市个性,是一种城市气质,个性是特性,结合城市经营,也可以另辟蹊径,从区域形象角度,是无法效仿的。

打造爱情之都——承接美好,营造梦幻。

以这一创新主题统领江南水乡、水镇、水城、包孕吴越陶文化、茶文化和太湖文化等,从而提升太湖旅游整体品格,可以和“天堂苏州”、“无锡旅情”、“龙乡常州”以及“度假湖州”形成互补的群体优势。

第25条 “十一五”旅游行动计划。

1、“中国陶都”旅游工程

宜兴的“中国陶都”具有历史性、唯一性和垄断性,在新的“十一五”计划期要重点打造与提升《中国陶都》形成持久不衰,可观、可参、可品、可购的高雅文化旅游工程。

继续举办中国陶瓷国际博览会,使之具有国际吸引魅力和对宜兴发展强大拉动力,???????? 整体策划、优质规划、精心包装中国陶都之旅。

???????? 营造《中国陶都》旅游系列:古矿玩、古作坊、古龙窑、古街道、古运河、古店铺等。

???????? 整合全市约2万多家紫砂陶艺作坊,形成档次,突出重点,评定星级。

???????? 恢复蜀山老街风貌,北通蜀山大桥与古北街相接,恢复明清时期宜兴陶瓷主要集散商埠风貌,使其西连东坡书院,东滨蠡河。

???????? 以丁蜀镇“残山剩水”之地规划建设中国陶都文化主题公园,与中国陶都博物馆呼应,形成露天开敞式陶都文化景观园,融历史性、观赏性、知识性、休闲性、再造性为一体,周边则配置布列“中国陶艺大师工作室”等,形成高端陶文化之旅载体。

???????? 举办宜兴国际环保论坛。

???????? 举办宜兴中国经典爱情旅游节。

???????? 建设“中国陶都”购物城,规范紫砂陶质量鱼价格,让游客放心购物,开心购物,所有商品明码实价,注明工艺师姓名。

2、“江南水城”旅游工程

不是对历史进行模拟和复原,而是运用全新的理念创造历史,江南水城是综合分析苏州、绍兴等著名历史水城已经名不副实,差异化的利用宜兴丰富的水资源将其建设为江南水城。

对城南河、大溪河、太滆河三条城区主要河流沿线环境进行治理,???????? 建造以团氿为核心的现代水城市区,水城景致的核心展示区,在河两岸进行大规模绿化,建设滨河绿地,搬迁工业企业,使其成为城市居民休闲主要场所。

???????? 对商业设施比较集中的长桥河、大溪河、南虹河、城南河两岸进行设计,打造氿滨商业步行街。

???????? 结合沿团氿已建和在建的陶瓷雕塑园、生态植物园、商业休闲区等,恢复铜峰叠翠等宜兴古代十景。

???????? 开发东氿生态型居住区,建设滨水家园。

形成综合性的自然山水园,全面展示宜兴山水名胜和文化古迹,???????? 开发西氿自然山水园,以宜兴古桥区为主要内容。

具有休闲、度假、娱乐、会议、培训综合功能的旅游度假胜地,???????? 把滆湖“天一”农业旅游示范区建设成为一座集江南园林、皇城风格和现代酒店气息于一体。

开通水上巴士,???????? 成立水上巴士服务公司,在滆湖、西氿、团氿、大溪河、东氿、太湖等沿线布置水上巴士公交停靠点。

???????? 把蠡河打造为中国陶文化爱情之河,赋予水城爱的灵魂,并建设陶朱公祠、范蠡西施塔,使之具有历史厚重感。

3、双太绿色生态走廊旅游工程

双太生态走廊是宜兴的生态屏障,聚合生态优势,也是长三角地区难得的生态绿肺,这里将成为整合湖、山、竹、茶、洞等生态资源,成为宜兴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包括兰山太湖疗养院、新庄休闲服务中心、周铁人文景观中心,成立统一的旅游度假中心,打造太湖兰山龙头区,???????? 整合兰山现有资源,理顺各度假区多头管理体制,利用其优越区位和发展条件。

统一建设,共同开发太湖游艇休闲度假区,???????? 进一步借助新兴的游艇休闲度假旅游,结合水城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联合环湖城市湖州、苏州、无锡等城市开通环太湖旅游航线,充分合理的利用这里优美的太湖岸线。

???????? 把省庄竹海打造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突出建设度假产品。

???????? 采用现代大地园林景观理念对阳羡茶场和芙蓉茶场进行环境美化,营造优美的旅游环境,建设中国乃至世界一流水平的生态茶园旅游区。

???????? 在陶祖圣境旅游区升华包装,融入体验型参与型旅游项目。

???????? 在横山湖附近选址建设宗教寺庙,推出宗教旅游产品。

???????? 建设湖氵父竹海公园竹海至太华镇的四级旅游公路。

4、善卷洞、张公洞旅游升华工程

???????? 善卷洞旅游区要重点策划提升梁祝旅游产品,打造宜兴中国梁祝文化博览园,文化园、故事园与博物馆,联合四省六地申报世遗。

???????? 同时对于善卷先生德文化进行策划开发。

???????? 把国山碑旅游区规划策划建设提上日程。

???????? 在玉女潭景区建设太湖石苑博览园。

张公洞道教文化开发项目,推出道教养生项目,建设福地啜佳茗场地。

第九章 旅游形象策划。

第26条 旅游形象地位分析。

1.宜兴在环太湖旅游圈中的形象地位。

与其他几个环太湖的地级市在开发地位上有一定差距,宜兴作为隶属于无锡的县级市,环太湖旅游圈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环状”旅游经济发展带,宜兴太湖岸线长达40余公里,在环太湖旅游圈的发展规划中,岸线漫长,以前多被作为无锡旅游的外延部分来思考,实质上,旅游尚处在待开发态,而太湖西岸的旅游开发在区域内一直处于明显的弱势状态,自古就是旅游风景名胜地的浩渺太湖。

宜兴在某种意义上是决定整个环太湖区域未来旅游发展高度最为重要的大板块,整个环太湖旅游圈的发展中,实质上蕴含了经济学的“短板原理”,相对于开发较早,旅游业已经形成既有态势的太湖北部与东部地区。

既要依托无锡已有的旅游知名度和太湖的固有吸引力为基础,以此提升环太湖旅游圈在整个旅游大市场上的竞争力,宜兴是为环太湖旅游产品注入新活力的最佳首选,在对宜兴的旅游形象进行策划时,构筑其在环太湖旅游圈发展中的“新驱动力”,也要以宜兴自身陶、竹、洞、茶生态的特点。

2.环太湖区域城市旅游形象对宜兴的辐射与影响。

(1)无锡的同质形象辐射。

无锡市旅游总体规划为其定位为“太湖美景、无锡旅情”,“太湖明珠”的品牌形象在旅游市场上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认可,且接受度较高。

“生态太湖”和“高端太湖”,核心在于打造“太湖龙景”,宜兴在与无锡共享“太湖”形象的同时,拥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又区别于无锡。

(2)苏州的异质形象联动。

位于太湖东岸的苏州,一直主打“苏州园林,也拥有迷人的湖光山色,但在旅游形象策划上,东方水城”品牌。

虽然近期苏州也开始重塑“东方水城”、“天堂苏州”的形象,宜兴与苏州联手构筑异质形象,“东方水城”由于填河造街业已风光不再,但在强大的“园林之城”光辉下,难以寻找特别切入点,联动太湖轮体势为必然。

(3)常州、湖州的潜在形象影响。

近期内与常州、湖州基本不存在形象竞争关系,对于宜兴在“环太湖”旅游区的形象确立而言,虽有潜在形象影响,若宜兴独占先机,湖州的朝向背阳,功能不能发挥,但常州的空间很小,常、湖两州虽也坐拥太湖之势,且污染度高,开发条件欠佳,长兴虽投巨资请美国人规划,因项目定位不准,以致贻误几年时光,而未能获益,从旅游发展角度而言,二者都还处于初级的状态,可在远期进行整合,则两者必在光环之下。

第27条 旅游本底形象分析。

1.“宜兴”本义的旅游分析。

宜、兴二字,在字典中的释义颇多,但作为城市名称的宜兴,对其文字的旅游分析,从本意到寓意都极有韵味。

(1)本意分析

宜,会意字,甲骨文字形,象征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为合适,适宜。

宜,所安也,――《说文》。

宜得其所也,――《苍颉篇》。

君子宜之,――《诗·小雅·裳裳者华》。

从舁,从同,舁(yú),共举;同,同力,兴,通“興”,会意字,本义为兴起,起来。

兴,起也,――《说文》。

水波不兴,――明·魏学洢《核舟记》。

引伸义为蓬勃发展;兴旺。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诗·小雅·天保》。

兴致,情趣

遥呤俯畅,逸兴遄飞,――王勃《滕王阁序》。

兴尽晚归舟,――宋·李清照《如梦令》。

(2)寓意分析

从“宜兴”二字的字面之意,已可窥见“宜兴”作为城市之名自有的妙意。

江南水乡的曲折蜿蜒,江南气候的湿润温和,养育了江南女子温柔细腻的气质,孕育了江南才子婉约回肠的诗情,宜,为所安,故为人们安养生息之地,而“君子宜之”的宜兴,正是现代人可“得其所”之地。

兴,也给予游人悠闲自得的兴致,给予城市蓬勃发展的生机,自可在这江南水城“兴尽晚归舟”……,以文化之底蕴激起人的无限遐思而自身却“水波不兴”,起也,厚积薄发,泰然自若,得意之时。

宜兴,适宜之地,情趣之城。

营造出今天同样“适宜”的自然生态环境,而宜兴以蕴含湖、河、港、湾的似水柔情,体味宜兴万般情趣,治国、处世、养生皆讲求“适宜”,展现出一幕幕“蓬勃兴旺”人文景象,中国古代儒道思想,自来崇尚“中庸之道”,“天人合一”,不可强求亦不可偏废,以承载六千年古陶文化的深厚积淀,激发游人无限兴致。

2.旅游资源本底分析。

(1)自然景观形象本底。

A.山地景观形象本底。

宜兴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低矮群山。

B.水系景观形象本底。

宜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水网遍布,四通八达。

C.生物景观形象本底。

宜兴地处北亚热带的最南缘,气候宜人居,又适宜生物发育。

D.地貌景观形象本底。

宜兴市的喀斯特地貌较为发育,宜兴的溶洞具有“山中有洞、洞中有山、洞中套洞、洞内泛舟”的独特风格。

(2)人文景观形象本底。

A.历史人文景观本底。

古街景观:古南街,宗教建筑景观:澄光寺、南岳禅寺、氿峰禅寺、朝阳寺,历史纪念地景观:岳飞点将台、岳飞抗金遗迹、新四军第一纵队司令部纪念地,名人古迹:周孝侯庙、太平天国王府、东坡书院、国山碑。

B.现代人文景观本底。

宜兴现代人文景观也很丰富,公园类:氿滨公园、宜园、龙背山森林公园,工程性景观:铜官山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横山水库,休闲度假类:兰山度假村、天一度假村等。

(3)文化精神形象本底。

A.吴越文化

B.陶文化

C.爱情文化

D.竹文化

E.茶文化

F.宗教文化

G.名人文化

H.渔业文化

I.民俗文化

3.旅游市场形象本底。

(1)陶都形象深入人心。

(2)太湖形象尚未形成。

(3)茗茶形象显现不足。

(4)爱情形象联手演绎。

(5)名人名地形象蓄势待发。

(6)水城形象正在筑造。

宜兴的溶洞,但是作为宜兴旅游开发先行者的“溶洞形象”在市场上已经进入衰退期,可以用洞天福地来形容,在大范围市场上要有所作为难度较大,主要局限于华东市场的吸引力。

宜兴“竹的海洋”形象对旅游市场吸引力不足,因此要将竹文化融合到宜兴的综合形象之中去塑造,才能形成有别于他的市场动力,同质旅游产品的可替代性很高,竹主题旅游在区域市场上作为生态产品推出,如安吉竹海。

第28条 旅游总体形象设计。

1.总体形象设计

中国陶都,江南水城

使水城(水都)更富灵性,包括微型岛礁、水上喷泉、水上雕塑、城市瀑布、水景建筑、水景公园,市区水系整治要和沿岸建筑景观相协调,而且在团氿、西氿、东氿浩荡的水面上构筑水上景观,在充分利用与整治现有水系的基础上,迈向未来新型江南水都——一座可容百万级都市人口的水网之都,成为水上游动性景观,更富文化特色和更加民族时尚,和跨河(氿)桥梁,水景小品,开凿新的水系,宜兴从水城起步,使自然景、造景、衬景、借景相辅相成,应对未来的现代化,充盈城市,河岸绿化、美化、亮化相融,还要从长远战略思考,同时与船舶造型设计一并纳入,更加悦目。

水城与陶都使宜兴城区两大板块各有分工,而紫陶则是宜兴的独创,以及陶文化的体系完整,紫色陶都则是充分展示宜兴作为中国陶都的历史久远和恢宏体量高端价值,陶都的定位唯我独有,陶有黑陶、红陶和彩陶等不同流派,使蓝色、紫色与绿色共聚,精彩宜兴,文明宜兴,共镶而成为锦绣宜兴,突出紫色则显现其独特魅力和其垄断性,又有古色文化背景,又蕴含着价值连城,紫砂:它最富艺术风采,不可度量,不可替代,又有龙背山森林公园鹤立其间。

2.辅助形象设计

——江南碧水城,宜人紫陶都。

——咫尺太湖宜闲游 千年古陶兴情趣。

——宜游、宜居,宜人、宜兴。

第29条 旅游营销口号设计。

进一步加深陶都文化,同时宣传宜兴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地,洞湖交错,更有竹海茶园,可谓人间仙境,增添宁静与恬适,突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 最是江南宜人处,竹海深处紫陶都。

◆ 太湖西岸别有洞天,宜兴城中悠闲天地。

◆ 古城水景靓 紫砂展精妙。

◆ 砂陶幻妙 洞湖仙境 山水秀美——中国·宜兴。

◆ 紫砂名扬海外 洞湖享誉神州——中国·宜兴。

◆ 蜀山紫砂名扬海外 宜兴名人遍布神州。

◆ 丁蜀陶、阳羡茶、怡然你我,宜兴情游。

◆ 江南水乡寻幽,灵性水城养神,紫色陶都觅采。

◆ 爱情经典,千古绝唱,陶都宜兴,梁祝故乡。

◆ 梁祝读书出传奇,教授之乡留美誉。

第30条 旅游节庆策划。

1.国际;生态;宜兴环保论坛。

把环保之旅与环保教育、环保设备展销融而一体化,宜兴为“环保之乡”又有国家环保科技园的强力支撑,响应当今的“环保风暴”思潮,每年举行一次“宜兴环保国际论坛”,引领江南乃至全国跃入新的环保征程,邀请国内外著名的生态环保组织负责人,对未来生态发展方向以及环保事业发展进行研讨,加之策划中的“残山剩水”再造工程,以及各国生态研究专家共聚宜兴。

2.名陶、茗茶、怡然休闲旅游节。

让紫陶与茶艺不仅仅是文化人的“阳春白雪”,而是每一个懂得生活的人都能享有快乐,享有文,享有健康,以文化享受与休闲度假为目的,每年春、夏采茶季节以茗茶、茶道、茶艺为主,以紫砂陶壶和阳羡绿茶为主题,秋、冬则以陶瓷欣赏、陶艺制作陶瓷展销为主。

3.陶文化系列节庆

在活动中配套推出,并挖掘中国制陶史中的民风民俗,策划组织“国际陶文化旅游节”、“国际陶艺博览会”、“世界精品陶瓷拍卖会”、“国际制陶大赛”等大型活动。

4.生态景观+名人文化系列节庆。

以宜兴不同领域的名人文化为背景,策划以四季景观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节。

“春竹碧绿诗茶香”——诗茶会。

“夏薇缤纷墨香浓”——书画赛。

“秋叶灿烂爱陶忙”——陶艺节。

“冬梅凌寒情意重”——爱之典。

5.梁祝故里——中国宜兴观蝶节。

以后观蝶节还要扩大,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廿八都有“观蝶节”的民间习俗,2004年和2005年宜兴市政府均组织了观蝶的活动,梁祝故事在宜兴民间广为流传。

影响和规模,成为宜兴的特色节庆,为梁祝申遗造势。

第十章 市场营销规划。

第31条 营销目标

1.树立“中国陶都 江南水城”旅游目的地形象。

成功赢得重量级投资商对旅游项目的关注,迅速推出宜兴旅游整体形象,确立宜兴旅游的品牌与知名度,使主流媒体不断聚焦宜兴旅游,成功打造精品,有效实现重点项目高质量招商,通过创新性营销推广,推动旅游业超常规发展,并积极主动向外界传播,销售“远景”。

2.提升旅游品牌,巩固并扩大老市场、拓展新市场。

使宜兴旅游产品成功纳入到各大旅行社重点线路中,成功实现市场突破,从而确立宜兴在西太湖旅游的核心地位,即老市场行以稳固和扩大,新市场行以开拓,通过旅游营销,实现规划提出的市场规模倍增目标,提升旅游品牌效应,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与追随。

第32条 阶段性重点与策略。

巩固港澳台市场,重点突破日韩市场,开拓东南亚与美、德、英、法市场,并逐步拓展印度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市场,兼顾环渤海城市群、珠三角及华中城市群市场,近期国内重点拓展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市场,海外以紫砂陶、茶道文化共聚为突破口。

海外根据市场变化,中期国内巩固长三角市场,重点开拓南亚市场,深耕环渤海市场,同时新增两大目标市场即以江南水城开拓俄罗斯市场,积极拓展中国西部及东北市场,深度拓展珠三角及华中市场,适时调整国际目标市场的排列顺序。

海外巩固已有市场,全面开拓新兴市场,远期国内巩固长三角、环渤海市场、珠三角市场,大力拓展中国西部及东北市场。

第33条 近期营销战术。

1.导入DIS(区域形象识别)体系。

统一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制定并全面实施区域形象识别体系(District Identity System),加强对宜兴本地旅游网站的指导性管理,贯彻视觉识别体系、行为识别体系、理念识别体系,丰富网站内容,以DIS体系为指导,统一城市标准色,并扩充为双语版。

2.制作《中国陶都 江南水城--宜兴》系列宣传载体。

以文化为内涵,以重点景区为载体,梳理沉淀成系列精品,形成品牌化,并成为宜兴市的一张靓丽名片,以软文、电视专题片、丛书、电子出版物、宣传手册、文艺演出等形式承载。

3.建立特色节庆会展活动。

开展特色节庆会展活动如“中国宜兴陶文化艺术旅游节”,范西文化、梁祝文化旅游节等等,充分升华、提升现有节庆活动,中国婚博会,中国环保博览会,深入挖掘文脉地脉、文化底蕴,太湖美食节,以资源为载体。

第34条 国内市场开发策略。

环渤海市场重点抓好对散客、商务客户、旅行批发商的营销,珠三角市场重点抓好对团体、商务客户、宗教市场、旅行批发商的营销,长三角市场重点抓好对家庭、自驾车族、商务客户、旅行批发商的营销,华中城市群抓住以太湖、陶都、吴越文化和名人故里为主要品牌,采取灵活多样的促销方式。

第35条 宜兴旅游产品营销模式选择。

是中国陶的艺术、历史、文化中心为其市场定位与形象宣传口号,在市场营销组合战略中采用价格线定价策略和确保重点销售渠道策略采用形象推广战略,丁蜀镇陶都主题公园定位在“中国陶艺中心”为形象,其营销战略重点是旅游形象宣传推广,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内容的市场产品开发,采取多变促销手法与多种形式并举的营销组合策略,主要客源市场为中外陶艺爱好者,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推销不同旅游产品,树立旅游产品与旅游品牌的开发战略,以及多样的促销策略,使产品-市场发展配套,宜兴新水城采取了对原有城市旅游形象不断更新定位与设计的形象营销,其旅游产品主要是对陶艺术的展示与创作,强化旅游活动促销力度,并成为世界陶艺的交流中心,省庄竹海、善卷洞风景区在深度开发系列旅游产品基础上,加强政党主导力度,以上海、苏锡常、南京、杭州为主要客源的目标市场,太湖龙景、横山湖、玉女山庄(太湖石苑)、滆湖(小太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夜生活类的旅游产品与特色旅游服务设施,长三角的国内游客及通过与周边旅游发达城市合作形成旅游线路中的点向国际游客销售,提升文化与参与性旅游。

第36条 宜兴旅游网络营销战略。

服务于中外旅游消费者、旅游投资者、旅游企业、旅游相关行业、旅游媒体、宜兴旅游各级政府、上级主管政府的完善、高效、低投入的综合应用系统,集互联网旅游信息服务、网上旅游营销、电子商务、旅游行业管理于一体,并紧密支持跨媒体宣传营销的,经过3年时间,全面打造以Internet为基础的、开放式的,一个全新的现代旅游营销DMS平台。

刺激旅游消费、提高旅游收入,促进旅游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帮助旅游形象宣传和营销管理,带动旅游市场增长,有效提升宜兴旅游目的地营销整体水平,通过市场营销、电子政务、信息采集、游客自助服务四大平台有效促进宜兴旅游经济增长。

第十一章 旅游要素产业规划。

第37条 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能够直接反映一个地区接待能力的大小,旅游接待设施作为旅游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而接待设施中最重要的主体——各种档次和形式的旅游饭店,则成为支撑宜兴旅游业稳定发展的基石。

1.总量控制,改善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

宜兴市旅游涉外饭店的客房出租率平均为56.51%,宜兴市旅游饭店业总体上呈现供给过剩的状况,从1999年到2003年。

如商务饭店、会展中心,适时在主城区及兰山横山湖下端建五星级饭店和度假别墅,在旅游饭店严重缺乏和不足而客源市场前景看好的景区附近,工薪阶层需要的低星级或准星级饭店、青年旅舍及汽车旅游等,今后几年内,在客房平均出租率低于55%的地区,而在高档次上进行适度发展,严格控制新建饭店项目,宜对饭店的总量进行一定的控制,但可以改造或新建一些所需档次结构的旅游饭店,可以新建一些旅游饭店,为了控制供需比例失衡的局面。

2.类型和功能多样化,适合各类游客的不同旅游需求。

以商务或会议型为主,在温泉等康复旅游地,在市郊和自然风光和环境好的休憩旅游地,以休闲度假型为主,以保健疗养型为主,在城镇中心和商务地,总之,要根据不同旅游者的需要突出不同的功能特点,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不管接待对象,千篇一律的“标准间”模式。

3.建筑形式既要地方化、多样化,更需体现 “生态旅游”深层内涵。

住宿设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相协调,二要与饭店本身的功能相吻合,与饭店所在地的人文相一致,一要具有地方特色,三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融合,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四要尽可能节省原料和能源。

通过对现有旅游饭店内部设施和装修风格的改造,体现宜兴“生态”内涵的旅游本质,如选择适宜的酒店,在内廷构筑紫砂展示空间,或以“竹”、“兰”、“梅”为主题,并以多样化和个性化使之更富魅力。

4.服务标准化和个性化结合。

因此应对旅游饭店从业人员进行规范化的上岗培训,在此基础上的体现宜兴特色的个性化服务,都应该在旅游饭店的每一位从业人员身上得到完全的体现,宜兴地处江南水乡,则是区别于常规旅游饭店,标准化服务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并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文化素质提升培养等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悦耳动听的吴侬软语、柔情如水的江南女子,细腻的情怀、优雅的举止,取得良好经营效益的亮点。

5.建设投资多元化,而管理规范化。

同时也引进了国外饭店业的管理经营机制,培养高水平的管理和服务人员,拓宽饭店投资渠道,另一方面为提高宜兴旅游饭店业的总体水平也大有裨益,引入外资,引来海外客源,一方面解决资金问题。

按照《星级饭店》和《星级饭店标准实施细则》的规定,是旅游饭店管理规范化,引进国际饭店管理公司(如喜来登、希尔顿、假日饭店集团)的经营模式,积极倡导以特许经营、分时营制为纽带的青年旅馆连锁经营模式,推广饭店的星级制,委托经营管理,由旅游部门统一实行行业管理,制定服务规范和质量等级标准,对于分属各个系统的各类社会旅馆(含招待所、培训中心等)。

为宜兴旅游接待设施行业的发展积极出谋划策,组建旅游饭店业协会,建立行业自治、自律、自我协调的机制。

第38条 旅行社规划。

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市场要求适当控制旅行社数量,利用多方资金组建不同经济形式的旅行社,是宜兴市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和基础。

1.发展思路

增加效益,适当增加旅行社的数量,旅行社的设立要根据目前宜兴市旅行社的地区分布和游客数量增长的趋势,适时建立合资或独资旅行社,旅行社的产品经营要向综合化、专业化、品牌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发展,而重点应是须展规模,加快入境客源引进。

2.旅行社经营管理优化。

旅行社是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行业,急需首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尤其是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完善法人治理机制以解决目前投资主体单一、产权不够明晰、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人才流失等问题。

加快组建合资旅行社,拓宽海外客源招徕的渠道,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全市旅行社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如信息咨询角色、专项服务提供者等,以旅游服务提供者角色面向未来市场需求变化,旅行社应积极转变角色,加强与无锡市以及江苏省内的优秀国际旅行社的交流,学习其先进管理经验,培育强调的服务能力。

以增强旅行社产品创新的能力,旅行社协会应成立产品创新小组,打造品质产品,以走出低价低品质的竞争误区,倡导品质旅游的观点,真正以价值为核心。

3.旅行社建设的措施。

(1)应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实行事企分开,走企业化发展道路。

(2)为迎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宜兴市旅游业的冲击,按照国家旅游局的部署,应积极试办中外合资旅行社,形成旅行社业多种所有制并存和有序竞争的发展格局。

确认宜兴市旅行社服务标准,同时实施宜兴市旅行社等级认证制度,(3)切实落实宜兴市旅行社的审批、年检制度以及质量保证金制度,取缔非法经营的旅游社。

而对信誉差,对宜兴市各旅行社实行严格的优胜劣汰制度,经营管理不善的旅行社则降低其级别,(4)加强和不断完善宜兴市旅行社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结合一年一度的业务年检工作,直至取消其营业资格,鼓励国内旅行社晋升国际旅行社,对信誉好、经济效益好的旅行社给予表彰。

保证宜兴市客源市场相对稳定,(5)加大宜兴市旅行社的宣传促销力度,在宜兴市的主要旅游客源地产生、海外或港澳地区设立宜兴市的专门旅游办事处,树立企业品牌,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与一批有实力的海内外旅行商建立起稳定的业务关系,把驻外旅游办事处作为宜兴市走向国际旅游市场的前沿阵地。

调查、研究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动向,(6)不断加强宜兴市旅行社对旅游市场的调研工作,用科学的方法手段来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7)引进高科技手段,借信息技术推动旅行社企业管理革命,并广泛采用现代传播工具,提升行业整体运作水平。

(8)不断完善地方旅游法规,旅游企业依法从旅,在法制基础上规范宜兴市旅行社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

(9)注重旅行社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造就高水平的旅行社从业人员队伍,特别是旅行社高层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和导游人员,通过培训、考核、聘用和竞争上岗等方式。

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10) 建立完善的导游管理体制。

试办导游公司,为宜兴省旅行社储备和输送合格的专职或兼职导游人员,(11)积极创造条件。

(12)创办宜兴市旅行社协会,充分发挥该协会在行业内外的沟通、协调、自律作用。

第39条 旅游餐饮规划。

宜兴市餐饮业的旅游开发应加强国内外富含大众文化内涵的餐饮开发,重点开发太湖菜系,宜兴市要大力发展有特色的餐饮文化,对民间土菜的开发应加以鼓励,推出高端“太湖宴”,如大排挡、小吃街等满足国内大众客人需求的大众餐饮形式,对老字号应加以恢复和保护,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品种,并适当引导。

宜兴市餐饮业的旅游开发应结合各种节庆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评味戏曲的魅力、技巧等,一方面可以增长旅游者的戏曲欣赏水平和知识,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餐饮业要想办法把饮食与民间曲艺结合起来,在餐饮过程中,这样,另一方面可以发扬光大民间艺术。

1.宾馆内的餐饮开发。

旅游宾馆的餐饮服务主要是针对入住酒店的旅游者,以及常规的旅游团队而展开的,高质量、有特色的大众化菜点是迎来旅游者、获取高额利润的必要条件。

旅游宾馆应尽可能地提供多种特色菜肴,旅游宾馆的餐饮服务首先应作到卫生、方便、快速、就餐环境优雅和具有严密的安全防网,旅游涉外宾馆要根据其主体客源市场提供相应的餐饮,尽可能作到艺术化一些,旅游者入住宾馆内的餐饮应该根据宾馆层次的不同考虑采取不同的发展对策,旅游宾馆的饮食要有浓郁地方特点的风味食品,其次,以满足不同口味游客的需求,第三,餐具应当考究,第四。

中档旅游宾馆应该能够提供各色中餐、套餐和烧、烤、涮及乡村风味菜等多种用餐形式,其重要特点在于保证形式多样和全面,要能招待公司酒会、团体聚餐及举办婚宴、生日寿宴、家庭聚会等。

拥有独具一格的豪华餐厅和特色风味餐厅,能举办大型宴会,成为举行大型庆祝活动,尤其要结合太湖龙景区开辟,太湖楼建造推出高端太湖宴系列,配各中、西餐厅、酒吧、咖啡厅,五星级的宾馆餐饮设施需要齐全豪华,招待重要客人的理想场所,形成知名度品牌,使美食之旅与美景之旅游有效融合。

2.景点内的餐饮开发。

而社会餐馆主要满足散客的餐饮需求,景点内的餐饮可分为入住宾馆内的餐饮、旅游定点餐馆和社会餐馆的餐饮,其中定点餐馆主要满足旅行社组团游客的餐饮需求,主要为满足不在景点宾馆入住旅游者的餐饮需求,定点餐馆与社会餐馆属于宾馆外的餐饮设施,这三种类型的餐饮设施满足三种不同类型的客源市场,景点内的宾馆主要满足入住其中的旅游者的需求。

景点内的旅游者入住宾馆内的餐饮、定点餐馆的餐饮及社会餐饮三部分应相互协调,互相促进。

(1)加强对景点中的社会性餐饮设施的开发和改进的力度。

加强社会餐饮的服务管理,(2)制定社会餐馆最低的服务标准。

在地域布局上要合理,(3)景区餐饮设施在档次上要全面。

3.旅游定点餐厅特别规划。

(1)加强对定点餐馆的扶持。

(2)地域上合理布局定点餐馆。

(3)定点餐馆的菜系应形成“小而专,大而全”的局面。

第40条 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购物收入一般可达旅游总收入的40%至60%,旅游商品开发是宜兴旅游与宜兴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互动的桥梁,而目前我国旅游购物收入只占旅游总收入的20%左右,是区域经济在新世纪新的增长点,前景乐观,宜兴市2004年达到24.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规划目标

(1)形成特色鲜明的系列商品。

陶系列商品、茶

系列商品、竹系列商品、太湖水产系列、地方特色商品系列。

(2)旅游商品市场体系建设。

成为市域旅游商品的集散地,将全市各类旅游商品汇集,开辟一个旅游商品夜市,也便于宜兴旅游商品走向周边市场,宜兴市龙背山森林公园附近设立一个规模较大的旅游商品大卖场,既便于来宜兴游客购买。

形成几条特色商品街(区),商业中心、商场、知名商店。

市区可在全市比较繁华的地段华地广场附近设置大型购物一条街,出售比较高档的、礼品性的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品等等。

主要经营宣传宜兴特色文化的音像制品、书籍资料等,如旅游功能宣传册、VCD(光盘)、明信片、书签、各种日历、旅游交通图、邮票,可在善卷风景区和兰山风景区设置地方特色文化产品一条街,甚至是门票,以及地方文化书籍等。

在丁蜀设置一条融知识性、文化性、娱乐性、交流性、参与性和购物型一起的高档次的陶瓷商品一条街。

在玉女山庄(太湖石苑)设置太湖石展销中心。

(3)各大景区、景点旅游饭店及大型商厦设置旅游商品销售点。

2.规划体系

重点突出陶、茶、竹系列产品,逐次开发景点特色系列,力争营造全国知名品牌。

(1)陶瓷系列产品

·紫砂陶

·青瓷

·精陶

·均陶

·美术陶瓷,又称陈设艺术陶瓷。

·建筑陶

·日用陶

(2)茶系列产品

茶系列产品开发:

以茶为主要素材的绿色健康饮料系列。

“茶吧”休闲系列

茶文化馆

注册系列阳羡茶商标

有“茶的绿洲”之称,以茶为主要素材的绿色饮料是宜兴应着力开发的茶系列产品,未能形成宜兴特色,茶叶在宜兴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对以茶为主要素材的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不够。

(3)竹系列产品

竹文化深度开发

竹制工艺品系列开发

竹类食品开发、包装以及注册宜兴商标。

在竹海公园的规划中将有竹工艺品制作厂、竹工艺品展示销售厅等。

(4)其他

旅游文化商品系列

·地方文化书籍:《陶都古韵》,《陶苑掇英》(全面反应了宜兴历史上古今各个陶瓷门类之集锦图册,介绍了宜兴博物馆代表性藏品96种,当代优秀的高中级专业人士、中青年陶艺工作者、民间有影响的162位紫砂艺人及其代表作品464件)。

·VCD(光盘):《陶都宜兴》光盘、《宜兴旅游》光盘以及《竹海风情》光盘。

纪念邮票“大版张”(选用徐悲鸿大师所作国画、油画、素描共40幅作品,集中体现徐悲鸿的艺术),·邮票:宜兴紫砂陶。

·范西邮票、梁祝邮票等。

·邮资明信片《宜兴风光》等。

·宜兴陶艺节纪念章

许多游人就是把各景点的门票带回家像艺术品一样加以收藏,·旅游门票:对景点的验票员来讲,这门票既是入门的凭证,就是游客入门的“通行证”,而对游人来说,也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旅游纪念品,留做纪念。

·珍宝、古玩、字画类:杰出的艺术大师徐悲鸿、钱松嵒、吴大羽、尹瘦石、吴冠中等,都是宜兴籍人士,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像宜兴这样涌现出这么多成就卓著的书画艺术家,是极罕见的。

土特产品类

(1)宜兴三珍:毛笋、板栗、燕来蕈和雁来蕈。

(2)宜兴百合

(3)云片麻油糕和青梅制品。

(4)天香沙皮香肉(高塍沙皮肉)。

(5)和桥豆腐干

(6)徐舍小酥糖

(7)宜兴黑杜酒

(8)癞葡萄茶

3.规划措施

(1)规范行业管理,鼓励专利性旅游商品开发。

(2)建设旅游商品营销的网络体系。

(3)制定多方位灵活的营销策略。

(4)建立和促进有信誉的鉴定行业发展。

(5)利用旅游景物风光美化装饰地方商品。

(6)搞好售后服务,实现销售方式的创新。

第十二章 旅游支持体系规划。

第41条 旅游交通规划。

各种旅游交通未形成有机整体,目前旅游交通存在着:综合交通网不完善,总量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运输方式落后,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等问题。

完全融入长三角地区大交通路网一体化系统,完善宜兴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将宜兴市建设成为苏、浙、皖三省交壤地区的区域性交通枢纽,进一步发展宜兴市对外交通系统,进一步完善全市的综合立体交通,路路相连、水陆相依、快捷通畅、服务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及现代物流系统,远期到2020年,构建一个以乡镇等级公路为基础、市内干线公路为网络、高速公路为主骨架、高等级航道为主通道。

以完善高速公路骨架、提高公路技术水平和密度为重点,规划在宜兴汽车客运站旁新建游客交通集散中心,建成“四纵四横”外加中心放射状的公路运输通,重点是提高芜申运河和武宜运河(含蠡河)的通达性,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益,将水路运输的交通功能与水上游览观光以及水上娱乐活动等旅游功能结合起来,进一步建设和改造现有的新长铁路,争取早日实现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分线的运行。

第42条 人力资源规划。

宜兴市旅游人力资源还存在公众旅游开发意识比较薄弱,旅游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与再培训不规范等问题,旅游人才供不应求,层次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有待提高,人才引进缺乏足够吸引力度,从而影响人力资源系统的稳定,人员流动性较大。

加强高层次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实行旅游企业文化营造方案,以本土化旅游教育工程为基础,建立旅游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后上岗”,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坚持“先培训,实行旅游人才引进方案。

第43条 解说系统规划。

包括游客信息中心、导游员解说与多媒体演示、导游画册、牌示系统以及语音解说系统五个部分,所有旅游解说服务系统至少应使用汉语、英语、日语三种语言,多媒体演示以及导游员解说等作进一步的深化,牌示系统起基本的解说作用,语音解说系统为游客提供高科技解说服务,旅游区的解说服务系统有文字、人员、多媒体、图片和语音等多种形式,以游客信息中心做全面解说的载体,起到良好的信息传导作用,导游图册作补充,信息含量大、内容丰富,解说系统力求做到清晰、明了,语言生动,宜兴市应结合国际性目标,做到详略结合,软硬配合,分层次,有步骤。

第44条 旅游信息系统规划。

还可以支持公共场所触摸屏、游客信息中心、电话中心以及出版物的制作等传统营销手段,在建立宜兴旅游目的地DMS营销系统,逐步建成现代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电子金融信息平台、个性化综合信息平台,将对旅游营销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同时提供电子商务平台,把DMS系统与宜兴政务网、农林网、陶都宜兴网、环球企业网、国松化工信息网等电子政务网及公共服务信息网络平台交换链接,在建设“中国宜兴”、“陶都宜兴”等综合网站的基础上,通过网站向旅游者提供全面的旅游目的地信息,是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和宣传促销的有效手段,DMS系统的旅游信息的数据库除了支持网站以外,为目的地旅游企业和旅游同业以及客源地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和交易服务,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节事活动、气象、交通、旅游企业、旅游产品及价格等。

第十三章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育规划。

第45条 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

生态修复空间被大量占用等,宜兴生态系统,人为干扰破坏生态环境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及生物多样化改变,主要存在完整性遭到破坏。

通过生态系统补偿,宜兴进行生态系统恢复的具体目标是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以工程措施、生态途径等多种手段,确定修复的着眼点是旅游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障宜兴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引导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接受生态化的生活方式,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把生物群落多样性作为修复程度的主要衡量标准,修复地方性自然景观,在不危害当地生态系统前提下,依托当地的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

针对宜兴市的情况可以采取的一些生态措施包括:。

在龙池山自然保护区、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芙蓉山寺茶场、阳羡茶场、大贤岭林场、横山湖等大块生态斑块之间建立生物通道,宜兴国家森林公园、龙背山森林公园、大贤岭林场等大型生态斑块根据各自生态承载力不同,人工林带建设应结合亚热带自然林群落修复的环境条件要求,为动物栖息地建设提供空间,为小型哺乳动物的迁徙提供生态环境,建设大规模的连续性人工林带,横山湖、西氿等水源保护地,西氿的西北侧,太湖及湖西消退带、滆湖及徐家大塘等大型公共水域,在主要的交通干道上预留生物通道,最大限度改善景观效果和生物多样性水平,结合湖滩湿地为野生鸟类建立觅食地和栖息地,将宜兴市根据生态系统的敏感性分级规划,分别划定其核心保护区、实验区和缓冲区,在城区周边。

为适应本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动物群落提供高质量的栖息地,还原当地原生植物群落,形成水生植物为主的湿地生境,作为水鸟的食源地和栖息地,给迁飞的候鸟提供短暂停留的栖息场所,利用河道、湖泊的浅水和漫滩,在宜兴市中心区附近及西氿、团氿和东氿周边,结合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乡土性景观斑块,通过树种规划修复地带性和乡土性树种。

利用生物通道把这些道路两侧的农田、山地和城市内绿地之间联系起来,把孤立的、狭小的斑块连通成较大的、大于物种临界生存空间的生态基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建立生物通道。

对生态环境进行重点保育,根据宜兴市的生态环境属性不同,将整个规划区域划分为湿地与水体保护区、大气质量控制区、森林防护林带、自然生态保育区四个功能区。

第46条 环境保育规划。

民众环保意识不强、旅游环境保护投入不足、项目开发缺乏统一规划、追求经济利益导致旅游资源破坏严重,景观破坏不容忽视,宜兴市目前的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严格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保护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创建风景名胜示范区,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合理控制旅游规模,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是积极推进风景名胜区及各类旅游景点水、气、固体垃圾、噪声与光污染防治。

其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通过宜兴市水环境治理,通过无害化处理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置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其余地区的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水平,使水环境得到整体提升,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置率95%,无害化处理率90%,宜兴国家森林公园、龙池山自然保护区、龙背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宜兴城市新鲜空气通道,为宜兴市建设“江南水城”提供清洁化水资源保障,在规划期内。

提倡文明旅游,加强环境保护规划和旅游项目审批,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加大环保投入,健全环保措施,建立旅游业发展中的环境补偿制度,强化旅游区的环境监管和立法监控,加强环境教育。

第十四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47条 重视实施“党政主导”战略。

成立宜兴市旅游工作领导机构,要求各个政府部门对于旅游部门的工作应该协调配合,动员全社会共同做好旅游工作,宜兴市委和市政府应该逐步把旅游工作纳入的主要议事日程,从而通过引导使旅游业成为宜兴市新的支柱产业,各级领导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抓住城乡一体化推进的大好时机,坚持“五个统筹”,使旅游业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工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就业机会,全面配合无锡实现打造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目标,并确立打造旅游经济强市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最终目标,提升旅游产业地位。

从而增强景区或项目的吸引力和赢利能力,景区或项目的吸引力和赢利能力的增强,对于旅游项目,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制定有利于宜兴市旅游发展的方针政策,在体制上,把市场份额的竞争压力转化为经营者们努力工作的动力,使经营者获得足够的奖励,在政策上适当给予倾斜,职权明晰”的旅游发展激励机制,做大做强宜兴的旅游产业,建立“三权分离,投资者获得客观的回报,政府获得更多的税收,实现了“三赢”,积极鼓励民营、外资企业合资、合作。

第48条 花大力气抓旅游环境建设。

自然环境是宜兴旅游业的依托,目前也是宜兴旅游业发展的最大拦路虎,水环境对于宜兴旅游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水上旅游是宜兴旅游的亮点,作为主要旅游项目的载体。

加大旅游资源保护力度,集中各部门力量保证文物旅游资源得到妥善的保护,保护好相应的生态环境,针对有形文物资源必须制定强有力的保护措施,要以资源和环境为依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开发过程中,克服短期开发行为,切不可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加大法制管理力度,合理利用资源,针对民间文化资源要进行抢救性的整治和恢复,宣传《文物保护法》,保证能为旅游业所用,对违法行为要追究责任。

第49条 建立良好的旅游人才培养和引入机制。

培养为我所用的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积极拓展旅游人才开发的国际合作渠道,大力加强旅游人才开发力度,使从业人员的文化结构发生较大转变,宜兴旅游的人力基础薄弱,有计划地开展境外培训或引进国外优秀旅游管理人才,使宜兴能够“引得进,留得住”人才的机制和氛围,应以培养当地人才为主,制定一系列专门针对吸引旅游专业人才的政策和规定,从业人员中的大专以上学历人数逐年提高,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形成能为个人提供有效刺激、较为宽松的制度环境,充分利用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根据实际需要,“筑巢引凤”,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第50条 开发初期树立宜兴旅游品牌战略。

由于宜兴市正处于市场导入期,成为支撑宜兴市旅游产业的重要保障,宜兴市应该建立自己的旅游品牌支撑体系,建议宜兴市实施品牌联动,开发初期培育一批知名精品,通过合理组合,精心的包装和有效的推广,就是利用宜兴现有旅游资源培养出多个品牌如陶都、范西、梁祝、太湖、水城、善卷、徐悲鸿等形成规模效益和强大的市场渗透力,旅游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有品牌进行支撑,形成自己的品牌支撑体系,形成自己的旅游品牌。

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高宜兴旅游的知名度,加强旅游市场的研究,在开拓旅游市场的进程中强化进行品牌建设,针对长三角核心旅游市场各个地区做专项品牌推广策划方案,追踪旅游者需求变化,同时。

第51条 加强旅游区域合作。

通过苏锡常旅游亮点景区和已经比较成熟的产品带动宜兴旅游发展,是中国旅游发展最成熟的区域,沪苏杭中心地带,可以共同应对风险,共同开发市场,旅游区域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大区域旅游合作在所难免,宜兴市太湖风景区的核心地段,把宜兴市的旅游业首先融入无锡市、同时也与苏州市、常州市、湖州市的旅游网络,宜兴应该主动与周边强势旅游地的区域合作把宜兴市的旅游业做大做强。

使宜兴旅游全面融入长三角旅游圈,突现宜兴旅游在长三角区域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大提升,在规划期内实现打造“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为宜兴全面建设成富裕型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促进无锡市与上海、苏州、常州、南京、杭州、湖州、无锡、宁波、绍兴、黄山、景德镇等地开展区域合作。

(%)?

?

(%)?

?

  • 这趟天翼超值
  • 迪拜自由旅游攻略2021
  • 皖南旅行不可错过美景去过几个
  • 重庆巴南圣灯山春节攻略
  • 刘翔马德里无心旅游不喜足球伯纳乌兴趣
  • 枸杞参观无人出海海钓团建
  • 鸣沙山月牙泉旅游攻略开放时间票价交通指南
  • 甘肃旅游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旅游必去景点
  • 酒泉市公共资源交易网
  • 邹平鹤伴森林旅游区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