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关于广州知识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3-29 09:52

广州致和旅游专营店

0、广州市区现在没有一个大型毛像,有20多个孙像。

广州曾经存在过的大型毛像:。

什么关于广州知识

4海军广州基地也有一座几米高的汉白玉毛招手雕像。

5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1971年按“降温”的指示拆除。

在流花路广州军区总医院的花园里,草丛里至今仍有一尊一米高一点的毛像,不算大型。

比如农讲所和广州鲁迅纪念馆里都有,据说广州美术学院里也有小型的毛像,都在室内,中小型毛像就很多了,高度不超过一米。

(本回答图片多来自网络,侵删)。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内)。

*广州现在有超过20个大型孙像,近年来越立越多,以下是不完全统计:。

铜像:

铜像从中山纪念堂前迎置于中山大学康乐园新校园内,广州市人民政府借该铜像置于中山纪念堂前的广场上,1956年11月12日孙诞辰九十周年时,1954年春,1中山大学南校区大草坪,1933年立于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今华工),梅屋庄吉铸赠。

2中山大学南校区 近代十八先贤铜像广场。

3中山大学南校区孙中山纪念馆(坐像)。

4中山大学北校区南门(青年古装像)。

5中山大学东校区图书馆前,2012年11月12日落成。

6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孙孙女孙穗芳铸赠。

7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爱博恩妇产中心,孙穗芳铸赠。

8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位于从化区)。

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学城校区,孙穗芳铸赠。

10华南理工大学北校区中山广场,1999年中山纪念堂原水泥喷铜雕像移至此处。

11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2012年立,穗芳铸赠。

12华南农业大学(长衫马褂读书像),2016年立,孙穗芳铸赠。

中山纪念堂进行大维修时又把这尊雕像用铜翻造,由雕刻家尹积昌等人创作孙的全身水泥喷铜雕像,原水泥喷铜雕像移至华南理工大学,13中山纪念堂,1956年11月,1998年,所塑的是中山先生在中山大学演讲时的造型,同年将之前的铜像送还中大,基座上刻的是孙所著的《建国大纲》。

14长洲岛黄埔军校西侧八卦山山顶“孙总理纪念碑”上,梅屋庄吉铸赠,1930年立。

15长洲岛辛亥革命纪念馆外。

16长洲岛中山公园

17大元帅府广场(戎装像)。

18花都区新华中学,孙穗芳铸赠。

19二沙岛越秀南粤先贤公园(原宏城公园)。

19海珠区小洲村曹崇恩雕塑园起码有3个孙中山像。

21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德分馆中山文献馆前(西装像)。

汉白玉像:

22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文明路总馆大堂(坐像)。

麻石像:

23广州市执信中学厚望广场(坐像)。

(中国第一个孙的戎装像——广州大元帅府前)。

(几经更换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前孙像)。

如果以公元前214年任嚣筑城为广州建城之始,2016年是广州城2230岁生日,任嚣即在今天北京路北段建番禺城,任嚣死后赵佗扩筑此城并自立为南越王,2200多年前的秦朝。

在今天中山四路北京路交界东北角的“南越王宫博物馆”能够看到2200多年前至今广州城历代的土层和此处出土的文物,是全球罕见的2200多年前的宫苑遗址,这里还挖掘出了南越王宫的御花园。

对,这就是挖掘出来的南越王赏玩的“曲渠流水”。

对,可爱的博物馆人在遗址正上方的楼顶复原了这个带有曲渠流水的御花园。

对,你可以上去玩

对,你还可以穿着汉服上去玩(误。

地名篇:

曾出现过的别称:南武城、楚庭、广府(唐代广州都督府的简称)、羊城、五羊城、仙城、穗城、穗垣、粤垣、花城、省城、英雄城、妖都……,0、广州一城曾在行政区划上正式用过的名字:番禺、任嚣城、兴王府、南海、番州、翔龙府。

1、海珠路海珠桥海珠区都是源自于海珠石,把海珠石南边的部分炸毁,上面曾经有海珠寺和程璧光像等,本是江心一小岛,大概位于今天沿江路“爱群荟景湾”所在位置和对出江面,1931年因珠江长堤一带填江扩筑新堤,北边部分并入北岸。

2、海珠路南端起点即在原海珠石西侧。

4、海珠广场由南边的海珠桥来

5、海珠区的名字也是从海珠石和海珠桥来。

6、海珠区前身是“河南区”

建国初期,1950年到1952年,广州市区有大东区、永汉区、惠福区、太平区、长寿区、越秀区、荔湾区、河南区共8个区。

其中河南区的政府名为“河南区人民政府”,1952年合并调整为东区、河南区、西区、北区、中区,党委则是名为“南区委”而不是“河南区委”。

剩下四个区分别成立了东山、海珠、荔湾、越秀四个人民公社,稍晚把四个区的名字改为了人民公社的名字,1960年,这一年,各区要成立城市人民公社,考虑到称为“东公社”或“东人民公社”不太好听,就酝酿要恢复两字的区名,中区被取消,辖地归入北区和西区,广州中心城区“老四区”的格局奠定。

至今广州人仍常称海珠区为“河南”。

1959年珠江区撤销,1954年珠江区人口一共有六万多人,广州还有一个珠江区,6.5、在1959年之前,专门管理广州水面上以船为家的水上人,当时俗称“疍家”,所属街道和居民划归当时的东区、河南区、西区和中区。

会写明招生范围是四区还是八区还是十区二市,两个代管县级市增城市和从化市,广州人概念中有“老四区”,即广州的老城区,就是在老四区基础上加上天河区、芳村区、白云区、黄埔区,分别是越秀区、东山区、荔湾区、海珠区,当时的高中招生,同时还有两个郊区番禺区和花都区,7、在2005年前,还有“老八区”。

2015年黄埔区GDP一举超过越秀区排第二,然而萝岗又于2014年被并进黄埔区,从黄埔区、白云区、天河区、增城市划出一部分土地成立萝岗区,2014年GDP总量已经仅次于天河越秀排第三,萝岗区实际上还包括广州开发区,芳村区并进荔湾区,市内许多开发区、软件园的GDP都算到萝岗区头上,东山区并进越秀区,萝岗区只存在了十年左右,同时从番禺区划出南部设立南沙区,萝岗的GDP突飞猛进,所以在珠江边上有一块飞地,8、2005年,最直接体现在楼盘广告上,广州市城市区划进行大调整,直接导致老四区变成老三区,本身是建国后才发展起来的工业区和还有大片花田的芳村地区变成了“老城区”的一部分。

9、黄埔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

其实广州城的外港一直在变迁:。

唐宋:扶胥港(今南海神庙对出)——明清:黄埔古村——民国:长洲岛(黄埔军校附近)——毛时代:鱼珠大沙地南边黄埔旧港——改革开放后:位于广州开发区的黄埔新港(东江与珠江交汇处)——南沙港。

现在两条路都是在越秀区,白云路是因为以前从白云山来的一条水道流到这里进入珠江,10、越秀路命名是因为此路直通越秀山,但实际上本来都是在原东山区。

传出消息要把在建的地铁6号线“越秀南”站改名为“团一大广场”站,10.5、现在地铁6号线的“团一大广场”站,“越秀南”如约被“团一大广场”取缔,而后某些人抓紧在2012年建好“团一大广场”,一说越秀南,取当地路名越秀南路和越秀南汽车客运站的名字,但当时所谓广场影儿都还没有,广州人都知道,是年5月广场落成,2013年12月,原名越秀南站,六号线开通,团一大会址确实在该站附近,但是在2011年末,舆论一片哗然。

相关报道:

(已成事实的“团一大广场”)。

11、天河区得名于天河村,天河村原名“大水圳”,这教育我们起个好名的重要性。

12、广州历史上起码曾经有9个机场,分别是。

燕塘机场、

大沙头机场、

南石头水上机场、

二沙头水上机场、

石牌跑马场机场(今日华师校园紫荆路玉兰路)、。

天河机场(今天河体育中心)、。

岑村军事机场

白云机场(旧)

新白云机场

13、1911年广州第一个机场燕塘机场建成,1912年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即飞机失事在燕塘机场罹难去世,死后葬在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旁。

其它的墓葬的基本上是国民党及其前身的烈士或革命者、革命支持者,其中除了先烈路南端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葬的共产党的烈士(园内还有叶剑英墓),可谓国民党的“祖坟”,包括有:,这条先烈路上遍布民国时的革命烈士墓,14、黄花岗所在先烈路原名东沙大马路,其中从先烈南路到先烈中路再到先烈东路,得名于“从东山到沙河的路”。

红花岗四烈士墓(温生才、林冠慈、陈敬岳、钟明光)、。

伍汉持烈士墓、

兴中会坟场、

邓荫南墓、

朱执信墓、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史坚如墓、

杨仙逸墓、

潘达微墓、

邓仲元墓、

冯如墓、

越南范鸿泰烈士墓、

庚戌新军起义烈士墓、。

张民达墓、

华侨五烈士墓(谢八尧、邓伯曜、郑行果、谭振雄、范运焜)、。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包括蒋光鼐墓、蔡廷锴墓)、。

朱执信先生墓道(衣冠冢)、。

新一军公墓等

广州的先烈路可能是民国时期革命烈士墓最集中的一条路。

(章炳麟手书“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

学校篇:

15、除了墓之外,民国时期还有许多学校是为了纪念某些国民党(及其前身)的先驱而建(或后来改名来纪念),包括执信中学(朱执信)、仲元中学(邓仲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廖仲恺)等,他们的兄弟学校是中山市的中山纪念中学(孙中山)、遍布珠三角的中山大学(孙中山)和已经不存在的勷勤大学(古应芬)。

16、除了这些由来已久的学校,广州还有一堆中小学是近年来才改名作名人纪念学校的,包括:。

陈嘉庚纪念中学(原30中)、。

彭加木纪念中学(原63中)、。

康有为纪念小学(原大策小学和新隆沙西小学)、。

詹天佑小学(原十二甫西小学)、。

蒋光鼐纪念小学(原宝华培正小学,由宝华路小学与兴贤坊小学合并而来)、。

邓世昌纪念小学(原仁和直街小学)、。

卫国尧纪念小学(原沥滘小学)、。

何香凝纪念学校(原名未详)等。

17、其它改名了的中学:(不包括复用旧名的、改为职业学校的)。

越秀外国语学校(原27中)、。

西关外国语学校(原12中)、。

江南外国语学校(原江南中学与49中)、。

华侨外国语学校(原华侨小学,现包括小学初中)、。

华颖外国语学校(原华颖中学)、。

岭南画派纪念中学(原76中)、。

达德综合高级中学(原31中)、。

荔湾中学(原43中)、。

海珠实验中学(原42中)、。

景中实验中学(原赤岗中学)、。

绿翠现代实验学校(原绿翠中学与52中)、。

黄埔军校纪念中学(原黄船中学)、。

花都区实验中学(原名花都区新华镇中学)等。

18、近年来已经新建和计划要新建的学校还有:。

广州外国语学校

天河外国语学校

东晓中学

黄埔区会元学校

广州中学

广州奥林匹克学校

执信中学天河校区

(以上各名单欢迎大家更正或补充)。

19、与华南工大、华南农大、中山医是以原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相关院系为主组建起来不同,华南师大组建时是有主体的,是“广东省文理学院”,前身是勷勤大学师范学院。

20、勷勤大学是民国时“南天王”陈济棠为纪念国民党元老古应芬而建,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古应芬晚年反蒋,被蒋介石记恨故勒令停办,后因为抗战疏散而停办,勷勤大学的三大学院师范学院、商学院、工学院分别是今天华南师大、广东财经大学、华南理工的部分前身,并作相关纪念,前两校今日仍以勷大为其主源。

这六所中学各有各的故事,前者是华南师大附中(简称华附)、广东实验中学(俗称省实)、执信中学、广雅中学,21、广州中学当中一向有四大名校和六大名校的说法,后者是再加上二中和六中。

广州分校更名为广东实验学校,1956年8月该校在石牌的华南师院南边地块建立华师附中石牌分校,原来中山四路校本部改为华南师院附中广州分校,即现在的广东实验中学,1962年7月,学校高中部设在广州市东山区中山四路原中山大学附中校园(即今日农讲所站省实校园),华南师院附中校本部搬到石牌,广东省教育厅把岭南大学附中、中山大学附中、华南联大附中、广东文理学院附中四所中学合并,同年8月,初中部设在永汉路(现北京路)仰忠街原华南联大附中的校址上,成为一所独立学校,1952年院系调整,22、华师附中跟省实其实是同源,组成华南师范学院附中,合校后。

22.3、据说省实的某任校长曾公开表示:我们广东实验中学没有“省”字,应该简称“广实”而不是“省实”,然而并没有什么人理他。

22.5、广义上来讲,毛·泽东先生是省实华附的校友,因为大革命时期他曾兼任广东大学附中(后改名为中山大学附中)高中的教员,演讲《农工政策》。

23、在2008年以前,到2008年,据说此举得到广东省教育厅和华南师大的批准,此举引发纷繁争议,许多老校友起而反对,有媒体报道《华附去年56岁今年120岁》,华师附中仍纪念其125年校庆,则从1872年该校中山四路校园地皮上的广东贡院有晚清第一批留美幼童在此学习为始,到2013年,而所谓“立教”元年,有校友撰文《华师附中所谓120周年校庆是一场欺世盗名的闹剧》,华附和省实的校长合计共同举办120周年校庆,而省实在2014年则纪念“立教142周年、立校90周年”,把校史元年追溯到岭南大学附中前身格致学堂建立的1888年,华附则以1952年合校建华附为校庆元年,校庆元年回归到中大附中建立的1924年,省实以中山大学附中建立的1924年为校庆周年起始年(省实中山四路校区本就就中大附中校园)。

24、以上两所把自己的校史追溯到上上个世纪的名校实际上并没有留下什么近代的老建筑,建筑风格都是十分现代的。

广雅中学前身是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在1888年建立的广雅书院,广雅校园从空中俯视犹如脸谱,有中轴如鼻梁,校训为曾任山长的梁漱溟所题“务本求实”,25、真正留下了老建筑的是广雅中学和执信中学,校园选址规划都由张之洞主持,有两荷塘如双目,环境十分古朴优美。

(俯瞰广州市执信中学)。

学校沿用黄埔军校“亲爱精诚”校训,26、广州六中现在把校史追溯到1937年建立的黄埔中正学校,是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校友会在1937年利用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六中今日沿用了黄埔军校的校歌,还刻着老蒋题写的校训“亲爱精诚”,创办了“黄埔中正学校”,到今天六中在鹭江地铁站旁的校门,此校在1960年到1962年间曾改名“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但与上文提到的华附省实前身的中大附中没有任何继承关系,但没有把落款刻上去。

故到越秀山下原一中校舍复校,1932年广州二中迁入黄沙蓬莱路校址,故一中迁入蓬莱路二中校舍,1947年二中在广州复办,27、广州二中和广州一中曾经互换了校舍,1929年广州一中迁址到越秀山麓的学海堂旧址,1945年抗战结束,发现蓬莱路校舍被占,同时两校女生划入二中,两校所有男生划入一中,1938年两校的高中合并为市高中,据说因为越秀山下的校址被军队占领,成为新的一中,随后抗战而停止办学,1936年,成为女校,三中并入,成为男校。

28、广州市第一中学成绩离第一很远,2016年高考重本率排全市第27名。

开辟了新校区的学校有:,一般都将高中迁到新校区,29、新世纪以来广州市的中学纷纷在近郊或远郊建立新校区,老校区作初中部。

广东实验中学:芳村坑口。

执信中学:天河珠吉路(在建)。

二中:萝岗苏元山

广州大学附中:大学城。

广州铁一中学:番禺海傍广州新城亚运村。

一中:大坦沙

华侨中学:金沙洲

另外还有一家“培桂中学”但实际上跟西方教会没关系,校长由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担任,后培桂中学更名“广州市第十六中学”,邀请白崇禧、王力(语言学家)任校董,校名由王力题写,30、晚清民国许多西方基督教会或天主教会在广州建立教会学校,是广西旅穗同乡会30年代所建,著名的还有各种“培”字号学校,其中有真光、协和、圣心、美华、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等,比如培英、培正、培道(今7中)。

中古史大家岑仲勉先生在1931年到1934年(时年49岁)间尚在圣心中学任教,31、广州市第三中学是广州现在校史追溯得最久远的中学,前身为1863年由法国天主教会建立的圣心书院,2016年是153周年校庆,后成为隋唐史研究一代宗师,50岁后才受聘于中山大学和中央研究院,后得史学大师陈垣、陈寅恪赏识,期间在校刊《圣心》发表历史学论文几乎使其成为个人学术专刊,但广州三中的校史叙述中并未提及此君,并主持教务。

32、协和中学可能是广州市的示范性中学当中唯一一所从大专改办而来的高中。

1985年培正原来地盘上的57中改名为“培正中学”其实与原来的培正没什么关系,后来却成为培道地盘上的学校名,培正地盘上的学校从1958年到1985年都跟培正没什么关系,7中这个校名本来是培正改名而来,但现在的培正却继承了以往培正的校友资源,即是现在的7中,33、培正培道两校在东山相隔一条街,原来的培正早就被并进原来的培道,百多年来校史纠缠不清,简单来说。

34、广州7中可能是广州出过最多明星的中学,民国时出过著名电影女星胡蝶,本朝出了张敬轩和吴亦凡。

如今英文校名恢复使用粤语拼音的学校有:培正(Pui Ching)、培英(Pui Ying),中文校名都没有恢复的则是:培道(Pui To),(另培道本身没有粤语校歌,只有培正、培英和岭南(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恢复了粤语版校歌,校歌多用粤语演唱,35、以上教会学校在晚清民国时的校名多为粤语拼音,未恢复粤语拼音校名的有协和(Heep Woh)、美华,只有国语校歌,以上学校当中,其它都没有恢复,而真光则恢复了“True Light”的英文名,)。

(实际上这些西方曲子填中文词搞出来的粤语校歌都没有按照粤语的音韵来填词,跟后来的粤语流行歌感觉很不一样,很多字会变调,别有意趣)。

(培正小学广场上的校徽,拼音为粤语拼音Pui Ching)。

36、执信中学里有朱执信墓,中山大学南校区里有岭南大学时期延续下来的“教会山”,里面有一百多座墓葬,基本上是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传教士、教工及其家属的墓。

37、中山大学校徽上的钟楼实际上在今天文明路,这个地方是中山大学最早的主校区,也是广东的文脉所在。

在清代长期是广东贡院,今天仍存贡院的主考楼“明远楼”,38、这个钟楼所在的位置,考科举的地方,清末还曾有第一批留学幼童在此读书学习,此处之后创建。

1904年,“两广速成师范馆”创建。

1905年,更名为“两广初级师范简易科馆”(同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1906年,更名为“两广师范学堂”。

1908年,更名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

1912年,更名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

1924年,孙中山将之与“广东公立法政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合并升格“国立广东大学”。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改名“国立中山大学”纪念之。

改组国民党,孙中山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产党人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林祖涵(林伯渠)、瞿秋白、谭平山等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并参会,1924年,胡汉民、汪精卫、林森、谢持、蒋介石等与会。

室内还原布置(如果有台湾的朋友来广州,一定要代TA到这里看看,)。

1927年鲁迅作为中山大学的中文系主任和教务主任,钟楼是中山大学当时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广州鲁迅纪念馆”,现在这个建筑既是“中国国民党全国‘一大’旧址”,曾在里面住过两个多月。

曾是国民大革命时期革命集会的重要场所,曾举行过省港罢工的集会、纪念列宁逝世周年大会、纪念巴黎公社55周年大会、追悼廖仲恺的大会、庆祝广东统一群众大会、欢送北伐军出师群众大会以及欢庆北伐胜利大会等,39、钟楼前的广场是中山大学的大操场。

(位于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的广东咨议局旧址,现为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都要翻译为粤语,所有不是用粤语作的演讲,41、国民党“二大”主要是用粤语开的,在广东籍委员的要求下,尽管当时国民党当局正在广州响应和发起全国性的国语运动。

里面的汪精卫(汪兆铭)同学是跟着孙中山谋求推翻清朝的革命党人,后来得到溥仪哥哥亲书“福”字赐之,汪兆镛还曾斥责汪精卫忘恩负义,清朝被推翻后,汪兆镛去世后,后来汪精卫为了更方便地搞革命,拿了清朝的公费留学日本到头来搞颠覆清朝的事情,喜不自胜,我宁死不能为虎作伥,后来汪精卫越走越远,也是最保守的地方,42、有人说广东是中国最开放的地方,汪兆镛以遗老自居,溥仪再赏以“志节不移”匾额,汪兆镛更斥之:“汉贼不两立,忠于清朝,写了一封《家庭之罪人》的信与汪家断绝关系,与日本人合作,有一个最生动活泼的例子:汪家是长居广州豪贤街(今豪贤路)的浙江绍兴师爷世家,即名其居所为“赐福堂”,他同父异母的大哥汪兆镛还给时任两广总督岑春煊做幕僚,坚持不为民国政府效力,”。

43、鲁迅的老婆许广平是广州人,都要由许广平在现场把他的国语口头翻译为粤语,1927年鲁迅受邀到广州市知用中学、广州市立师范学校作演讲。

枝繁叶茂十几房都数不过来,如果不是共·产党来了,要知道这是在北京路,现在商铺可以卖到二三十万一平米的北京路,看人家的宅子,就知道什么叫富贵,这个家族可以一直在广州呼风唤雨。

所出人物:

第二代:

许拜庭——广州四大盐商之首。

第三代:

许祥光——进士,在广州力退英军有功,授广西按察使、加布政使衔,十个儿子里面有八个举人、两个进士。

第四代:

许应鑅——进士,历任河南按察使、江苏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浙江布政使、浙江巡抚。

许应骙——进士,历任工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礼部尚书、闽浙总督等,位居一品,深得慈禧赏识。

许应锵——举人,历任同知、直隶州知州、知府等,曾为中法战争兵备筹款,曾上书光绪帝支持变法。

第六代:

许崇智——建国粤军总司令,孙中山麾下国民党最高级军事将领,曾任广东省政府主席,蒋介石结拜兄弟,与蒋时敌时友,后被汪精卫、日军多次威迫担任日伪政府领导,誓死不从,从上海退避香港、澳门。

民国时期历任广东省政府教育厅厅长、民政厅厅长、中山大学校长,1949年后历任中山大学校长、广东省副省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许崇清——被孙中山指定担任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许崇灏——辛亥革命元勋,南社组建者之一,二次革命时任江苏讨袁军参谋长、总司令民国时历任粤汉铁路护路总司令、粤军总司令部顾问、中华民国考试院秘书长、国民政府委员、顾问等职,1949年后任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

许济——原名许崇济,辛亥革命元勋,孙中山东征名将。

许卓——原名许崇耆,共产党人,参加北伐战争、百色起义,历任红七军团政委、政治部主任、红军总部作战局局长、红五军团第十五军参谋长、中央红军总部检查团团长等职,1934年牺牲。

全国妇联副主席,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许广平——鲁迅妻子,因自己的身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护了许地家族老宅,中国文联副主席、民进中央秘书长、中央副主席等职。

第七代:

1938年加入共产党,解放后历任沈阳112飞机修理厂、111发动机厂及410发动机厂总工程师兼副厂长、北京航空学院研究部主任、航空工艺研究所副所长、航空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航空测试厂总工程师兼厂长、航空工业部外事局副局长、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等职,1949年渡江战争时将国民党内部机密透露给共产党,1939年加入国民党成为卧底,1943年被国民党空军派赴美国学习飞机发动机制造,许锡缵——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航空机械专家,1945年回国在国民政府国防部任职。

许慧君——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毕业,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共和国原子弹之父朱光亚夫人,光化学专家、有机光化学开拓者。

许锡振——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副院长等职。

你没看错,鲁迅是他的姑丈公,周令飞要叫他表哥。

把这个家族的历史研究透彻,有反国民党的共·产·党人,有亲慈禧反对变法的保守派,有亲共的民主人士,这个家族,有反蒋的国民党左派,有支持变法的维新派,已经是小半部广州历史,可以看到,一百多年来,从商而政至科教文娱,有推翻清朝的革命派。

45、广州地铁的站台书法大字经历过:。

'未用——用书法家亲手书写字体——用书法家电脑字库字体——弃用书法家字体只用普通电脑字库'的历史过程。

(1号线农讲所站和陈家祠站)。

全世界能写出这种字体的就只有一个人,这种字体是他独创的,见字如见人,像磨碟沙站,就是中山大学的陈永正教授(前任全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但是好景不长,广州地铁公司没有再坚持下去,原因据说是:。

站名书法因为地铁而永久保存和展示,有不少书法爱好人士,“名家书法”就会让位于“熟人书法”,不断游说地铁公司,地铁公司最后才不得不决定,放弃名人书法,书法质量都将难以为继,“有关人士透露给记者的说法是,希望能在站名上一试身手留下自己的作品,也会造成无休止的利益之争,有着广泛的公众影响力,这对写书者来说是个价值不菲的扬名机会,因为有特殊的地位背景,如果此风一开,改用电脑字体,”。

真是一个生人,一个死物,与之前书法家亲手书写的站名相比。

“地铁当时使用叶根友字体,叶根友以侵权入禀法院,永久给广州地铁使用本人字体,然而这个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事先并没有征得他同意,结果,他告诉记者: ‘最后是和解了,他们支付一定的使用费,’”(今日“造字师”_金羊网 )。

(六号线天河客运站)。

对比起这3号线书法家手书的欧体字,您感觉上面6号线的电脑行楷字体怎么样。

(私货时间:个人还是希望广州地铁能够重拾当年书法家手书地铁站名的做法,则可以参考别的城市的做法,给广州这个太实在的城市添回一点人味,至于怎么来选书法家,是不是可以开放公众投票等,)。

(未完待续,有空补图哈哈哈)。

-----------------------。

(欢迎分享转发本网页,未经本人同意,请勿复制转载或部分转载本文文字)。

  • 年入100不是旅游网真的那么
  • 杨小兰旅游项目平衡法则哪里
  • 50容错过旅行小贴士
  • 黄果树瀑布景点分别游览多长时间合适
  • 布吉有什么好玩地方离布比较景点
  • 冬季旅行五个浪漫简约图文排版值得拥有
  • 西宁敦煌包车旅游丝路包车
  • 西藏又免门票一年进藏划算时候
  • 顶级奢华娱乐酒店缔造者美高梅入驻三亚
  • 苏梅岛城市泰国国家旅游局中文官方网站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