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疆导游词介绍范文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4-09 10:27

新疆旅游词

关于新疆导游词介绍(一)。

各位游客:

关于新疆导游词介绍范文

历史文化

历史上对沟通新疆和内地关系贡献最大的要数汉武帝,并逐步使西域归属了汉朝,新疆古称“西域”,新疆已形成许多“国”,史称“西域三十六国”,辽阔的土地孕育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他派张骞出使西域,相传还有与周人有着远亲关系的赤鸟人,历史上曾是众多民族驰骋角逐之地,由于地域辽阔,到了秦汉之际,远古在南疆活动的主要是羌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居民,交通发达,公元前138年,此后又派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率军出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后的1500多年时间里,无数商人、官吏、使臣、僧侣沿着张骞的足迹东来西往,欧洲和亚洲各国的特产以及佛教、景教、伊斯兰教及其文化艺术也流入了中国,形成了一条沟通中国与中亚、南亚以及欧洲的商业通道,伴随着古道上的驼铃声,古代中国精美的手工艺品、珍贵的药材以及火药炼制术、造纸术、印刷术传到了西方。

把古老的黄河流域文化、恒河流域文化、古希腊文化和波斯文化联结在一起,最珍贵、最具代表性的即是精美华丽的中国丝绸,成了一条举世闻名的最古老的“外贸交流、文化传播之路”,因此这条古老的交通线就被誉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像一条友谊的纽带,流通在这条通道上的商品中。

新疆成了我国关内的腹地,盛唐时期,天山南麓的许多石窟都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凿的,也是新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西域成了著名的佛教地区,汉代以后,丝路交通维续不衰,特别是公元640年唐太宗平高昌,不久又打败突厥,使唐朝西部的疆域跨过葱岭,推进到了中亚。

直至清乾隆年间,新疆时分时合,西域始称新疆,公元1759年,使长期分裂的新疆复归统一,乾隆派兵先后平定北疆准噶尔部和南疆大小和卓的叛乱,此时国强不怕外侮,边关大开,中外人士均可自由往来,丝绸之路畅通无阻,贸易交往空前繁荣,宋元明时期。

旅游资源

我们再来谈谈新疆的旅游资源,新疆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位游客,在初步了解了新疆的地理和历史后,按其特色分类,可有以下五种游法:。

丝绸之路被分为南、中、北三条道路,成为新疆旅游业的一张王牌,在新疆境内,三条道路中最具魅力的当数吐鲁番、楼兰、库车、喀什等地,丝绸之路因特有的文化遗产而名扬四海,一是“丝路古道游”,它们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都是交通枢纽。

新疆的天然草原约为8000万公顷(合12亿亩),其中可利用的为5000余万公顷,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6.8%,为新疆发展草原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草原之旅,旷野万里,三是“草原游牧游”,让人充分领略草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居全国第二位,大草原上生长着早熟禾、紫孤茅、看麦娘、鹅冠草,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碧草连天,还可欣赏马术表演、叼羊表演、江格尔表演等,可参加骑骆驼比赛。

新疆已建立了16个自然保护区,其中钟林组织的新疆浪漫六日游(马背4日)是最著名的品牌,其数量约占新疆自然保护区总数的三分之一,面积达22450多平方公里,沟内峰峦叠峙,面积之广,“奇绝仙境”果子沟以野果多而得名,素有“塞外江南”美誉的伊犁,被称为“伊犁第一景”,现有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计划建立的尚有12个,四是“原始生态游”,其中尤以喀纳斯湖最有代表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数目之多,居全国之冠,松桦葱郁,果树丛生,位于巩留县城外的恰西风景区被誉为“人间天堂”,那里山青水碧,鸟语花香。

关于新疆导游词介绍(二)。

各位游客:

分别是高昌故城和河故城,深陷的护城河轮廓仍历历在目,被称为吐鲁番盆地中一对风格不同的“姐妹城”,1961年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在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后,先去参观一下高故城吧:,新疆的吐鲁番有两座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如今虽然只留下断壁残垣,然而当年高耸的城墙依然气势恢弘,下面让我们带着访古探胜的心情。

高昌故城的得名→高昌王国的历史。

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以东45公里处的火焰山南麓,曾先后为麴氏高昌王国和回鹘高昌王国的都城,在前往故城的途中,曾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门户,游客们,即木头沟河的三角洲地段,这座驰名中外的西域古都,历尽繁华,我先来介绍一下它的得名和历史。

高昌故城,也就是“王城”的意思,人庶昌盛”而得名高昌,维吾尔语中称为“亦都护城”,《北史?高昌传》中称它因“地势高敞。

高昌回鹘王国灭亡,由漠北西迁到此的回鹘人建立了回鹘高昌国,史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高昌建国是在公元460年(北魏和平元年),称其国为高昌国,公元327年,公元604年,唐太宗派人平定了高昌王国,称“畏兀儿王国”,高昌王勾结西突厥截断丝绸之路,高昌故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高昌城被废,纵观高昌故城的历史演变,1208年,1283年,车师国灭亡,历经1500多年,故又名“戊己校尉城”,当时称为“高昌壁”或“高昌垒”,高昌回鹘则顺成吉思汗,唐贞观年间,但国号仍为“高昌”,将高昌改称“西州”,高昌城毁于战火,汉、魏、晋历代都曾在此设立“戊己校尉”,从而掀开了高昌王国的序幕,演绎了一部西域部族的兴亡史,公元9世纪末,前凉张骏在此设置高昌郡,柔然立阐氏伯周为王,开创了西域郡县制的先河,据历史记载,南北朝时期,管理屯田,抵御匈奴,这里诸王争霸,仍臣属中原王朝,至此,其间由盛及衰。

高昌故城遗址→ 高昌的对外交流→ 高昌文化。

周长0米,宫城居于外城城北,城基宽12米,现在我们来到了高昌故城遗址,城墙最高处达11.5米,外城呈正方形,全城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分,鼎盛时期的能城有12个门,南墙850米,前方那数座高3米至4米的土台称为“可汗堡”,风格与交河故城相似,现仅存西墙980米,布局似唐代的长安城,内城居于外城正中,周长5.4公里,就是原回鹊高昌的宫廷所在地,只见残破的城墙全用黄土夯成,游客们,倘若登高展望,请看,这里发掘出的绿色琉璃瓦、纹饰华丽的石柱础和巨幅的奏乐图精美壁画,记录了故都昔日的繁华,据史书记载,市内房屋鳞次栉比,有作坊、市场、庙宇和居民区等建筑,总面积为200万平方米,密集的民居和市井坊肆建筑群,下挖为院,掏洞为室,不用木料,为吐鲁番一奇。

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高昌传入内地,高昌成了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又是世界宗教文化的荟萃地,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又从这里带走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造纸、火药、印刷术,从他们国家带来苜蓿、葡萄、香料、胡椒、宝石和骏马来到高昌城,汉唐以来,它既是经贸活动的集散地,当时波斯等 地的商人,与此同时,当时的居民先后信奉佛教、景教和摩尼教。

麴氏高昌王国十任国王都是汉人,因此汉文化对高昌的影响显而易见,高昌王国鼎盛时期;还孕育了丰富的高昌文化,更是高昌人的骄傲,高昌人的服饰也十分讲究,成为中西融合的文化瑰宝,高昌故城的魅力,成为高昌的珍贵遗产,驰名中外的高昌古乐,它以浓烈的异域风情和丰富的艺术语汇在汉唐时流行,但高昌毕竟属于杂胡地带,车师、回鹘、突厥以至后来的吐蕃、蒙古等多民族杂居,因此当地人会数种语言,语种形态丰富而有趣,此外,并擅长制作美食,被列入唐朝十部大乐之中,可以这样理解,在于其深厚的文体底蕴,使之成为代表西域历史的典范和标本。

讲经堂遗址→ 唐僧玄奘与高昌。

游客们,高昌故城废弃以后,被开垦为耕地,大部分地面建筑荡然无存,遗址保存较好的除城墙外,还有外城西南角的一座寺院,下面就让我们乘着“驴的”前往参观。

这座佛寺的山门、讲经堂、大殿、藏经楼、僧舍等建筑布局,其建筑年代属麴氏高昌中期,请看这座大佛寺遗址,从建筑特征和残存壁画上的联珠纹图分析,各位游客,占地近1万平方米,仔细观察,仍历历在目,约为隋代所建。

鼎鼎大名的唐代高僧玄奘还曾到此讲过经,由于玄类取经起初并未得到唐朝政府的支持,相传公元629年(唐贞观三年),历时17年,沿丝绸之路到佛国印度游学取经,不仅从印度取得了佛经,因为没有政府发给的公文,玄奘29岁时,路上还曾受到缉拿,然而玄类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以后,成为最具声望的一代高僧,说起这座佛寺,为了提高佛学水平,不畏艰险,从长安出发西行,他只能夹在西域商人中出行,而且返回故土,著书立说,纠正了国内僧侣对佛经种种不正确的解释。

只好请玄类讲经一月后再走,玄奘在西行路上,玄奘的境遇与出国前迥然不同,当高昌王麴文泰得知东土大唐不远万里来了一位求法的高僧时,专门用来供放玄奘带回来的历7部佛经,他还苦口婆心地劝说玄奘留在高昌当“国师”,便派人把玄类请来,高昌王无奈,但不能动摇玄类西行探求真经的坚志大愿,与玄奘结为兄弟,回国后,唐高宗李治在为纪念母亲而建的慈恩寺内造了一座大雁塔,他受到了唐朝政府的高度重视,途经伊吾(今哈密),专门安排在王宫内居住。

高昌王鞠义泰抱住大师失声励哭,高昌王为玄奘写了24封致西域各国的通行文书,全城夹道相送,亲自送至100公里外的交河城,唐僧玄奘和高昌王麴文泰的故事为我们留下了一段舌古佳话,临行前,还赠送了马匹和25名仆役,出发那天,才依依惜别,以致吴承恩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就有以火焰山等为场景而衍化出的美丽传奇。

各位游客,高昌故城的参观即将结束了,望着这屡经岁月剥蚀的故城,在领略它的古老、苍茫和凝重之余,您还将作何观感呢?“曾经的辉煌将永远让人铭记”,或许这就是历史给我们的启迪吧!。

关于新疆导游词介绍(三)。

各位游客:

我们再去交河故城,交河故城历史上也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昔日繁华的交河城,“交河城边飞鸟绝,在参观高昌故城后,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下面就让我们前去考察吧!,与高昌故城一样,轮台路上马蹄滑”,如今仅存城基及断壁残垣,汉代班超父子、唐代玄类法师及边塞诗人岑参等都曾到过这里,唐朝安西都护府最早的政府所在地,留下千古佳话和不朽诗章,但当年的市井格局及官署、寺院、佛塔、坊曲街巷等仍历历可辨。

交河故城的得名→交河城的历史。

王治交河城,东西最宽处约300米,河水分流绕城下,因此当地人也称其为“崖儿城”,故号交河,故城南北长约1650米,处于雅尔乃孜沟中30米高的巨大黄土高台上,又因河水在台地首相交,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的雅尔湖乡,四周为高达30余米的壁立如削的崖岸,故有交河的城名,崖下是已近干涸的河床,城的建筑以崖为屏障,故城建筑主要在崖的南端,东西环水,游客们,状如柳叶,为一河心小洲,不筑城墙,另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车师前国,”。

交河就是车师前国的国都,并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在交河故城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分立车师前、后国,车师前国灭亡后直至唐初,公元450年,交河 城损失惨重,车师前国被北凉所灭,交河城在战火中消亡,交河城曾一度为吐蕃人所据,交河一直是历代高昌王国辖下的交河郡治,设交河州,建筑年代早于秦汉,是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公元13世纪下半叶,1383年,车师又称为姑师,交河城成了西域军事要塞,公元前108年(汉元帝元封三年),公元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唐太宗派兵灭高昌王国后,后又成为回鹘高昌王国属地,率领铁骑12万进攻交河,距今已有两三千年,交河系车师人所建,在此设交河县,汉将赵破奴攻破姑师,接着我来介绍一下交河的历史,西北蒙古贵族发动战争。

交河故城比高昌故城的历史要悠久得多,而交河故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生活,高昌故城是公元前1世纪建立的,从故城中发掘出的残存陶片,即可证明车师人已从原始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逐步过渡到定居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从时间上来看。

交河故城遗址

现在我们来到了交河故城遗址,精练而生动地道出了交河故城的特点,”这首《崖儿城》诗,这不禁令人想起了明代吏部员外郎陈诚出使西域来到交河,登临古城写下的那首诗:“沙河三水自交流,故城的建筑布局别开生面,新疆概况导游词 ·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尼雅遗址导游词,游客们,独具一格,天设危城水上头,断壁悬崖多险要,荒台废址几春秋。

北部为佛教寺院区,古城中央有一条连接南门和佛教大寺院的南北向子午大道,全城只有南门、东门两座城门,长350米,宽3米,东区为官署区,城内建筑以大街为中轴线可分为三个区,纵览交河故城,下面我们沿着中心大道进入故城进行参观,西区为手工作坊和居民住宅区。

一半在地面构筑而成,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是为了防御外来侵略?还是为了抵挡炎夏的酷热高温?这给我们留下了千古之谜,城内全部的房屋院宇一半在地下挖掘,中心大道两侧被纵横交错的短巷分割成一个个高原土垣的坊市,向我们展示了千百年前这里作为车师前王国的国都曾经有过作坊众多、商市繁华的盛景,这种别出心裁的建筑格式。

只见东门高高矗立在高达十几米的黄土崖岸上,顶上有11米见方的天井,天井东门通道设有四重门栅,长达60米,两侧岩壁上设置的门额方孔、放哨?t望的角楼哨所遗址清晰可辨,有一条宽3米、高2米的地道,天井北面,东门南方,城门遗址保存完好,我们先来参观一下东区,几口大型深井,星罗棋布,有一座地下庭院,气字不凡,占地约3000平方米,与南北交通干道相连通,从这里出土的文物中分析,此处很可能就是车师前国王宫和唐代安西都护府的衙署所在地。

颇似内地宋代以前城市的作坊和街巷?这种建筑布局足以说明,可能曾是车师国的手工作坊区和居民住宅区,交河在唐代曾进行过一次有规划的重修改建,游客们,如今游客到此,建筑比较密集,您是否觉得城中纵横连接的街巷把建筑群分割为若干小区,再看西区,从发现的陶窑遗存来看,在刚才的参观中,仍可以走街串巷,穿堂入室,像这样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城遗址,在国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佛教寺院→增林遗址

有人说是鼓楼,也有人说是烽火台,寺院左前方,这个土台以前是做什么用的呢?有人说是佛塔,现在我们已来到寺院遗址前,它南北长88米,东西宽59米,各位猜一 下,汉代名将班超和他的儿子班勇曾在这里交河之水饱蘸浓墨写下了他们戎马生涯中的重要诗篇呢!,有一座10米土质高台,寺院佛殿中央是一方形柱塔,位于交河子午大道北端的那幢佛教寺院,大殿东、西两厢是僧房,由山门、大殿、僧房、庭院、钟鼓楼、水井等组成,是全城规模最大的建筑物,它与东面的官署区,西面的手工作坊区、居民住宅区呈“品”字结构,鼎足而立,主体建筑面积达5200平方米,站在台上,整个城市景致一览无余,究竟哪种说法对,还有待考证,传说。

关于新疆导游词介绍(四)。

清道光年间喀什噶尔城扩建时,叶尔羌汗国的喀什噶尔统治者将这里扩建为能够做主麻日礼拜的大清真寺,成为艾提尕尔清真寺的前身,人们用她遗留的旅费扩建了清真寺,1798年英吉沙维吾尔族女穆斯林古丽热娜在前往巴基斯坦的途中病故于喀什噶尔,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伊斯坎达尔对该寺进行了扩建,直到公元1442年,公元1537年,艾提尕尔清真寺的来历也是历尽沧桑:这里原是系征服中亚的阿拉伯大将屈底波留下的伊斯兰教传教士的麻扎(墓地),同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增盖了拱北式寺门,并购置600亩田产作为寺产,下令对清真寺进行大规模的又一次修缮,并取名“艾提尕尔”,1872年,1809年,当时喀什的统治者乌不里哈德尔·米尔扎阿尔伯克,才由喀什王沙克色孜·米尔扎的后裔所建,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小的清真寺,后由一位维吾尔族女富翁卓力皮亚汗捐资扩建,中亚浩罕入侵者阿古柏为笼络人心,为纪念葬于此地的叔父,16世纪上半业,并在院内开掘了人工湖和水渠,一向处于城外的艾寺被划入了城内,重新规划了全寺布局,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门楼后面是一个大拱北孜,门楼的两旁不对称地各坚一个18米高的宣礼塔,门楼高约17米,主殿内正中墙上有一壁龛,门高4.7米,由礼拜堂、教经堂、门楼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物组成,他们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平等的聆听阿訇讲解古兰经,供主教阿匐讲经之用;礼拜堂在寺院西部的一个高台上,依次进人,先来者跪里面前边,后来者跪后面外边,按先来后到的顺序,进入大门后,寺门用黄砖砌成,不分贵贱,是一个巨大的庭院,寺中阿匐要5次登上塔高声呼唤穆斯林前来礼拜,大毛拉则在此宣教,分内殿和外殿;寺顶由158根浅蓝色的立柱托着,顶端也托着一个尖塔,大毛拉站在龛内诵读经文;若逢节日,宽4.3米,不论身份贵贱,院内有花木及水池,乞丐财主,穆斯林进人廊檐必须脱鞋,都是精美的木雕和彩绘的藻井图案,南北墙边各有一排共36间教经堂,顶棚上和木柱的四角,全寺总面积16800平方米,石膏勾缝,塔顶均立有一弯新月,每日黎明,呈方格状,内置轿式宝座,每逢做礼拜时,外在的一切在宗教前被剥离。

大礼拜人数可达2-3万人,每天到这里礼拜的人已达2-3千人,远近的男穆斯林都要到此作一周之内最庄重的礼拜,全疆各地都有穆斯林前来,大礼拜之后,整个艾提尕尔清真寺连同中心广场都跪满人,而是它是全疆穆斯林“聚礼”之地,这时人数约有6-7千人,最多的时候可达到十万人,虔诚的穆斯林信徒一天会做五次礼拜,艾提尕尔寺地位的显要还不在其规模,穆斯林合着节拍,逢礼拜过节过年,大寺内外游乐的人摩肩接踵,他们一起聆听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大阿訇讲经,跳起了“萨满舞”(女性不能参加),周五是一个半小时,即晨礼、晌礼、午礼、昏礼、宵礼,每次做十五分钟,星期五“居玛日”下午,到了一年一度的“古尔邦”节,加上本地的,欢快的鼓乐奏鸣,狂欢至通宵达旦。

讲经堂主要是供阿訇向穆斯林信徒讲经,清真寺里另一处重要的建筑是讲经堂,在清真寺南北两面的是36间讲经堂,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的地方。

在这座清真寺里有可同时供200人淋浴的蒸气净身室和一个水池,在伊斯兰教建筑中尤其是清真寺里有一处必不可少的设施那就是供穆斯林们净身的沐浴室,便有寺里的神职人员登上塔楼去呼唤沉睡中的穆斯林来做礼拜,在净水池的旁边建有一个木楼梯,可攀登到塔楼顶上去,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大净”和“小净”,穆斯林在礼拜前,每日清晨。

清真寺建筑有中国传统式和阿拉伯风格两种,阿拉伯式清真寺的主体建筑有:礼拜大殿、经堂、浴室等,大型清真寺一般都有望月楼和尖塔式宣礼楼,大家在进门是所看到的高18米的塔楼就是这种建筑,新疆概况导游词 ·吐鲁番葡萄沟导游词·尼雅遗址导游词。

伊斯兰教的两大节日: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如果恰好是节日,在艾提尕尔广场上及周围会聚集众多的穆斯林,整整可达10万之众,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毫不夸张。

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被成为“穆斯林”,穆罕默德是“安拉”的最后一个使者,伊斯兰教是一神教,信奉唯一神“安拉”,伊斯兰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原意是“顺服”,意思是“顺从者”。

伊斯兰民居和宗教建筑中通常使用的“五色”是指:宁静而富有生气的绿色;纯洁而明亮的白色;象征土地和沙漠的黄色;象征大海和天空的兰色;庄重而醒目的红色。

在进寺之前请大家注意:在参观的时候请勿大声喧哗、请勿从正在做礼拜的穆斯林前面走过,我我们现在可以进去参观了,请游客整理衣衫,好了,讲了这么多,衣冠不整者是不允许入内的。

关于新疆导游词介绍(五)。

各位游客:

因此新疆的宗教艺术十分繁盛,各大宗教在此均占有一席之地,遍布在新疆各地的洞窟石刻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丝绸之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新疆成了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除了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尤数佛教的影响力最为深远,今天我们即将前去参观的就是位于火焰山中段峡谷中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得名来历 →历史地位 →洞窟概况。

柏孜克里克在维吾尔语中是“山腰”的意思,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东北约60公里的火焰山木头沟峡谷中,南距高昌故城仅15公里,唐代称为“宁戎窟”,是新疆境内较大的著名佛教石窟遗迹之一,突厥语是“装饰绘画”之意。

因此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认为是“回鹘佛教艺术中最重要、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高昌回鹘时期(公元9—13世纪)是石窟最繁华的时期,即麴氏高昌国(公元499—640年)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宝库”,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期,这里一直是西域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在唐、五代、宋、元朝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

是吐鲁番地区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其中内有残存壁画的40余窟,现存编号石窟77个,石窟形式多样,还有的在石窟中间修造了殿堂和佛台,现在我们来到了千佛洞景区内,壁画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游客们,这里共有洞窟83个,以横顶直洞为主,也有中心柱式洞、方形双套洞和圆顶方形洞。

[壁画内容→ 16窟《伎乐图》→ 17窟《地狱变》 →18窟《大莲花》一20窟《高昌回鹘王》→ 38窟《摩尼教》→ 82窟→83窟《小型纪念影窟》]。

人物的饰带极富动感,只是许多人物面部已残缺不全,沿着入口处的台阶拾级而下,我们可以看到对游人开放的十几个洞窟,洞内光线并不很强,隐约可见拱形内壁上的斑驳画面,每一线条都刻画得细致入微,让人感到十分遗憾。

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内容,是研究古代文字的宝贵资料,石窟群的建筑风格、绘画技巧等也都有很高的 研究价值,这里一直是高昌王国的佛教重地,主要有以大型立佛画像为中心的《佛本生经变》故事画、佛教故事画、姻缘故事画以及千佛像等,1982年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窟中现仍保留不少古回鹊文、汉文、波罗密文等文字题记,目的是颂扬佛法,供善男信女礼拜瞻仰,从公元6世纪 到12世纪。

图中古代乐器小忽雷的出现在中国佛窟中当属首次,让我们首先来参观一下16号洞窟,16号窟开凿于中唐,窟中有一幅《伎乐图》,这两个洞窟是整个石窟群 各位游客:,接着来看17、18号洞窟,龙首双弦,又叫龙首琵琶,游客们,源于唐代南诏乐,忽雷,其形为棒状梨形,蟒皮蒙腹,檀木为槽,其真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因此新疆的宗教艺术十分繁盛,各大宗教在此均占有一席之地,遍布在新疆各地的洞窟石刻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丝绸之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新疆成了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除了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尤数佛教的影响力最为深远,今天我们即将前去参观的就是位于火焰山中段峡谷中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得名来历 →历史地位 →洞窟概况。

柏孜克里克在维吾尔语中是“山腰”的意思,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吐鲁番市东北约60公里的火焰山木头沟峡谷中,南距高昌故城仅15公里,唐代称为“宁戎窟”,是新疆境内较大的著名佛教石窟遗迹之一,突厥语是“装饰绘画”之意。

因此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认为是“回鹘佛教艺术中最重要、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高昌回鹘时期(公元9—13世纪)是石窟最繁华的时期,即麴氏高昌国(公元499—640年)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宝库”,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期,这里一直是西域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在唐、五代、宋、元朝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

是吐鲁番地区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其中内有残存壁画的40余窟,现存编号石窟77个,石窟形式多样,还有的在石窟中间修造了殿堂和佛台,现在我们来到了千佛洞景区内,壁画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游客们,这里共有洞窟83个,以横顶直洞为主,也有中心柱式洞、方形双套洞和圆顶方形洞。

[壁画内容→ 16窟《伎乐图》→ 17窟《地狱变》 →18窟《大莲花》一20窟《高昌回鹘王》→ 38窟《摩尼教》→ 82窟→83窟《小型纪念影窟》]。

人物的饰带极富动感,只是许多人物面部已残缺不全,沿着入口处的台阶拾级而下,我们可以看到对游人开放的十几个洞窟,洞内光线并不很强,隐约可见拱形内壁上的斑驳画面,每一线条都刻画得细致入微,让人感到十分遗憾。

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内容,是研究古代文字的宝贵资料,石窟群的建筑风格、绘画技巧等也都有很高的 研究价值,这里一直是高昌王国的佛教重地,主要有以大型立佛画像为中心的《佛本生经变》故事画、佛教故事画、姻缘故事画以及千佛像等,1982年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窟中现仍保留不少古回鹊文、汉文、波罗密文等文字题记,目的是颂扬佛法,供善男信女礼拜瞻仰,从公元6世纪 到12世纪。

16号窟开凿于中唐,图中古代乐器小忽雷的出现在中国佛窟中当属首次,窟中有一幅《伎乐图》,这两个洞窟是整个石窟群中开凿历史最早的,让我们首先来参观一下16号洞窟,接着来看17、18号洞窟,我们先来看17号窟中《地狱变》壁画,18号窟窟顶中心有一朵大莲花,大约开凿于公元6至7世纪的南北朝后期,又叫龙首琵琶,龙首双弦,源于唐代南诏乐,酷似摩尼教具府图,忽雷,游客们,其形为棒状梨形,蟒皮蒙腹,檀木为槽,其真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全国所罕见,中间填充有三角、四叶等几何图案,淡雅肃穆,颇具民族特色。

窟内的壁画绘制有高昌回鹘王和王后的图像,公元9至12世纪高昌回鹘王国是世界摩尼教的中心,摩尼教曾一度成为高昌回鹘王国的国教,在这里曾出土陶质舍利匣和一件佛教教徒使用的金箔包装纸,是关于古代摩尼教的,这件金箔包装纸证明,只见高昌回鹘王头戴莲瓣形宝珠冠,这组壁画有很高的艺术性,高昌回鹘王国与宋王朝有相当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表现了对摩尼教的尊崇,窟内展出的彩色照片是根据原作翻拍的,画像色彩艳丽,画像旁标有回鹊文题记,中束腰带,腰带上佩系小刀、火石、硕、针筒等日常用物,石窟后壁画有三棵树,身着翻领窄袖红色大衣,这是公元10至11世纪高昌回钨王国强大时期,遗憾的是壁画原作陈列在德国柏林博物馆,是整个千佛洞壁画的代表作之一,在公元11至12世纪,接着我们来到干佛洞下、木头沟畔的82号83号洞窟,38号窟壁画与前不同,又叫明教,下面我们再来参观20号洞窟,身着圆领宽袖长袍,摩尼教系波斯人摩尼创立的宗教,说明金箔店址在宋代杭州泰和楼大街南面,树下有许多穿白色衣服的僧尼和有翅的羽人形象,头戴宝冠,绘制精美,专为佛教高僧修建的小型纪念影窟,王后体态丰盈,脚着黑色长统靴,线条流畅,崇拜光明之神,上面留有墨色印记。

新疆的过去是辉煌的,相信新疆的明天会更灿烂,从而使我们对新疆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了解,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洞窟壁画中我们看到了新疆佛教文化悠久的历史,游客们。

  • 烟台长岛哪些旅游景点
  • 跟着总书记脚步前进
  • 南平茫荡山旅游攻略
  • 腾冲旅游产业调查系列报道
  • 松阳县九舍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 什么旅游IP特色元素符号
  • 行业五行属性
  • 数万飞鸟边境胜景
  • 信阳鸡公山景区旅游攻略
  • 游乐园项目投资计划方案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