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新县实践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4-16 10:12

信阳新县旅游

原标题: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县实践。

也将有效促进我国扶贫工作的开展,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作为旅游扶贫的核心和重点,不断创新旅游扶贫机制,以乡村旅游推动扶贫脱贫的政策频繁出台,并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有效、快速实现农村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几年,河南省新县依托丰富的红色历史、绿色生态、古色乡村等旅游资源,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以全域旅游的新县实践,在全国众多贫困县中,乡村旅游成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脱贫致富的手段之一,推动优质旅游发展,为其他贫困县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成为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乡村旅游不仅可以为旅游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全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新县实践

优化资源配置

旅游与经济协同共进

如何利用当地的生态及旅游资源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成为当地政府开展工作的重点,“以旅游的理念谋划县域发展,当地政府立足发展大势和县情特点,以“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为理念,把旅游放在发展全局中谋划,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确立了“山水红城、健康新县”的定位,”新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旅游发展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推动旅游资源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为此,以旅游的成效助力脱贫攻坚,以旅游的标准统筹城乡建设。

打造了一个既体现传统农耕文化特色,以旅游产业为支撑,又具备现代产业功能的旅游目的地,该小镇以吴陈河镇茅屋冲家庭农场和奇龙岭民俗文化园两个产业园区为核心,以“耕读小镇”为例,以特色农业为依托,注重文化植入、理念创新,成为新县“多彩田园”扶贫示范工程的典型代表。

由杜洼村党支部书记岑??林领头创办的奇龙岭民俗文化园,是集生态种植、休闲观光、民俗鉴赏、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园区,岑??林介绍,”岑??林说,该园区总投资2200万元,带动40户贫困家庭每年稳定增收5000元,村年均增收2万元,形成了独具新县特色的豫南民俗文化产业,目前已开发水上娱乐、垂钓养生、书画名家创作、民俗器物展览等12个文化旅游项目,“园区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100余人,带动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资产入股项目建设,围绕杜洼水库周边山场林地资源,其中,流转土地1500亩。

通过实施到户增收项目,还可以在农场认领一份土地,农场流转土地5500亩,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吸纳345户贫困群众入股分红,“耕读小镇”的另一个核心――茅屋冲家庭农场成立于2013年,目前已建设成为集水产家禽家畜养殖、蔬菜瓜果种植、园林绿化苗圃、农作物培育加工、餐饮、生态农业旅游为一体综合性农业园区,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原生态田园风光,品尝绿色有机食品,体验农家生活乐趣,据笔者了解,涉及周边5个村组。

“耕读小镇”通过“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周边群众共同致富,多彩田园特色彰显,旅游扶贫效益突出。

大别山?新县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则集中展现了新县厚重的文化底蕴与秀美的自然生态,结合“山水红城、健康新县”的定位,无限风光在江淮”的主题定位,规划设计了长达500公里贯通全线、多线穿插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作为一条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依托丰富的绿色生态、红色历史、人文景观等资源要素,形成了线状、环形、网状等多形态的健身步道系统,该步道围绕“千里跃进大别山,以“一线三区五环”为骨架,实现WiFi全覆盖,同时将智慧理念融入步道建设。

构建旅游规划体系

开发多元化旅游业态

随着旅游与经济的协同发展,引领旅游产业科学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旅游规划体系,如何推进全域规划改革,确保各类规划统筹协调,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新县作出了有益探索。

创新设立旅游安监分局和食品安全监察大队,形成涵盖全域旅游的统计指标体系,在传统旅游统计基础上,如设立旅游统计办公室,构建县乡村企四级协作、全域共享的旅游统计网络,新县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全域旅游统计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新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此外,优选600个样本点,吸纳就业人员,此外,整合涉旅资产,增加乡村旅游消费、农业观光采摘、电信服务等7个门类,“我们建立“1+3+N”的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建成旅游大数据中心,探索形成全域旅游综合管理服务模式,组建新县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搭建文化旅游投融资平台。

新县开发以教育培训为核心的研学游,已有5个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个景区被纳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工程,建成大别山红色商学院,在旅游业态开发方面,如研学游、生态游、乡村游等,催生红色培训机构17家,为传承红色文化,发挥大别山干部学院引擎作用,当地政府还深入挖掘大别山精神内涵,培育高端旅游消费市场,新县尝试多元化发展,目前,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更是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此外,开展多样化商务研学活动。

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各1处,新县还开发了以健康养生为核心的生态游,省级湿地公园2处,引入资金建成大别山露营公园,在实施大别山全民健身公园和裸心季生态旅游度假区等融合型、基地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新县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县,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和山地资源,连续4年荣获“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称号。

新县开发了多样化乡村旅游产品,新县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叫响了“九镇十八湾”乡村旅游品牌,以乡愁记忆为核心的乡村游也成为其旅游开发的一个方面,一款款创意设计的旅游纪念品摆放在大别山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大厅,实现了农耕文化活化保护、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依托“豫风楚韵”的民俗文化,积极打造“赏花经济”旅游品牌,新县还围绕大别山四季花景,线上线下的销售、让当地农特产品销向海内外,得益于长江文明与淮河文明在这里交融,因此,在“田铺大湾创客小镇”,经理赵玲娜介绍,此外,带动周边民宿、餐饮等行业发展。

探索农村改革模式旅游带动农民脱贫增收。

带动了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休闲养生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新县旅游综合收入、游客接待量每年均保持20%以上的增长,近3年来,旅游业已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新县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让贫困群众分享资产租金、集体股金、就业薪金“三重收益”,新县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机遇,鼓励农民将承包土地、林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从而摆脱贫困是旅游扶贫的重点,入股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覆盖3.6万名贫困群众和所有贫困村,建成“多彩田园、创业工程”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89个,探索以“三权分置”“四股共享”为核心的改革模式,如何让农民从中获益,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形成利益联结机制,盘活沉睡的资源,激活沉寂的风景,使得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

帮助贫困群众创业增收,全县旅游商品加工企业68家,新县还开发旅游商品,引导贫困户加工银杏、葛根、茶叶、板栗等农副产品和特色手工艺旅游商品100多种,其中贫困人口达30%以上,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旅游从业人员5万多人,此外,带动造血扶贫,打响了大别山北纬31°红色土地绿色产品公共品牌,催热了“后备箱”经济,笔者了解到,截至目前。

全县90.7%的贫困群众在旅游发展各环节受益,11147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带动下,全县32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整体脱贫,旅游已成为带动脱贫增收的富民产业。

  •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
  • 康养旅游八种主要产品
  • 千万不要泰国钱母
  • 美国旅游签证如何办理2017最新
  • 通讯持续理念闪亮哥本哈根时装周
  • 解读最新Virtuoso奢华旅游研究报告
  • 越南旅游一个一个月需要多少人民币
  • 景区IP经典案例我们值得借鉴
  • 海边旅游作文范文精选
  • 观光局重罚一家违规接待大陆游客旅行社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