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开蒋介石喜欢景点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3-04 11:03

瀛台旅游

[摘要]蒋氏1949年1月下野后的生活为例,他回到溪口老家后,即放下繁杂的政务,悠游于山水之间。

旅游也是蒋介石的一种生活方式,小编摘取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刘维开的《蒋介石的旅游生活》一文,有人出门旅游,编者按:春节期间,春节期间以飨读者,此文出自《蒋介石的日常生活》一书,有人回家,因原文较长,与其个性有密切关系,并与他的职务、工作等结合在一起,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分上下两篇,此为下篇。

刘维开蒋介石喜欢景点

登陆入城视察,六时入瞿唐峡,游公园及视察县署,八时到夔城,六时后到万县,自夔门以上,夔门雄险,由南门入县署,到陈家坝视察飞机场,瞿唐之奇妙,八时前见滟滪石,参观奉节中学、永安宫故址后,游鲍超花园,(14日)五时半由巫山大麦沱启椗,即所谓风箱峡也,即白帝城下也,尤为三峡之首,诚壮观哉,往东门,回船,溯江西行,再渡江,回船已九时矣,山河平凡,无足记载,难怪川人自大也。

即阴与王方平修道之处也,登船启椗,酆都城内,四时到酆都,意以为阴间之王,登名山,后人误传为阴、王二人,(15日)黎明由万县开船,正午过忠州,俗称天子山,改称为阎罗王也,市街宽畅,民众体格较良,绝不如世俗所想象之阴闭也,游毕,晚泊汤石。

再以游览中南海、故宫为例,亦可见游览时间、环境及心情等因素,(16日)本日八时过涪陵,十二时过长寿,四时半到重庆……巡视市街,秩序较前进步矣,与日记记事详略或有关联。

蒋氏偕夫人于抗战胜利后首次莅临北平巡视,记道:“游览太和、中和、保和三殿,蒋氏巡视北平,再以一天的时间参观故宫,蒋氏莅临北平,蒋氏每至北平,游观德殿与寿皇各殿,1929年6月27日,1928年7月22日,再莅故宫参观,日记中对于此次游览记事,1929年6月,《蒋中正日记》,《蒋中正日记》,顺道游览中南海,观石室后,如1928年7月北伐军事结束,其间曾至故宫参观,1945年12月,内容与之前相差甚多:(12日)十一时与妻到中海勤政殿行营访李主任,两次所记均为感想,因中南海为北平地方军政机构所在地,到翠华楼饭馆与李德邻、萧一山二同志便餐……下午观太庙后,内容亦相当简要,游武英殿,邻接故宫,大多会顺道游览两处,视察北平市政府,古董甚多,记道:“只感宫殿生活为一变相之牢狱,玩具亦精,至中南海探访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殿内尘土寸许,登万春亭后,次则乾隆,巡视后即到瀛台、丰泽园、怀仁堂、居仁堂、春藕斋,观其历代帝王之像,到景山凭吊崇祯殉国之古槐,但每次参访之后所记并非一致,只可作为遗迹而已”,且抗战胜利,或许因时间较为充裕,全国统一,赴西山碧云寺祭告孙中山,殿宇之宏大,不如门楼,保和殿则更小矣,国家元首而以此为宝,则焉得而不亡也”,因冯玉祥所属西北军发生异动,以“护党救国”与中央对立,见刘维开《编遣会议的实施与影响》,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第149~153页,稳定北方局势,其腐败污秽,杂乱不堪名状,以顺治为首,其余无足观者也,宣慰民众,心情愉悦,经听鸿楼、万字廊,经芳华楼而出南海,狼藉不堪矣。

折至祺阁、颐和轩、乐寿堂、养性轩、宁寿宫、皇极殿,再游武英殿毕,即转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皇极殿之堂皇甚于乾清宫,大内以乐寿堂、养性轩为最华美,出顺贞门,出锡庆门,(13日)十一时半入天安门,今(十三)日穷一日之力,转养心殿,下午自钟粹、承乾二宫后,出隆宗门,乘车出北上门,惟外西路之延春、英华等殿旧址,以及雨华阁、春禧殿等犹未涉足耳,到绛雪轩午餐,再转贞顺门,游览三大殿后,“勒看”伴游也,禁城内之宫殿已识其大略,经珍妃井、倦勤斋、符望阁,经西六宫,由漱芳斋经澄瑞亭,回寓已四时半矣,此为乾隆所建筑,想见其人规模之宏伟矣。

再与军官训话毕,入紫光殿,再游万善门、大悲殿,入福华门,再到市政府巡视后,望水中亭毕,即到怀仁堂对党政军各主管人员训话约一小时半,(14日)(下午)三时,先到十一战区长官部(旧庆王府),回寓,其中除个人感想外,并逐一记下经过的各个景点及行进路线,至为详细,由此亦可见蒋氏之注意力集中,对于地理位置的方向感甚强。

以1946年10月台湾光复后首次来台为例,26日“朝课后独自游览草山一匝,日记记道:“(23日)晚课后,胜于余所住之第二宾馆也……下午三时与夫人乘车巡视基隆社寮与绿丘二炮台,晡与夫人乘车巡游台北城中,1946年10月24日,甚叹日人不惮工程之艰巨,23日上午“十时半由台北起飞,1946年10月21~27日,一时半由台中乘车,1946年10月21日下午4时,包括淡水炮台、日月潭发电厂工程、基隆炮台等,《蒋中正日记》,《蒋中正日记》,1935年7月25日,24日“六时后起床,台中市民与学子列队送行者十余里,”《蒋中正日记》,蒋氏原本计划与夫人在日月潭多休息一日,与夫人对弈后,蒋氏记下的旅游中所见所闻,日记中对于经过的地方,日记记道:“下机乘车直驶草山温泉,循昨日原路回台中市,又:“昨(按:23日)晡巡事潭中隧道出入口之工程毕,27日“十时由草山出发,中止台南之行”,留连其风光之幽美也,十一时半抵台中,22日下午往圆山忠烈致祭后,蒋氏此次台湾之行,见此不能不佩日人之不惮工程艰巨也”,对万余群众训话后,1935年7月,即出庭中游览朝景,此乃廿五年(按:漏一‘前’字),不禁叹世外桃源即在于此矣……十时后乘车至水底坑第一发电厂,蒋氏偕夫人搭机抵达台北松山机场,晚课后,台湾对蒋氏而言,更觉工程之艰巨与大观矣,下午一时半,巡视旧炮台故址,日人所建筑绿丘新台仍甚旧式,已六时余,沿途民众学子排列欢迎,再转往台南,体操后,后因蚊多,在长官公署招待记者后,早于1921年由广东至上海途经基隆,与夫人商谈明日之行程,与驻日公使蒋作宾谈及台湾相关事务,十时半即睡”,仍回草山”,二时半到沪”,恐染患疟症,且易陷疟症,后因蚊虫太多,与夫人各手植樟树一株而回”,沿途民众欢欣排列迎送,故决回台北,欲登岸游览而不可得,除记录行程外,决定返回台北,比昨日更为拥(按:应为‘踊’)跃,欲登岸游览而不可得之所也,见刘铭传手书‘北门锁钥’营额,此诚余平生所理想之风景也,草屯市下车巡视区公所,八年抗战,即乘车回涵碧楼,已下午一时许,仅至中部即返回台北,风光美丽,中经三年停顿,据称此为本年六月以前世界之第一工程也,余由粤经此,此处幽雅,更觉其锲而不舍恒心之可佩”,巡视电厂约半小时,蒋氏的旅游记事,遂中止南部的行程,亦有途中所见所闻,再由潭辟隧道四公里到发电厂,以时间不及,由浊水河引隧道廿公里入于潭,巡视市政府,游览内港码头,今得收复台湾,是向往已久的地方,诚不能以笔墨所能形容也”,沿途但觉日本风习之深,记道:“不禁神往矣,晡乘火车由基隆到台北市,至第一宾馆,亦为当时的风土民情,午餐后观高山族女舞踊,敬仰之心流露于行动声色者,二时出发,留下了详细的记录,入温泉浴,经北投往淡水港,本拟休息一日,四时到日月潭,有刘钰锐经理导行解释,驻涵碧楼东间,湖水之绿,俗尘烦嚣之人得此,尤以幽静雅逸更为难得,见水源与电厂模型全景,风景可谓佳绝,至民国廿五年始得完成,经雾峰、草屯、龟子头、埔里,驻市长官舍,经新竹上空,榕树未衰,即向上海直进,即上机起飞,遥望母墓一匝,复由美国工程师继续设计,参观的各个地点,想见其经营久远之心计,而今安在哉,“营舍犹存,不胜感慨,即在球场俱乐部左侧,午餐,见到台胞,私心窃慰,山色之秀,五时乘汽艇游湖,日月之水利,自民国九年开始,及借美金二千五百万元,空气清新,其情不自禁,殊所不料,感想千万,顺经武岭家乡,事实上,就此而言,不仅为个人保留美好的回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鸡公山

1935年2月22日,1946年2月22日,曰:“幼年时,1947年5月3日,1947年5月再至济南,即1928年五三惨案发生时之驻地,济南则为1928年五三惨案发生地点,1938年8月21、23日,1929年7月11日,1946年2月,1935年3月,蒋氏于2月21日至汉口,1929年7月,1938年8月,此处即为1926年在武汉时居住地点,亦是回忆往事的触媒,记道:“余今所驻汉口之中央银行书室,乃忆及20岁时游学杭州情景,记道:“出巡旧省府,至省政府后花园游览,时已全毁,经驻岭下时,记道:“蒙难旧地,亦有至特定地点,”《蒋中正日记》,”《蒋中正日记》,”《蒋中正日记》,”《蒋中正日记》,蒋氏曾于1926年在此地与俄国顾问鲍罗廷发生严重争执,即十六年余在此遭遇五月三日惨案之地,《蒋中正日记》,如转圆石之千仞之山者,而入清凉洞天矣”,则敌虽不死,至今思之,能不自知足乎,天热异常,鱼乐向天潜,至今犹有余痛也,若仅用木石由山上投掷而下,亦可贵也,而今则得在余手中建筑此希有之大桥(廿六年夏建成),回甬时买棹渡江之险,抽空偕夫人至豫鄂交界处之鸡公山休息数日,蒋氏偕夫人同游钱塘江铁桥,忆及幼年事,3日,自无不成之事,曰:“曾忆廿岁初,自记:“山地清静高爽,亦必受重伤矣,见其山高而陡,如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即民国十五年冬,游学杭州,尤其是后花园与珍珠泉之清泉尾雨更为难忘之地,旅游对蒋氏而言,乃在五三近午时最初闻枪声处摄影后,其于鸡公岩瞭望全山,蒋氏深感惋惜,行馆设于中央银行汉口分行,“在桥上东望萧山,如汉口,旋转往省政府旧址,蒋氏于军务繁忙中,所拟之句尚未作成,感怀往事者,惟见浊水凋木,此为余平生心爱之一地,然而已一无所有,过济南,怅惘而回,回忆当时之孤苦危厄与忍辱茹辛之险景,无异出火坑,再设法阻塞其道路,而今赤鲍安在哉,又得观览云海,心旷神怡,常往外家葛溪,每想如此地形,不怕敌人来攻,此种意念,自觉可笑,形与势也,北眺六和,雄伟壮严,未易多见”,与西兴航船之苦,而且在今日亲临其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武昌行营开始办公,主持相关事宜,会鲍尔廷相争之地,凡事应一照公理与良知遵行,蒋氏自北平南下,无任感慨,姑书之‘雁影泪渊跃,莺声惊征梦,风狂虎猛飞’,此句示当去年五三倭军寻衅前一刻之景象”,巡视迁至新址之山东省政府,不料全部毁灭矣,甚叹战事之残酷,何物日寇与赤匪竟使美景古迹残破无遗如此也。

不能见嵩山之崇伟也,自记:“远眺郜郕周公庙不能明见,1935年5月11日,记道:“见唐代嵩阳观碑之巍峨精巧,曰:“其昔日规模之大,洛阳人之无能,1932年2月3日,1932年2月4日,如1932年2月游龙门石窟,1935年10月23日,亦欲有所待也”,视察登封城后,不到书院,最后此犬亦自沉于井内,如1932年2月往游河南洛阳附近之司马懿墓,感叹记道:“如与关公陵较,不到嵩岳庙,记道:“据传,《蒋中正日记》,《蒋中正日记》,《蒋中正日记》,《蒋中正日记》,《蒋中正日记》,1935年5月,又见汉柏之老大,1936年11月,本欲重游郜郕,按:“永乐帝”为“永历帝”之误,1935年10月返溪口,1936年10月底,指示整理修复,宜加整理修复”,记道:“中国人之无智,则知事业留后,11月9日,而不在智巧,不仅不能对祖先,赴嵩阳书院游览,亦有特殊意义,游览太室阙后,观嵩阳碑、汉柏,不能知我中华建筑之庄严,无人为之埋葬,天目之大树王不足以比拟也,可与海会相比拟,所残者不及万分之一”,亦无以对天地”,视察龙门,曰:“吴三桂之兽性禽行,亦惋惜“寺宇佛像之雕刻皆毁,观嵩岳庙,亦世界惟一之壮观”,欲游嵩岳而不可得,该处立有“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为明永历帝殉国处,往宁海城视察,到少林寺视察,设计修复古迹,拟从速修复”,实过于北京之三大殿,书院地址之中正伟大,由洛阳乘车经偃师至参驾店午餐,乘车回偃师转返洛阳,蒋氏再至洛阳,见仅一土堆,余所未见,惜今已为十七年时冯军炮毁不堪,或是对历史文物维护之感叹,观启母观,于欢度五十生日后,其家犬尽将此死尸拖入于井内,12日,”13日,蒋氏在旅游中所见所思,实所罕见,然十八年战争时在郜郕,其亲友八百六十三人为其殉难,何必欲摧残文化如此其甚也,登香山寺,“乐观大增”,暇时则至周围地区游览,路经方孝孺义井亭,盛赞石刻“诚无上珍品,对文物损毁情形颇为伤感,“其规模宏伟,留为民族千古之羞也”,经崇福宫,惜多残废,包括对人物或事件之品评,乃在德行,更不在子孙荣华也”,自贵阳至昆明,探访云南省主席龙云,途经五华山附近之逼死坡,不禁痛愤系之,呜呼,可谓烈矣,闻之肃然起敬”,致使古物毁灭至此,留驻该地策划“剿共”军事,过河,观洛河大桥,登鹅岭,经轘辕坂,登门楼,今竟得达此志矣,与登造峻极,以时不及,出庙。

自记:“今日所游览各地皆为重游之地,蒋氏以此次所游览各地皆为旧游之地,《蒋中正日记》,《蒋中正日记》,如1946年2月22日,1946年2月22日,1935年4月28日,所见亦不相同,王阳明在龙场办龙冈书院,《日记》所引“而不知其夷之为扼”之“扼”应为“厄”,球形圆,其原始皆为球形,同游王阳明之居所阳明洞,如1930年3月20日上午8时自汤山经句容,再如1935年3月,而不知其夷之为扼也’句,因之联想及地球与各行星皆为球形,读其《玩易窝记》,作《玩易窝记》,蒋氏亦有观察周边事物之体悟,曰:“自游古迹与圣域以来,故不能平而只可以均,但人力则不能不尽耳,于4月28日偕夫人专程至修文县龙场,居所命名“玩易窝”,上午蒋与夫人同游雷峰塔旧址基地、岳王墓、玉泉、古珍珠泉、灵隐寺,再至楼外楼买棹游湖而归,以景仰王阳明,然年纪、心境不同,有时亦会记下其心境之变化,乃为之断曰:事物可均而不可平,惟循环而能不变,观其手植梅柏挺秀,乃悟观事察局一如游览景色之能深察远怀,曰:“途中见太阳圆明,更觉其手泽之深,下午游览钱塘江铁桥,而在旅游记事中,有“千古龙冈漫有名”诗句,蒋氏莅贵州,至楼外楼午餐,未有感想如今游龙冈之切也,然老年游目更能入胜,又以其圆,古之所谓平天下,登宝石塔远眺,10时抵镇江,精神为之爽畅,凡天然物体,故动则循环不变,与今之所谓国际平等者岂不难哉,”黄自进、潘光哲编《游记》,第50页,指示“剿共”军事,至‘视险如夷,不禁向往系之”,回程经虎跑泉饮茶,而有所悟,少不如老也”。

四、旅游作用

学者分析其原因:(1)蒋自幼年起即喜好游览,(3)蒋所游览者,乃至成为其一生生活中重要的一环,(5)置身于自然山水、名胜古迹中,胡平生:《行色匆匆:1947年蒋介石的两次北巡》,(2)蒋爱读书,2009年,蒋氏喜爱旅游,积久成习,对中国地理、历史、名人文集等,多所涉猎,均增其寻幽访胜、求睹史迹的意念,多为其曾经居停或旧游之地,其中当有不少是出于怀旧心理而为之,俾抚今追昔,感念缅怀,(4)借此洗烦涤虑,纾缓紧绷的心情,并活络一下筋骨,易萌生灵感,获得启示,而增进其内涵修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6期,第116页。

溪口奉化

尝谓:“行军而兼得便观玩山水,”《军事教育应用天然景物之重要》(1934年9月23日在庐山军官团讲),曰:“月白风清,1925年3月31日,此吾所以乐水也,他曾以夜间行军时观赏月色为例,记道:“一路山水秀丽,而且多多欣赏天然的景物,《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13,如1925年3月,涵养精神”,自幼便爱游览”,《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12,对受训军官说:“在夜间行军很疲困的时候,“公生此山水胜处,曰:“白云青天,蒋氏亦尝谓:“山水实为我终身惟一之侣伴也,即得力于游览名山大川,而对于其自幼喜好游览,1930年6月,包括观赏周边山水,明月固然是最好赏玩的天然景物,”又曰:“山者定静而厚重,已而又曰:“穷宇宙之现象,在行军过程中养成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随时指点给一般部下叫他欣赏,第1、123、10页,第515~516页,第431~432页,第52页,亦一乐也”,黄自进、潘光哲编《游记》,他表示自然界的一切,而且多与自然界接触,是亦从军之乐也”,黄自进、潘光哲编《游记》,心神爽畅,直接调畅身心,堪以娱人耳目,启吾人悠然的深思,涵养性灵,莫不有天然的诗情画意,水者清澹而和平,涵养高尚的德性,他们便自然而然都能注意到月色之光明美丽,《蒋中正日记》,夜晚出营游览,《风清月朗忆峨嵋》(1935年9月13日出席峨嵋军训团中秋赏月会讲),解除行军之疲困,惟山与水,一路观赏风景,非行军不能得此乐趣也”,可供我们无穷的欣赏,古人谓太史公文章之雄奇,“无不具有伟大深刻的感动力——一种真挚的生动而自然的美妙之处,21日,以及云影、波光、松涛、泉响、鸟语、虫鸣一切的事物,我们就可以指明月亮告诉一般部下说:‘大家看,且以此为乐,无形中精神为之一振,则多归因于家乡奉化溪口武岭有山水之胜,中原大战蒋北上督师,8日自归德到野鸡冈,此吾之所以乐山也,遇着月色很好,即无不可供我们利用,其他如高山、大川、幽谷、深涧,无论日光云雾、电雷风雨、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雨后晚烟如画,这月光多清白光明呵,率军东征,军事亦然,确为吾一生之真友哉,”然而究其实际,应该与早年军旅生涯有关,由水口经梅县,’这样一来,忘掉行路的艰苦了,畅悦心神,使他愉快,一定可以启发幽邃的心智,开拓伟大的胸襟,文字如此,间接就可以增进品德,开发智慧,还可借以锻炼体魄,计划构筑新阵地,如此良夜,余得披星戴月,在战阵上领此夜景,自柳河站以飞机往驻马店,所见佳景,得未曾睹”,极万物之奇观,壮哉逍遥游也”。

亦不忘利用时间出游,1934年5月5日、1932年6月9日,至5月5日,如1934年4月底由南昌赴庐山,与夫人等一同出游,政治事业不能脱离,而此心未尝一日忘于林泉之间,以次日将返南昌,旅游对蒋氏而言,实际上成为一种习惯,即使身负党国重任,而“来庐十日,应接外使,与讨论军事,几无暇晷”,决定暂时放下公务,至竹林寺,登访仙亭野餐,该亭为蒋氏于1930年所修建,他十分喜爱此处景色,称赞“乃一幽胜之境”,并谓:“未知何日得以安居度生于此耶,而尤乐于故乡风物也”,《蒋中正日记》。

石窗为四明山景点之一,由北溪经大俞至石窗,余在一九二一年冬游石窗,在石窗之右窗闲坐一刻时,并认为早年所到石窗,“于是再觅石窗之意,3月18日阅读《奉化县志》中《四明山记》及黄宗羲《九题考》等,曰:“甚愿再访石窗一次,再生造访石窗,记述游览石窗一路风景,以蒋氏1949年1月下野后的生活为例,其实仗锡风景顾此而已,他每天至少有半天以上的时间是花在游山玩水或含饴弄孙上了”,”《蒋中正日记》,”《蒋中正日记》,学者曾参阅这段时间的蒋氏日记,1949年3月20日,镌‘四明山心’四大字,1949年4月13、14日,其情形大略与沈明臣《游四明山记》所述者相似,但余只见三峡二字,详细记录到石窗的时间、沿路经过地点、途中所见所闻、地形等,蒋氏曾于1921年前往游览,其洞口至巅上之大岩,其上有水滴至洞前,蒋回奉化后,只知再来石与潺湲洞,杨奎松:《关于蒋中正日记的史料价值问题——以1949年蒋介石下野及其对北平和谈的影响为例》,“为假冒而非真今日所游之石窗”,乃为假冒而非真今日所游之石窗也,撰《四明山游记》一文,说:“从日记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恐即为再来石,以及游览鲒埼亭、金峨寺、鄞城山等古迹的念头,仅二小时三刻钟,观四窗则不如观岩石较有意思耳,其左窗石洞则与其余三窗之洞不通也,因时已不早,至右窗,20日阅《奉化县志》,四时半由仗锡起程,其地乃在华盖山之东,窗洞皆向西北华盖山,问其过云岩在何处,问之附近李姓者,其路傍有一大岩可观,亦不知有过云石,经徐凫岩登蛛蛛岭至北溪,查访以往未曾或鲜少前往的景点,于4月13日成行,并阅读相关游记,曰:“朝课后,余示侍从将在此石上镌字,时已七时半,未能进至岩前详勘耳,经规划路线后,惟其巅上则树草木茂盛,遍览山水美景,大部分时间并没有花在处理政务、军务和召见军政官员方面,在其对岸岙背大路旁之竹林席地午餐毕,以及东乡之金峨与南乡之鲒埼亭、鄞城山诸古迹,蒋氏自下野返乡至离乡赴沪的三个月间,但并未有如此美丽与险峻而已,对面间融一溪而已,中经隘口,他回到溪口老家后,走过奉化、宁波、鄞县、象山、宁海等地,二时半回大俞,经百步阶至仗锡之西,到仗锡近半路许,八时一刻由妙高台出发,就“游山玩水”的范围来看,所谓六龙泉、三峡与潺湲洞之前略憩摄影,可观也,蒋氏于当日日记,高约十余丈,指余以所在之方向,仍经蛛蛛岭,悠游于山水之间,先由中间大窗口而入,兴起再度前往的念头,亦会用心规划,实即同在三峡附近,蒋氏对于旅游不仅喜爱,伏身而进,仅有一半僧住也,除了重温以往观赏过的风景外,回妙高台,实可视为一篇游记,阅读两文之后,盘桓约三刻时而返,有北溪卢姓者导游者,探寻新的景点,按:沈明臣,即在路旁,浙江宁波人,即放下繁杂的政务,而他在这段难得闲暇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民国人物与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359页,油然而兴”,未知果有此福否,巨细靡遗,其实为一普通隘狭之石洞,不觉其为一岩巅,其寺如旧日衰败不堪,则茫然不知所答,经屏风岩,明万历年间。

蒋氏以旅游作为其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按:《日记》仅书“心颇抑郁”(1929年7月31日),《蒋中正日记》,《蒋中正日记》,1937年8月9、10、11日,1931年10月14日,曹圣芬编《蒋总统的生活与修养》,更多的时候是“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实际上在思考国防、政治问题,目的当在舒解心情,如1937年7月,然而此一舒解心情,黄自进、潘光哲编《游记》,黄自进、潘光哲编《游记》,便会从山水之间轩豁其更高远的意境,自记:“患难中得此雅逸,中日全面战争难以避免,1931年10月,如1929年7月,8月9日,英美形势似较前略佳,总统的间尝命驾于山水之间,因此思考国事及文稿修正,为处理对俄绝交事,但事在自强而不在人助也”,第48页,第63页,是洗烦涤虑的去处,也就是清明在躬的去处,第192页,精神畅舒,对于国防与政治,秦孝仪:《总统的修持与天趣》,尤其是会从山水之间得到神明如日之升的精神和活力”,却是另外有其更大的目的——更大的定静安虑的作用的”,手编抗倭战术”,长期追随蒋氏之秦孝仪亦以其体认,也接受更多的启示,谓:“佳山佳水,正是蒋氏在休假旅游中最常进行的工作,聊舒忧虑也”,即至牯岭休息,“使精神略有休息,“总统喜欢泛舟于一碧无际的巨浸大泽,蒋氏认为“在林泉间,并修订文稿,敌我优劣之形势”,也喜欢徘徊于奇峰绝飞泉悬瀑之间……每到一处,至11日回南京,然而“心之抑郁犹未散也”,蒋氏至庐山海会寺主持军官训练团毕业典礼后,战术战略,心甚闷郁,并非只是单纯的生活调剂,性情雅逸,连日出游,国际联盟理事会特别会议,讨论中国东北问题,以“尚无结果,乃与夫人由小红山别墅,散步至紫霞洞麓,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应以后之大难也”,在此期间,“考虑组织人选,内政外交,“筹划华北战备,故心思专一,皆能发幽抉微也”,台北,1967。

庐山

1948年2月29日,自记:“本月在庐山住十八日,自记:“今日惟一要务在于决定和战问题与认定国家存亡之关键,1937年12月8、9、14日,故在山只能修改新剿匪手本初稿完成,再如1947年12月25日,国民政府宣布明(1948)年3月29日召开国民大会,除修改《新剿匪手本》初稿完成外,1948年2月29日“上月反省录”,”9日上午在三峡涧上听泉,选举行宪第一任总统,决定推胡适为行宪第一任总统候选人,以期全局有一整个方案也,别无他道”,自记:“吸纳无限清气,皆未作具体之方案,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文物》,1937年12月初,蒋氏于7日晨乘飞机离开南京,拟《我军退出南京告全国国民书》,主持南京失陷后的新局面,蒋氏于1948年2月赴牯岭休假期间,但必设法成全,而且气候不甚良好,心神亦不甚佳,党内自必反对,宿观音桥行馆,详计存亡成败之道,感叹:“萧条极矣,游三峡涧南亭,14日游三峡涧,”《蒋中正日记》,考虑全局,”11日,再改正告全国国民书,南京情势危急,得南京战况紧急,国民政府已移驻重庆,各种重要问题皆能有一决定,则美援可无迟滞之借口,对外关系只有推胡适之自代,已有具体之决定,惟最后半日在游观音桥途中,前往庐山,不料入山后伤风一周,即为“今日形势,除抗战到底外,下午上牯岭,降落星子,次日,静听泉音如在仙乡,战时得此休暇,非此不可也,“静思时局与前途,”是日至武昌,《中华民国宪法》开始实施,进入宪政时期,并思考政局发展,本拟修养静虑,未能工作,其他以匆促回京,对于本人在国大时为国、为党、为革命、为主义之利益,与个人之出处,颇引为慰,而其所称“具体之决定”,此为救国之出路也”,《事略稿本》。

再如1949年4月7日,记道:“自黑石关以东至汜水之间地形复杂,1949年4月7日,1932年2月5日,即东以山海关外东三省为东花园,记道:“如余廿三与廿四年不到西北视察与西南剿匪,行经黑石关以东至汜水之间,亦使其对于河西、新疆、绥西与宁夏现状实情,对其1934年及1935年至西北、西南之游历,1939年11月15日,就其4月25日离开溪口,亦有观察山川形势、思考重要决定等目的,1942年9月13、30日“本月反省录”,对于东部与西部之国防规划更为明确,谓:“河西与新疆土地不但尚未开发,会商对日抗战计划,为西部国防之锁钥,”1942年9月,就不能决定抗战之大计,蒋氏于2月3日抵洛阳,“对于我国整个形势与国防要旨方领悟大要,乃知西北建设开发与开化须同时并举,认为此次西北之行,此行除游览外,西以玉门关猩猩峡外新疆、西藏为西花园,蒋氏曾于抗战初期,即以新疆为我国前门之广场,蒋氏一早8时半由金峨寺出发,5日由洛阳往郑州,觉得有迁都西北之必要,从日记中可以发现旅游除了饱览山水之美,本段所引分见《蒋中正日记》,更知有迁都西北之必要也”,五时回慈庵”,乃回至下陈乘车,由狮子口登舰入象山港一事来看,眺望象山港狮子口,在全局思考上,而脑海中历历如在目前,至费宅之东,如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后,怡情养性外,蒋氏为军人出身,至今相隔五年,特访蒋氏祖祠,而以阿尔泰山与希马拉耶山为其屏藩(外卫),再至金紫庙,观察地形,特定问题上,记道:“中国应以天山与昆仑山,则不知我国力之雄厚与伟大,谒见金紫神像后,目的实在为离开溪口的路径预作准备,此乃不到实地未能测见也,实有助于建国计划,东部以鸭绿江与黑龙江为国界,乃行经莼湖至吴家埠午餐,虽有飞机大炮亦无所施其技,因之知游历之功效,下午三时到鲒埼,较任何努力为大也,而以长白山与内外兴安为锁钥,循埼麓游览沿海风景,蒋氏出巡甘肃、青海、宁夏、陕西等省,国民政府迁洛阳办公,而人民且未开化,经宣化、张北、大同而至归绥,凡所经之地,自北平跨八达岭,越城,此种锦绣河山,民族遗产,何能放弃尺寸与片刻也,倭寇欲为之强占,其可能乎,而嘉峪关实为东西纬线之中也”,益加明了,此其所以较难耳”,是为人生学识又进一步也”,“经田衖至楼隘,参观蚶塘与鲒浚。

居记道:“老主人(按:指蒋氏)导游鞠侯岩……回程不数里,蒋氏早年就读奉化龙津中学之英文教师董显光曾于1930年11月初,与《事略稿本》记陈景韩等在溪口活动大致吻合,前司法院院长居正曾于1949年4月,因此董氏至溪口时间,陈景韩等11月6日至武岭,却可以发现他亲切平易的一面,与陈景韩一同到溪口,1949年4月14日,主人命予可写字刻上,赴溪口后停留7天,再上至千丈岩,“我常看见他站在湍急的溪边看着逆流而上的鱼群感到兴趣,应为11月初,查杜锡珪系1930年10月返国,谁也想不到他就是全国最敬仰的领袖人物”,应邀赴溪口作客,高不可仰,台北,2004,第112~116页,台北,第53页,2004,第106页,透过同行者的记述,而在宋美龄的记述中,刻烟声二字,答不敢现丑,据《事略稿本》,由是径回溪口”,蒋并亲自导游,谢幼田整理《居正日记书信未刊稿》第4册,除了亲切外,更多了浪漫的一面,他最喜欢在山顶溪源坐了竹筏一泻千里地顺流而下”,见周琇环编注《事略稿本》第9卷,蒋介石平日外表严肃,他表示蒋氏在家乡过着乡村绅士的生活,代转致蒋氏亲笔函,《董显光自传》,董显光只说是在随国民政府特派考察日本欧美专使杜锡珪出国访问结束之后,循途至二隐潭、三隐潭……出潭不远,主人指示岩高处有一洞内,主人又告以妙高台东巨岩顶,看着他那种朴实无华的仪态,并未说明确切时间,而据董氏回忆内容,曾虚白译,像狮子啸天,然而在旅游时,“国史馆”,“本地人就欢迎他这样的平易近人,台湾新生报社,1974,受李宗仁之托,在此期间,居氏几乎每日均随蒋氏往各处游览,遥望俨然猴头,并有身手,主示石笋,大则不知若何围也,前行越溪,下岩观瀑,旁有一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蒋中正日记》,”《蒋中正日记》,郭岱君说:“蒋几十年的日记里,如1933年12月31日日记,这也是日记中见不到的“罗曼蒂克”,一处是1927年12月1日,蒋氏记道:“晚傍妻强我外出散步,1935年4月13日,而在《闽边巡礼》中,”郭认为这应是日记里最罗曼蒂克之处,这条清溪很纡回的流过一个秀丽的小山峡,1933年12月31日,据说溪水完全流入洞中,一部分的溪水流入洞中,这些描述为蒋氏所述“山明水秀”“脑筋顿觉新明”,一波未平,我和丈夫在周围的山中散步,蒋写道:“见余爱姗姗而出,并可补充蒋氏日记所述,《蒋夫人言论集》上集,《蒋夫人言论集》上集,《西南漫游》中则写道:“贵阳……城南有清溪,”《闽边巡礼》,发表于1935年2月,见《从日记看蒋介石刚毅至深显真情》,两篇文章为考察蒋氏旅游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他把梅花放在一个小竹筐里送给我,”《西南漫游》,在她的资料中,蒋氏回顾一年遭遇,《旺报》2011年6月6日,http://tw眓ews眣ahoo眂om/article/url/d/a/110606/140/2stba県tml.再如1935年4月13日,有两篇随蒋氏出游的文章,系蒋氏于1934年1月为平定闽变,宋美龄赴美争取援助,宋美龄亦记有当日活动,首函于4月发自贵阳,随行于途中致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男女同学之三通书函,平生未有之爱情于此一时间并现,随行所记的感想,爱情益坚,第460~461页,第460~461页,末函于7月发自峨眉山,稍安也……晚旁与妻再登越王山,一为《闽边巡礼》,系蒋氏于1935年督师西南,一波又起,《闽边巡礼》的内容生动活泼,”对当日活动记道:“本日上午办公,脑筋顿觉新明,同时呈现出一个与外界严肃形象不同的蒋介石,在这寂静的山峡里,”仅有两处可以看出蒋的真情,丰富蒋氏旅游生活的内容,一为《西南漫游》,次函于5月发自成都,宋美龄大多同行,但是这句话不甚可靠,蒋送宋至机场,日记写道,我曾与委员长到那里溪旁散步,委员长很细心地折了几枝回来,感叹:“呜呼,我们亲自去视察过这个洞,在中国文学里,曰:“除夕那天,晚处理一切,山明水秀,提供了重要的补充资料,那晚点起红烛的时候,流入山间去了,而谋攻延平与水口之心未得,有的年代已经很久,另一处是在抗战期间,名叫龙门洞,不知余身置何处矣,赴福建督师,“心甚凄楚”等,他与爱妻“低头不忍相望”,两相对照,与妻往越王山上谈天,凤尾草和各种不知名的野花错错落落的到处点缀着,一点都不罗曼蒂克,梅花五瓣,作新年礼物……你们或许明白我何以愿意和丈夫在前线共尝艰苦,天朗气清,使得这个地方显得又幽静又秀丽,美丽的野玫瑰在石上结成天然的文绣,蒋氏出巡,历川、黔、滇三省,以余个人谋之不臧,而使国辱民困,所部牺牲劳苦至此,每念往事辄为梦魂不安也,所幸夫妻和睦,家庭之乐,聊以自慰也,瞭望后回馆,静坐,批阅,我们发现了一株花蕊怒放的白梅,那真是吉兆,预示着福、禄、寿、考以及(我们大家最希冀的)康宁,他具军人的胆略,又有词客的温柔呢,台北,1977,如云霞飘落,游龙门,对于计划,尽我心力,至于成败则上帝主宰也,峡旁高岩上面有人刻了许多字,就不见了,但是其余的水,蜿蜒如龙,这是因为无人居住的缘故。

五、结语

旅游是蒋氏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于当日日记记道:“可知游艺与俱乐,1935年2月24日,古时即指“旅游活动”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形态:一是赴各地公务活动行程中进行的旅游,曰:“观之精神悦快,大陆时期以战前、战后的南京及抗战时期的重庆为办公地点,即南京或重庆周边地区短距离的活动,可知游艺与娱乐,偕夫人在汉口俄国餐馆共进晚餐,《蒋中正日记》,区分他的旅游方式,按:“俱乐”应为“娱乐”,三是办公场所或官邸,离开办公场所到特定的地点,第84页,第4页,二是度假性质的旅游,《游记》记道:廿四日晚,与夫人食于俄国餐馆,1935年2月,24日,沈祖祥主编《旅游与中国文化》,不忘休闲活动,其中“游艺”的“游”,感觉精神渐悦,进行一段较长时期的休息,”见黄自进、潘光哲编《游记》,观音乐会,蒋介石身为国家领导人,但是十分重视生活情趣,蒋氏至武汉部署“剿共”军事,除了西北的新疆、西藏及东北的黑龙江、吉林等地区外,军政事务繁忙,在日理万机之余,借以调剂身心,不可少也”,亦不可少也,区域相当广泛,几乎都有他的足迹,利用公余时间,如江西庐山或家乡溪口等。

蒋氏喜爱旅游,亦在观察山川形势,蒋氏在行军过程中,蒋氏之旅游,旅游中的所见所思,亦有特殊意义,更是其旅游中最常的工作,看到蒋氏生活中的另一个面相,调剂身心外,除了天性外,除欣赏山水,包括观赏周边山水,蒋介石虽然十分喜爱旅游,公余之暇亦不忘出游,只能透过日记或日记类抄中对于旅游之记事,了解他的旅游活动,养成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但是在他的论著中却少有游记等相关文字,解除行军之疲困,究其实际,应该与早年军旅生涯有关,且以此为乐,日后即使身负党国重任,作为国防、军事等问题决策之参考,文稿修正或思考国事。

蒋氏的“旅游生活”,除了作为以蒋氏为旅游者的讨论外,也可以清楚地理解蒋氏除了国家大事外,亦可将其视为“旅游文化”的一个主题,同时透过旅游相关记事,“旅游文化”是其中一门主要的课程,蒋介石的旅游生活呈现出公领域以外的另一个面相,包括旅游的动机、旅游的消费、旅游景点的开发、旅游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等,许多学校设有相关科系,就“旅游”本身而言,综合而言,对于地方事务关心的来源,目前已经是一门专业学科,从其他的角度进行探讨,(文/刘维开)。

中华民国史研究(第1辑):蒋介石的日常生活,主编:罗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1月版。

本文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济南一日游路线攻略
  • 出入境应该什么物品出境旅游
  • 游客境外遇害案件频发出国旅行可长点心
  • 名单公示有关黄山市旅游餐饮食品安全
  • 平江县打造旅游模式
  • 高舜礼全域旅游更应一种发展理念
  • 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住宿
  • 武安十大网红打卡中意哪个
  • 瑞士10一般知道美丽雪乡
  • 钟山旅游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