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doc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4-17 10:48

九天峰生态旅游度假区

滁州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滁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滁州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doc

江苏必得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滁州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doc

二、抓住两大引爆点

醉之城—— 琅琊山水 醉游琅琊生态美景。

明之源—— 凤阳人文 品味凤阳文化古城。

三、紧扣三大目标

构建皖东休闲旅游经济圈。

跻身南京都市圈旅游副中心。

打造华东高级休闲度假基地。

四、主攻四大市场

南京都市圈市场

合肥及皖中旅游市场

长三角旅游市场

皖北旅游市场

五、五大创新模式

强势旅游运营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

旅游深度营销模式

优势资源聚落化模式

旅游社区化模式

六、六大活力体系

活力文化、活力体验、活力休闲。

活力商业、活力运营、活力发展。

七、健全七大旅游体系

富有特色的旅游景点体系。

完善配套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

发达的特色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体系。

严格有序的旅游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

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文化产业体系。

灵活而有竞争力的市场运作体系。

城乡行业互补联动的旅游组织体系。

八、推出八大旅游产品谱系

山水滁州游 休闲滁州游。

绿色滁州游 红色滁州游。

故事滁州游 人文滁州游。

活力滁州游 儒雅滁州游。

九、九大亮点——滁州旅游优先发展区域。

琅琊会都——大琅琊山水休闲旅游区。

大明摇篮——凤阳大明文化旅游区。

改革起点——小岗村改革经典旅游区。

红色之光——半塔-龙岗红色旅游区。

白鹭翩翩——来安白鹭岛风情生态旅游区。

明水休闲——女山湖-跃龙湖生态旅游区。

儒雅滁城——儒林文化旅游区。

红旗飘飘——定远红色旅游区。

美旅滁州——定远-凤阳生态旅游区。

十、十大重点旅游乡镇

南谯区:大柳镇、朱龙镇。

琅琊区:乌衣镇

明光市:女山湖镇

全椒县:大墅镇

来安县:半塔镇、汊河镇。

定远县:仓镇镇

凤阳县:殷涧镇

天长市:铜城镇

目 录

一、序 篇1

1、规划进程1

2、规划范围2

3、规划期限2

4、规划依据2

5、规划原则3

6、性质与任务3

二、取势篇——基础分析5

1、宏观背景5

2、区域背景6

3、发展现状6

4、区位条件10

5、竞合分析10

6、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14

7、旅游客源市场分析16

8、SWOT分析18

三、明道篇——定位定型20

1、指导思想20

2、规划目标20

3、发展定位22

4、发展战略23

5、发展模式28

6、空间布局29

7、市级重点开发项目32

8、城市旅游规划要点33

9、县域规划指引34

10、十大重点旅游乡镇38。

11、旅游要素规划要点39。

四、优术篇——实施保障45

1、旅游形象策划45

2、形象宣传口号46

3、旅游营销策划47

4、旅游产品策划49

5、旅游竞争力提升50

6、规划实施保障措施51

一、序 篇

1、规划进程

迫切需要制定一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并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来指导滁州市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和持续发展,为此,于2009年2月正式委托南京必得旅游策划设计公司编制《滁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09-2020)》,滁州市人民政府、滁州市旅游局经过反复比选,尽快把滁州建成旅游整体形象鲜明、产业结构优化、服务设施齐全、综合效益较高的旅游大市,为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滁州市的旅游资源。

于2009年4月底形成了规划纲要和有关资源、市场的调研分析报告,规划单位于2009年3月组建规划编制课题组,3月4日-13日,3月16日-22日,课题组分别在南京、合肥、扬州、蚌埠、上海等五座城市对滁州市旅游认知度及客源市场等进行了外围调研和深度访谈,在征询相关专家意见后,规划组又对规划纲要进行了扩充,并于5月底行程了规划文本初稿,开展了首轮全方位资源普查、市场调研和座谈交流,课题组在滁州市旅游局及各市县区有关领导和部门陪同下,3月下旬起,课题组举行多次头脑风暴会,并开展大量室内分析,并正式开展工作。

2、规划范围

战略规划范围为滁州市行政区域,含琅琊、南谯两区,来安、全椒、定远、凤阳四县,及明光、天长两市,总面积1.33万平方千米。

3、规划期限

统筹兼顾近中远期发展目标,规划期2009-2020年共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

近 期:2009-2012年,建设实施阶段。

中 期:2013-2016年,提升完善阶段。

远 期:2017-2020年,持续发展阶段。

4、规划依据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安徽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安徽省旅游业十一五规划》。

《滁州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滁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其它相关法律法规

5、规划原则

(1)高起点、高标准、适度超前发展原则。

(2)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3)注重价值提升的原则。

(4)系统协调和整体优化的原则。

(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6、性质与任务

本规划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是未来12年滁州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并体现政府的旅游战略意图、市场主体行为导向和工作重点,属宏观性规划。

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安排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优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滁州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取势篇——基础分析

1、宏观背景

为国内旅游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要培育旅游消费热点,全国各省市区都将国内旅游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温家宝总理提出要“加快发展旅游休闲消费”,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统筹规划、重点推进。

全国旅游系统将把大力发展旅游消费、加快培育旅游消费热点,发展国内旅游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更加凸显,发展旅游业正当其时,以立足广阔的国内旅游市场,当旅游业是最大的民生产业,我国旅游业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不断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做贡献,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在这样的特定背景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千方百计加以推动和促进。

并向旅游强省推进,安徽省旅游产业的总体目标是,力争建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体系完善、旅游产品丰富、客源市场活跃、基础设施完备、旅游管理高效、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旅游大省,基本建成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全国著名旅游目的地,落实省委书记王金山提出的打造“旅游休闲天堂”的目标是,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基础上。

2、区域背景

安徽省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为形成“三大板块”,主推“四条主线”,“三大版块”即:大皖南国际旅游区、泛巢湖国家旅游区、新皖北区域旅游区,“四条主线”:“沿江一线”的都市旅游和商务旅游、“江浙一线”的7市23县假日旅游和休闲旅游、“文化一线”的文化旅游和特色旅游、“红色一线”的教育旅游和扶贫旅游。

为滁州旅游业的起步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滁州旅游业起步较晚,五年期间共投入重多资金改善和发展旅游交通、旅游通信、旅游食宿、旅游娱乐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还制定了相关旅游发展优惠政策,并不断加大对旅游景点的投入开发力度,20世纪末才开始起步,全市旅游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重大转变,21世纪初,同时。

作为一个大的地级市,滁州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且取得了一定业绩,滁州旅游业发展规模较小,与周边其它地级市相比,距旅游大市、旅游强市的距离还较远,总体而言,但是。

3、发展现状

(1)旅游业,成绩

5、竞合分析

滁州地处皖东,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既有利于加强与城市的旅游合作,同时也面临被边缘化的挑战。

在安徽旅游“大皖南”、“泛巢湖”、“新皖北”三大板块中,滁州被边缘化,除了凤阳被纳入“新皖北”线路之外,滁州大部分地区无法融入以合肥、六安、巢湖为中心的“泛巢湖”旅游板块。

滁州旅游事实上与南京都市圈的联系更为密切,滁州又无法从江苏获得资金和政策支持,然而由于行政区属的限制。

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成为本次规划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

其次为淮安(红色旅游、山水生态),在滁州的区域竞合分析中,就滁州目前的旅游开发程度、GDP的产值,文化传承与南京(大明文化、儒林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与南京、合肥不在同一个档次,即便与蚌埠、淮安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和同属皖中的巢湖、六安可以说是旗鼓相当,从资源的关联度来说,可引用“合纵”和“连横”的概念和战略。

(1)合纵战略

引申为与合肥、皖北的旅游产品的联合打造(分别融入“泛巢湖”和“新皖北”两大旅游圈),帮助滁州摆脱在皖中旅游圈中边缘化的危机,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

(2)连横战略

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引申为与滁州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南京的旅游产品的联合打造,共创“大明文化”的区域旅游合作关系,帮助滁州融入南京都市圈和长三角。

从数据上对滁州旅游发展情况加以说明,以下通过滁州与皖东城市巢湖、马鞍山,江苏临近城市扬州、镇江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的比较。

图2 2004—2008年5城市入境旅游人次比较图。

图3 2004—2008年5城市国内外游客总人次比较图。

图4 2004—2008年5城市旅游总收入比较图。

说明滁州还处于旅游发展的初期,甚至2008年的主要旅游经济指标与扬州、镇江2004年的指标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滁州在各方面均远远落后,但与扬州、镇江两城市相比,滁州还略占优势,各方面均比较滞后,不难发现滁州与皖东临近城市巢湖、马鞍山的旅游发展水平相当,在旅游总收入方面,观察图2—图4。

镇江以三山资源为基础(金山、焦山、北固山,非常有利于今后的旅游发展,我们将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道路,如何快速追赶扬州和镇江的旅游发展步伐,然而同为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加之“环巢湖旅游圈”的形成,巢湖加强与合肥、六安旅游资源的整合和联动,辅以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巢湖旅游以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作为其拳头产品,马鞍山则是以“李白文化”和“中国洗浴之都”作为其旅游的亮点,滁州旅游如何在与巢湖和马鞍山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特色旅游资源包括以下方面:,滁州生态、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兼备。

(1)琅琊山水旅游资源:琅琊山森林公园、醉翁亭、丰乐亭、清流关、九天峰、皇甫山。

(2)儒林文化旅游资源:吴敬梓纪念馆、吴敬梓故居、魁光楼、襄河景观带、儒林老街。

(3)大明文化旅游资源:明皇陵、明中都皇故城、明中都鼓楼、龙兴寺、大明文化园。

(4)山水生态旅游资源:皇甫山、碧云湖、韭山洞、狼巷谜谷、女山湖、白鹭岛生态旅游区、神山、跃龙湖、龙山。

(5)红色皖东旅游资源:半塔保卫战旧址、抗大八分校纪念馆、藕塘烈士陵园、皖东烈士陵园、新四军二师烈士纪念林等。

(6)改革经典旅游资源:小岗村。

经过对旅游资源单体的逐一评价,综合得出滁州市旅游资源定性评价如下:。

(1)旅游资源数量多,品种多样。

(2)旅游资源组合良好。

(3)醉翁文化、大明文化、山水生态旅游资源尤为突出。

(4)高品质资源主要集中在滁州市区和凤阳,其他地区相对分散。

综上所述,滁州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为:。

(1)重点突出文化和生态两大类资源开发方向,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中突出山水生态资源的开发,其中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突出醉翁文化、大明文化、儒林文化和红色文化四大板块。

凤阳县为副接待中心的资源开发格局,(2)旅游资源以大滁城和凤阳县相对富集,并构建以大琅琊山(包括皇甫山、九天峰、清流关、丰乐亭等)、凤阳明文化与生态旅游、白鹭岛休闲度假、全椒儒林文化等为核心资源,应予以重点开发,以大滁城为主要接待中心。

要不断挖掘新资源,开发新产品,增强新活力,(3)强调资源的创新,滁州旅游发展的活力就来自于资源的不断创新。

(4)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5)注意旅游资源的整合,突出群体优势。

7、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收回有效问卷827份,课题组于2009年3月分别在滁州市域及合肥、南京、蚌埠、上海等城市发放调查问卷,总共发放9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1.9%,为了进一步分析滁州市旅游业的市场现状及前景。

安徽其他地区和镇江、扬州、淮安地区分别占10%左右,其次是长三角地区,在滁州旅游主要客源市场中,南京为滁州最主要的国内客源市场,占13.68%,占此次调查的46.54%,根据问卷分析,合肥、马鞍山、芜湖。

根据关于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分析、安徽省旅游市场发展分析和滁州市旅游市场发展分析得出市场的基本需求和供给状况,综合考虑影响滁州旅游市场的人口、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潜力,可以将滁州市旅游产品在目标市场上作如下定位(见表2、表3):。

表2 入境主要客源市场的细分与定位。

客源市场近期(2009-2012)中远期(2013-2020)一级市场。

(primary markets)积极开拓发展日本、韩国、港澳台、东南亚市场争取澳洲、欧洲和北美洲市场二级市场。

(secondary markets)开拓澳洲、欧洲和北美洲市场尝试开发南美洲及其他海外市场机会市场。

(opportunity markets)开发南美洲及其他海外市场一、二级市场以外的其他市场细分市场。

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和市场促销力度的加大,滁州市现有的本地客源市场和南京、合肥依然是今后的主要客源市场,国内旅游者除了原先的优势市场以外,将会有一些新兴的客源目的地,将来长三角地区仍将是最重要的增长极,客源由皖中、苏南向华东全部、华南、华北乃至全国延伸,(segment markets)生态旅游、观光旅游、文化访古旅游、休闲度假、商务旅游、宗教旅游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游、文化体育科技交流、商务会展览旅游、文化访古旅游、学生修学旅游、宗教旅游、购物旅游根据2008年旅游市场的运行情况来看。

宗教旅游市场、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生态旅游市场、商务及公务旅游市场、自驾车旅游与家庭旅游市场、银发旅游市场,可以通过以下主题旅游的发展来开拓相应的市场,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是滁州吸引潜在客源市场关键因素,根据目标客源的价值取向,根据滁州的具体情况。

表3 国内主要客源市场的细分与定位。

客源市场近期(2009-2012)中远期(2013-2020)一级市场。

(primary markets)确保安徽、江苏两省周边城市和长三角重点市场的稳定增长突破上海、南京、合肥等重要城市开发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市场二级市场。

争取西北、西南地区市场三级市场,积极开拓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市场,(secondary markets)重点开发华北、华中、华东、华南人口密集地区,瞄准重点城市。

(opportunity markets)积极争取西北、西南地区市场全国其它地区细分市场。

(segment markets)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商务会议、文化访古旅游、宗教旅游、休闲度假、红色旅游、购物娱乐旅游、体育健生旅游、探亲访友、自驾车旅游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商务、会议旅游、文化访古旅游、宗教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红色旅游、奖励旅游、购物娱乐旅游、体育旅游、养生健身旅游、探亲访友旅游、野营生态游、教育科考、学生修学旅游、自驾车旅游8、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

资源多样,物产丰饶

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

政府扶持,政策灵活

合力初成,后发优势明显。

(2)劣势 (Weaknesses)。

社会经济基础薄弱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3)机会(Opportunities)。

产业调整与扩大内需

安徽对接长三角战略

休闲时代与休闲产业

“大滁城”建设

南京多条过江通道建设。

(4)威胁 (Threats)。

旅游发展边缘化的威胁。

交通改善后的两面性

发展周边城市竞争压力。

三、明道篇——定位定型

1、指导思想

按照“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紧紧围绕安徽省建设“旅游休闲天堂”和滁州市建设“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皖东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生态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制订一个指引旅游业规模化、集约化、精品化的旅游产业发展总体战略,实现滁州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形成大产业”的要求,依托“大滁城”建设总体部署,滁州市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开拓和产品开发为两翼,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发达地区产业加速转移的战略机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努力增强滁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实力,以精品景区为支撑,以环境打造为基础,以强企兴旅为中心,提升“861”行动计划,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2、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以旅游为核心,将滁州打造成皖东旅游集散中心、安徽省旅游强市和全省构建“旅游休闲天堂”的重要板块,华东重要的山水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城市,构建“皖东休闲旅游经济圈”发展模式,力争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动力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并使旅游产业成为“大滁城”建设重要支撑,在规划期内。

(2)阶段目标

①近期目标(2009-2012年)。

逐步发展成为南京都市圈独具山水、人文和生态魅力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加强与南京及周边城市的联动合作,抓紧提升“大明摇篮”和“琅琊醉翁”两大品牌形象,初步建设成为旅游大市,逐步向质的提升转型,进一步突出皖东旅游集散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滁州市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强化量的扩张,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旅游圈。

②中期目标(2013-2016年)。

保持旅游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着重进行质的提升,保持第三产业支柱产业的稳定地位,初步建成为安徽的文化观光和娱乐休闲的胜地、南京都市圈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长三角地区极具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③远景目标(2017-2020年)。

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全面完成旅游业的整体转型,以山水、文化、生态有机交融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化旅游城市,建设成为成为南京都市圈北侧的旅游休闲城市以及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实现质的飞跃。

(3)数值目标

表4 2004-2008年滁州市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表。

项 目单位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次750586558人天160141656720320316674746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296.97282.18357.91578.95876旅游商品出口创汇万美元2608288046257301040接待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207.33218.1265.61333.13414国内旅游收入亿元8.3911.4814.6622.4128.2旅游业总收入亿元10.914.114.9522.8528.8旅游业总收入。

占全市GDP份额3.53%4.02%5.22%5.63%。

表5 2009-2020年滁州市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预测表。

项 目单位2009年2012年2015年2017年202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

(外国人和港澳台)万人次3.5712152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9002000350050007000旅游商品出口创汇万美元120000接待国内旅游人数万人次500800120015002000国内旅游收入亿元30486080100旅游业总收入亿元10.914.114.9522.8528.8旅游业总收入。

占全市GDP份额6%7%8%9%11%3、发展定位。

(1)总体定位

滁州市旅游发展定位为:,并结合安徽省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和滁州市城市规划中对旅游产业的要求,根据滁州市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特点。

安徽省旅游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

安徽省东部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

安徽构建“旅游休闲天堂”的重要板块。

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的皖东休闲旅游经济圈。

江北旅游经济带核心城市。

南京都市圈旅游副中心城市——南京“西花厅”。

山水、文化、生态有机交融的华东高级休闲度假基地。

泛长三角和中部地区旅游休闲新城。

(2)功能定位

以文化观光、山水休闲、生态度假、红色旅游、商务、政务、会议专项旅游为主导,兼具教育、美食、购物、娱乐、宗教等其它功能。

(3)产业定位

近期将旅游业培育成滁州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和动力产业之一,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地位,中远期成为滁州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接待旅游者人数和旅游收入等综合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4、发展战略

重点加强与南京都市圈和省内合肥、巢湖、蚌埠等城市的合作,形成东倚南京、北联蚌埠、西接合肥、南引巢湖的区域合作格局,1、“区域联动”的空间战略,加强区域合作,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融入长三角旅游区。

滁州与南京旅游一体化,从滁州旅游发展看,滁州与南京血缘相亲、地缘相邻、文化相近,2、“一体化”战略,错位发展策略使二者可以形成互补式的旅游一体化格局,与南京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从文脉、地脉、人脉关联来看,合力打造“滁宁一体化旅游区”,具有先天的心理认同优势,将是未来实现旅游强市目标的重要条件,两地在旅游资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积极促进旅游产品的转型和升级,实现由单一观光型产品为主向观光型、休闲度假、专项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复合型产品结构转型,充分发挥滁州山水、人文、生态优势,确立独特竞争优势,大力开发面向南京都市圈市场和长三角市场的旅游产品,3、“多元优化”的产品战略,强调各种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实现对旅游者多种需求的满足。

图5 滁州市旅游产品策划示意图。

4、东向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省、市提出的“东向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旅游业与长三角经济区的一体化进程,加强与东部地区旅游业的合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逐步实现旅游体制接轨、旅游市场融合、旅游产业东向带动。

5、“产业融合”的产业战略,在大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由支柱产业向重要支柱产业的跃迁,在未来的产业格局中,通过深度挖掘、依托、吸纳、整合、联动相关产业资源,从纵向与横向培育大旅游的产业链,在各大产业中融入旅游要素,将旅游与其它产业、城市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无缝对接,实现与立体交通网络、与农林渔产业、与工商贸发展、与房地产开发及城镇建设的四个结合,滁州旅游业要充分发挥三产龙头对一二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主动与一二产业战略衔接。

把发展旅游和发展大滁城经济真正结合起来,使旅游业切实成为滁州产业发展的粘合剂,调动相关行业部门和地方共同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找到旅游业与相关行业发展的内在经济联系和结合点,真正形成合力。

6、“精品品牌”的品质战略,要从产品、服务、管理角度努力打造滁州旅游精品系列,整体提高滁州旅游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采用城市营销战略,从而推进现代化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建设,着重在主要市场上确立产品品牌和增强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塑造“大明摇篮、山水醉城——南京西花园”旅游品牌,“品质”优先于“数量”,大力发展旅游信息化,融入长三角旅游区,增加科技含量,在更高的层次满足国内外旅游者的需求,使效益最大化。

全面提升滁州旅游的品位与内涵,7、“文化提升”的内涵战略,深度发掘顺应旅游发展需要的优秀地域文化,塑造滁州旅游鲜明的特色性格,最大化发现、提升并实现滁州旅游所蕴涵的本体价值及附加值,重点提升大明文化、醉翁文化、小岗文化和儒林文化四大特色优势文化,通过对优秀文化的时尚化、产品化、市场化重组,通过物境、情境、意境设计,充分释放旅游业特殊的产业关联力度。

依托关联因素整合全社会力量推动滁州旅游业发展,按照发展要素,旅游业是横跨众多行业、又受制于这些关联行业并影响全社会的综合性产业,按照传统要素,旅游业又与农业(包括林业、渔业、畜牧业)、工业、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科技信息以及城市规划、交通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等部门有着密切的关联,社会关联度极强,8、“社会旅游”促动战略,旅游业由食、住、行、游、购、娱组成,因此。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必须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旅游体制改革,主要的内容架构如下:实施滁州旅游业社会发展促动工程,协调发展旅游产业要素,滁州市旅游社会促动工程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要积极调整和优化旅游产业结构,要扩大旅游投资规模,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管理部门首先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积极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中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入旅游经济建设,坚决消除束缚旅游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把提供服务、提高效率、优化环境作为突破口,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和旅游综合效益,延伸旅游经济链,进一步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拓宽投资渠道,实现旅游集约化经营,其宗旨就是要广泛动员和利用全社会力量,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主动的姿态,更加有力的措施,强化市场经济观念,作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努力增加游客停留天数。

图6 滁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社会促进工程规划图。

政府加大对旅游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要推进大旅游产业的发展,政府主导的大旅游战略,9、“政府主导”的大旅游战略,政府的扶持主要是三个方面,着力优化旅游发展布局,提升滁州旅游发展水平,旅游业是强势产业、弱势部门,形成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着力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中国国情下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发展法律法规,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旅游业发展,旅游作为经济产业,离不开政策的驱动和扶持,一是明确产业定位,二是不断完善政策,打造滁州特色旅游文化精品,着力创新旅游体制机制,结合大滁城的建设,尤其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三是加大财政投入,提升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一把手”是第一生产力。

5、发展模式

根据滁州市旅游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现状,本规划为滁州旅游发展提出构建“皖东休闲旅游经济圈”模式,其构成要素如下:。

要构建“皖东休闲旅游经济圈”,需要一系列举措进行支撑,主要有:。

①近期争取创建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中远期力争达到“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标准。

②设立1-2处“旅游经济开发区”:大琅琊山旅游经济开发区、凤阳明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区。

③打造1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白鹭岛生态旅游度假区)和2-3处省级旅游度假区。

构建滁州市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和休闲旅游集聚区,实施《滁州市民休闲旅游计划》,争创一批“国字号”休闲旅游基地,④在《国民休闲旅游计划》指导下。

⑤积极融入长三角休闲旅游市场,成为长三角休闲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6、空间布局

(1)布局依据

在滁州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和区域交通能级大提升背景下,“两点一线”格局已难以完全适应滁州旅游大发展的要求,通过重点发展区域辐射拉动周边旅游发展,推进滁州旅游大发展,2003年编制的《滁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了“两点一线”总体布局,重点以琅琊山生态旅游示范区为核心,经过几年高速发展,“一两点一线”辐射拉动效应已经充分体现,滁州中心城区的辐射效应也得到了进一步体现,这从当时的交通格局、产业现状来看具有前瞻性指导意义,形成三大特色片区(线),并以此为核心通过点轴向外动态扩张,从更高层面布局,有必要进行整合、延展、提升。

进一步明确重点发展轴向,从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出发,充分考虑与上一轮旅游规划的衔接,及根据滁州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旅游资源禀赋特征,合理对旅游业发展空间进行战略布局,四个旅游区”的空间布局,为此,三条轴线,在对滁州市域旅游业发展现实基础、机遇及趋势全面判断基础上,依据滁州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一个中心,结合大滁城建设、南京都市区发展、“长三角”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旅游产业全面升级的要求,并通过空间动态拓展轴向协调各区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2)布局原则

高低错落——产业上的主次感。

动静结合——布局上的全局感。

主次有序——空间上的层次感。

先后分明——时间上的次序感。

(3)空间布局

根据上述原则,滁州市旅游整体空间格局为“2249”格局,即:“两轴牵引,两心驱动,四线延伸,九区支撑”,即:。

两轴牵引——纵向发展主轴,横向发展次轴。

纵向发展主轴,依靠宁洛高速、307省道打造纵向发展轴牵引周边地区共同发展,以南京为龙头。

横向发展次轴,依靠合宁高速、206省道及312省道打造横向发展轴牵引周边地区共同发展,以合肥为龙头。

两心驱动——重点打造主次接待中心:。

滁州市区

凤阳县

四带延伸——整体延伸四条旅游带。

醉游山水旅游带

大明源头旅游带

儒林文化旅游带

红色旅游旅游带

九区支撑——优先发展九大旅游功能区:。

大琅琊山水醉城旅游区。

全椒儒林文化旅游区

定远红色旅游区

定远-凤阳生态旅游区。

凤阳大明文化旅游区

小岗村改革经典旅游区。

明光山水生态旅游区

半塔龙岗红色旅游区

来安白鹭岛风情生态旅游区。

图7滁州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空间布局图。

7、市级重点开发项目

品牌项目——琅琊山(琅琊会都)、皇甫山、清流关(中国关隘博览体验园—创意中国乃至世界关隘文化展示与体验基地)、大明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区(明中都城、明皇陵、龙兴寺)、中国三农博物馆,狼巷谜谷、韭山洞、卧牛湖、吴敬梓纪念馆、襄河景观带。

品位项目——琅琊山大生态新农村试验区、藕塘烈士陵园、半塔烈士陵园、抗大八分校、女山湖国家地质公园、定远汽车实验场。

卖点项目——白鹭岛度假区、舜耕园、跃龙湖休闲度假区、天长渝兴龙通度假村、大明文化园。

特色项目:中国关隘博物馆(中国关隘文化博览园),明皇陵——明代第一陵(建设时间最早)、小岗村——农业改革第一村(星星之火)与“中国三农博物馆”、三界军事基地——军队训练改革第一站(军事训练现代化的摇篮),大明文化园与影视基地。

[——注:有关各分区及子项目的详细内容,将在说明书中作分类具体阐述,本文本只作初步指引,]。

8、城市旅游规划要点

“大滁城”旅游发展思路如下:,为结合“大滁城”建设,本规划将滁州市区作为滁州市域未来旅游发展的主接待中心、优先发展区。

以生态、休闲、度假、会务为核心打造在长三角极具影响力的“琅琊会都”,安徽省和长三角的重点旅游产品,构建“大琅琊国际生态休闲旅游社区”,长三角重要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开发一批新产品,紧紧依托大琅琊山的资源条件和市场影响力,使之成为滁州市的王牌旅游产品,在“大滁城”总体规划的部署下。

此外,“大滁城”旅游开发应该围绕以下产品:。

城在山中的“休闲产业集聚区”概念,打造山在城中,①休闲滁城:依托琅琊山国家4A级风景区、琅琊古道、醉翁亭、丰乐亭、古清流关、主城区。

②醉游滁水:改造两湖一河 (南湖、北湖和内城河),重现西涧湖③情系滁山:含琅琊山、皇甫山、清流关、花山彩云洞等景区。

④度假天堂:含九天峰、碧云湖、白鹭岛、舜耕园等景区。

⑤儒林之乡:吴敬梓纪念馆、吴敬梓故居、魁光楼、襄河景观带、儒林老街。

9、县域规划指引

(1)明光市

①总体定位

以山水风光、明文化为特色,突出火山地质景观和明文化特色,联合滁州市及周边地区的风景区,建设成为滁州重要的旅游县(市)。

②项目布局

三大主旅游区:女山休闲度假旅游区、南部生态旅游区、市—郊明文化旅游区。

一大副旅游区:沿淮风情旅游区。

一条景观带: 池河——焦城圩——女山湖——女山——荷花池——女山湖镇——明光滨湖旅游景观带。

(2)天长市

①总体定位

着力构建一批景色优美、文化特色浓郁的旅游产品,依托抗大八分校、釜山卧龙公园、护国寺、杨将军墓高邮湖等文化自然资源,创建六大景区。

②项目布局

天长地久综合文化旅游区。

釜山旅游经济开发区

龙岗旅游区

谕兴清代石刻文化旅游区。

宝林寺生态旅游区

高邮湖旅游度假区

(3)凤阳县

①总体定位

打造成安徽江北旅游第一品牌和安徽省旅游强县,围绕“北人文、南自然”的格局,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景点建设和产业运作,以明文化为核心,山水观光、度假、休闲为卖点。

②项目布局

东西“古-今”两大中心旅游区:。

朱元璋传奇故事——明文化寻源探秘旅游区。

中国改革第一村——看今日小岗乡村旅游区。

创意建设中国第一个“中国三农博物馆”。

大明文化产业开发区/大明文化园&影视基地。

中部旅游服务集散中心:。

大明中都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阳旅游服务集散中心。

南北“山-水”两大特色旅游带:。

中国花鼓之乡——淮河民俗风情旅游带。

江北第一洞——新韭山生态度假旅游带。

(4)全椒县

①总体定位

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打造皖东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安徽省旅游产业新的增长极和扩散极,以山水为骨架和纽带,以生态为背景,依托儒林文化。

②项目布局

西北部森林湖泊旅游区。

-----打造全国著名水利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区。

县城儒林文化核(襄河历史文化游憩带与主题休闲街区)。

-----襄河城市RBD与大型休闲旅游社区模式专题策划。

滁河旅游风情带

儒林桃花坞(含桃园农家乐等项目)。

(5)定远县

①总体定位

以红色旅游为主题,旅游产品功能互补,适应多层次游客需求的滁州旅游新增长点、安徽重要的成长型旅游目的地。

②项目布局

一心:

定远县城游客集散中心。

二轴:

滁州-定远-淮南公路发展轴。

合肥-蚌埠公路发展轴。

三极:

朱湾镇、藕塘镇、仓镇镇。

四区:

西北古色文化体验区

东北绿色休闲度假区

西南白色工业观光区

东南红色生态旅游区

(6)来安县

①总体思路

建设成为省级重点生态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依托山、水、林结合的生态优势,深入挖掘新四军革命历史,发挥农业特色。

②项目布局

两核:

白鹭岛生态旅游度假区。

皖东烈士陵园景区

三带:

县城至半塔镇绿色景观带。

县城至复兴集乡绿色景观带。

县城至汊河镇绿色景观带。

四区:

来安县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区。

南部乡村体验旅游区

东北部革命教育旅游区。

中北部休闲度假旅游区。

10、十大重点旅游乡镇。

打造一批“乡镇旅游亮点”,大力发展乡镇旅游也是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的有力举措,乡镇旅游是未来滁州市旅游产业格局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近期规划的十大重点旅游乡镇为:,中远期选取三十大重点乡镇,规划在滁州市域范围内近期选取十大重点乡镇,在政策、资金、发展思路上予以指导、扶持。

南谯区:大柳镇、朱龙镇。

琅琊区:乌衣镇

明光市:女山湖镇

全椒县:大墅镇

来安县:半塔镇、汊河镇。

定远县:仓镇镇

凤阳县:殷涧镇

天长市:铜城镇

11、旅游要素规划要点。

(1)旅游饭店住宿接待设施规划。

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4家,二星级10家,滁州已有星级饭店17家,现状:据滁州市旅游局的统计资料,截至2009年3月,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660间。

又要增加旅游经济效益,旅游饭店发展措施: 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同时还要注重旅游饭店结构与地理分布的调整:,实现既要满足市场需求。

①结构调整

坚持适度超前、控小上大、定性确类、提高档次、完善配套、增加功能、提高服务原则。

②加强建设

借鉴国际最新酒店发展潮流,提倡环境友好型饭店建设,建设引领中国酒店发展时尚的酒店体系,建设作为时尚地标的酒店、作为设计作品的酒店、作为居住方式的酒店,结合大型旅游度假区和湖泊旅游区的开发,积极进行适于自驾车族的汽车旅馆,作为个性服务的酒店等。

③加强管理

通过国际饭店交换系统,大力推进环保型绿色饭店建设,实现海内外旅游者入住滁州旅游饭店的目的,饭店之间加强协作,鼓励规模较大、经营状况良好的饭店加入国际、国内饭店连锁集团,建立饭店协作网络,规范饭店的市场企业行为,加强对饭店协会的指导和协调,对星级饭店和社会旅馆实行双轨分制管理,要加强饭店行业管理,深度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避免投机和恶性竞争,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明确行业规范,协调协会的行业自律性。

(2)旅行社发展规划。

国内旅行社41家,滁州现有国际旅行社1家,现状:滁州国内旅行社发展速度颇快,从2004年到2008年初短短5年时间增加了国内旅行社13家。

评选最佳导游,所有导游都应持证上岗,定期举办滁州市导游大赛,召集社会力量对于现有景点的导游词进行全面修改和加工,导游发展措施: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执法力度,对区外旅行社和导游人员要制定符合滁州情况的管理办法,可以采用聘用兼职的办法加以调剂,由于淡旺旅游的季节性很强。

鼓励滁州的国际旅行社与外国目标市场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合作,形成几家龙头旅行社企业和旅游集团,建立全国性旅游销售网络,加强对旅行社和旅游运输企业的等级评定,按照国际标准改建设施、经营和服务,促进滁州入境旅游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超市,充分发挥旅行社的作用来解决散客旅游难的问题,建立强社培育系统,可以通过建立合资旅行社,推广应用旅游电子商务系统,对经营许可证和服务标准进行确认,充分引进外国旅行社的先进管理经验,扶持一批上档次、上等级的旅行社企业,要大力培育、扶植本地的商务旅游中间商,鼓励旅行社向专业化发展,争取有2家以上旅行社进入,旅行社发展措施:旅行社要在数量上适度增加的同时,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试试科学经营管理,要提高旅行社的组团和接待能力,或引进国家级组织各种形式的旅游联合体,加强旅游线路的宣传,重视加强对散客的服务,积极响应创建“大滁城”城市建设,要加快旅行社的网络化建设,切实提高现有旅行社的质量,旅游局可邀请外国目标市场的旅行商来滁踩线,5家以上进入省50强,特别是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行社的合作,充分利用旅行社在各地的窗口,积极促进旅行社之间的联合促销,广泛开展网络营销方式,充分与国际接轨,更要做大做强,争取早日把滁州纳入他们的游线中,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3)旅游餐饮业发展规划。

餐饮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城市建设,为餐饮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品原料,但与南京、扬州等其他旅游城市相比,现状:滁州有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平原、山地、河流、湖泊等多种地形地貌,依山傍湖,河鲜、四季蔬菜、山珍野味应有尽有,目前各种档次的餐馆比较齐全。

旅游餐饮发展措施:

①加强旅游餐饮体系建设:努力增加旅游特色餐馆数量,力求服务标准规范、特色鲜明、经营网点众多、布局均衡合理。

②提高服务质量:大力整顿各种餐饮设施卫生环境,狠抓餐饮质量和服务质量。

③加大营销力度:树立滁州的水产品牌,提高其市场知名度。

④充分挖掘、梳理、整合滁州美食资源:组织资深烹饪专家,深度挖掘、整理、提升和包装滁州现有的美食资源。

还要结合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原料特色、自然特色),实现美食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底蕴的融合,⑤要精心梳理地方特色美食:除了尽量就地取材外。

(4)旅游购物与旅游商品发展规划。

滁州的商业欠发达,布局欠合理,同时也是滁州旅游产业结构中的薄弱环节,现状:旅游购物是我国旅游业的薄弱环节,特色旅游购物场所偏少。

滁州旅游商品的创新、设计和开发还比较落后,缺乏精品和特色,在艺术性、方便性、纪念性等方面也还不够,缺少专门的策划、设计、生产、营销方面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

进一步充实、完善、提升滁州人民广场的旅游购物、游憩功能,加强滁州传统旅游商品的宣传,促进特色街与旅游的有效对接,有步骤地建设商业特色街,要为旅游购物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大力扶持、引导旅游购物业的发展,开发中高低档结合的、具有地方个性、具有一定档次的特色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发展战略措施: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充分发掘本地特色,利用城区传统商贸文化的优势,开发多渠道销售体系,发挥商务休闲功能,结合两山一湖开放式景观改造,培育都市旅游的新项目,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包装、精心营销,在各大景区、景点就地取材。

(5)滁州旅游娱乐业发展规划。

①区域文娱活动的整合:与南京、合肥等文化底蕴比价深厚的地方进行旅游文娱活动协作。

②规范旅游娱乐业的行业管理:推动各类旅游娱乐业建立自己的行业协会,制定一定的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

③采取市场化机制,促进旅游娱乐业发展: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市场开拓和资本运作为纽带,促进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

(6)旅游交通规划

科学合理地组织交通服务体系,总目标:完善滁州市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建成与现代化旅游城市相适应的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系统智能化、水陆空联体化的区域性立体化交通系统。

①对外交通规划:加强与周边省份的交通联系,加强与国内较发达地区的交通联系,散得开”的立体交通系统,创造“进得来,出得去。

实施滁州旅游交通软件系统完善工程,②旅游交通规划:完善从各个景点到旅游线再到整个滁州旅游区域的硬件设施。

(7)虚拟旅游建设规划。

虚拟世界的网站已比较普遍,目前已吸引了460多万名会员,以著名的虚拟世界网站“第二人生”为例,这个网站采用三维图形技术模拟出一个大型虚拟世界,现状:在国外,另据一项统计显示,45%的成年美国互联网用户使用过虚拟旅游这一功能。

而针对国内现有虚拟旅游网站的调查发现,很多虚拟旅游网站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或者说是算不上真正的“虚拟”。

滁州发展传统旅游已经是起步落后而且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滁州旅游要想取得快速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当前,需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成为安徽省虚拟旅游的典型代表,建设成比较成熟的虚拟旅游网站,使滁州虚拟旅游走在全省前列,目标:在5-10年时间内。

构建一个虚拟旅游环境,实施:将滁州所有的旅游资源、项目、硬件、软件建设成为一个虚拟旅游数字库,通过三维实景与电子地图等相结合,模拟或超现实景观,使得网友能够身临其境般地逛逛看看,选择明皇陵、醉翁亭、小岗村作为第一步发展的对象。

四、优术篇——实施保障

1、旅游形象策划

公众对滁州市目前的整体旅游形象的感知停留在山水园林旅游城市和有一定底蕴的历史文化古城,仍有27.8%的公众认为滁州市是特色不鲜明的城市,对明文化古城、红色文化旅游城市、革命历史之城和休闲度假的花园都市这些形象有一定的感知,但并不强烈,仅为5.6%,需要指出的是,对传统徽派建筑城市的感知非常微弱。

立足于滁州市旅游资源的特色,着眼于滁州市未来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新时期滁州市旅游形象的新定位:,通过对滁州市整体旅游形象的地脉分析、文脉分析、公众对其感知与评价的感脉分析以及竞争者形象定位的分析,依据领先定位、比附定位、重新定位、空隙定位的基本方法。

大明摇篮 山水醉城。

形象定位释义:

大明摇篮:滁州与“明文化”有关的人文景观众多,“摇篮”是为了指明当地明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以“大明摇篮”作为滁州旅游形象的定位,可以有效的串联起当地的明文化资源,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皇城、明皇陵,这些均是难能可贵的明文化资源,主要做孕育大明帝王的文章,以期与南京和淮安的明文化产生联动效应同时又差异化发展,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兴寺、鼓楼,以及总投资达10亿元的大明文化园等,突出明代帝王出生背景、成长环境以及当时的民风民俗等,滁州还有许多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的传说如“抹山”、“二郎庙”、“尿布滩”、“香花涧”、“红罗幛”等,名气较大,此外。

“山水醉城”旅游形象与滁州市的地域文化特点相吻合,滁州市“山水醉城”的旅游形象可将其主体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塑造心理召唤性的“形神兼备”的旅游形象,山水醉城:由前文地脉分析、文脉分析、公众对其感知与评价的感脉分析可知滁州山水文化大有文章可做,有利于形成巨大的精神冲击力,《醉翁亭记》这一优美的诗词散文作品赋予了滁州山水有别于其它城市之“醉”的独特魅力,文因景成,景借文传,具有一定的信息承载力:。

2、形象宣传口号

醉游琅琊 儒雅滁城。

绿韵流芳 醉美滁州。

南京西花园 皖东新明珠。

醉翁之忆 山水之间。

华东梦幻之旅 尽在安徽滁州。

滁州——东方醉城

ChuZhou——An Oriental Drunken City。

3、旅游营销策划

(1)形象广告

了解滁州的向往滁州”,电视:制作滁州城市形象宣传电视专题片《吃在滁州》、《住在滁州》、《聚在滁州》、《玩在滁州》、《游在滁州》、《投在滁州》等,力争做到“不知道滁州的人了解滁州,在滁州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城市栏目、机场大厅电视、火车站候车亭电子屏播放。

户外:滁州周边主要城市的火车站、高速公路收费站、进入滁州的高速公路叉口等树立广告牌。

(2)公共关系

直接推广:行业互动、行业交流、新闻公关、参加促销。

利用网络文学、曲艺作品等形式,口头文学(民间传说、神话传说)的整理流传,间接推广: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作家进行学术著作、游记文学编纂出版。

(3)影视作品

演绎其在滁州为官期间,扬名滁州,拍摄一部以欧阳修为主角,拍摄完成后,抒发情怀、亲民爱民的影视作品,借家喻户晓的《醉翁亭记》,选取合适的时间地点举行首映式,并在全国范围放映宣传,打响名气。

(4)数字网络

①完善滁州旅游网站

②用E-mail发送用于广告目的的电子刊物。

预订房间,包括预订会务、车票,③建立网上预订服务系统,预定景点门票等。

④开辟互动性强的旅游沙龙(BBS),进行网上的滁州旅游形象有奖调查等,与游客进行交流沟通。

(5)旅游商品

注重滁州特色商品自身品牌的设计、包装,开发出便于游客品尝、携带的当地土特产品,举办滁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并强调便于游客的携带,开发不同档次的旅游商品,并实施品牌化包装经营,以统一的包装、合理的价格推向市场,利用滁州文化、农业特色资源,对现有滁州民间各类工艺品的手工制作进行统一的收集,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选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推荐给信誉好的厂家生产,或招标定制,探索新加工工艺,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

(6)节事活动

做好“中国滁州醉翁亭文化旅游节滁州①挑选目标市场的潜在旅游者推崇的偶像人物、公众人物或是笑星、小品演员作为滁州旅游业的形象大使,配合滁州政府或旅游局主办的一系列旅游促销活动,在主要的目标市场巡回演出、宣传推广。

②邀请文化艺术界名人来滁州观光、旅游、请著名作家撰写滁州的散文游记等。

③进一步唱响《嗨好,达到一曲唱红,滁州,》,甚至红遍全国的效果。

④举办有影响力社会经济活动,吸引媒体关注,从而达到传播区旅游形象的效果。

⑤授予代表性游客(名人、记者、专家等)滁州市“荣誉游客”称号等。

4、旅游产品策划

观光旅游(包括自然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

商务(会议)旅游

休闲度假

专项旅游(包括红色旅游、工农业旅游、节事旅游、生态旅游、科普修学旅游、自驾车旅游等)。

5、旅游竞争力提升

国内旅游目前应该是全国旅游业发展的着眼点,既把握了当前国内外旅游业的发展形势,我国旅游业正处于系统升级阶段,也符合全国旅游产业转型的要求,以休闲度假、会展为代表的旅游产品正逐渐成为市场主角,在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目前,此时滁州提出“提升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

构建“皖东休闲旅游经济圈”模式是提升滁州旅游竞争力的核心,通过销售其旅游产品所表现出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旅游的竞争力是城市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相互交叉融合后的一种综合竞争能力,它是指在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城市综合环境作用下的城市旅游业。

构建“皖东休闲旅游经济圈”模式是提升滁州旅游竞争力的核心,其提升对策包括:。

完善旅游产品总体结构。

加大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力度。

加紧培育旅游人才市场。

加强旅游安全工作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6、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

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部门配合。

争取各方资金,加大旅游投入。

统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建设。

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发展环境。

加大开发力度,打造旅游精品。

加强宣传促销,拓展客源市场。

深化体制改革,培育市场主体。

加强行业管理,提升产业素质。

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兴办旅游。

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兴办旅游。

休闲度假观光游览

观光游览

休闲度假

商务旅游

会议旅游

观光游览

休闲度假

商务旅游

会议旅游

运动旅游

探险旅游

自然旅游

文化探秘

乡村旅游

游船旅游

朝圣旅游

市旅

核心形象

驱动

休闲

穿

旅游指导委员会

旅游产品开发

相关产业发展

旅游市场推广

政策机制创新

旅游振兴政策

旅游特区模式

政策

产品

产业

市场

滁州市旅游业发展模式。

“皖东休闲旅游经济圈”发展模式。

  • 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业发展如何
  • 浙江山岛舟山最美海上风车自由全攻略
  • 温州市双节旅游收入43.56亿元
  • 高长胜国有管理局岔沟国有管理局调研
  • 史上最全五台山旅游攻略精华
  • 惠州大亚湾首条旅游公交专线开通
  • 电话预约岛国老师
  •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风景区
  • 广州进口观光车生产公司高唐资讯
  • 经典官渡古镇旅游形象宣传广告词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