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旅游攻略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4-07 10:18

自驾黔东南旅游攻略

第一篇:简介

一、黔东南州基本情况

黔东南旅游攻略

(二)黔东南的交通情况。

湘黔铁路、320国道、321国道、沪昆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境内有黔桂铁路,境内各县也已经通高速公路,并且沪昆高铁和贵广高铁穿境而过,还有已经通航的黎平机场、凯里黄平机场,目前,形成了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二、黔东南有什么资源

黔东南是全国乃至世界名副其实的“森林之州、歌舞海洋、百节之乡、非遗之冠、银饰之都”,支撑黔东南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要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是让人心灵深呼吸、养生大休闲的生态福地,即“原生的自然生态”、“原始的民族文化”、“原貌的历史遗存”,概括地说。

我们先从原生的自然生态介绍吧:。

(一)原生的自然生态。

1个国家地质公园,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每立方厘米高达1—5万个,黔东南以雷公山、月亮山、云台山为主的原始森林植被保存完好,1个世界自然遗产地,黔东南占了8个,全州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贵州省10个全国重点林业县中。

州内处处皆绿水青山,森林覆盖面积18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5%,已查明的道地药材品种达2831种,被誉为“天然大氧吧”、“绿色大空调”、“百草大药园”。

以清水江、都柳江、舞阳河(“两江一河”)为主的大大小小河流全州共有2900多条,均为Ⅱ类水以上,青山绿水、植被葱茏、沟壑纵横、万顷梯田形成的立体环境,使黔东南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性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二)原始的民族文化。

银饰刺绣、民族服饰等是黔东南保存完好的民族文化精髓,吊脚木楼、侗族鼓楼,苗族飞歌、侗族大歌,黔东南堪称“文化大观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黔东南苗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积淀中,包括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节日文化、习俗文化、餐饮文化等,可谓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全州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3项72个保护点,名列全国地州市第一。

这些民族节日及民族民间竞技活动,州内民族节日众多,全州每年有各类民族节日320多个,其中1万人以上的节日有150多个,有“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之称,已经成为黔东南叫响海内外客源市场的固定节庆品牌,凯里酸汤鱼、雷山鱼酱、从江香猪等特色餐饮,不仅是《舌尖上的中国》宣传推介的美味,更是游客普遍垂青的佳肴。

(三)原貌的历史遗存。

全州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66处,其中全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61处,有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城,3个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

黔东南还有5大古镇:旧州古镇、隆里古镇、下司古镇、施洞古镇、思州古镇。

全州共有276个传统村落,黔东南是中国传统村落的云集地,占全国传统村落总数的10.8%,占贵州省传统村落总数的65%,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中共早期重要人物和中国共青团的创始人之一的周达文等历史名人,中国第一个以状元身份留学的夏同龢,从历以看,黔东南有明代四大理学家之一的孙应鳌,上海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的龙大道。

从红色文化看,以黎平会议会址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线路穿越黔东南12个县市,全州共有革命遗址85处,老一辈革命家在黔东南留下了许多足迹。

第二篇:线路

一、常规线路

(一)北线:凯里市——雷山县——黄平县——施秉县——镇远县——剑河县——台江县——凯里市。

(二)南线:凯里市——锦屏县——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丹寨县——凯里市。

二、线上介绍

(一)北线:凯里市——雷山县——黄平县——施秉县——镇远县——剑河县——台江县——凯里市。

凯里:舟溪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产业园、苗侗风情园、民族文化园、下司古 镇、香炉山景区、巴拉河旅游景区、云谷田园。

雷山:西江千户苗寨、雷公山、响水岩、朗德苗寨。

黄平:飞云崖、旧州古城、浪洞森林温泉、野洞河漂流、飞云大峡谷。

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云台山、杉木河漂流。

镇远:氵舞阳河、青龙洞、古巷道、和平村、《古韵镇远》、夜游古城、高过河漂流、铁溪。

剑河:百里原始森林走廊(柳川镇——久仰镇——南哨镇——太拥镇昂英村——雷公山)、剑河八郎古生物化石群景区,仰阿莎湖景区。

台江:红阳万亩草场、交宫苗寨、施洞、反排木鼓舞。

(二)南线:凯里市——锦屏县——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丹寨县——凯里市。

锦屏:隆里古城、文斗苗寨。

黎平:肇兴侗寨、黎平翘街、黎平会议会址、天生桥、八舟河景区。

从江: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小黄侗族大歌、高华、加鸠、加榜梯田。

榕江:三宝侗寨、大利侗寨、宰荡侗寨。

丹寨:高要梯田、石桥村、龙泉山。

第三篇:线上简介

☆凯里

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被授予“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节庆奖”,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贵州东线旅游中心和游客集散中心,中国?凯里银饰刺绣博览会被授予“中国最具特色文化旅游节庆奖”,“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休闲自驾游目的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凯里市位于贵州东部,苗岭山麓,清水江畔,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

重返自然”世界十大旅游景区和“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被联合国世界文化保护基金会列为“返璞归真,是一个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聚居的城市,居住着苗、汉、侗、仫佬等二十余个少数民族,凯里市辖11镇7街道及凯里、炉碧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辖区及托管区域面积1559平方公里,总人口68.8万人。

新开发的景区有凯里苗侗风情园、民族文化园、下司古镇、舟溪云谷田园等,凯里的旅游资源将变得更加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城市形象极佳、交通十分便利、配套设施完善、多元文化汇集,凯里市按照《文化、旅游三年行动计划》及 “一心、两带、三园、多点”的战略布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力争将凯里建设成为宜业、宜居、宜游的山水田园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拥有巴拉河、镰刀湾、香炉山、石仙山、舟溪甘囊香芦笙堂、南花苗寨等一批老牌旅游景区,近年来,游客集散中心功能初具,随着凯麻同城化的进一步推进。

一、舟溪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产业园

凯里舟溪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产业园是以贵州省凯里市云谷田园为主体,在引进台湾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基础上融合了观光、旅游、度假、文化、商业、地产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大型农业旅游综合体,发展定位为现代农业观光生态园,融合旅游、度假、文化、商业为主要业态的国家级4A景区,融合周边新光村等民族村寨为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园,第一期占地面积约500亩,第二期占地面积约1200亩,国家种质资源凯里基地、十里荷塘、万亩苗圃为补充,引进台湾先进的农业观光园的科学规划理念,云谷田园是贵州省重点建设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将田园变为公园,发展定位为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区,提高农地的综合利用价值,打造一个以农业为主题。

二、下司古镇

下司古镇位于凯麻同城化发展的中心,总面积138.4平方公里,近3.5万人,以汉、苗、仫佬等民族为主,是黔东南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的西入口第一重镇。

是黔东南历史重镇之一,下司古镇历史上曾培育过一大批仁人志士,下司古镇街巷临河,清末状元夏同禾,是中国开科举以来拥有状元和留学生双重身份第一人,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保秧洲讨袁护国军陆军上将都督吴传声等都是下司古镇的骄傲,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内涵,远在嘉庆13年(公元l808年)下司就被辟为商埠,风景宜人,地势优越,自古商业繁荣,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镇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头巷尾,彻夜营业,时人誉为“小上海”,狙炸袁世凯的壮士张先培。

古巷道,观音阁等古寺、古殿宇遗址,建造了古朴、幽雅、蜿蜒曲折,释放着古朴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目前西岸古街还保留着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修建的条石铺砌成的石级大码头和小码头,古代建筑工匠善于因势利导,利用自然环境,依坡就势,亲切自然又极富地域特色的古镇,密布于街内的老建筑群,相互辉映,互为依托,以及禹王宫,古民居。

冠有“世界名犬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龙舟冠军之乡”之美誉;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观光点之一;是初步具有体育休闲、民族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功能的风景区,贵州省人民政府2013年将下司古镇旅游开发项目列入了省五个100重点项目,贵州省龙舟训练基地,集旅游、休闲、文化、度假、娱乐、创意、艺术、居住、商务及办公为一体的国际化和复合型的休闲旅游度假名镇,带动整个下司片区的城市发展,拥有“贵州唯一、亚洲最好、世界一流”的奥运会激流回旋指定比赛、训练基地——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下司古镇交通便捷,拟将下司古镇打造成为我州的一个以山水田园为依托,贵州省第一个少数民族体育村,旅游资源丰富,以天造山水、人文下司为主题,拥有神奇迷人的清水江风光以及太阳岛、月亮岛、桃源岛等休闲旅游点,融入苗、侗、汉等民族文化特色,按照建设规划。

三、凯里苗侗风情园

按照功能分区共设置有旅游信息服务、银饰刺绣及特色手工艺品生产加工销售、民族风情展示与特色餐饮、特色小吃及夜市、特色旅游商品、休闲娱乐、非遗及特色民族文化展示、休闲茶饮、苗侗医药养生、苗侗生活体验、微型企业创新创业、金融服务、民族体育竞技等14个功能区,建成苗侗民族特色建筑310栋共620户,多功能场馆展览大厅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道路、停车场面积60615平方米,广场铺地面积31480平方米,现有224家企业商家入驻苗侗风情园,凯里民族风情园位于凯里14号路旁,园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来进行打造的旅游综合体,规划总用地面积595亩,由市政府投资12亿元打造,距市区行政中心1.5公里,机动车位500个,通过优惠招商。

凯里苗侗风情园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自2013年7月23日开园以来,2014年4月份,苗侗风情园通过景区评审委员会评审,苗侗风情园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77.71万人次,实现了凯里市国家A级景区零的突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9亿元,带动和新增就业人员1200余人。

四、民族文化园

东靠凯里城区,西临贵广高铁凯里南站,距离凯里黄平机场45公里,凯里民族文化园位于沪昆高速公路凯里西站旁,交通便利,位置优越。

上海世博会贵州回迁馆是一座融合苗侗民族建筑文化风格的独特建筑,设计上汲取了风雨桥、鼓楼、苗寨、银饰等苗侗民族文化元素,建有上海世博会贵州回迁馆、鼓楼群、风雨桥、茶楼、园林和景观湖等主要景观,浓缩了苗侗民族文化元素的景观园林公园,上海世博会贵州回迁馆占地面积714㎡,场馆按照上海世博会贵州馆设计蓝本1:1 比例复原实体,考虑到贵州馆的文化元素大部分取自黔东南,上海世博会贵州回迁馆于2011年11月建成,充分展示了苗侗民族文化特色,包括风雨桥主楼一座、鼓楼一座、假山一座、银帽两个以及周边绿化带和地坪,凯里民族文化园占地面积44.29万平米,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将贵州馆回迁凯里市重建,上海世博会结束后,在建筑形态上将黔东南苗族的银质头饰做了大胆的夸张,东区为景观游览区,造型设计巧夺天工,场馆外形大气磅礴,游览区域分为东、西两部分,建造不使用一钉一桙。

民族文化宫建筑面积3.32万平方米,体现了黔东南民族文化的精髓与韵味,反映了苗侗文化的神奇与高洁,文化宫表演厅可同时容纳1700余人就座,《银·秀》剧展现了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与银饰刺绣文化的绚烂多姿,西出口民族文化园西区是集购物、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区域,再现了黔东南这片神秘土地上的苗山之魂、侗水之韵、以沉淀民族历史和承载文化符号的银饰作为王要创意元素,设有西出口民族文化宫、星级酒店、停车场、湖面广场等配套服务设施,其中,大型室内苗侗风情舞台剧《银·秀》在此进行演出。

西出口民族文化园融合山、水、建筑、文化、服务为一体,满足了广大市民和游客食、住、游、娱需求,是凯里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广大游客感受黔东南的第一“印象”。

五、巴拉河旅游景区

包括了寨瓦、平寨、怀恩堡、南花、季刀、郎德、南猛、脚猛、猫猫河等苗族村察,郎德、南猛、脚猛、猫猫河等村寨距离沿河而上的凯里~雷山省道2-5公里,其中寨瓦、平寨、怀恩堡、南花、季刀等村寨就分布在美丽的巴拉河沿岸,经寨瓦苗寨沿巴拉河向南逆流而上20公里,直至雷山县境内猫猫河村,巴拉河乡村旅游区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的东南面,苗族居民占总人口的98%以上,以凯里市三棵树镇集镇为起点,交通比较便利。

被称为“世界苗族文化遗产保留地”,有古朴的村寨建筑、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是一个集秀丽山水、田园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遗存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度假区,巴拉河乡村旅游区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

六、香炉山景区

一天晚上.阿碧在香炉山中生了一女儿小阿彩,香炉山,传说天王的七女儿阿碧顺山顶下至半山藏与苗族青年阿补游方恋爱成亲,香炉山只剩下如今的三层,阿碧有了身孕,阿碧无奈,意为砥柱山,方圆13公里,位于凯里市城西13公里,顶峰海拔1233.8米,山脚最低海拔629米,每天凌晨鸡叫三遍时,公鸡叫了第二遍,山的四面正如《黔南识略》所载:壁立干仞,阿碧均按时回到天上向父王拜早朝,相传为苗族祖先《打柱撑天》中所说的第七根金银玉柱,苗族称为BOB-BIUIEL(玻壁纠),每天晚上都在半山腰欢聚,成了天地相往的通道,正当初做父母的年轻夫妇欢乐时刻,延袤三十余里,众山环列,若戈铤相向,巍然屹立,云雾缭绕,如擎天大柱,原共九层,直顶南天门,不久,只好急飞天庭,因心急脚重,踩倒了六层金玉石,从此。

有一立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镌刻的“胜境”的石碑和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徐作霖所立的“黔阳第一山”石碑一块,香炉山的底层,盛赞香炉山“实属天造地设,受颂嘉名为“黔阳第一山”,石碑两侧,四面为山寨,田土肥沃,树林环绕,西南麓有明代苗族起义军首领阿榜的故居遗址,通往顶层路径循级而上约30米处,阴刻小字碑文,集黔山之大成”。

香炉山的南而自中层到顶层的“九十九屯坎”,是从二屯岩直通顶层南天门的唯一通道,山下只有三条路可通到二屯岩,门上建有亭阁,两侧悬崖绝壁,中层为二屯岩,两侧悬崖上分别镌刻有“南关”、“云梯”、“步南天”等斗大之字,历来很少有人从此上下西面的“大门洞”即“西卡路”由塘房寨笔直而上300米,故有“三路三关一线通”之称,门顶建有雄伟壮丽的阁楼,便是二三面悬崖绝壁,此为香炉山的“第二道险隘”,是登香炉山顶的唯一通道,九十九屯坎直抵“南天门”,海拔1090米,四面为高约30米的岩壁陡绝的天然城墙,东面的“大卡”和北面的“小卡”路非常陡险,为环山一周的台地,必须攀藤附石才能爬上去,此层地而宽而平,面积0.5平方公里,可容数十万人,须顺壁盘旋而上,犹如刀削斧劈,岭崖夹峙,独路从左侧入亭,十分险要。

山顶上除有棋盘石、摇动石、翻身石、望天池、朝天洞、腰子洞、将军石等天然景观和古战场一营盘外,屹立山顶,香炉顶层呈椭圆状.宽而平,面积0.15平方公里,可容数万人,百里众山、凯里风貌尽收眼底,还有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建筑的灵关殿、文庙、武庙、玉皇阁等名胜古迹遗址。

汉语宗教民歌《跑去香炉接金银》唱道:六月十九爬香炉,渐而形成了传统的一年一度的六月十九曰香炉山爬坡节,跑到香炉接金银,苗族还把爬香炉山视为纪念天上仙女阿碧与凡间苗族青年阿补结良缘冲破禁区、自由婚恋、民族团结、生活美满的象征,自建有观音阁后,左手接得黄金子,黄金拿到手中搁,改革开放后,同时又视为纪念历代苗族起义英烈的日子,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园(观音生日)、六月十九曰(观音坐莲台成道)、九月十九日(观音出家)都有盛大的庙会,加上苗族民间传说故事的熏陶,香炉山迎送着一批又一批的日本、新加坡、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德国、马来西亚等外国朋友,这个号称“世界最大香炉”的黔阳第一由,全家老幼喜盈盈……又因六月十九日处于农闲期间,烈日高照天空睛,十有九年晴后雨,珠宝甘露要降临,各族儿女要上程,白银拿到田中存,回到家中把主报,以自己独特的风韵赢得当今中外旅游者的欢欣!同时,凯里市对此山作了详细旅游规划。

☆雷山

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6%,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4%,雷山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雷山因雷公山而得名,其中。

我县被评为2011年全国十大县域旅游之星等,雷山被评为“贵州十大影响力风景名胜区”和“中国苗族银饰之乡”称号,雷山被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评为“全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是全国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一个县城,以及300多个建在雷公山森林里的苗族文化村寨,是中国苗族历史上历次大迁徙的集结地,雷山是中国苗族文化的中心,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等机构评为“中国最美的小城”,被中国精选国际旅游品牌推广盛会评为“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拥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雷山县被授予“中国旅游王牌目的地”荣誉称号,2011年,由中国旅游报社、中国旅游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共同构成了雷山县独具特色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世界旅游精英博鳌峰会上,2004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是生态体验、科普考察、健身康体、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的旅游首选地,有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郎德上寨,苗族的鼓藏节、苗年节、吃新节、爬坡节等习俗。

在雷山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曾经留下了胡锦涛、朱镕基、乔石、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足迹,大量中外游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雷山人民正以良好的原生态环境、富集的苗族文化、优质的服务水平迎接国内外八方来宾。

西江千户苗寨景区

西江千户苗寨相继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景观村落”、“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称号,简介:西江千户苗寨,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艺术馆”,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一条称之为白水河的小河绕寨脚而过,有似苗族崇拜的牛角形状布局,两个寨峰有似一对健壮的水牛角型,密密匝匝的吊脚楼房从小河边延伸于两条山峰层叠而上,中国仅有,于望寨亭处望去,整个苗寨依山而建,余秋雨先生游览西江后感叹道:“西江,有2000多年建寨历史,是全世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且最具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吊脚木楼建筑群,直到山顶,自然天成,这是世上唯有的,2011年8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用美丽回答一切”。

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

简介:雷公山是苗岭山脉的主峰,苗岭主峰耸立在千山万壑之间,既是国家森林公园,有原始森林71万亩,雷公山日出、公山雾凇、佛光早已蜚声海内外,海拔2178.8米,位于黔东南雷山县境内,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响水岩瀑布三级重叠,如同一道白练悬挂在苍莽林海间,云蒸霞蔚、波诡云谲、龙盘怪树,大叶杜鹃、泼墨玉兰、亘古植被,千年古林,在这里构成了原始野岭的奇趣,散落在大山林菁的370多座苗寨星罗棋布,行成了一个个别有洞天的世外桃源。

雷公山景致集“奇、秀、幽、雄、险”于一体,曲径通幽,雷公塘蟒蛇冲、黑熊谷、野牛滩、老虎坳、仙女塘、翠竹坪、百合谷、百眉岭、豹子坡、杜鹃丘“等奇异神秘景点,登上雷公山,游览雷公山风景线,会让你领略”回归大自然“的真正含义。

民间艺术之乡—郎德上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郎德还是“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走过的地方”,简介:郎德上寨是著名的苗族风情旅游景点,郎德上寨四周群山环抱,1997年郎德上寨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也是有史以来奥运火炬举行点火仪式唯一的苗寨,更是在全国火炬传递中最具特色的一站,全为苗族,距今有640多年历史,有128户,为陈、吴二姓,始建元末民初,松青衫翠,一水环流,古有“万马归槽”之称,接待过胡锦涛、乔石、温家宝、贾庆林、彭珮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20多个外国政要。

☆黄平

黄平县距州府凯里50公里,距省会贵阳191公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总面积1667.8平方公里,居住有苗、汉、侗、革(待识别民族)、木佬、布依、水、瑶、壮等23个民族,总人口3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64.2%,黄平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6℃,年均降雨量1307.9毫米。

形成了奇山、秀水、怪石、溶洞、瀑布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自然风光旖旎,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浓郁,黄平拥有四个独立景区,“苗疆圣水”——浪洞温泉等自然风光,县内主要景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平是国家级风景名胜舞阳河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州东线旅游的窗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且兰古都”——旧州古镇,即飞云崖、重安江、旧州古镇、上舞阳河,国家水利风景旅游区、“贵州高原明珠”——舞阳湖,“中国桥梁博物馆”——重安江三朝桥,“黔南第一洞天”——飞云崖古刹,“贵州漂流特级金矿”——飞云大峡谷,中国十佳漂流胜地、国家AAA级景区、“中国洞中漂流绝境”——野洞河。

2006年旧州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文昌宫、仁寿宫、天后宫、万天宫、达源发民居、朱氏民宅、天主教堂等古建筑艺术,国家风景名胜区舞阳河穿镇而过,2007年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明清民居建筑青砖檐翘青石深巷,旧州古镇是古代贵州连接西南与中原的重要通商口岸,是古且兰国都城所在地,匠心独具,保留完好。

重安镇景区是黄平县的南大门,重安镇素有“小江南”之美誉,北距黄平县城17公里,重安江景区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融真山真水、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于一体,三朝桥有“中国桥梁博物馆”之美称。

是黄平苗族、革家民风民俗的大展示,黄平谷陇苗族九月芦笙会等民族节日丰富多彩,黄平民族风情浓郁,这些节日集会人数多达数万人,盛况空前的飞云崖农历“四月八”民族集会和“羿的后人”的革家哈戎节,民风古朴,可谓是“大节三六九,小节月月有”,尤为著名。

☆施秉

处于黔东南、铜仁、遵义三地州(市)结合部,至湖南怀化市220公里,县城距离州府凯里市76公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中东部,施秉县东邻镇远、北壤铜仁石阡县,距省会贵阳230公里,南连台江县可达广西、东南与剑河县相邻,西面与遵义地区余庆县交界。

施秉县国土总面积1543.8平方千米,辖4镇4乡,人口17万,县境内居民计有苗、侗、布依、汉等19个民族。

施秉旅游资源富集、禀赋独特,加上宜人气候,具有了发展旅游业的独特条件,是贵州东部旅游线上一块待雕琢的璞玉。

也是黔东南苗岭国家地质公园主园区,亦是国家AAAA级景区,施秉旅游资源有多重的属性,既是?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心腹地,还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所在地之一。

1.自然资源

是世界上热带、亚热带地区研究白云岩喀斯特地貌演化的天然试验场,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2014年6月23日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白云岩发育演化的经典范例,包含了云台山、杉木河景区及杉木河水源涵养区,对中国南方喀斯特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填补了中国南方喀斯特在白云岩喀斯特方面的空白。

故名“云台山”,云台山景区:云台山景区位于施秉县北部,云台山因“山四面削成,距县城12公里,主要以原始的自然生态、独特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奇观、奇异的气候天象、奇特佛教、道教文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特色,面积为64平方公里,独立于云霄之半,山巅如台,加之云雾缭绕”。

杉木河景区:杉木河景区位于施秉县西北部,杉木河自助漂流成为生态环境游的热点,有游客漂流杉木河后,景区以清澈晶潆的溪水,友情河,爱情河”,哪知杉水是甜泉,还因其柔美被称为“亲情河,感叹写到:不在杉水打个滚,主要有黄芩岩、杉木峰、肖洞拐、蛇冲、雷打岩、双石并立、高岩坊、林中古碑、古尸岩、刀背岩、通天门、庙坎堂、一帆风顺等景点,其因水质清纯、有惊无险自助漂而被誉为“矿泉河”“中国第一漂”,以及奇峰异石、芳草佳木构成的峡谷风光为特色,距县城14公里,面积为49平方公里,两岸的植被丰盈,负氧离子氤氲,有药理作用更令人惊奇,经过开发。

2.民族风情

淳朴的民族礼仪等,民族节日135个,此外还有原始的民族宗教信仰,施秉县民族村寨建筑风格奇特、民族特点鲜明,各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与生活习惯,保留有民族特色的村寨有300多个,民族服饰80余种,民族服饰和精美的盛装银饰让你目不暇接,风味独特的民族食品:酝子肉、腌鱼、蕨菜粑、腊肉、酸汤鱼,精致古朴的民族工艺蜡染、泥哨、草编、竹编等让你爱不释手,民族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竹竿舞、跳坡、跳场等,民族节日有水龙节、芦笙会、踩歌堂、龙舟节、五彩缤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有苗族、侗族、彝族等,施秉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2%,如苗族的服饰、汉苗混居等。

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这些文物既有珍贵的考古及历史价值,3.人文景观:全县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刻道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古歌、苗族占里等6个,如:刻道、古佛山塔林、云台山和尚坟华严洞摩崖石刻、红六军团黑冲战斗遗址等,分为非物质文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摩崖石刻及革命文物等,州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台山古建筑遗址3处。

☆镇远

距凯里、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阳机场分别为50公里、60公里、170公里和270公里,总面积1878平方 公里,地处湘黔两省的怀化、铜仁和黔东南三地交汇之处,有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瑞高速等穿境而过,古城镇远县位于贵州省东部,与湖南省接壤,全县辖12个乡(镇),总人口26万,其中少数民族占48%。

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日本在华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以及包括镇远府城垣、卫城垣和四官殿的镇远古城墙,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另外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高过河、以及众多保持着明清风貌的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和古会馆等省、县级文物古迹160余处,使镇远积淀了悠久厚重而又丰富的历史文化、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和众多瑰丽的文物古迹,至今已有2280多年置县历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赛龙舟和报京三月三,一水分两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太极图风貌,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现已形成了八张国家级旅游品牌,呈“S”形蜿蜒贯通全城,自汉高祖五年设县以来,镇远,城内舞阳河自西而入,形成了“九山抱一水,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是一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明清时期衍升为黔东地区政治、军事、商业、文化的中心,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镇远是一座“以军兴商”的城市,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是一座“移民”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镇远自古以来就以“欲据滇楚、必占镇远”,镇远也是湘楚中原西通滇黔至缅甸、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欲通云贵、先守镇远”的政治、军事要地著称于世,至今仍年年开展“三月三”侗族播种节、“五月五”端阳龙舟节、“六月六”苗族吃新节、“八月八”土家族唢呐节和“九月九”苗族丰收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形成了独特的包容性文化,民族味十足,历史上的“八大会馆”、“十二戏楼”至今仍有部分保存完好,长期以来。

有险峡、奇峰、怪石、溶洞、清泉、碧水、伏流、瀑布等令人叫绝的迷人胜景40余处,城东氵舞阳河北岸—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景区,景色迷人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氵舞阳河,水流清澈见底,还有我县新开发的云龙洞景区,已发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达40余处,神奇迷人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高过河,镇远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旅游观光面积达66平方公里,洞内溪水轻流、石钟乳、石笋形态精致,以峡谷秀水为主体,极具科考价值和开发价值,浅滩、溶洞星罗棋布,全长33公里,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峰奇路险,人迹罕至,浓密的植被基本处于原始状态,丛林中存着奇禽异兽,栩栩如生。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08亿元,全县旅游呈现出加快发展、后发赶超的良好态势,另外,镇远还有迷人的夜景、沿河酒吧一条街,以及《古韵镇远》、兴龙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等文化娱乐产品,深深吸引着中外游人,2015年,我县累计接待游客580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0.8%和24.9%。

其中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600人,现正着手5A级景区的创建与申报,全县各类旅游服务企业及经营户1560余家,旅游车队4家,旅游商品店101家,镇远古城景区成功申报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间接从业人员近30000人,其中饭店、小吃店等餐饮设施670家,现正着手相关创建工作,农家乐100余家,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宾馆、酒店、民居客栈等住宿设施668家,旅行社26家,镇远县纳入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名录,全县旅游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旅游车位982个,大小旅游船舶21艘,导游(讲解)员560人,2012年,今年,目前,共有船位1432个,旅游车41辆,客房9100间,标准床位17900张,可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

充分挖掘镇远特色旅游文化,大力鼓励海内外旅游人士到镇远投资兴业,以“文化旅游兴县”战略为指导,镇远还是一片投资的热土,围绕建成“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目标,我县在不断深化对县情认识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100个旅游景区(其中镇远古城景区作为100个重点旅游景区中的示范景区之一)的决策部署,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大功能服务体系,近年来,通过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出台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

☆剑河

其中:地文景观25处,景观性好,生物景观6处,剑河旅游资源种类繁多,著名旅游规划专家郭来喜等在剑河考察后评价:“剑河旅游资源丰富,是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水上度假最好的地方”,遗址遗迹6处,全县总面积2176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68%,按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有七个主类、共136处(项),旅游商品15种,水域风光18处,建筑与设施41处,人文活动25项,空间结构好,独断性、科研性、可进入性、套通性强,剑河距州府凯里55公里,是黔东南的生态屏障,320国道和65号高速公路穿城而过,交通极为便利,总人口27万人,以苗、侗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96%,山水林木富集,体量大,地位举足轻重。

也是黔东南旅游的重要游客集散地,是黔东南南北两条旅游线路的中间枢纽,剑河新县城是贵州省东线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国内稀有的氡硫温泉,泉水富含氡、硫、铁、钾、钙等40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景区中心区温泉,夜浴之则睡眠安稳,疲浴之则精神复振,可达到:冬浴之则身暖而寒退,剑河温泉文化旅游景区距G60号高速公路出口2.6公里、距新县城8公里,常浴可治疗和预防多种疑难病症,日涌水量1800吨,水温常年保持在38~50℃之间,夏浴之则体轻而凉生,自古享有“苗乡圣水”之美誉。

八万山景区:位于剑河县西南部,剑河原始森林百里走廊:横跨剑河的久仰、南哨、太拥,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与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连成一片,景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50多种,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

仰阿莎湖景区位于剑河县、锦屏县、黎平县三县境内,是新开发的重点旅游景区,该景区地处黔东南州腹地,距黎平机场60多公里,是清水江干流三板溪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11051平方公里水域的千岛之湖,沿岸原始森林、田园景色交替影映,加之周边民族风情浓郁,紧靠G065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久仰多声部苗族情歌,大搞午苗族水鼓舞等蜚声在外,剑河苗绣、苗族服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剑河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台江

先后获得了“全国十佳最具原生态的旅游大县”、“全国十佳最具民俗风情的旅游大县”、“中国苗族刺绣之乡”、 “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县”、“国际最佳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最佳原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国绿色名县”、“贵州长寿之乡”等荣誉称号和旅游品牌,有“世界最古老的情人节”——中国苗族姊妹节,为世界上各个苗族聚居地中比例最高的县,“天然氧吧”——台江国家级森林公园,被“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列入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返璞归真,台江凭借神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有世界唯一的施洞独木龙舟节,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8%以上,全县近400个苗族村寨便散布于这片优美秀丽的山川绿野之中,堪称“天下苗族第一县”,有文化古镇施洞和苗岭国家地质公园,这里是歌与舞的海洋,惊险火爆的舞龙嘘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项,以及精美绝伦的苗族刺绣,有闻名遐迩的反排木鼓舞,有“文化藏在身上,是情与爱的世界,自然生态优美秀丽,台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有“天籁之声”反排多声部情歌,8个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36个中国传统村落,境内原生态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得天独厚,人口16.2万,还有“人间仙境”——白水洞、百鸡山峡谷瀑布群,森林覆盖率高达67.4%,重返大自然”十大景区之一,面积为1108平方公里,境内层峦迭嶂,莽莽苍苍,溪流潺潺,史称“苗疆腹地”,巧夺天工的银饰盛装,史书从头读起”之说。

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节日:姊妹节、独木龙舟节、苗年节、二月敬桥节、吃新节等最为隆重热闹,台江县的《苗族古歌》、《苗族姊妹节》和《反排木鼓舞》被国家文化部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还是一个展示苗族歌舞服饰艺术、折射整个苗族底蕴丰富的文化背景的节日盛会,一年一度的姊妹节不仅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少数民族的情人节,其“一母二子”均为独木并排捆绑为一体的龙舟形态,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龙舟,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日清水江畔的划龙舟,其中,2006年。

反排苗寨地处县城东南区,反排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生活着的社群仍然保持和延续着包括建筑、语言、服饰、饮食、工艺、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得到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一个比较完善的文化形态,独特的文化景观和完整的民族文化生态,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种,反排木鼓舞,以其粗犷豪迈、矫健敏捷的舞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遐迩,距县城26公里,整个村寨位于两山夹溪的山洼,层层梯田从山脚绵延山顶,苗家房舍吊脚楼,鳞次栉比,依山而建,掩映在翠竹绿树之中,有丰富的民风民俗,享誉海内外。

古生物化石:距今5.2亿年的台江古生物群,内含两个世界级生物群和一条全球中、下寒武统界线层型剖面(“金钉子”),是世界三大生物群之一,有13个大门类、300余属、500余种古生物化石。

台江苗族的口碑文学,以曲调丰富多彩的吟唱方式流传,计有古歌、理歌理词、嘎百福歌、苦歌、反歌、祭祀歌、酒歌、情歌、生产劳动歌、儿歌等等。

☆锦屏

距广西桂林350公里,全县居住有侗、苗、汉等17个民族,全县森林面积森林133万亩,距黎平旅游支线机场60公里,锦屏县距距州府凯里210公里,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1.3%,覆盖率达67%,素有“杉木之乡”的称誉。

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茅坪,面积一万三千多亩的龙池万亩果场,锦屏旅游资源集深厚的历史文化、优美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为一体,清水江历史文化、林业契约文化中心、百年环保第一村——文斗苗寨,北部侗族文化社区九寨侗族风情等旅游资源,面积6000多公顷的省级森林公园春蕾林场,贵州省最长的风雨桥赤溪坪风雨桥,贵州省最高的古建木建筑飞山庙,“三板溪/隆里古城风景名胜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贵州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600多年的明代军事城堡,面积180平方公里,青山界五万亩天然草场及九十九眼天池,主要景点有:中(国)挪(威)文化合作项目,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上海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龙大道烈士故居。

是贵州省保存最为完好和最具特色的历史民族文化村镇之一,是明代以来中央政权强化对边远地区统治和中原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渗透的产物,现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城镇布局和民居建筑群,它的历史悠久,折射出丰富的历史信息,古城在村镇规划设计、建筑艺术、城防、环境营建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准,已引起国内外历史学家、建筑学家、人类文化学家的关注,街道布局巧妙,隆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是明代基层军事组织——卫所制的遗存之物,是中挪合建的生态博物馆。

距三板溪水电站坝址8公里,文斗苗寨位于锦屏县河口乡东部,文斗寨前有宽阔的湖面,距县城30公里,左右分别有风光旖旎、清澈见底的乌榜溪、乌斗溪环绕,整个村寨被600多棵参天古树环抱,300多幢清一色的木质吊脚楼掩映在翠竹和灌木丛中,环境优雅,全村森林覆盖率95%以上,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百年环保第一村”。

三板溪湖区生态风光及世界第三、中国第二坝高——三板溪水电站大坝等,锦屏县重点打造以“隆里古城生态旅游”和“三板溪库区民族风情生态旅游”为龙头的特色景区。

☆黎平

全县总人口52万,其中侗族人口36万,是全国侗族人口聚居最多的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占全县总人口的70%,黎平县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国土面积4441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5.6℃,无霜期279天,森林覆盖率达72%。

2003年10月肇兴侗族文化保护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十个民族民间文化重点保护工程试点之一,中国侗族文化保护试点——肇兴侗族文化保护区、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其核心资源有:侗族建筑文化——鼓楼文化艺术之乡,1993年贵州省文化厅将肇兴命名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1999年10月肇兴和堂安被列为全省13个近期重点建设的民族村镇之一,侗族民间节庆文化——六洞芦笙、抬官人、泥人节、侗族大歌等的原生地,肇兴侗寨鼓楼群列入世界吉尼斯之最,2005年10月,侗族民间传统习俗文化——婚俗、葬礼、祭祀、踩歌堂、做寨客的保留地,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在《中国国家地理杂》“中国最美的地方”选活动中,肇兴侗寨现有1000余户、4000余人,2001年,有700多年历史,其中侗族人口占98%,肇兴景区距离县城68公里。

八舟河景区位于黎平县东北部高屯镇境内,由天生桥、三什江羊角溪峡谷、八舟河、平湖飞瀑仙人岩、峭壁长廊、红军桥、桂花台、鸬鹚架、江心岛、少寨溶洞群、湾寨古银杏、古顿重阳木王、杉木阴沉木和墨门山水库等景点构成,尤其是至今为止发现的世界最大的天然石拱桥“天生桥”为景区添了一道奇绝的天然景观,距县城18公里,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

翘街景区内有著名的黎平会议会址(1934年12月18日党在央在此召开了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同志居住处以及两湖会馆、福音堂等文化观赏旅游景点,民居建筑面积69852平方米,黎平会议会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和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的重要节点,翘街景区坐落于县府所在地--德凤镇东城区,有主街1条,两侧民居为清光绪年间建筑,占地面积为99852平方米,两侧马头墙高翘,13条小巷均为方石堆砌而成,是黎平县城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临街全为铺面,气势恢宏。

☆从江

苗、侗、壮、瑶、水等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4.8%,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97%、森林覆盖率达65.7%,是闻名省内外的“香猪之乡”、“椪柑之乡”、“杉木之乡”、“长寿之乡”和“侗族大歌之乡”,从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部,总人口35.24万,国土面积3244平方公里,县境内河流密布,山川秀美,物产丰富,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保持完好。

从江是一片尚未受到污染的净土,被誉为“养心圣地、神秘从江”,原始的自然生态,远古的历史烟尘”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乡村旅游胜地,是远离喧嚣修复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和天然氧吧,“原生的民族文化。

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现在仍然保持着鲜为人知的镰刀剃头、古代发式,简约婚俗,特异葬礼,它能让人穿越时间隧道,看到两千年来的社会发展轨迹,它是科考游、修学游、体验游、休闲游的理想目的地。

中国侗族大歌之乡——小黄侗寨,以小黄侗族大歌为代表的贵州侗族大歌申遗成功,4名小黄姑娘随中国民间艺术团赴法国演出,又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演出团”赴法国演出,1993年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同年12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首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小黄村的9名小姑娘组成的小黄少儿侗族大歌队随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2007年4月,2006年12月,2009年9月,尤其是原生态侗族大歌享誉海内外,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她们以纯朴、优雅、精湛的侗族大歌演唱轰动了艺术之都巴黎,1996年7月,吹芦笙、唱侗歌、演侗戏、吃相思等民间活动丰富多彩,小黄被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日本演出结束后,汇集了侗族风情的精华,鼓楼、风雨桥、吊脚楼等民族建筑保护完好,被世界音乐专家誉为“清泉闪光之音乐”。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增冲侗寨,雄伟壮观的鼓楼、花桥、吊脚木楼等民族建筑,还有人类生育文明的典范、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占里侗寨,从江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冲鼓楼、高阡鼓楼、宰俄鼓楼和金勾风雨桥,世界三大洗浴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药浴以及农耕文化博物馆·国家梯田公园——加榜梯田等等,民族节日浓郁众多,充分显示了各民族的智慧结晶,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原生态的文化景观在从江随处都能寻觅,民风民俗千姿百态,苗、侗、瑶、壮、水等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银饰耀眼夺目。

☆榕江

榕江县全县总人口33.44万人,以侗、苗、水、瑶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4%,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4%,是集原始的自然生态、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厚重的历史和红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三宝侗寨的侗族文化十分浓厚,是黎从榕旅游精品线上的最大亮点,最为罕见的是寨内的河两岸生长着百余株上百年古榕树,以三宝为中心辐射至大利、宰荡、晚寨、乐里七十二侗寨等文化同样多姿多彩,形成天然护堤、古榕包碑等景观,独特的“爬窗探妹”恋爱习俗、是侗族传统文化中最耀眼的光芒,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里的侗族萨玛节、琵琶歌、《珠郎娘美》爱情故事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王庙:苗族有15个支系,“穿在身上的史诗”的空申超短裙苗族服饰、“服饰活化石”的摆贝苗族百鸟羽毛服饰、“战国遗风”的卡寨苗族等服饰,鼓藏节、茅人节、招龙节等众多节日展示了榕江苗族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精美华丽,制作工艺精湛而古老,辐射至空申、小丹江、滚仲和被誉为“人类博物馆”的摆贝苗寨,形成了以苗王庙为中心的苗族文化园。

茅人河景区:茅人河漂流景区位于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开发漂流产品的绝佳地方,河水清澈,两岸森林茂盛,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起漂点和终点还分别有小丹江苗寨和两汪苗族村寨。

县城古州历史上曾是贵州省南部航运重要码头,展现榕江历史上军事特征和伟大的红色历史,榕江自然生态保存完好,至今古会馆、古码头、古建筑保存完好,县城古州,不仅有以茅人河为中心的康体、度假、探险旅游资源,是黔、桂、湘三省区物资的集散地,清代总兵署(古衙门)、红七军军部旧址,2006年被省委、省政府划定为“革命老区”。

梯田四季各有特点,悠久的农耕文化:车江万亩大坝为全省稀有的大坝之一,车江观光农业2017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四季稻瓜飘香,月亮山梯田是苗族同胞因地制宜创造和书写的一幅历史巨化,气候、土壤、海拔、光照、水分等非常适应,加上原始的自然生态,世界少有。

☆丹寨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侗、汉等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县,丹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这里气候宜人,少数民族占87.71%,丹寨县距黔东南州府凯里70km、都匀40km、贵阳100km,国土总面积为94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0.3%,总人口16.5万人,是一个以苗族为主,年平均温度12.6℃-14.3℃,是旅游度假、避暑、休闲胜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石桥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苗族蜡染、芒筒芦笙祭祀乐、苗族“嘎闹”服饰、苗年、苗族口头经典“贾”文化等,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金钟万亩茶海,龙泉山—岔河省级风景名胜区,斗牛、斗鸟、斗鸡、赛马、舞龙、耍狮子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名扬海内外,丹寨旅游资源丰富,有锦鸡舞、蜡染、芦笙、鸟笼、花带、古法造纸、苗年、翻鼓节、吃新节、牯藏节、踢毽节、山歌、飞歌、情歌,构成了贵州省原生态旅游的枢纽站和桥头堡,以独特的民族文化与秀美的自然风光,跳芦笙舞、板凳舞、吹芦笙、芒筒、拉古瓢琴、吹木叶,猫鼻岭省级森林公园,有各种动植物1500余种,素有“物种基因库”之称,踩歌堂、唱花灯。

景区包括龙泉山寺、万亩杜鹃、龙洞等自然景观,龙泉山景区位于丹寨县城西郊1公里,以及寺庙、楼、台、亭、阁、碑刻和九百九十九级台阶等人文景观,主峰海拔1475米,森林覆盖率达57%,年平均气温14℃,冬暖夏凉,还有每年的“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庙会等节日。

是全省乃至全国古法手工造纸工序最古老、工具最原始操作工序最完整的地方,石桥村景区是丹寨古法手工白皮纸之乡,是古法彩色造纸之乡,在石桥白皮纸的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它与唐代皮纸生产工序更为接近,从河沤、浆灰、装纸甑、起锅到选料等大部分工序都是手工操作,不使用任何现代化工具,具有原始性和传承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5年丹寨苗族蜡染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瑰宝,素有“蜡染艺术之乡”的美称,都独具特色,赢得了海外艺术家的赞赏,这里制作的蜡染不论是画面还是工艺手法,丹寨苗族蜡染以表现出古朴典雅、粗犷豪放、美观大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

  • 世界五大人工自然景观奇迹,我国梯田上榜
  • 冬季限定景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冬日湖面震撼
  • 我国最神奇的五大景观,游客看后惊叹不已,真
  • 贵州这8个自然奇观,名扬中外,展现大自然的神
  • 福建建瓯:春来田园美如画
  • 共赏新江南田园风光,“行走的奉贤”街镇主题
  • 藏在成都金堂的田园风光,芦苇漫天风吹麦浪,
  • 组图 | 六盘山下好风光——夏日田园美景如画
  • 「中华小作家优秀作品」田园风光—聂思危
  • 中国最美田园风光——桃江十三渚你去过吗?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