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园怀古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3-20 12:35

蠡园旅游

丁酉隆冬,节令大雪,借无锡度假之机,游览了位于太湖之滨、心仪已久的蠡园风景区。

转了一个圈子后直向太湖而去,西施复归范蠡,只缘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春秋时期,越国的第一功臣范蠡,便是为了纪念古贤范蠡而名,钟情蠡园,”蠡园,同泛五湖而去,只见这里山明水秀,史籍《越绝书》有载:“吴亡后,悄悄地带了西施遛出齐门,勾践灭了吴国,在苏州大摆庆功酒的那天夜里,坐上早就等在那里的阿得大叔的小木船,穿过护城河,当他们到了太湖北边的五里湖边时,风景优美,就搭了几间草房子,隐姓埋名住了下来……关于这个故事。

蠡园怀古

毕竟隆冬时节,“风光不与四时同”,偌大个景区,虽时闻鸟啼,却难觅花枝,唯见通往柳堤的小径旁,有几株性急的腊梅迎寒怒放,两位衣着时髦的中年妇人,正专注地用手机寻找那些即将绽放的娇黄色花骨朵儿,大约是想留下那惊艳的瞬间。

茅舍,难怪青年们对它情有独钟了,不时有三五个男女青年徜徉其间,也不会咀嚼那龙行蛇伏般的篆体字楹联,他们当然不会欣赏那“不受尘埃半点侵,散布着几间低矮的茅舍,竹篱茅舍自甘心”的古朴意境,园子的中央,多半是在感受新奇呢,上世纪六十年代各地农村还十分普遍的民居,如今却成了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怕是只有在旅游景区才能一见它们的身影。

虽然“荷尽已无擎雨盖”,一年好景君须记,不如东坡先生的“荷尽已无擎雨盖,仍不失为“一年好景”中的一部分哩,仍有多株枯荷却顽强屹立,留得枯荷听雨声”,忽然记起李商隐的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觉得其立意虽好,塘内水已干涸,似不肯屈身于腐壤烂泥,却未免显得消极,离茅舍不远处,有一个占地约千余平米的荷塘,菊残犹有傲霜枝,正是橙黄橘绿时”。

四季亭为春、夏、秋、冬四座造型别致的亭子,四座亭子分别题有“溢红”、“滴翠”、“醉黄”、“吟白”字样,春亭种植春梅,夏亭种植夹桃竹、秋亭种植桂花、冬亭种植腊梅,亭呈方型,园内景色最佳处当数四季亭了,四季鲜花不断,黄顶红柱一面设有照壁,其余三面置有扶手、坐槛,馨香远播。

临湖眺望,名唤望湖亭,望湖亭内有十二根楞木,上面精雕了60只色彩斑斓的凤凰,每只凤凰均由一条龙率领,其西南角上有一依湖而建的六角小亭,游人于亭边可一览蠡湖以及石塘诸峰,穿过四季亭,便是园子西侧的柳堤,取龙凤呈祥之意,一幅层波叠影,雪浪烟绿的图画呈现在眼前。

……

转眼间两个小时过去了,园内各个景点基本上留下了我的“芳踪”,但始终觉得“意犹未尽”,这座面世刚满九十周年的园子,美则美矣,却似乎缺少点什么,让我这个慕名而来的客人此刻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失落。

岛上不止有西施

于是欣然上了轮渡,唤做西施庄,且湖面上有轮渡往返,希望能在西施庄发现点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忽见蠡湖中央隐约有一座林木葱郁 、仙雾缭绕的小岛,相传为范蠡、西施隐居之地,说小岛也是一景区,只付轮渡费即可,正怅惘时,向人打听,因其隶属于蠡园,游客无需另外购票。

这场争论持续了半晌,正方的论点是“水至清则无鱼”,有游客操着难懂的方言在争论着什么,反方的论点为,争论的焦点似乎是这湖中的鱼多不多,似在举办一场盛大的送客仪式,远胜于饱受污染的太湖水,客轮顶着剌骨的北风劈波斩浪前行,一大群雪白的沙鸥追逐着船尾,近距离凝视湖面,感觉这里的水质清冽,船上,静听了几句,如果没有多少鱼,当年范蠡与西施如何会泛舟于此,眼见轮渡开始靠岸了,双方哈哈一笑不了了之。

而且在茶室的对面建有一个颇具规模的戏台,码头边上便耸立着一尊神情妩媚、仪态万方的西施雕像,上书“江南烟雨·西施情”,看演出是免费的,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等着演出,我随着众人步入位于雕像左边西施园,西施庄果然名不虚传,戏台的前方拉着一个横幅,园子内不仅有茶室,欣赏片刻后,出乎意料的是,据服务员说,如果喝茶,则需要付一定的费用,由于天冷,没人要茶水。

一会还要演出王昭君呢,服务员忙向我提示:“您再坐会吧,”“这地方居然有王昭君的戏,不仅有王昭君,是舞蹈,演员的舞蹈基本功不错,服务员端着一盘点心过来了,倘若觉得好再掏钱买,演出开始了,始终入不了戏,没有台词和字幕,看内容演绎的应该是范蠡和西施的爱情故事,凭心而论,只是本人天生缺少艺术细胞,于是起身准备离开,这时,让我拿几片尝尝,说是免费的,我谢绝了,抬腿向外走去,”我当时惊得目瞪口呆,一旁有老者插话道,“有啊有啊,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呢,”我彻底地无语了。

分别参观了渔父轩和商圣堂,欺人二两,欺人三两,则后人永远得不到俸禄,它们不可能是范大夫当年用过的,渔父轩中不仅有关于范蠡的大型壁画,商圣堂则介绍范蠡发明了算盘和计量秤,从西施园出来,顺着路标来到纪念范大夫的陶公馆,还陈列着旧时的鱼网和渔船,当然,以及他的经商理念——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和幸福,则会折损阳寿,可惜没能看到原文,也无法得知它的出处。

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画眉么,值得一提的当属画眉亭,亭柱上的一副楹联倒是值得玩味:“深秋帘幕千家雨,这首诗的尾联就是缅怀范蠡的:“惆怅无日见范蠡,此景此诗,”该联出自中唐小杜的《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放在此处倒也应景,西施庄的景点不多,此亭临湖而立,视野极其开阔,登亭环顾,远处的山峦、近处的长堤、岸边的花木、水中嬉戏的黑天鹅可尽收眼底,然而,疑问也由此而生:两千多年前的西子姑娘,落日楼台一笛风,最要紧的是,参差烟树五湖东,”细细品味,倒是相得益彰呢。

都市中人如果每月来岛上小住三五日,小岛虽小,夜晚吟风啸月,由此不禁生发出联想:若昔日范大夫果真携美人在此栖身,但处处都是美景,空气也无比清新,堪比世外桃源,当有祛病延年之功效,白天男耕女织,实在称得上是神仙眷侣了。

美人身后多是非

越浮西施于江,今沉西施于江,其二为被勾践沉江说,谓子胥死盛以鸱夷,竟发现关于西施的结局有三种说法:其一为随范蠡飘泊五湖说,故云随鸱夷,令随鸱夷以终,离开西施庄后,史料如本文开篇所述,史料有几则,我禁不住浮想联翩:昔日范蠡辞官出走时果真带上了西施么,主要为《吴越春秋·逸篇》:“吴亡后,为专门记载吴越争霸史的《越绝书》,”其三为死于溺水说,所以报子胥之忠,文学作品中的说法不足为信,我便用手机百度了关相辞条,若此情属实,为何不见载于正史,有念及此,依据为初唐诗人宋之间的《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

范蠡改名为“鸱夷子皮”,昔日的吴国重臣伍子胥便因犯颜直谏而被吴王赐死后以鸱夷沉江,”说是西施以鸱夷沉江后,《吴越春秋·逸篇》的说法则有力得多:“越浮西施于江,却不知西施并非以鸱夷沉江的第一人,而民间传说一般都会给大美大贤者以圆满的结局,于是改名为“鸱夷子皮”,令随鸱夷以终,关于西施的第一种结局,适齐为鸱夷子皮,越王勾践认为西施是红颜祸水,”后人解释为,可解释为自己辞官出走的行为,于是将她装进鸱夷(牛马皮做成的大口袋),持此论者还以《史记·货殖列传》中的片断作为佐证:“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范蠡痛不欲生,越灭吴后,应该取自民间传说,抛入江中,其记叙西施随范蠡浪迹五湖事,基本上持同一观点:《越绝书》并非正史,对于君主而言都是罪臣,与当年的伍子胥的所作所为大同小异,历代置疑者多多,比较起来,亡国之物,留之不祥,最后葬身鱼腹,变名易姓,之陶为朱公,此论貌似严谨。

或者有人置疑:倘若范蠡携西施飘泊五湖是真的,《越绝书》中的许多内容被以严谨著称的《史记》所采纳,这里有必要说说《越绝书》作为史籍的份量:它“是国内现存最古的地方志”,西施复归范蠡,有学者考证得出结论:《史记》通篇不载美女,由此笔者认为:《越绝书》中“吴亡后,不见于现存其他典籍文献,至少不应该轻易否定,对那些极丑的女人倒是不曾遗漏,“其中有些记述,有些记述,为什么单单关于西施结局的记载被怀疑为子虚乌有呢,《史记》为何不载,则可与其他典籍文献互为发明,同泛五湖而去”的记载还是可信的,被许多专家学者“尊为中国地方志之鼻祖”,而为此书所独详,彼此印证”,重要的是,既然如此,关于这个问题。

”(唐·李商隐)“倾城岂是红颜妬,”(清·曹雪芹)认为西施随范蠡浪迹五湖的诗句:“一破夫差国,”(唐·李白)“,”(明·徐霖)“一代倾城逐浪花,关于美女西施的结局,浊泥犹得葬西施,认为西施被鸱夷沉江的诗句:“惆怅吴王宫外水,历代诗人的作品中亦多有涉及,聊引数例于后,沈骨堪为玉貌悲,吴宫空自忆儿家,千秋竟不还。

犹可照西施,历代文学大家对于西施之结局的看法也是存在分歧的,”(元.成廷珪)“少伯曾居此,”(宋·张尧同)据此可见,大夫已赐乎吴剑,西子还随去越船,螺纹吐彩丝,一奁秋镜好。

行文至此,忽然意识到:或许正是西施身后留下了种种谜团,才使得她的故事更为生动、鲜活,更加充满魅力,更加为普罗大众关注,至于她的姿色是否真能“沉鱼落雁,羞花闭月”,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 宝兴县出居沟温泉旅游开发项目
  • 西安旅游四天什么建议
  • 第一次俄罗斯一定了解30问题
  • 论文浅谈铁路运营如何处理旅客投诉
  • 北京衣服北京旅游购物攻略
  • 西北旅行全攻略一篇就够
  • 澳大利亚珀斯旅游景点珀斯什么好玩
  • 越冷越额尔古纳冬季旅游渐入佳境
  • 广东省中山市港口
  • 旅游景区商品为什么这么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