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屈原投江自杀心理危机干预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4-07 09:58

奥修谈旅游

──何伟:《江城》

剖析悲剧,并提出避免悲剧的可能方法,前两年上海华东师大学者江绪林自杀的新闻,想起自己曾经于华东师大学习,悲痛之余,故作此文以试图从哲学与心理学角度。

端午节屈原投江自杀心理危机干预

那个夏天,珍妮跳桥自杀。

何伟从他在农村的观察,但贫穷并非杀死珍妮的原因,一般人对农村的概念之一是贫穷,何伟写道:,对于珍妮的死,引述了他对此事的分析。

中国的农业劳动力中,受过些教育的农民阶层中,[2]社会学家认为这种不平衡部分导致了女性的高自杀率,这些乡村的自杀很少是出于贫穷,它主要发生在乡下,它多数是发生在相对富裕,66%是女人,事实上。

对于一个如此聪明的人来说,亚当的学生珍妮就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案例:她并不穷,但珍妮的职业道路很可能会是回到家乡教书,可能是一个叫人抑郁的前景,对农民女孩来说是不寻常的,她有着读书的机会。

我猜想,她可能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潜力,同样也看清了她未来人生的凄凉:去做一个乡村的教师,早早结婚,生孩子,到了后来多少就是如此——超出了她所能承受的。

其他人却能承受,承受不了的处理方法,到底超出珍妮所能承受的是什么,当时引发我对「自杀」议题的哲学与心理思考,为何是自杀,这一段故事,为什么珍妮承受不了。

并且如珍妮一样,中国历史还有其他以坠落的方式结束生命的例子:。

屈原,投汨罗江自尽

王国维,自尽于颐和园昆明湖。

张国荣,从饭店窗户跳下……。

中国农村自杀率曾3倍于城市 女性是男性2.74倍(深圳晚报)。

§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

撇开如张国荣等饱受生理机制失衡影响的重度忧郁症患者,我们该如何回应这些自杀的生灵,回应珍妮带给何伟的生命议题。

孔孟谈论一个人在想要做坏事,或者已经做坏事之后的良心不安,就是「认知失调」,都是一种认知失调的表现,我想起一项十分古典的理论,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以及先秦时期。

一个人的内在认知与外在行为和谐一致,失调大体现形为两种情况[3]:,近代对认知失调着墨最深的,一般情况下,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保持心理平衡的倾向,是美国心理学家范士庭(L. Festinger)的解释。

1.当内在认知与外在行为不一致,因此产生欲行恢复平衡的内在动机,使个体觉得紧张。

逃课是「不对的」,但他还是逃课了,他们通过自慰获得快感,又同时苦恼于自慰之后的罪恶感,好比对某些学生而言,或者某些想要戒除自慰的来谈者。

而这些认知之间彼此有矛盾,2.对同一事物有两种以上的认知,致使个体认知上产生冲突而引发心理失衡现象。

两个建议都在某个程度能为自己带来好处,在一个人思考时,使人无法做出抉择,提供他向善或向恶的建议,肩膀两边出现天使与恶魔,就像我们经常在电影中看到的画面,并有其道理,引发内心的压力。

用古典哲学来解释,这两种情况便是两种真理:。

1.存在的真理

反例就好比指鹿为马的故事,当我们非要接受一匹鹿是马,譬如当我们在谈论一个东西,这个东西的实质确实符合我们对它的认识,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名实相符」,就会造成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承认)之间的冲突。

2.逻辑的真理

好比今天地湿了,可能是天上下雨造成的,或者有人泼水造成的,无论是什么原因,至少在逻辑上有一个合理的推理。

男生却表示自己只是把她当亲妹妹,好比当一位女孩感觉有个男生对她很好,但有些事情的推理并不符合我们简单的思维逻辑,她认为这个男生在追求她,结果当她试着要跟男生谈恋爱,这时女生可能就会遭受一个认知上的冲击。

§成长:内外整合的历程。

除去道德的外衣,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建构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这个体系就是认知系统,指引我们的行为。

但这个世界并不受我们的认知系统控制,无法左右现象,他只能跟随现象,我们的自我认知,但不意味着那些考虑肯定能满足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很多时候都是一套主观解释,就像我们可以分析高考选系的各种要素。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成长是学习去自我中心的历程,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哭闹就能得到父母的关爱,满足我们的需求。

我们会明白自己的有限性,这会对我们的认知带来冲击,会使一个人不因为感受到自身的不完美,但当我们渐渐长大,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过份自卑,以及依旧想操控一切的妄想。

可预期的结局,就像把生命的圆种种无法预期的缝隙都给补上,一旦操控不了,就会产生失落感,自杀象征完整的。

心理学家曾奇峰认为「自杀是极端自恋的表现」,这和范士庭的认知失调论不谋而合。

消除认知失调,能让内部认知和外在行为重归一致,但他们还是会自行找出一套「合理化」的解释,通过这套解释「合理化」自己的行为,范士庭举了一个例子,他研究那些老烟枪,发现他们尽管接收到各种科学证据,证实抽烟对身体极其有害,这种形同自我欺骗的方式。

就很可能促成一个人实行自杀,而这种结合用来强化自杀的念头,当这种使自己的认知合理化的想法,和妄想产生了某种程度的结合,再加上一点冲动的情绪。

§不合理的合理化:屈原与渔父。

屈原悲叹,《楚辞.渔父》中有段故事,我今天被楚怀王放逐,以前面谈到的屈原为例,屈原在投江前和渔翁对话,都是因为这个世道大家都堕落了,就我一个人洁身自爱,[4]。

不就是因为自以为清高,不肯顺应世理的结果吗,反问屈原今天被放逐,便点出屈原思想中的片面偏执,渔翁听了,表示圣人之所以能够解决不同时代的不同问题,往往就在于他们懂得变通,[5]。

屈原反驳,表达了自己宁愿跳江自杀,也不要让这污浊的世道玷污了自己的清白,[6]。

清澈的水可以用来洗帽带,混浊的水还是可以拿来洗洗脚,渔翁笑答,说完就划船离开,不再理会屈原,[7]。

屈原将自己自杀的动机和目的「合理化」,强迫自己将某些事情合理化,某个层面来说,有时,这本身就会带给自己更大的压力,把自己的情绪逼到极限。

他逼着自己承认虐待自己的父亲是好父亲,即使他得面对父亲种种伤害行为,但实际上他的父亲一直都没有尽到父亲的义务,来谈者就会饱受一次内心煎熬,我想起有次来了一位中年来谈者,但每当父亲继续对他施加暴力,他希望我帮助他重新找回对父亲的爱跟尊敬,于是他给自己父亲的暴力行为加上了许多「不得已」的解释,幻想出那些父亲对自己的暴力其实背后都有一个爱的原因,他自责不够孝顺。

§僵化的逻辑推论:王国维论欲望。

非但我们不完美,我们的认知系统并不总是能禁得起自我检视,因为每一次认知上的打击,都像是在告诉我们,可能都是一场空,世界(他人、环境)也不完美,而在这个不完美的集合体中,我们过去引以为生活目标的种种希望。

只愿意承认一个道德理想的乌托邦,则是在承认现实的痛苦中,那么王国维的死,加强了对现实痛苦的困境所导致的悲剧,假如屈原是罔顾了人生的现实。

王国维在其所著之《心理学》中,将欲望的状态分为四种:第一、恐现在之快乐之灭亡,欲求其永存而用力者。

第二、别无所希望,但求免现在之苦痛者。

第三、不问现在之状态,唯求于将来得快乐者。

第四、欲必将来之苦痛是也,[8]。

理性若能找到满足之法便快乐,引发快乐与不快乐的念头,但能够满足欲望又需要理性,有了理性就开始思考、担忧当下与未来,找不到则最终将导致主体的灭亡,王国维以为,人生之初人心只有感情现象,[9]。

却会同时失落生命另一面的光明,江绪林和王国维看见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空无和困顿,但他推演出来的却是一套通往空无的存在观点,王国维的逻辑推演是缜密的,这都是生命的真相,毋宁说,看见一个人的渺小与卑微,但当我们过份着眼于这部份。

当我们只看见黑暗,选择在黑暗中坠落,我们很容易感到无助。

§避免自杀悲剧的一般性原则。

试想今天你是汨罗江边的渔父、昆明湖畔的游人或与珍妮巧遇的咨询师,或者我们就是平时关切他们的朋友,我们该如何避免悲剧发生。

总的来说,正如「台湾自杀防治中心」指出,自杀发生的心理状态大体有三者:矛盾(认知)、冲动(情绪)、僵化(将自杀行为合理化)[10],三者中有两者其实都是认知失调的结果。

按中心专家的建议,只是一味否决他们想要自杀的念头,或是告诉他们还有更悲惨的故事,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但求助者不等于「弱者」,是「求助者」,就是「不带批判性的聆听」,我们得意识到,自杀者在自杀之前,我们能给予最主要的支持,专注对方的感受,尊重他们的价值观与意见。

强力的指责,或是缺乏同理心的批判,只会让来谈者在对外的认知上筑起更高的墙,反而强化了他自身原本失调的认知误区。

譬如了解他的自杀计划,如果谈到自杀工具,接着我们可以进行对来谈者自杀可能性的评估,(可能的话)试着移除该工具。

自杀的行为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复发,尤其当自杀者的自杀冲动得到舒缓,用时间换取空间,待对方自杀念头暂时解除、情绪和缓之际,若当下情况危急,留下来陪伴他,建议趁此期间寻找能够提供支持的资源,譬如带他去看咨询师或相关机构求助。

§健康的合理化:走出自我方能内外和谐一致。

可成一人之公,感叹人皆为一己之私而活,这里我们再看另一个故事,曾国藩也曾如屈原一般,赵烈文告诉他:「集众人之私者,」。

确实人性中都有对钱财、权力等私欲,但要成就一个良序社会,必须建立在普遍人性的理解上,点醒了曾国藩。

回到认知失调的理论上,我们是否能从认知失调的理论本身,避免自杀悲剧。

可是长大后却发现诚实不见得对自己有利,好比小时候长辈教导我们要诚实,实则认知失调的理论有其积极面,都会引发我们的认知失调,人生中的许多课题。

然而,这也是生命的契机,使我们有机会在失去内心与环境的和谐一致时,重新整合自我与环境、他人之间的定位。

故重点就在于成长过程中,在不断接纳新知的人生进程中,随着时代一起成长,亦不失通达、接纳与开放的情商培养,建立一般到道理的价值观之外,使合理化趋于真正的合理,保持个人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对话。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悲剧,每出悲剧下都有一套个人处事的价值观,他以为这些悲剧其实都来自于头脑的幻象,最终,我想起印度禅师奥修(Osho),这个幻象或许就是一种认知失调的表现,当我们为自己的幻象做了太多的投资,我们就舍不得从幻象中走出来,因为我们的生活已经融在幻象里面。

奥修说:「唯一可能的成熟就是透过生活,」。

故自杀并不是我们成长的答案,自杀是对成长的彻底逃避,死亡断绝了所有成熟的可能。

还是假的」的问题上,你会怎么做,对于「该不该告诉孩子圣诞老人是真的,或者家长、老师能在成长上能做什么,你会说「他是从石头里头蹦出来,」,当孩子问他从哪里来,那么咨询师,其实就是给予的其实就是一个健康的认知环境,举例来说,还是给他趁机科普性知识。

这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随着每个孩子不同的成长历程,给予适切的教育,以确保一个人人格发展不同阶段的完善。

所谓「完善」不是建立在成人自己不好意思,成人的存在仅仅是辅助,好操控孩子成长的速度,是让孩子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或者过分天真的基础上,所以塑造环境的目的,逐渐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习面对现实,但又不把现实看得偏颇而极端,但不等于我们要为孩子建造一座无菌室,学习接纳关系的快速变动,就像我们在孩子学步的过程中可以在地板上装设软垫,人世的物换星移,避免他们跌倒受伤。

这并非需要我们开创一个世界,只有极度自恋的人才会以为自己是神,那只会使我们忽略所有当下的快乐,我们幻想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逐渐和谐,将人心寄望在未知的另一个幻象之上,直到有天,也不看最后伟大的成就。

唯有活着才有办法促成美好的改变发生,但成长做为一种改变,也许生活并不美好,而改变意味着可能,意味着希望。

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我们既是求知的孩子,又是照料自己并与世界对抗的成人,所以我们需要与他人之间建立起互助的关系与社群。

这不是委屈与卑微,而是回归人性本身的不完美,在不完美中臻至个人生命最大的满足与光辉,在逐渐和谐的历程中,感受每一个当下小小的快乐。

[1]书中对于学生的名字皆用他们在课堂取的英文名字代替,保护学生的隐私,方便叙事。

1,000-2,000万人尝试自杀,那么亚洲每年至少6,000万人受到自杀或企图自杀的影响(Beautrais,,5,000万-1亿2,000万深受自杀或有一个近亲或同事企图自杀的影响,自杀已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亚洲占全世界自杀率的60%,[2]按最新的研究统计。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5]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众人皆醉,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6]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沧浪之水浊兮,[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以及忧虑未来(solicitude about the future),忧虑世俗事物(solicitude about temporal matters),过度热切的关心导致忧虑,[8]中世纪哲学家多玛斯(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在谈人的「不明智」有十种,王国维此处说法便类似其中两种,增加灵魂的负担,参阅潘小慧:《德行与伦理:多玛斯的德行伦理学》,台南市:闻道,2009.04。

[9]谢维扬、房鑫亮主编:《王国维全集?第十七卷》,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12,页431-433。

  • 北京:国庆假期最后一天 自驾游进返京人员主动
  • 初秋打卡地!湖北这十条风景绝美的公路,都是
  • 从卖特产到拼创意 乡村旅游越来越好玩
  • 老君山两日自由行攻略,不报团,自己做大巴或
  • 中国“福”城,一座能让人安心住下的城,去一
  • “黄金周”遇见福建宁德:自驾游、乡村游成为
  • 自驾游独库旅游新体验
  • 中国的14处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人类宝藏旅行目的
  • 徐州,不够江苏?
  • 横跨加拿大自驾游行程明细 (A方案)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