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法律旅游安全管理办法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0-12-28 09:40

旅游的法律

原标题:景区法律|《旅游安全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令 第41号。

景区法律旅游安全管理办法

第二条 旅游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旅游主管部门的安全监督管理,以及旅游突发事件的应对,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

本办法所称旅游经营者,是指旅行社及地方性法规规定旅游主管部门负有行业监管职责的景区和饭店等单位。

第三条 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旅游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依法对旅游安全工作进行指导、防范、监管、培训、统计分析和应急处理,在职责范围内。

旅游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增强旅游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五条 旅游主管部门、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履行旅游突发事件报告义务。

第二章 经营安全

第六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要求:。

(一)服务场所、服务项目和设施设备符合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二)配备必要的安全和救援人员、设施设备。

(三)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

(四)保证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

第七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定期检查本单位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可能发生的旅游突发事件及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第八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对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风险监测和安全评估,依法履行安全风险提示义务,必要时应当采取暂停服务、调整活动内容等措施。

经营高风险旅游项目或者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提供旅游服务的,应当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第九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保证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技能和应急处理措施。

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旅游经营者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旅游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

使用旅游设施和接受服务,第十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主动询问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并要求旅游者对旅游经营者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予以配合,要求旅游者按照明示的安全规程。

第十一条 旅行社组织和接待旅游者,应当合理安排旅游行程,向合格的供应商订购产品和服务。

旅行社及其从业人员发现履行辅助人提供的服务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予以制止或者更换。

第十二条 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应当制作安全信息卡。

旅行社应当将安全信息卡交由旅游者随身携带,并告知其自行填写血型、过敏药物和重大疾病等信息。

第十三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依法制定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并定期组织演练。

第十四条 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后,旅游经营者及其现场人员应当采取合理、必要的措施救助受害旅游者,控制事态发展,防止损害扩大。

并参加所在地人民政府组织的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置工作,配合其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旅游经营者应当按照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的要求。

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在境外的,全力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旅行社及其领队应当在中国驻当地使领馆或者政府派出机构的指导下。

旅游经营者的现场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旅行社负责人应当同时向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旅游主管部门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发生地县级旅游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相关部门报告,第十五条 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后。

情况紧急或者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旅游突发事件时,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发生地、旅行社所在地县级以上旅游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相关部门报告。

向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旅游主管部门报告,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在境外的,旅行社负责人应当在接到领队报告后1小时内,旅游团队的领队应当立即向当地警方、中国驻当地使领馆或者政府派出机构,以及旅行社负责人报告。

第三章 风险提示

第十六条 国家建立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提示制度。

根据可能对旅游者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风险提示级别分为一级(特别严重)、二级(严重)、三级(较重)和四级(一般),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

风险提示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家旅游局会同外交、卫生、公安、国土、交通、气象、地震和海洋等有关部门制定或者确定。

第十七条 风险提示信息,应当包括风险类别、提示级别、可能影响的区域、起始时间、注意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内容。

应当同时发布,无法同时发布的,待风险消失后通过原渠道补充发布,一级、二级风险的结束时间能够与风险提示信息内容同时发布的。

三级、四级风险提示可以不发布风险结束时间,待风险消失后自然结束。

第十八条 风险提示发布后,旅行社应当根据风险级别采取下列措施:。

(一)四级风险的,加强对旅游者的提示。

(二)三级风险的,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二级风险的,已在风险区域的,停止组团或者带团前往风险区域,调整或者中止行程。

(四)一级风险的,停止组团或者带团前往风险区域,组织已在风险区域的旅游者撤离。

加强对旅游者的风险提示,其他旅游经营者应当根据风险提示的级别,妥善安置旅游者,暂停或者关闭易受风险危害的旅游项目或者场所,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根据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要求。

第二十条 国家旅游局负责发布境外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发布境外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风险提示的,需经国务院批准,需经外交部门同意,以及风险区域范围覆盖全国或者跨省级行政区域的风险提示,发布一级风险提示的。

地方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转发上级旅游主管部门发布的风险提示,并负责发布前款规定之外涉及本辖区的风险提示。

第二十一条 风险提示信息应当通过官方网站、手机短信及公众易查阅的媒体渠道对外发布,一级、二级风险提示应同时通报有关媒体。

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二十二条 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下列旅游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一)督促旅游经营者贯彻执行安全和应急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并引导其实施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提高其安全经营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二)指导旅游经营者组织开展从业人员的安全及应急管理培训,组织开展旅游安全及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并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

(三)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旅游安全事故的情况。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旅游安全管理工作。

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星级饭店和A级景区旅游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

并报上一级旅游主管部门备案,第二十三条 地方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修订本地区或者本部门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必要时组织应急演练。

核定或者配合相关景区主管部门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第二十四条 地方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配合当地人民政府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在旅游者数量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依法对景区符合安全开放条件进行指导,引导景区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控制景区流量。

启动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二十五条 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以上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同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有关规定,并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一)组织或者协同、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对旅游者的救助及善后处置,防止次生、衍生事件。

(二)协调医疗、救援和保险等机构对旅游者进行救助及善后处置。

参与旅游突发事件的调查,第二十六条 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后,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对应当承担事件责任的旅游经营者及其责任人进行处理,发生地县级以上旅游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同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有关规定。

第二十七条 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旅游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向上级旅游主管部门报告旅游突发事件,一般旅游突发事件上报至设区的市级旅游主管部门,较大旅游突发事件逐级上报至省级旅游主管部门,第二十八条 旅游主管部门在接到旅游经营者依据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报告后,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旅游主管部门报告,重大和特别重大旅游突发事件逐级上报至国家旅游局,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

(二)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影响范围。

(三)事件涉及的旅游经营者、其他有关单位的名称。

(四)事件发生原因及发展趋势的初步判断。

(五)采取的应急措施及处置情况。

(六)需要支持协助的事项。

前款所列内容暂时无法确定的,应当先报告已知情况,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续报。

第二十九条 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旅游突发事件信息通报制度,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后。

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发生地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查明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和原因,第三十条 旅游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制定改进措施,并在30日内按照下列程序提交总结报告:。

(一)一般旅游突发事件向设区的市级旅游主管部门提交。

(二)较大旅游突发事件逐级向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提交。

(三)重大和特别重大旅游突发事件逐级向国家旅游局提交。

旅游团队在境外遇到突发事件的,由组团社所在地旅游主管部门提交总结报告。

将本地区上月发生的较大旅游突发事件报国家旅游局备案,内容应当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事件类型和伤亡人数等,第三十一条 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当于每月5日前。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旅游突发事件的情况,并于每年1月底前将上一年度相关情况逐级报国家旅游局。

第五章 罚 则

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第三十三条 旅游经营者及其主要负责人、旅游从业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有关安全生产和突发事件应对规定的。

未制止履行辅助人的非法、不安全服务行为,或者未更换履行辅助人的,可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第三十四条 旅行社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由旅游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

未将安全信息卡交由旅游者,可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或者未告知旅游者相关信息的,不按要求制作安全信息卡,第三十五条 旅行社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由旅游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

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由旅游主管部门处2000元以下罚款,第三十六条 旅行社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不采取相应措施的,情节严重的。

由旅游主管部门建议评定组织依据相关标准作出处理,第三十七条 按照旅游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评定的旅游经营者违反本办法规定的。

第三十八条 旅游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玩忽职守,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的。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旅游者人身伤亡、财产损失,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根据旅游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可控性以及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影响,旅游突发事件一般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第四十条 本办法所称特别重大旅游突发事件,是指下列情形:。

(一)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30人以上或者重伤100人以上。

(二)旅游者500人以上滞留超过24小时,并对当地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三)其他在境内外产生特别重大影响,并对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造成特别重大威胁的事件。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旅游突发事件,是指下列情形:。

(一)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二)旅游者200人以上滞留超过24小时,对当地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较严重影响。

(三)其他在境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并对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的事件。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较大旅游突发事件,是指下列情形:。

(一)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

(二)旅游者50人以上、200人以下滞留超过24小时,并对当地生产生活秩序造成较大影响。

(三)其他在境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并对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的事件。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一般旅游突发事件,是指下列情形:。

(一)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3人以下或者重伤10人以下。

(二)旅游者50人以下滞留超过24小时,并对当地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

(三)其他在境内外产生一定影响,并对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的事件。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除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外。

  • 贵安新区开通条民博会免费公交专线
  • 邛崃市
  • 别人旅行花钱他们旅行为何赚钱
  • 英爱12最后
  • 马来西亚马六甲简介
  • 西安旅游带点什么特产回去
  • 昆明大观楼
  • 昆明旅行代理促进成交
  • 龙口东海旅游度假区
  • 韩国济州岛旅游攻略特色介绍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