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太行山古时为何太行八陉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3-29 10:15

太行八陉旅游

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地理分界,有“巍巍八百里太行”之称,绵延800余里,也是中国第三阶梯向第二阶梯的天然分界,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处的王屋山,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太行山脉位于中国中部,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呈北东—南西走向。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势东陡西缓,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像一堵拔地而起的巨墙,屹立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大平原的西边与北边。

千里太行山古时为何太行八陉

在河南焦作云台山旅游之后,太行山区这种普遍存在的地貌,它是太行山区最具代表性的地貌景观,去过云台山旅游的人们都会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就叫做“云台地貌”,无论是河南还是河北,再到太行山区的其它景区游玩,处处都可以见到“云台山的影子”---红色的峡谷、长长的绝壁长崖、奇异的瀑、潭、溪、泉,那就是,抑或是山西,总是那么似曾相识,只是形体和规模略有不同罢了,地质学家告诉我们。

▲云台山红石峡

云台地貌泛指发育在太行山与燕山地区,云台地貌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构造背景、岩石组合、气候条件与水动力因素和地质演化过程,以层状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分布地区形成的峡谷间列,山峰棱角分明的组合地貌景观,谷壁如墙,崖台似梯。

▲云台天瀑

包括云台山在内的太行山地区拔地而起,又进一步伸展张裂形成相间排列的峡谷,以及峡谷间的长脊、长墙、长崖,山峰棱角分明而成为云台山一带最引人关注的美景,这种横向展开的绵延不绝的崖壁景观,构成独特的云台地貌景观,受其作用,以谷壁如墙,崖台似梯,成为了地质工作者珍贵的研究资源。

▲宝泉潭头瀑布

形成众多山高谷深、瀑水飞溅的峡谷,使众多河流自山西高原向华北平原汇流过程中,由于太行山断块(山西高原)强烈的隆升和华北平原的强烈的坳陷,山峰棱角分明的云台地貌景观,为南太行地区的代表地貌类型,峡谷间列,水动力作用对山体进行强烈下切,谷壁如墙,崖台似梯。

由于太行山区的大部分地方都与云台山具有相似的地层结构,难怪我们在太行山区旅游处处都可以见到“云台山的影子”,因此,山势地貌也具有相似的的形成背景,“云台地貌”在整个太行山区才具有强烈的普遍性。

太行山区典型的“三套岩层”结构景观。

太行山区的地层根据岩性特征主要有3大套,这三套迥异的岩性特征,造就出太行山地区雄、秀兼备的多级台阶地貌景观。

▲林州太行大峡谷多级台阶地貌。

太行山区山体基部最古老的岩石为太古宙古老变质岩基底,其年龄可以追索到距今25亿年以前的太古宙,这是一种古老的花岗片麻岩,地貌上常形成山前与谷底高角度的斜坡地貌。

▲林州太行大峡谷三层地貌景观。

岩石上种类繁多的波痕和泥裂构造就是当时地质环境的写照,古老的变质岩之上为中元古代的紫红色的石英砂岩,这些紫红色的石英砂岩沉积于距今14亿年前中元古时期的滨海地带,地貌上常常形成山体中下部巨大的陡崖,太行山区众多的红石峡谷就是这套岩石的杰作。

▲中元古代紫红色的石英砂岩与瀑布景观。

三叶虫就是当时的一种古生物,因此在这些地层中可以发现三叶虫化石,地貌上这一套岩层常常形成山体中上部的一级缓坡与巨型陡崖,那是一种现已消失了的古海洋类型,英砂岩之上层层叠叠的岩层,形成于距今5~4亿多年的寒武纪-中奥陶世,为古生代的碳酸盐岩,当时这里是典型的陆表海环境,温暖的海水浅而动荡,十分有利于生物生长和碳酸盐沉积。

▲山西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

在形成上述岩层之后,区内又历经了多期次的大地构造运动,构造运动的结果在这些岩层中产生了多组宏大而垂直的构造节理,成为太行山区峡谷群形成与演化的导控因素。

峡谷成群、巨瀑连连的太行山。

使众多河流自太行山腹地向华北平原流出过程中追踪已有的多组宏大而垂直的构造节理,形成众多山高谷深、瀑水飞溅的峡谷群,形成了众多的次一级的峡谷、嶂谷、急流、瀑布、深潭、涌泉,峡谷深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巨大的反差,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层构造,源于太行山腹地的一系列支流切穿太行峰脊,给太行山增添了秀丽之美,对太行山体进行强烈下切。

▲云台山青龙峡望龙瀑。

在太行山阶梯状地貌的总格局下,在许多沟谷的中部也即太行山的腹部地区,受地层结构组合和古地貌面的控制,形成了两级巨型陡崖,造就了太行山区众多的100-300米的天瀑景观。

▲八里沟天河瀑布

该道景观一般位于太行山前或太行山前数千米的范围内,地貌景观上以绝壁长崖和U形峡谷为主,这两级巨大的地貌陡崖分别是受唐县期夷平面控制下的以中元古界紫红色石英砂岩为主体(部分地区为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的第一道崖壁景观,地貌上以形成碳酸盐岩绝壁长崖和障谷一线天地貌景观为主,第二道崖壁景观位于太行山腹地的主脊附近,许多断崖的高度可最高可达300-500米,分别是受太行期夷平面控制下的以奥陶纪和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为主体的崖壁景观。

▲宝泉谷口两级陡崖

▲壶关太行大峡谷碳酸盐岩绝壁长崖和峡谷。

千里太行山古时为何仅有“太行八陉”。

另意为山脉中断开的缺口,便发现了横贯山脉的出路,陉(音xíng)意为山脉中断的地方,人们沿着缺口探寻。

成为二者之间沟通交流的天然屏障,太行山作为中国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陡峭的太行山犹如一道屏障,隔绝了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这两大文明发源地之间文化往来,二者之间1000-2000米的地势差,打破了屏障,也阻断了物质交流,被历史地理学家称为“天下之脊”,而山脉隆起时产生的众多断裂带,形成一个个穿越这些障碍的通道。

▲绵延太行山

成为贯通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分别以各自相近的形式穿越太行山,古称太行八陉,太行八陉自南而北,分布有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等八条著名的“陉”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从太行山南端的黄河岸边到北部的燕山脚下,古往今来,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要道,中国历上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都曾经在这些狭窄的山谷中轮番上演。

▲深深的马蹄印讲述着古羊肠坂沧桑的历史。

▲太行八陉分布图

事实上这些千沟万壑并不都能成为贯通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理想的天然通道,造就出了太行山上的千沟万壑,以及唐县期与现代山前平原之间巨大的地势差下,决定了山西高原上的水体,成为沟谷中人类自然通行无法逾越的天然屏障,正是这些发源于山西高原上无数的水流,太行八陉中,这些深邃的沟谷中,在太行期夷平面与唐县期之间,其余均穿越在太行山的峡谷中,也造就出了沟沟可见的绝壁天涯与巨瀑景观,终究要流向地势相差悬殊的华北平原,在造就出云台地貌美丽的台阶状、层状地貌的同时,除去位于太行山脉最南端王屋山与中条山之间的轵关陉为两座著名山系之间的天然通道外,水往低处流的铁律,然而,正如前面所述,太行山区特有的地层结构。

▲屏障纵横的太行山

这些古道主要是沿着主流河谷形成的谷地中一些相对平缓的缓坡地带而行,但并非沿着谷底而行,太行八陉虽然大都沿着峡谷而行,山前一般选择在低山丘陵区或太古宙变质岩形成的缓坡地带--元古宙紫红色石英砂岩顶面与寒武纪下部馒头组紫红色泥岩之间形成的唐县期盘状宽谷夷平面或馒头组紫红色页岩形成的缓坡上--寒武纪与奥陶纪之间的贾汪层页岩形成的缓坡上--奥陶纪、石炭纪形成的太行期夷平面或现代山顶面上,实际上,为了躲避洪水等自然灾害,这些理想的地带对应的地层与地貌位置大致为。

▲障谷穿行

▲白陉古道

以及唐县期盘状宽谷面与现代和漫滩或平原地貌面之间均形成了300-500米的陡崖或波浪状陡坡,“盘状宽谷”中向下再形成“U”谷,其下形成“盘状宽谷”,“U”谷底向下再形成“V”谷,特别是太行山中山区山顶面(太行期夷平面)与山麓地带的山麓面或者盘状宽谷面(唐县期夷平面)两级大的夷平面之间,上述这些特殊的层状面相邻面之间往往是以阶梯状或高角度陡坡的形式而存在,都还要面对“V”谷的谷壁、“U”谷底的谷壁、“盘状宽谷”的谷壁,这三种谷壁常常表现为直立或近于直立的绝壁陡崖,这三种谷壁的阻挡,顶部太行期准平原面,要实现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沟通,所有的路只能是在崖壁下戛然而止,虽然上述这些特殊层位为太行八陉的形成提供了天然条件,这种地貌结构组合用一种比较通俗的比喻就是,但是,因此,即便是在一些切割巨深的峡谷中,望崖兴叹。

▲太行群山

▲崖台地貌

对于古人来说所有的沟谷中的瀑布地带都是一处不可逾越的障碍,对于现代旅游的人来说古人这些不可逾越的障碍都可能是现代的一处美景秘境,所有这样沟谷的尽头的崖壁上都有一处“天瀑”在等着你,现代旅游的人们到这里大都可以一睹“太行天瀑”的英姿,尽管有些可能的大瀑布仅仅是雨后的昙花一现,太行山区为什么巨瀑连连就是拜这些崖壁所赐,因为。

▲天瀑奇观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中,便有了几乎所有的“太行八陉”中都普遍存在的“羊肠坂道”与“十八盘”,这种大角度的“之”字形盘山小道成为古人逾越上述绝壁长崖区唯一的方法,面对这些悬崖绝壁,曹操的一曲《苦寒行》道出了攀行“羊肠坂道”的不易,还是在一些断裂破碎比较发育的地带发现了一些相对低缓的地带,于是。

如此的地貌结构便是千里太行山古代仅有“太行八陉”的主要原因了。

▲现代盘山公路

▲远古的羊肠坂道

▲远古的羊肠坂道

▲远古的羊肠坂道遗址。

▲太行山南端“三陉”位置示意图。

▲十八盘公路

愚公移山与挂壁公路

生活在太行山区的先民似乎祖祖辈辈都受大山的阻隔而生活不便,名叫北山愚公,现实中的愚公移山并不一定真实存在,《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生活在太行山里的人们,住在北山,他的家门南面有太行山和王屋山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这个故事足见太行山区交通的不便,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愚公移山》便是这种情景的最早写照,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似乎骨子里都根植着这种开山破壁的天性,挖山不止,现代化的工程设备在太行山区已经开凿出了一条条交通大道,但是愚公这种“下定决心,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即便是在技术设备并不太先进的上世纪60-70年代,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还留下了足以应证这种奇迹的挂壁公路,为了改变这种大山的阻挡,出来进去都要绕很远的路,后来,坚持不懈,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成为锲而不舍的劳动楷模,时至今日。

▲太行山典型挂壁公路分布示意图。

▲天空之旅

▲太行山郭亮挂壁公路。

▲锡崖沟挂壁公路

▲穿越大陡崖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不对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完——

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完成了云台山、王屋山、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地学科普导游培训、地质博物馆创意与设计等工作,公开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作者:章秉辰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河南沁阳市人,郑州黄河、汝阳恐龙、洛宁神灵寨、禹州华夏植物群、山西壶关太行大峡谷、西藏羊八井、林州红旗渠-林虑山、焦作缝山……等数十家不同级别的地质公园与矿山公园申报与建设工作,专业从事地质公园策划与申报、地学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主编或参与出版各类专著10部,主持完成了60余项中央与省级财政地质遗迹保护项目。

  • 迪拜周边好去处阿曼Oman旅游全攻略
  • 港珠澳大桥港澳二天一晚玩游海洋
  • 桂林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
  • 风景区AAAA
  • 重庆市城口县10知名旅游景点
  • 非洲10最佳旅游胜地不算埃及金字塔
  • 旅游脱贫模式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 河北旅游详细介绍
  • 旅游景点翻译存在问题处理方法
  • 酒店推荐香港适合自由住宿攻略
  • 精品行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