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斌中国大众旅游时代路上

来源:www.xysxzl.com时间:2021-03-25 12:06

国尚旅游

认为中国的大众旅游时代还在路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7)》称,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特约专家、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获得人、国家旅游局原规划专家王兴斌从八个方面进行分析,转载请注明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断定“我国旅游已经发展到大众化旅游中高级阶段”,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王兴斌

王兴斌中国大众旅游时代路上

如2014年春节期间游客2.31亿人次,国庆期间游客4.75亿人次,国家旅游局历年发布的全国春节、国庆节期间的游客人次,2014年以前,一日游1.78亿人次、占76.6%,一日游3.75亿人次、占79.2%,2015年以后不再公布一日游与过夜游客的数据了,不知何故,都说明其中一日游约占4/5、过夜游约占1/5,过夜游9943万人次、占20.8%,过夜游5367万人次、占23.4%。

该年中国“酒店和类似住宿设施接待国内游客2.46亿人天”(这是UNWTO的国内旅游统计标准,该年国内过夜游客占19%,2002年全国国内旅游8.78亿人次,则住宿人次为1.64亿人次,笔者还有一个旁证:据《中国旅游统计公报》,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只计算过夜游客,一日游占81%,如果人均住宿1.5天,据UNWTO《世界游统计概览》,见下文说明,第45页),如照此测算。

一日游占大多数、过夜游客占少数,一日游约占4/5,过夜游客约占1/5左右,由上述两个例案推测,至少可以判定,全年国内游客中,在全年国内游客中。

“国内一日游游客:指国内居民离开惯常居住10公里以上,停留时间超过6小时、但不超过12个月,以及从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宗教等活动的人” (中国旅游出版社2015年12月版,(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2010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规定,出游时间超过6小时,“国内游客包括国内(过夜)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这与“国内游客”的统计标准有关,并未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过夜的国内游客”,第115页),第275页),2015年《旅游抽样调查资料》规定,离开惯常环境10公里以外,不足24小时,不以谋求职业、获取报酬为目的,“我国大陆城乡居民中,从事参观游览、度假休闲、探亲访友、健康疗养、考察、会议等活动,何以会如此。

这个标准的核心指数是“10公里以外,“10公里以外,则为“会议旅游”1次,说如去国家旅游局开1次会,6小时以上”的标准势必把海量的不过夜的去公园、游乐园、博物馆、郊野公园、农家乐人都纳入了“国内游客”,6小时以上”,本人经常开玩笑,在目前交通条件下。

城乡居民在惯常居住地不过夜的休闲、医疗、健身、探亲访友、购物和会议活动,但不属于去异地的旅游活动,按国家旅游局的规定,显然过于宽泛,笔者认为,城乡居民在所在市镇范围内的游憩、娱乐、医疗、购物和会议活动大多可算作“国内一日游”,实际上依然是在惯常环境下的休闲性或事务性活动。

不在外住一夜很难说是“离开惯常环境”或“离开惯常居住地”,“离开惯常环境”或“离开惯常居住地”是旅游的核心内容,一直建议在国内旅游统计中取消“一日游游客”,也不应列入旅游统计之内,这几个集中休假时段内可分设“过夜旅游者”与“一日休闲者”统计,在外住一夜的感觉和住在家里是不一样的,旅游院校的《旅游概论》都说,以便与国际标准接轨(见下文),《旅游忧思录》下卷第12~23页),(《关于调整三大旅游市场统计框架的探讨》,尽管对什么是“惯常环境”或“惯常居住地”有不同解释,什么是旅游,在 “十一”和春节等集中休假时期内,但人们从生活体验中感觉到,没有在异地发生过夜消费,我们都知道,“一日游”占4/5左右,大多是在居住地区或近邻地区的休闲活动,本人从2008年开始。

第二,“10公里以外,6小时以上”是世界最低标准。

不把“一日游”国内游客作为统计对象,其中国内住宿游客3.38亿人次,国内游客是否包括一日游游客,如2012年德国接待国内外住宿游客4.07亿人次,确定“国内游客”的确切范围,是规范国内旅游统计的基础,按外出时间分为1~3夜短期和4夜以上长期两种,按外出目的分为度假、探亲和商务会议及其他目的三类,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第1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9页),“当地居民对该地旅游景点的访问不应该包括在内”,([美国]查尔斯?格德纳等:《旅游学》第8版,英国的调查对象是在外逗留一夜以上的游客,在他们的旅游报告中,都以入住××亿人次或××亿人天,但最多不超过12个月”,该书第10版,1979年澳大利亚规定,各国做法不尽一样,“旅游者是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地,至少40公里以外、在该地至少停留24小时,并明确规定,据笔者所知,欧洲和大洋洲国家大多是如此,按8000万人口测算,人均4.2次。

1973年美国和1978年加拿大的规定是50公里,美国1973年的规定是50公里,外出距离长短的规定似与交通发展有关,”对于“一日游游客”的外出距离,1978年加拿大的多伦多市和安大略省则改为80公里与40公里,加拿大多伦多市为50公里,外出旅行至少50公里(单程),不同时期对外出距离的规定也不同,规定的外出距离就越长,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6页,第7页),即使在同一国家,即使在一个国家内,美国和加拿大则包括“一日游游客”,1998年的规定是160公里,1973年美国的定义是:“旅游者是除了上下班通勤之外,其距离长短似与城市区域的大小有关,安大略省则为25公里,([美国]查尔斯?格德纳等:《旅游学》第8版,该书第10版,交通越便捷,出于商务、休闲、个人事务或任何其目的,无论其在外过夜还是当日返回,不同地区的规定也不一样。

只计算在旅游住宿设施中过夜的游客,只计算在旅游住宿设施中过夜的游客,他只会住宿1次,《世界旅游统计概览》“国内旅游”的统计中,因为1个游客不管1天内到过几个地方、几个景点、被几个旅行社接待,笔者查阅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世界旅游统计概览》,其中对“国内旅游”的统计框架中,(参阅《世界游统计概览》第21页“附录”),没有一日游游客的统计,是相当科学的,因而能有效地解决重复统计的问题。

这个标准在1993年年首次国内游客抽样调查时使用,使用用世界上最低水平的国内游客标准得出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游客市场的结论,但这个今天看来十分可笑的标准依然不改,“10公里以外,6小时以上”,沿用至今已24年,其间交通条件和自驾车的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这种旅游统计工作是为发展旅游业服务还是为“政绩”服务。

第三,“超过3次的国民出游率”不能证明“大众旅游时代”。

“值此大众旅游时代,近50亿人次的旅游市场,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在2017年1月旅游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成立新闻发布会上致辞《旅游大数据的故事》中说,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几何级平的旅游消费数据,超过3次的国民出游率,”。

近50亿人次的旅游市场”是业界经常用以证明我们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的最有力的数据,也不能说明在近13.8亿总人口中,有几分之几内人或家庭一年之中参加了旅游,这个数据即便是真的,“超过3次的国民出游率。

但他被“平均”旅游了1.5次,该单位共旅游15人次,1人旅游4次,1人旅游3次,1人旅游2次,1人旅游1次,参加旅游的5个人,5 人旅游 0次,还有5个人1次也没有旅游,该单位的实际出游率为50%,1人旅游5次,得出人均出游1.5次,15÷10=1.5,5÷10=0.5,本人在讲课时常用这样一个小学生都会做的数学题来说明问题:某单位共10人。

“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是个障眼法。

国内和出境游客中高档旅游、奢侈购物的是1亿多富人,现在世界上(包括中国人)往往把这1亿人错认为就是中国人,我国国民旅游消费中存在两极化现象,笔者认为,这个数字相当于半个美国、1个日本、1.5个德国、2个英国或法国的人口。

约3~4亿的中等收入阶层(本人在其中):经常国内游和出境游。

约5亿人的城乡较低收入的平民偶尔国内游(他们是追逐低价游、零团费的主要群体)。

还有约3亿多人城乡低收入和贫困户:基本不旅游。

“大众旅游时代”,还没有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仍处在“半众旅游时代”,只能是初级阶段的“大众旅游时代”,从中产阶层看,从全民看,从豪富阶层看,可以说“大众旅游时代”,也可以说“大众旅游时代”,如果一定要说。

多少人没有参加过旅游,人均旅游8次或9次(见下文),如台湾地区每年公布93%的居民参加了旅游,现在的“超过3次的国民出游率”不能反映国民旅游的真实情况,国家旅游局或中国旅游研究院每年应该做一次全国13.8亿人口中,有多少人、占多大比例的居民或家庭参加了旅游,本人再次呼吁。

第四,东、中、西部旅游的区域差距证明尚不到“大众旅游时代”。

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现出“5:3:2”的三级阶梯状分布”,客源地潜在出游力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表现为“7:2:1”的三级阶梯状分布,东部地区为0.56,中部地区为0.47,西部地区为0.23,‘东强西弱’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未变,以旅游发展指数而言,“从区域尺度来看,《报告》说,其中。

区域间旅游流主要以东部三大经济区之间旅游流为主,区域内部旅游流主要以长三角内部流动强度最高,“2016年区域旅游流空间格局总体稳定,省级尺度则以北京流向天津的旅游流相对最强”,《报告》还说,本人为这个论断点赞。

无论是在累计潜在出游力还是在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收敛趋势,“从区域旅游发展趋势来看,《报告》又说,至少言之过早,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区域均衡化格局逐渐显现”,本人对“区域均衡化格局逐渐显现”这个论断存疑。

《报告》把全国各省(区市)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分为5个等级:极发达地区(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发达地区(安徽、河北、四川、湖北、河南、北京、江西、湖南、辽宁、福建)、较发达地区(云南、上海、山西、陕西、贵州、重庆)、欠发达地区(海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甘肃、新疆、天津)、不发达地区(西藏、宁夏、青海)(笔者尚未看到划分等级的依据,对此存疑,对北京、上海的排位尤不理解,将另文探讨)。

东部是西部的主要客源地,西部是东部的重要目的地,从《报告》中可以判断:大陆旅游业和旅游市场发展很不平衡、区域差距巨大,两者处于不对等的状态,尤其是东与西部,类似欧洲与非洲的关系。

与其说“我国旅游已经发展到大众化旅游中高级阶段”,不如说东部地区(北京、上海为代表)大众化旅游处于较高阶段、中部地区大众化旅游处于中级阶段、西部地区大众化旅游处于初级阶段。

第五,出境旅游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大众旅游”是我们的用法,国际旅游界一般用“国民旅游”。

出国旅游是国内旅游的延伸,国民旅游由国内旅游与出国旅游两大部分组成,还要看出国旅游是否也达到了大众出国旅游的水平,是否进入“大众旅游”阶段。

2016年大陆出境旅客1.22亿人次,“目前中国大陆有效的因私普通护照持有量达1.2亿本”,其中出国人次约为5661万,与出境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吻合,占总人口的8.8%,占总人口的4%,近日公安部负责人透露,即是说占总人口的8.7%。

目前大陆出境旅游的阶段性特征是:。

去港澳台地区占为主,去外国的居少数。

出游人数增速高,排浪式、规模型增长。

出游目的以观光与购物为主,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和娱乐花费低。

按全体人口为基准,国民出游率低、人均花费低。

占人口大多数的民众尚未参与到出境旅游中,出境游的主力占人口总数1成的富豪群体,各阶层出境游消费悬殊,国民财富两极分化下,主体是占人口总数2、3成的中产群体中的一小部人。

区域经济不平均和城乡两元结构下,客源地主要在东部特大城市群和中西部的大城市,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出境旅游的少,区域之间出境游水平悬殊。

出游人素质与阅历参差不齐,在国外因购物而受欢迎,但不等于被尊敬。

由此,笔者认为大陆出境旅游、尤其出国旅游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

第六,国内旅游时段过份集中不是大众旅游的常态,是一种病态。

约占全国国内旅游市场的32%”,“旅游收入达到15757亿元人民币,《报告》又说,约占全年旅游收入的40%左右”,“2016年全国七个节假日共接待游客达14亿人次。

旅游收入占全年旅游收入的40%左右,“全年候旅游”只有少数地区存在,占全年的8%,其中主要原因是带带薪休假制度没有落实,国民的自主休假权利没有保障,也可以说是旅游市场规律,但国内游人数占全年的32%,旅游市场的季节性波动是世界现象,但是我国大陆旅游消费旺季如此集中不是大众旅游的常态,绝大多数地区不可能,全国7个节假日共天29天,而是一种“病态”。

第七,大众旅游的参照案例:台湾地区旅游。

台北观光部门最新公布,2016年台湾地区民众旅游数据:。

旅游满意率97.3%,岛内旅游:19037.6万人次,人均旅游9.04次,占总人口的93.2%,人均停留1.44夜。

去外国游客占台湾人口总数的36.5%,去外国840.2万人次,出岛旅游客中,出境游占总人口的63%(总人口出岛出游率),人均出游0.6次,去大陆368.5万人次,去香港190.3万人次,去澳门59.9万人次,人均停留8.05夜,出岛旅游:1458.9万人次,占出岛总人次的57.6%。

社会结构:上层50万,社会结构:经济结构(2006年):农业1.5%、工业26.8%、服务业71.7%,就业结构:农业5.3%、工业36.7%、服务业58%,中产阶层约1000万人左右。

2016年台湾的人均GDP大约是两万美元,在美国要用3万多美元才能买到,PPP)计算的人均GDP达到3.56万美元,由于物价稳定用2万美元买到的东西,所以折算成3万多,人均GDP: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字,中国台湾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排在德国之后,但超过英国、日本和韩国,位居全球第20名。

工作3~5年有10天假期,带薪休假:1998年《劳动基准法》:带薪假期是开展终身教育,《劳动基准法实施细则》:雇主与雇员签订的《劳动契约》中,工作10年以上每年增加1天,工作5~10年有15天假期,工作1~3年有7天假期,2002年修订《劳动基准法》,必须明文规定雇员的“休息时间、休假、例假”等有关事项,最多30天,建立学习化社会的一项政策,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大陆尚不具备进入“大众旅游中高级阶段”的社会基础。

中国经济现在很强,但其实中国内部不同省级行政区之间的差距很大,他把31个省级地区的经济水平分为5个梯队:,强的已经至少摸到了发达经济体的门槛,经济学家吴晓波近日著文:“全世界都知道,已经排到世界第二把交椅,而弱的还是典型的第三世界”。

第一梯队: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进入了中等发达阶段,人均GDP位于1.5~2万美元这个区间。

第二梯队:东南沿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内蒙古,人均GDP在1~1.5万美元这个位段。

第三梯队:东北地区和内陆省(自治区)重庆、湖北、吉林、陕西、辽宁、宁夏,人均GDP在7000~10000美元之间。

人均GDP6000~7000美元的省份,第四梯队:西北边境省份和内陆人口大省(湖南、海南、青海、河南、河北、新疆、黑龙江、江西、四川、安徽、广西)。

第五梯队:人均GDP低于6000美元的,西藏、贵州、云南、甘肃、山西。

“中国有一条战略目标,每个上过中学的人都应该还记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上百年时间,才能实现第三步,也就是说到下世纪中叶在经济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但分为5个梯队大致合理,吴晓波完全把人均GDP作为划分经梯队的标准不一定准确,《报告》中把31个省区市的旅游业分为5个等级与吴晓波经济上的5个梯队不一定完全匹配,但大致可以参考。

富裕、中等、平民的比例约为1:3:6,构成塔底的是大多数农民、农民工和城市平民(低薪阶层、小业主、临时工等),中国社会收入分配存在五大失衡:政民失衡、城乡失衡、地区失衡、劳资失衡、行业失衡是个不争的现实,整个社会呈现“艾菲尔铁塔”型结构:顶端尖、中间细、底层大,时下。

旅游“大厦”建立在这个“地基”之上,旅游业的发展阶段永远不可能超越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

城镇人口占7成以上,2、中产阶层占人口大多数,进入大众旅游时代的社会基础:1、新型城镇化基本完成,成为国民旅游的主体,3、带薪休假制度基本落实。

2040年75%,2030年70%,2020年60%,2. 2020年,2030年达到5成左右,3. 带薪休假制度:2020年基本实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1. 全国城镇化率:2015年56%,中等收入群体达到总人口的4成左右。

至今还不到20年,在此以前一直主张“不提倡、不鼓励、不限制”,国内旅游的真正起步始于1999年实行3个小长假。

笔者认为,大陆国内旅游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主要理由是:。

仍是一部人享受,还不是大多数人的参与。

主要是城市居民出游,农村居民并不普遍。

区域差别过大,东部发达、西部滞后。

还不是自主安排为主,享受带薪体假不到1/2,法定节假日、挪假式的排浪式出行。

目前中国大陆的出境旅游仍处在初步发展时期,主要特征:。

排浪式增长,人数增速高、规模型增长。

按全体人口为基准,人均出游率低,各地区、各阶层出境游能力悬殊。

出游目的以观光与购物为主,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娱乐花费低。

游人素质参差不齐,购物受欢迎并不等于被尊敬。

中国旅游在世界上目前处于什么水平。

这主要得益于老祖宗和老天爷留下的资源,得益于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大陆旅游业从产品规模和接待规模来讲处于世界前列。

从质量和效益来讲,处于世界中等偏上水平。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处于世界后位,从国民人均出游人次、人均接待人次、人均旅游收入与花费来讲。

什么时候进入大众旅游时代。

“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被广泛引用,这次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报告》进一步提出“我国旅游已经发展到大众化旅游中高级阶段”,有的据此断定:中国已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

笔者对李总理报告的解读是:是“迎接”,尚未到来,是“正在兴起”,远未完成。

中国的大众旅游时代还在路上,第一个“百年梦”实现之时,第二个“百年梦”实现之时,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大大众旅游时代,什么时候全面进入大大众旅游时代。

旅游人的“梦”,不能超越全国人的“梦”。

  • 迪拜周边好去处阿曼Oman旅游全攻略
  • 河北旅游详细介绍
  • 斐济群岛十大旅游景点
  • 紹興高端項目引領旅游品提升
  • 泰国旅游注意事项哪些
  • 芜湖旅游景点
  • 苏州旅游心得体会范文
  • 学生党求2000两人西安旅游攻略
  • 背包西北旅行哪些建议
  • 第六章旅游安全
  • 精品行程推荐